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刘决生.pdf_第1页
我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刘决生.pdf_第2页
我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刘决生.pdf_第3页
我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刘决生.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3上海教育科研SHANGHAI JIAOYU KEYAN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 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教学 2008 4号 中 明确提出 各地要加快建设在国家指导下由各省份 组织实施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制度 切实做到可信可用 逐步发挥其对普通高 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 对高中学生学业 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 客观评价 以及为高校招 生选拔提供参考依据的作用 已经进入普通高中新 课程的省 市 如山东 海南 江苏 安徽 天津 福 建 黑龙江 广东 上海等地 在原来普通高中毕业会 考的基础上 纷纷建立起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制度 江苏省与安徽省称 学业水平测试 北京市仍 称毕业会考 海南省与福建省称基础会考 作为普 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各省 市 高考改革方案的重要 组成部分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正日益受到社会 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但在近年来各省 市 的具体 实践中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已经暴露出不少问 题 本文拟结合全国各省 市 已经付诸实施的普通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 我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存在的问题 问题之一 各省 市 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的性质定位没有统一 对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 已经实 施该考试项目的各省 市 表述不一 如山东省认为 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省级普通高中学生 文化课学习水平考试 福建省认为 学业基础会考 是鉴定普通高中学生相关科目学习质量的水平考 试 不同于具有选拔性质的高校招生考试 也不同于 旨在考查学生学习量和学习过程综合表现的学分认定 考试考核 上海市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定 位最简洁 是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的全市统一的水 平考试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方案 没有对 其性质明确 只说明了其存在的目的与意义 教育部关于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 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 定位更高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 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 是依 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行的终结性考试 旨在全面 反映高中学生在各学科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从目前各地实施的情况来看 各省 市 普通高 中学业水平考试基本上都是省级考试 不属于国家 级考试 但从测试学的角度 又同时分为标准参照 考试和常模参照考试两大类 大多数省 市 属于标准参照考试 考生成绩达 到相应标准即可获得相应等级 如黑龙江省 考试各 我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笪刘决生 文 摘要 针对我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存在着考试性质 考试科目与功能定位均不统一等问题 在 全面分析各省 市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的基础上 提出了由教育部统一明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的性质 统一考试科目 界定考试功能并与高考录取适度挂钩的建议 关键词 普通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改革 方案 本文系安徽省2008年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高中课改实验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比较研究 JG08006 的 阶段性成果之一 KAOSHIYUPINGJIA考试与评价 39 2010 3SHANGHAI JIAOYU KEYAN上海教育科研 科目成绩满分为100分 采用等级制呈现 设为优秀 100 85分 良好 84 70分 及格 69 60分 不及 格 59 0分 四个等级 补考成绩只认定为及格 不 及格两个等级 也有的省份属于常模参照考试 如 安徽省考生的 测试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 分A B C D四个等级 由各市或县区按本地全体考生成绩 划分 本地前25 含25 的为A等级 前25 60 含60 的为B等级 前60 95 含95 的为C等 级 余下的为D等级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则性质复杂 同 时属于标准参照考试和常模参照考试 除技术科目 测试等级分为合格 不合格外 其他学科学业水平测 试成绩均分为A B C D四个等级 由此可见 我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存在着 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即对考试的性质定位没有统一 问题之二 各省 市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 考试科目没有统一 从已经实施的各省 市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情况来看 不同的省 市 考试的科目差别很大 第一类是全部科目省级学业水平考试 安徽省 最具有代表性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设语文 数学 外语 含听力 人文与社会基础 思想 政治 历史 地理 科学基础 物理 化学 生物 技 术素养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 六个科目 均测试高 中各有关学科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 通用技 术被纳入测试学科 信息技术实行上机测试 均是安 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亮点 第二类是全部科目分级学业水平考试 如天津 市 黑龙江省 福建省 山东省 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市级和区县 级两级考试 覆盖了所有高中学科必修模块的内容 其中 语文和数学学科还考查自选模块的内容 黑龙江省由省统一组织思想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考试 学校组 织语文 朝语文和汉语文或蒙语文和汉语文 英语 俄语或日语 数学考试及物理 化学 生物实验操 作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考查 福建省 学业基础会考采取书面考试和操作考 查两种方式 书面考试的科目为 语文 数学 外语 思想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信息技术 其中 文科倾向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物理 化 学 生物 信息技术4科的全省基础会考 理科倾向的 学生必须参加政治 历史 地理 信息技术4科的全省 基础会考 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普通高 中 其学生的语文 数学 外语3科的书面考试 由学 校自行命题 并组织实施 未经登记注册的普通高中 必须组织学生参加语文 数学 外语3科的全省学业 基础会考 操作考查的项目为 通用技术以及物理 化学 生物的实验操作 所有普通高中学生必须参加 4个项目的操作考查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省级开考科目 为思想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和信息技 术的必修课程 语文 数学 外语三个学科学业水平 考试的组织形式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决定 第三类是部分科目省级学业水平考试 如海南 江苏等省 海南省的基础会考的科目包括思想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 实行 反向考试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时拟报考文史 类 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物理 化学 生物 信息技术 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 拟报考理工类 体育类 的考生须参加思想政治 历史 地理 信息技术和通 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共设政治 历史 地 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技术 含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七门 分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 其中必修科目5门 选 修科目2门 选修科目由考生在历史 物理两门中选 择一门 在政治 地理 化学 生物四门中选择一门 7 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 2门选修科目之外的5门为 必修科目 问题之三 各省 市 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的功能定位没有统一 各省 市 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定位 也是众说纷纭 不可否认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延 续了以往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一些主要功能 如其 成绩是衡量普通高中学生能否毕业的主要依据等 但与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相比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 试的功能有了更大程度上的拓展 我们不妨先看看各省 市 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 考试功能的表述 山东省仅把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 绩全部合格作为学生获得高中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 之一 福建省 黑龙江省也都把学业水平考试作为对 KAOSHIYUPINGJIA考试与评价 40 2010 3上海教育科研SHANGHAI JIAOYU KEYAN 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 规范教学 行为的手段 上海市的功能表述是 高中学业水平 考试是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 分 具有对本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统一的检测 与导向功能 是深化高校自主招生 推动招生制度改 革的基础性工作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衡量 本市普通高中毕业生学业水平的标准 是本市普通 高中学生毕业的依据之一 江苏省在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方案 的 目的与意义 中明确 实行学业水平测试是为了 加强对高中的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 同时 向高校提 供更多有效的考生信息 实行学业水平测试有利于 促进高中学生全面发展 有利于高校更加科学 自主 地选拔人才 事实证明 江苏省的普通高中学业水 平测试已经成为 小高考 成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 据 引起了考生 学校与社会的极大关注 二 改进我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建议 针对我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存在的上述问 题 笔者结合自己曾参与组织了某省第一次普通高 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工作实践 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之一 由教育部统一明确普通高中学业水 平考试的性质为标准参照考试 建议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牵头 尽快出台 教 育部关于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 统一明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 笔者认为 顾名思义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重视人才选拔 与甄别的高考 属于常模参照考试 的性质有着显著 的不同 重在 水平考试 其考试性质应该属于标准 参照考试 即其命题依据应该是国家颁布的各学科 课程标准以及各省 市 有关新课程实施的指导意 见 考试目的更倾向于检测普通高中基本课程目标 是否达成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级别应定位为 教育部统一指导下的省级考试比较合适 因此 普通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应该是教育部统一指导下 的 基于国家新课程标准的 省级普通高中学生各学 科学业目标达成的标准参照考试 水平考试 建议之二 由教育部统一规定普通高中学业水 平考试的考试科目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应该是全部科目考试还 是部分科目考试 目前各地意见不一 部分科目考试 如广东省2010年高考方案中拟采用的文理科反向学 业水平考试 文科生只考物理 化学 生物 理科生只 考政治 历史 地理 可以减轻考生的学业负担 全部 科目考试如安徽省的学业水平测试则能有效地监控 普通高中所有学科的教学质量 笔者认为 从保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计划 督促各普通高中开足开齐课程的角度 教育部应该 统一规定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科目 可以 根据 教育部关于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 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的精神 把语文 数学 外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信息技术与通用 技术等11科都纳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畴 否则 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高中 很容易出现高一年 级就文理分科 文科生不上物理 化学 生物 理科生 不上政治 历史 地理的现象 在只围绕高考开设课 程的情况下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课程开设就更 难以保证了 但是 从减轻考生负担的角度出发 笔者建议可 以采用文理科反向学业水平考试的形式 即11科目全 部开考 文科生只考语文 数学 外语 物理 化学 生 物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等8科 理科生则参加语文 数学 外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等 8科的考试 信息技术采用上机考试的形式 至于文科 生的政治 历史 地理 理科生的物理 化学 生物学科 考试 建议下放到各市 县 由各市 县 在相关课程 结束时以市 县 期末统考形式进行 成绩以等级形式 计入学生档案 不合格者给予补考机会 信息技术与 通用技术考试也可以考虑下放到各市 县 组织 建议之三 由教育部统一界定普通高中学业水 平考试的功能 综观各省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功能部分的 表述 我们不难看出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基本都 是由各省 市 教育厅基教处或考试院组织 其首要 功能就是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 和监控 特别是在各地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保证 高中课程的全面开设 避免少数学校过早进行文理 分科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 普通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是衡量普通高中学生能否 毕业的主要标准 但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实施高中新 课程的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都无一例外地赋予了普 KAOSHIYUPINGJIA考试与评价 41 2010 3SHANGHAI JIAOYU KEYAN上海教育科研 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项举足轻重的新功能 即其 成绩都被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引起了社 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以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在有的省份被称之为 小高考 或 高考的首战 以各省市有关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功能的表 述为基础 教育部关于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这样阐明了普通高中学 业水平考试的功能 其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 业标准的主要依据 是反映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 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 要依据 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普通高中课程 管理 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规范 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笔者认为 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这一 句值得商榷 由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是 标准参照考试 强调学业目标的达成 而不是甄别与 区分 所以改为 是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依据 似乎 更合适 建议之四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应该 与高考录取适度挂钩 社会各界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关注度很 高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各省 市 高考改革方案中都 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与高考录取逐步挂 钩 从已经出台的高中新课改各省份高考方案来看 挂钩形式不外乎 硬挂钩 与 软挂钩 两种 海南省是 硬挂钩 的典型代表 将基础会考的 总成绩按10 的比例折算计入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 试录取的总分 江苏省自2008年开始也是将学业水 平测试成绩与高校录取 硬挂钩 不同类别的高校 在高考录取时对学业水平测试的等级设置了报考门 槛 如曾被媒体广泛报道的2008年南京市高考文科 状元就曾经因为学业水平测试两门选修科目不是双 A而失去了报考北京大学的资格 最终只能被南京 大学以破格的形式录取 其他省份基本上是 软挂钩 一般都要求考生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才能被本科院校录取 在高 考分数相同的情况下 高校可以优先录取普通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A等级多的考生 有的省份还给予高 校一定的招生自主权 允许高校在录取时对学业水 平考试的相关科目提出等级要求 经过批准的高等 职业院校甚至根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直 接录取新生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影响到高考录取 究竟应该影响到什么程度最合适 这是一个新课题 笔者认为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应该与高 考录取适度挂钩 不能过软 但也不能过硬 普通高 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全部合格应该成为普通本科 及以上的院校录取新生的门槛 这有利于贯彻落实 全面发展的国家教育方针 2009年安徽省高考录取 时就成功限制了10名高考分数达线 但学业水平成 绩不合格的考生填报二本以上院校 对于普通高等 职业院校 在高等教育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