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遮雨外壳冲压模设计
32页 14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5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任务书.doc
冲孔模装配图.dwg
冲孔零件.dwg
卸料板.dwg
弯曲模装配图.dwg
电动车遮雨外壳.dwg
电动车遮雨外壳冲压模设计开题报告.doc
电动车遮雨外壳冲压模设计说明书.doc
论文材料.doc







摘 要
本设计进行了落料、冲孔连续模的设计。文中简要概述了冲压模具目前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对产品进行了详细工艺分析和工艺方案的确定。按照冲压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计算并设计了本套模具上的主要零部件,如: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垫板、凹模固定板、卸料板、导尺、挡料销、导正销等。模架采用标准模架,选用了合适的冲压设备。设计中对工作零件和压力机规格均进行了必要的校核计算。此外,本模具采用始用挡料销和钩形挡料销挡料。模具的冲孔和落料凸模分别用不同的固定板固定,便于调整间隙;冲孔凹模和落料凹模则采用整体固定板固定。
关键词 :冲压模具;标准模架;冲压设备;校核;冲孔;落料
ABSTRACT
This design contains blanking, punching mould and continuous mode desig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amping mould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We perform an detailed process analysis and make sure the scheme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procedure of stamping mould design, it calculates and designs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is mould, such as the punch, hollowing block, punch plate, pad , retainer plate , stripper plate, lead-ruler ,stop pin , pilot pin and so on. Formwork uses standard module and chooses a suitable .This design conducts necessary check and calculation for the press equipment and working elements. In addition, this mould uses stop pin and stop pin of hook type to block material. Punching and blanking punch of the mould are respectively fixed different fixed plates, which are convenient for adjust clearance. Punching and .blanking hollowing block use overall fixed plate to fix.
Key words: stamping tool; standard module; press equipment; check; punching blanking
目 录
1、 引言4
2、 零件简介10
3、 冲压件工艺分析11
3.1 冲压工艺介绍11
3.2 冲压成型理论11
3.3 冲压的工艺种类12
3.4 零件冲压工艺分析13
4、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14
5、冲孔落料模模具设计计算15
5.1 排样15
5.1.1 确定搭边值15
5.1.2 条料宽度和步距15
5.2 计算总压力15
5.3 确定压力中心15
5.4 冲模刃口尺寸计算及公差的计算15
5.5 工件零件结构尺寸16
5.6其定模具零件结构17
5.7 冲床的选定17
5.8 模具的零件图和总装配图18
5.9 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18
6、弯曲模模具设计计算22
6.1 弯曲件的最小弯曲半径22
6.2 弯曲变形区的应力、应变分析22
6.3 弯曲时的应力和弯矩22
6.4 弯曲件毛坯尺寸计算22
6.5 自由弯曲力的计算23
6.6 校正弯曲时弯曲力计算23
6.7 顶件力和压料力的计算23
6.8 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23
6.9 凸模圆角半径23
6.10 凹模圆角半径23
6.11 凹模工作部分深度23
6.12 凹凸模间隙23
6.13 凹模和凸模的横向尺寸及制造公差24
6.14 其他模具零件结构尺寸25
6.15 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25
6.16 模具的零件图和总装配图26
7 辅助零件的选用27
7.1 导向零件的选用27
7.2 模柄的选用27
7.3 推件、顶件装置27
7.4 定位装置27
总结29
参考文献30
致 谢32
3.1冲压工艺介绍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
全世界的钢材中,有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是经过冲压制成成品。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办公机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
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冲压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由于采用精密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可以冲压出孔、凸台等。
冷冲压件一般不再经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热冲压件精度和表面状态低于冷冲压件,但仍优于铸件、锻件,切削加工量少。
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的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一般每分钟可生产数百件。
3.2冲压成型理论
冲压成形理论的研究是提高冲压技术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冲压成形理论的研究非常重视,在材料冲压性能研究、冲压成形过程应力应变分析、板料变形规律研究及坯料与模具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塑性变形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始应用塑性成形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即利用有限元(FEM)等有值分析方法模拟金属的塑性成形过程,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人员可预测某一工艺方案成形的可行性及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通过在计算机上选择修改相关参数,可实现工艺及模具的优化设计。这样既节省了昂贵的试模费用,也缩短了制模具周期。
研究推广能提高生产率及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扩大冲压工艺应用范围的各种压新工艺,也是冲压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国内外相继涌现出精密冲压工艺、软模成形工艺、高能高速成形工艺及无模多点成形工艺等精密、高效、经济的冲压新工艺。7 辅助零件的选用
7.1导向零件的选用
导向装置可提高模具精度、寿命以及工件的质量,而且还能节省调试模具的时间,导向装置设计的主意事项:
(1)导柱与导套应在凸模工作前或压料板接触到工件前充分闭合,且此时应保证导柱上端距上模座上平面有10~15 mm的间隙;
(2)导柱、导套与上、下模板装配后,应保持导柱与下模座的下平面、导套上端与上模座的上平面均留2~3 mm的间隙;
(3)对于形状对称的工件,为避免合模安装时引起的方向错误,两侧导柱直径或位置应有所不同;
(4)当冲模有较大的侧向压力时,模座上应装设止推垫,避免导套、导柱承受侧向压力;
(5)导套应开排气孔以排除空气。
根据所选择的模架,选用导柱的规格为:80×500(GB/T 2861.1),选用导套的规格为80×100×80(GB/T 2861.6)。
7.2模柄的选用
根据压力机模柄孔的尺寸:直径: 48 mm,深度: 70 mm,选择凸缘式模柄,查[1]第420 页表15.20,可知其参数如下:
d=70㎜,极限偏差±0.030 mm,总高度L=100 mm,凸缘高L1=23 mm,模柄倒角高度L2=2mm,打杆孔d2=48 mm,凸缘螺钉环绕直径d3=110 mm,凸缘固定螺钉沉孔的直径d4=22 mm,材料为Q235。
7.3推件、顶件装置
推件装置装在上模内,通过冲床滑块内的打料机构完成推件的动作。利用弹性元件定出。刚性推件装置的典型结构应考虑推力均衡分布和尽可能减少对模柄和模座强度的削弱的原则来设计。顶件装置的作用是将工件从凹模中定出,利用弹簧和气垫驱动顶杆订出工件。
下模座的顶杆查[2]第463页表15.44,选取的规格为:选取的规格为:直径d=50 mm,长度L=300 mm,材料45钢,顶杆50×300 JB/T7650.3。
7.4定位装置
为限定被冲材料的进给步距和正确地将工件安放在冲模上完成下一步的冲压工
参考文献
[1]刘朝儒,吴志均. 机械制图(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崔晓利,杨海茹,贾立红.中文版AutoCAD工程制图(2008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王致坚,郭雪娥.Pro/e基础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4]詹友刚.模具设计教程[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10.
[5]杨可桢,李仲生.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王卫卫.材料成形设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7]翁其金,徐新成.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陈嘉真.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9]伍先明,张蓉.塑料模具设计指导[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10]黄毅宏,李明辉.模具制造工艺[M].北京:机械工艺出版社,1999.
[11]杜东福.冷冲压模具设计[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2]模具实用技术丛书编委会.冲压设计应用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13]王同海.实用冲压设计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14]王孝培.冲压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