2012年中医药知识培训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2012年中医药知识培训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2012年中医药知识培训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2012年中医药知识培训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2012年中医药知识培训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知识培训测试题及答案答题说明: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道题1分,共100分。1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 A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温病学E诸病源候论2我国第一部临床学专著是 A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D温病学E诸病源候论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E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E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4消渴病晚期病人的病室气味为 E A血腥味B尿味C腐臭味D尸臭味E烂苹果味5“满而不能实”的生理特点是指 A A五脏B六腑C奇恒之腑D脏腑E以上都不是6“肾为气之根”之基本含义是 CA肾为一身阳气的根本B肾有强大的气化作用C肾主纳气,可维持呼吸平稳、深沉D肾中精气化生元气,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E精气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功能均起重要的促进作用7下列关于心与肝之间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E A心主血脉,肝主藏血B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畅情志C肝血不足则心血亏虚D心血不足则肝血亏虚E心主封藏以防津液流失,肝主疏泄以使津液通畅8经络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BA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B加强十二经脉与头面的联系C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D感应传导作用E调节机能平衡9关于中医病历中的诊断,叙述不正确的是AA可以西医病名、综合征等代替中医的病名、证名 B病名与证名不能合写C证名诊断应该包括病位、病性D有多种病时,急性的、本科的在先E有多种病时,慢性的、他科的在后10以下不属于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 B A其性开泄B耗气伤津C善行而数变D为百病之长E易袭人体之阳位11“寒者热之”的治法属于 BA反佐法B正治法C反治法D从治法 E扶正法12下列不属于望舌形内容的是 AA荣枯B老嫩C裂纹D齿痕E芒刺13“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是指 D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E阴阳的平衡关系失调14下列不属于问诊的内容是 E A主诉B现病史C既往史D家族史E舌脉15“有根”之脉象是指 E A不浮不沉B节律一致C不快不慢D和缓有力E沉取尺部应指有力16关于表证与里证的区别点,错误的是 D A表证一般脉浮,里证一般脉沉B表证病程较短,里证病程较长C表证病情较轻,里证病情较重D表证恶寒为主,里证发热为主E表证苔薄,里证舌苔多有变化17“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其所指的内容是 C A木疏土B木克土C木乘土D土侮木E木胜土18导致亡阳的病因病机,错误的是 D A阳气由虚而衰而欲脱B阴寒极盛而暴伤阳气C阴血消亡阳随阴脱D气机阻滞而血行不畅E剧毒、严重外伤刺激19胃脘、胁肋胀痛或窜痛,嗳气呃逆,吞酸嘈杂,食少纳减,情志抑郁,善太息,急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辨证为 E A气滞胃脘证B肝郁化火证C胃火炽盛D肝郁脾虚证E肝胃不和证20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的“四大基石”不包括AA充足睡眠B合理膳食C戒烟限酒D心理平衡E适量运动21治疗外感发热、无汗、头痛、项强等症,应首选 E A葛根B麻黄C桂枝D柴胡E羌活22厚朴最适宜于治疗 CA寒疝腹痛B两胁胀痛C腹满胀痛D脘腹冷痛E小腹刺痛23可以用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还能用来治疗脚气的药物是 A A薏苡仁B茯苓C泽泻D车前子E金钱草24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作用的药物是 B A三七B川芎C郁金D丹参E红花25气机是指 C A气的升降B气的变化C气的运动D气、血、津液等物质的互化E运动形式26能平肝潜阳、又能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A A天麻B钩藤C地龙D石决明E决明子27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作用的药物是 C A鹿茸B牛膝C杜仲D五加皮E补骨脂28桂枝汤中起调和营卫作用的药对是C A桂枝 甘草B芍药 甘草C桂枝 芍药D桂枝 生姜E芍药 大枣29患者,男,43岁。患乙型肝炎半年余,症见两胁胀满,口苦,食欲不振,有时欲呕,咽喉发干,舌苔薄白,脉弦。治宜选用 D A大柴胡汤B四逆散C柴胡疏肝散D小柴胡汤E逍遥散30中医“未病”的概念不包括 DA健康未病状态B未发生传变或已病的早期状态C疾病愈后未复发状态D传染性疾病的潜伏期E有疾病的先兆31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为君,其主要用意是 E A补气生血B补气行血C补气行水D补气固表E补气升阳32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要求不包括CA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B住院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C病历书写应当中文和外文并重D病历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E病历应当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33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于 C A补肾B扶脾C治本调经D疏肝E调理冲任气血34具有活血祛瘀,疏肝通络功用的方剂是 D A柴胡疏肝散B加味乌药汤C血府逐瘀汤D复元活血汤E桂枝茯苓丸35主治为肝阳上亢,头目眩晕,耳鸣目胀,心悸健忘,烦躁不宁,舌强言语不利,口眼歪斜,半身麻木不遂,脉弦长而硬的方剂是 D A天麻钩藤饮B羚角钩藤汤C大定风珠D建瓴汤E镇肝熄风汤36辛味药的作用是 A A发散、通行B补益、缓急C燥湿、通泄D收敛、固涩E软坚、泻下37用于治疗由于风寒湿邪、痰瘀阻络所致中风、风寒湿痹的中成药是 E A补中益气丸B天麻丸C生脉饮D尪痹颗粒E小活络丸38肝胃郁热所致的胃痛治疗时宜采用 E A香苏散加减B泻心汤加减 C益胃汤加减D柴胡疏肝散加减E化肝煎39感冒的主要机理是 C A肺气失宣B肺失肃降C卫表失和D营卫不和E肺虚不固40哮病缓解期治疗,入手的脏器是 B A心肝脾B肺脾肾C肺肝脾D脾肝肾E心肝肾41主诉对临床具有的重要意义,不包括EA提示病情的轻重缓急及其救治原则B确定询问或检查的主次和秩序C确定病种和辨别病位或病性的主要依据D决定现病史与既往史书写的内容E决定使用药物的品种42下列不属于胃阴不足型呕吐的主症是 CA呕吐反复或时作干呕B似饥而不欲食C嗳气吞酸D口干咽燥E舌红少津脉细43患者久患胁痛,痛势隐隐,绵绵不休,口干咽燥,心烦少寐,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其治法是 B A祛瘀通络B养阴柔肝C清热利胆D疏肝理气E养血通络44水肿病位关键在 D A肺B心C脾D肾E肝45虚劳的辨证当以下列选项为纲的是 D A五脏虚候B表里C气血D气血阴阳E脏腑46太阳经头痛疼痛的部位是 B A前额及眉棱骨B头后部下连于项C头两侧D巅顶E全头47治疗脾胃气滞证及呕吐、呃逆证的药物是 A A陈皮B香附C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