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调查.pdf_第1页
综合医院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调查.pdf_第2页
综合医院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调查.pdf_第3页
综合医院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调查.pdf_第4页
综合医院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调查.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 4 8 生堡内盟盘壶呈Q 塑生2 月筮塑鲞筮 魍g b 也 堡婴丛鲤 墨望鲤世壁呈Q 盟 堡 2 综合医院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 调查 何燕玲马弘张岚刘哲宁贾福军张明园 摘要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疗机构中门诊就诊者抑郁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 方法采用多中 心 大样本 横断面设计 调查8 4 8 7 例综合医院门诊就诊者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H A D S 和患者 健康状况量表 P H Q 1 5 筛查 阳性者做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 M I N l 诊断评估 结果 M I N I 诊断的抑郁障碍 焦虑障碍 抑郁和焦虑共病的校正患病率分别为1 2 0 8 6 和4 1 有其 中任一诊断的患病率为1 6 5 不同科室就诊者中的患病率存在差异 结论抑郁和焦虑障碍是 综合医院就诊者中的常见问题 但正确识别和治疗情况不容乐观 关键词 抑郁 焦虑 医院 综合 Ac 嘲s s e c 廿o I I a l 础I r w I yo fm ep 婵V m e n c eo fd e p r 毯 s i V e 锄I 商e 哆珊 I e 璐咖蚰gg e n e r mh 唧i t a I 伽t p 鲥e n t si n 矗他d 6 皓i nC h i l 豫册y 葫一Z i 昭 J j I 似舶昭 Z 脚 G 如 l U UZ k I 打皤 M 几和n z 枞 v GM 塘 S k 增盹i 拈 l I 以胁础 C 0 耽r S k 垮h i 矗阳幻昭跏觇r s 毋 鼬彻g 地i2 D D D c 池 c o 他俨 l d 打l g 口以 D r 舰地n f l l g 砌 订 蛔杞0 D J 8 c D 舰c n A h 湘曩c t O b j 酬v 瞄7 r of i n dt l l ep r e v a l e n c eo fd e p r e 8 8 i v e 眦d 鲫函e t yd i 8 0 r d e 硌锄o n gg e n e r a l h p i t a lo u t p 鲥e n 协明dt oe v a l u a t et l l ed i a g 卫0 8 e s 肌d 协朗t n 帕n tp r o r i d e db yp h y 8 i c i 哪i nC h i r nM e m o d s Am u I t i c e n t e r h o s p i t a l b 鹧e dc r 8 8 e c t i o n a ls t u d y 啪sc o n d u c t e d At 0 o f8 4 7 88 u b j e c t sw e 陀s c r e e n e d b y 峭i I l gH A D sa n dP H Q 1 5t o g e t 王l e r t l lm e d i c a lh i 8 t o r y 陀 e wl i 8 t 锄d 唧f o l l o w e db y 地g u l 盯c l i n i c a l s p r o c e s s P l l y s i c i 明 8d i a g I l o s 髑m I dm 蚰a g e m e n tw e m 阳c o r d e dM i I I iI n t e m a t i 伽u a JN e u m p s y c h i a t r i c I n t e 州e w M I N I w u s e dt oe v a J u a t eb yp 8 y c h i a t r i s t s 出e r w 矧 sf o r4 1 7 2s u b j e c t ss c o r e d 8 H A D s R 姻I I I 协T h ea d j u s t e dp 陀v a l e n c em t e 80 fM I N I d i a g n e dd e p r e s s i v ed i s o r d e r 眦i e t rd i s o r d e r d e p r e 8 s i 明d 鲫 i e t y d e p r e s 8 i o r 毗i e t yd i r d e 碍w e 陀1 2 0 8 6 4 1 锄d1 6 5 鹏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p 陀v a l e n c eo fd e p r s i v e 明d o r 蛐 i e t yd i s o r d e ri no u 删i e n 协v i 8 i t i n gd 印咖明to fn e 啪l o g y 舳dd i g e s t i v e d i s e a 舱sw e r eh i g h e rt l l 锄t h a ti np a t i e n t s s i t i n gd e p a r t m e n t so fc a r d i o v a u l 盯d i s e 鹅e 8 鲫dg y I l e c o l o g y t l I s 枷8 t i c a J8 j 卵i 6 c 肌c e P 0 0 0 0 1 C 伽c I l l s i s H 诎p r e v a j e n c e 舳d o wj d 朗曲c a l i 伽彻d 打朗n l l 咖 m t eo fd e p 瑚8 i v e 明d o r 枷e t yd i 8 硎e 埽w e r ef 曲n di nt I l eg e n e r a lh o s p i t a l 8 I no r d e rt oi m p m v et I l es t a t I l 8 q I l o m i f I i l I gp r o 彤吼f o rp h y 8 i c i 哪a n d8 p e c i a l i 8 协o m e r 山觚p 8 y c h i cp r o f s 8 i o n a l si ng e n e r a lh o s p i t a l 8 s h o u l db ee I l l 明c e dt o g e t I l e rw i t Ip s y c h i 枷cc o n s u l t a t i o n K e yw o r 凼 D e p 陀s s i A I l i e t y H p i t a l g e r a l 焦虑和抑郁是常见精神障碍 超过2 3 的抑郁 和焦虑患者在综合医疗机构就诊的最初原因是躯体 症状 1 而非精神专科医生由于缺乏诊断和处理心 理疾病的培训和经验 缺乏对以躯体症状为主诉患 者的抑郁和焦虑问题的识别能力旧1 常导致漏诊 误诊和延误治疗 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本研究旨 D O I 1 0 3 7 6 0 c 眦 j i 8 m 0 5 7 8 1 4 2 6 2 0 0 9 0 9 O I O 作者单位 2 0 0 0 3 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何 燕玲 张明园 北京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马弘 四川大学附属 华西医院 张岚 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二院精神卫生中心 刘哲宁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贾福军 通信作者 何燕玲 E 删 i l h e y l 2 0 0 l v a h 锄 c n 论著 在通过对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医院和专业科室中就诊 者和诊疗医师的调查 了解我国综合性医疗机构就 诊者中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诊断现状 评估综合医疗 机构门诊就诊者抑郁和 或 焦虑障碍的患病率 对象和方法 一 对象 研究选取了分别代表中国北部 东部 南部 西 部和中部的5 个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和长 沙 每个城市各3 家 共1 5 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 心血管科 消化科 神经科和妇科等4 个科室的门诊 为研究点 根据既往研究的最低患病率 4 测算 万方数据 总样本需8 0 0 0 例 每个研究点约5 3 4 例左右 每个 科室平均调查1 3 3 例 3J 各研究点的调查日期预先 设定 在调查日内 每个科室按来诊先后顺序纳入 直至完成所需调查例数即结束调查 在调查日内所有来各研究点门诊的年龄 1 8 岁 意识清楚 能独立回答问题并知情同意的就诊者 均为调查对象 排除在先前的调查日内已接受过筛 查的就诊者 或因严重精神或躯体功能障碍不能完 成调查的就诊者 对于已知情同意并完成筛查 但 是拒绝精神科医生诊断性检查的就诊者按失访 处理 二 工具和方法 1 所就诊科室的医生在完成常规诊疗过程的 同时 需完成自行设计的门诊医师诊治登记表 包括 患者主要症状 就诊医师对症状的判断 体格检查结 果 诊断和治疗意见 2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H o s p i t a lA I l i e t 锄d D e p r e s s i o nS c a l e H A D S H 1 用于筛查焦虑和抑郁症 状 为调查对象自评问卷 焦虑和抑郁各有7 个项 目 每个项目分0 3 四级评分 本研究以 8 分为 筛查阳性 进一步做诊断性检查 3 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 M I N I 为一 种定式诊断工具瞪 可同时得出美国精神疾病和统 计手册第四版 D s M 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疾病国 际分类第十版 I C D 1 0 诊断 较之既往精神科常 用的D s M 诊断定式临床检查提纲 S t m c t u 捌 C l i I l i c 越I n t e r v i e wo fD s M S C I D 具有操作简单 使 用方便 费时较少的特点 研究显示其信度和效度 良好 6 刁 M I N I 中文版与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 量表 C I D I 和S C I D 的平行效度中等 在可接受范 围内 本研究使用了M I N I 的抑郁和焦虑相关障碍 的诊断模块 4 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 大样本 横断面调 查 被调查者在就诊前 首先进行H A D s 的自评筛 查 同时完成患者健康问卷 P H Q 1 5 完成后由协 调员核查和记录就诊者H A D S 评分 并记录就诊者 病史和主要症状 经所就诊科室医师诊疗后 由接 诊医师完成门诊医生诊治登记表 H A D S 评分 8 的就诊者将由经培训的精神科医生完成M 1 N l 诊断 性检查 同时精神科医师根据临床经验和诊断标准 对患者做出自己的临床诊断 在2 0 0 7 年4 7 月调 查期限内 随机选择调查起始日 根据门诊流量 每 个科室需要2 5 个连续工作日完成所分配样本量 的调查 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 P S S l l 5 统计 软件 人口学资料应用频率 百分比 均数等指标描 述 不同科室D s M 评定的抑郁症和 或 焦虑症 的患病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 根据阳性诊断人数 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比计算患病率 本次调查中筛 查阳性而未进入诊断性访谈 即失访者达1 7 1 6 例 4 1 1 鉴于患病率与H A D s 得分存在相关关 系 因此按照完成和失访人群的H A D S 得分分布 计 算加权患病率 结果 1 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表格1 12 6 0 份 回收8 4 9 2 份 其中5 份因不符合年龄要求而剔 除 因此共纳入有效问卷8 4 8 7 份 有效回收率为 7 5 4 除1 个研究点因客观原因未完成预定例数 外 其余各研究点均如期完成 对象年龄 4 0 1 1 7 3 岁 主要集中在1 8 6 0 岁 7 4 2 女性 5 6 9 3 例 6 7 1 多于男性 职业以工 服务员 1 3 3 干部 管理 1 2 7 职员 1 1 4 和农 民 1 0 0 为主 各科室纳入就诊者的比例分布 为 神经内科2 2 3 5 例 2 6 3 心血管内科2 1 2 3 例 2 5 0 妇科2 0 7 3 例 2 4 4 消化内科1 9 9 5 例 2 3 5 科室不详6 1 例 各科室分布比例大 致相当 表1 表15 个城市不同科室筛查和访谈纳入情况 2 筛查情况 P H Q 一1 5 量表平均为 7 2 7 4 6 0 分 H A D s 量表平均 9 1 3 6 9 8 分 两者显 著正相关 s p e 踟n 蛐相关系数为0 4 9 P O 0 0 0 1 H A D S 评分 8 分的就诊者共有4 1 7 2 例 4 9 2 4 1 7 2 8 4 8 7 以消化内科的比例最高 占 万方数据 该科室就诊病例总数的5 3 1 其次为妇产科 5 2 3 和神经内科 5 0 5 共有2 4 5 6 例符合 访谈标准者完成精神科访谈 5 8 9 2 4 5 6 4 1 7 2 其中消化内科占该科室就诊例数的比例最高 6 3 6 其次是神经内科 6 1 2 实际精神科 访谈数占应该访谈数 H A D S 8 分人数 的比例除 妇产科稍低外 其余均超过6 0 所有实际完成精 神科访谈的对象中 科室分布以神经内科 2 8 7 和消化内科 2 7 4 比例稍高 3 M I N I 诊断情况 应进入精神科访谈者4 1 7 2 例 实际访谈2 4 5 6 例 目前符合抑郁障碍诊断者 6 4 0 例 以抑郁症为主 占4 5 强 部分为恶劣心境 物质使用所致的抑郁障碍和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障 碍 其中有3 4 7 的人 2 2 2 例 有不同程度的自杀 风险 诊断为焦虑障碍4 4 5 例 以广泛性焦虑障碍 最多 其次是惊恐发作 另有1 3 例兼有焦虑和抑郁 的症状 但不完全符合焦虑或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进入D S M 的待定分类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2 6 1 和1 8 1 有其中任一诊断者的阳性率高达 3 5 2 同时符合抑郁和焦虑诊断者有2 2 0 例 两 者的共病率为2 5 4 表2 4 患病率 经失访校正后 以全体筛查样本为 基数符合诊断标准的抑郁 焦虑和抑郁焦虑共病的 现患率分别为1 2 o 8 6 和4 1 如果不分抑 郁还是焦虑 只要符合其中一个就算诊断阳性 则抑 郁焦虑的患病率达1 6 5 抑郁障碍的患病率高 于焦虑障碍 如果不仅限于目前符合诊断 而是只 要曾经有过符合诊断标准就算诊断阳性 则抑郁 焦 虑 抑郁焦虑共病 抑郁或者焦虑任一诊断的终身患 病率分别为1 6 1 9 3 5 4 和2 0 1 比较各科室就诊者的患病率 则无论焦虑还是 抑郁 神经内科的患病率都是最高的 其次是消化 裹28 4 8 7 例被调查者中焦虑和抑郁障碍的患病率 注 指同时符合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为抑郁焦虑 共病 指符合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中的任何一个诊断标准 指同 时具有抑郁和焦虑症状 但又不符合抑郁或焦虑障碍任一诊断标准 科 妇产科最低 科室间的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 尸 0 0 0 1 表3 表38 4 2 6 例被调查者中不同科室的抑郁和 或 焦虑障碍加权现患率 抑郁 焦虑抑郁焦虑 抑郁焦虑 科室 障碍 障碍共病任一诊断 例数率 例数率 例数率 例数率 神经内科2 1 6 1 5 5 71 5 9 儿 7 2 7 95 2 9 62 1 6 1 消化内科 1 8 l1 4 3 91 1 7 9 4 25 9 4 6 6 2 3 9 1 9 2 0 心内科 1 4 0l O 5 51 0 0 7 7 75 34 0 5 1 8 71 4 2 7 妇科 1 0 37 8 66 95 加2 92 1 21 4 31 1 1 0 合计 6 柏1 2 0 34 4 58 5 72 2 04 8 6 51 6 4 8 注 分科信息缺失6 l 例 所以实际分析例数为8 4 8 7 6 l 8 4 2 6 讨论 综合医院门诊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一直是近年来 的关注热点 有研究显示综合医院就诊者的心理状 况与常模人群存在差异 是发生精神障碍的高危人 群哺J 近1 4 就诊者存在抑郁 焦虑症状旧J 这也 是综合医院精神科会诊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国内既往研究多为抑郁 焦虑症状调查 比较大 型的有国内付朝伟等 1 引对北京 上海 广州和成都 地区1 0 家综合医院神经内科卒中 帕金森病和癫痫 患者的调查 报告抑郁 焦虑症状的患有率为 2 0 一2 4 于德华等 u 报告上海综合性医院1 4 个科室住院病人中近1 3 出现抑郁焦虑负性情绪 少量诊断性调查集中在单一科室或单一病种 比较 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的是2 0 世纪9 0 年代中期上海参 加的W H O 多中心调查 2 在综合性医院内科 符 合I c D 一1 0 标准的心理障碍加权总患病率为9 7 主要还是抑郁焦虑障碍 6 8 抑郁障碍患病率 4 O 高于焦虑障碍 本调查结果高于既往报 道 在综合医院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心内科和妇科 门诊病人中 符合D s M 一 I c D 1 0 抑郁障碍诊断的 患病率为1 2 0 焦虑障碍8 6 有抑郁或焦虑任 一诊断的达1 6 5 与欧洲全科就诊者中的焦虑抑 郁症状患病率接近 3 但依然是较为保守的估计 因为本次调查只对筛查阳性者做了诊断性检查 而 没有做一定比例的筛查阴性者 从而有可能漏诊部 分筛查假阴性者 患病率的地区和科室间差异 可 能与不同地区和科室的患者特征有关 与调查方法 和工具的不同有关 也可能随着时代的变迁 综合性 医院就诊者中的焦虑抑郁患病情况确实发生了变 化 鉴于调查的跨地区 跨科室 大样本和使用标准 化诊断工具的特点 结果应能较真实 准确地反映当 万方数据 生堡凼叠盘盔 塑玺 旦筮塑鲞筮 朔鱼垫 呦必 鹭咝畦坚兰螋 丛 堡 堕 前国内大中城市三级综合医院就诊者中抑郁和焦虑 障碍的患病情况 尽管综合性医院就诊者中的抑郁和焦虑障碍问 题很普遍 但漏诊 误诊以及由此引起的治疗延误现 象却始终存在 尤其当抑郁和焦虑障碍与躯体障碍 并存时 14 w H O 多中心调查中 1 2 l5 l 上海内科医 生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为1 5 9 远低于1 5 个国 家资料的中位数 无一例接受抗抑郁剂治疗或转诊 本研究结果较之1 5 年前有了很多提高 但依然很 低 被诊断为抑郁或者焦虑障碍的8 6 2 例就诊者 其所就诊科室医师给予的处理意见绝大多数是 按 本科疾病常规处理 8 0 8 仅有8 5 的人被建 议到精神科就诊 6 4 的人被给予精神科药物 世界范围内 由于对精神问题相关知识缺乏 精 神卫生服务质量不高以及病耻感等原因 大部分抑 郁焦虑的患者首先求助于综合医院 1 引 主诉的是他 们的躯体不适而不是情绪问题m 48 给各科医师的 识别造成困难 另一方面 综合医院的医生由于对 精神科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不够 对心理疾病的重 视不足 以及诊疗时间的不足 限制了对心理问题的 发现和诊治 由此造成了综合医院患者中的高抑 郁 焦虑患病率与低识别率和低治疗率并存 根据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 2 0 0 2 2 0 1 0 年 中提出的 指标 到2 0 1 0 年底 地市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的抑 郁症识别率达到6 0 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的比例 提高1 2 0 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志谢白文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魏镜 北京协和医院 刘梅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陈生弟 王瑛 复旦大学瑞金医院 孙晓江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陈旭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 播小 平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余国龙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唐秋萍 中南大学湘雅三院 孙红斌 李晓佳 四川省人民医院 以及中山 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对本课题资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B a i r 枷 R 0 b i n 8 蚰R L E c k e I tG J e ta 1 k p a c t0 fp a i n 帆 7 5 l d e p r 髓8 i o nt 陀a t m e n t 旭s p o n 卵i l Ip d m a r yc a 地 P s y c h o 咖M e d 2 0 0 4 6 6 1 7 2 2 2 鼬D e n k eK s p i t z e rR L w i m a 啪J B e ta 1 P I l y s i c a ls y l n p t a 吣i n p r i m a r yc a r e P r e d i c t o 玛0 fp 8 y c h i a t r i cd i 8 0 I d e 礴a n df u n c t i 训 i m p a i 瑚e n t A I hF a mM e d 1 9 9 4 3 7 7 4 7 7 9 3 u 咖nT B S 叭瓶岫N M e n t a l 1 l n e s si ng e n e r 8 lh 训t hc a 弛 柚 i n t e m a t i o n a ls t u d y C h i c h e 8 t e r J o h nW i l y s o m 1 9 9 5 4 季建林 吴文源 陈福国 医学心理学 3 版 上海 上海医科大 学出版社 2 0 0 l 3 1 7 5s h e e h 肌D V L 加m b i e rY S h h a nK H e ta 1 1 kM i n j I I l t e m 鲥o r l a lN e 啪p s v c h i a 砸cI n t e r v i e w M 1 N I t l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肌dv a l i d a t i o n o fas t m c t u r e dd i a 肼 t i cp 8 y c h i a 研c i n t e r y i e wf o rD S M a n dI C D 1 0 JC nP s y c h i 岫 1 9 9 8 5 9 S u p p l2 0 2 2 3 3 6 L e c m b i e rY s h 俄h 卸D V W 毫i e rE e ta 1 n 皓M i l l i I n t e m 撕o n a lN e u p g v c h i 8 乜赴I n t e r v i e w M I N I A8 I I o r t d i a g n 0 8 t i cm u c t u r e di n t e r v i e w 地U a b i I i t y 锄dv a l i d i t ra c c o r d i n gt o t h eC I D I E u rP 8 y c h ia t 呵 1 9 9 7 1 2 2 2 4 2 3 1 7 s h e e h a I lD v L c c m b i e r Y H 蜘e t t S h e e h a nK e ta 1 1 1 I ev a l i d i t yo f t h eM i n iI n t e 眦t i o n a lN e 啪p s y c h i a t cI n t e r e w M I N I a c c o r d i n gt ot l l eS C l D Pa n di t s 他l i 8 b i l 时 E l I rP 8 y c h i a t r y 1 9 9 7 1 2 2 3 2 2 4 1 8 冯建琴 干建青 王小芳 等 综合医院内科门诊患者心理障碍 研究 上海精神医学 2 0 0 7 1 9 2 0 8 2 l O 9 彤c h e l nE 1 h a t m e n to f u t ed e p 坤s s i 明 P 8 y c h i a C l i nN 讪 A m 1 9 9 3 1 6 4 6 1 4 7 8 1 0 付朝伟 徐飚 詹恩延 等 中国四城市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患者 抑郁 焦虑现况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 0 0 6 2 7 8 0 3 8 c r 7 1 1 于德华 吴绍敏 李春波 等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与抑郁症 状调查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 0 0 4 1 4 6 8 7 0 1 2 肖世富 严和驳 陆余芬 等 世界卫生组织初级卫生保健病人 心理障碍合作研究的上海样本结果 中华精神科杂志 1 9 9 7 3 0 9 0 J 9 4 1 3 K i n g M N 衄珊吲量I L e v yG e ta 1 P 1 w a l e n c c0 fc 0 咖蚰m e n t a l d i s o r d e 塔 i n 蜀e r r a lp m c t i c e a n e n d e e sa 吼佣昂 E u 舶I 坤 B rJP 8 y c h i 咖 2 0 0 8 1 9 2 3 6 2 3 6 7 1 4 H 肌 nM S F i n kP F r y d e n b e r gM e ta 1 M 明t a ld i r d e 髓 鲫o r l gi n t e r r I a lm e d i c a Ii n p a t i e n t s p 陀砌e n c e d e t e c t i o n t r e a t m e n t8 t a t 吼JP s y c h 锄R 2 0 0 1 5 0 1 9 9 2 0 4 1 5 肖泽萍 严和骏 肖世富 等 综合性医院门诊病人抑郁障碍的 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 1 9 9 9 7 9 3 2 9 3 3 1 1 6 P a t e lV c u l t u r a l的 码a l l d 缸鲫圳j o I 叩i d e m i o l o 舒 B rM e dB u U 2 0 0 l 5 7 3 3 4 5 1 7 酬d g eB R L 丑k ec R P m v a l e n c e 锄d 地c o 印i t i o n0 fd 印玎e 弱i 饥 删o I l g 砸I n a r yc a r eo u t p a t i e n t s JF 咖P m c t 1 9 8 7 2 5 6 7 7 2 1 8 陈志恩 黄围秀 何伟莉 等 综合性与精神专科医院抑郁症临 床比较 健康心理学杂志 1 9 9 9 7 3 0 l 3 0 2 收稿日期 2 0 0 9 m 3 0 3 本文编辑 丁云秋 第七届中青年呼吸医师论坛征文通知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主办的 第七届中青年呼吸医师论坛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定于2 0 1 0 年4 月在重庆召开 欢迎广大中青年呼吸科医师踊跃投稿 积极参会 此次论坛由钟南山院士担任名誉主席 王辰教授担任主 席 论坛将安排大会报告 专题报告 热点问题讨论 临床操作演示 疑难病例讨论等 本次论坛将延续前几届论坛的风格 分 专题 分会场进行 论坛将关注一些热点问题和临床实用问题 为了提高国内呼吸科医生英文交流的能力 论坛继续保留 英文分会场 参加论坛的优秀论文将被推荐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 向论坛投稿的作者请将4 0 0 字左右摘要 中英 文均可 附作者姓名和单位的中文信息 发E m a i l 至 l i u h u 肌x y c m o r g c n 文题请注明 呼吸征文 字样 论坛也欢迎没有 提交论文的呼吸科和相关学科医生参会交流 有关事宜请和本刊刘欢编辑联系 有关论坛详情 请浏览中华医学杂志英文 版网站 h t t p w w w c m j o r g 万方数据 综合医院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调查综合医院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调查 作者 何燕玲 马弘 张岚 刘哲宁 贾福军 张明园 HE Yan ling MA Hong ZHANG Lan LIU Zhe ning JIA Fu jun ZHANG Ming yuan 作者单位 何燕玲 张明园 HE Yan ling ZHANG Ming yuan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200030 马弘 MA Hong 北京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张岚 ZHANG Lan 四川大学附属 华西医院 刘哲宁 LIU Zhe ning 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二院精神卫生中心 贾福军 JIA Fu jun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刊名 中华内科杂志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年 卷 期 2009 48 9 被引用次数 1次 参考文献 18条 参考文献 18条 1 Bair MJ Robinson RL Eckert GJ Impact of pain on depression treatment response in primary care 2004 2 Kroenke K Spitzer RL Williams JB Physical symptoms in primary care Predictors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functional impairment 1994 3 Ustun TB Sartorius N Mental illness in general health care an international study 1995 4 季建林 吴文源 陈福国 医学心理学 2001 5 Sheehan Dr Leerubier Y Sheehan KH The Mini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 M 1 N I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tructured diagnostic psychiatric interview for DSM and ICD 10 1998 20 6 Lecrubier Y Sheehan DV Weiller E 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ehialrie Interview MINI A short diagnostic structured interview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ccording to the CIDI 1997 7 Sheehan DV Lecrubier Y Harnett Sheehan K The validity of 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ehiatrie Interview MINI according to the SCID P and its reliability 1997 8 冯建琴 干建青 王小芳 综合医院内科门诊患者心理障碍研究 期刊论文 上海精神医学 2007 9 Richelson E Treatment of acute depression 1993 10 付朝伟 徐飚 詹思延 中国四城市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患者抑郁 焦虑现况研究 期刊论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11 于德华 吴绍敏 李春波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调查 期刊论文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 12 肖世富 严和骎 陆余芬 世界卫生组织初级卫生保健病人心理障碍合作研究的上海样本结果 1997 13 King M Nazareth I Levy G Prevalence of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in general practice attendees across Europe 2008 14 Hansen MS Fink P Frydenberg M Mental disorders among internal medical inpatients prevalence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status 2001 15 肖泽萍 严和骏 肖世富 综合性医院门诊病人抑郁障碍的研究 期刊论文 中华医学杂志 1999 16 Patel V Cultural factors and international epidemiology 2001 17 Prestidge BR Lake CR Prevalence and recognition of depression among primary care outpatients 1987 18 陈志恩 黄国秀 何伟莉 综合性与精神专科医院抑郁症临床比较 1999 相似文献 10条 相似文献 10条 1 期刊论文 张云 闫美英 吴春荣 ZHANG Yun YAN Mei ying WU Chun tong 焦虑 抑郁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心理社 会因素分析及护理研究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 28 5 目的 探讨焦虑 抑郁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相关因素 阐明心理社会因素对焦虑 抑郁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影响 旨在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 对患 者实施早期心理干预 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方法 利用生活事件量表 LES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 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FES CV 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 防御方式问卷 DSQ 对57名患者进行调查评定 部分指标与国内常模或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 1 抑郁 焦虑 共病组负性生 活事件频度及生活事件总频度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2 共病组 抑 郁组 焦虑组社会支持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5 共病组社会支持分显著高于抑郁组 而与焦虑组无显著差别 3 共病组存在家庭功能缺陷 但显 著较抑郁组和焦虑组为轻 4 抑郁组 焦虑组和共病组神经质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5 而3组之间的EPQ各因子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5 DSQ结果示 3组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5 抑郁组成熟防御机制均分低于共病组 焦虑组和正常组 P 0 05 结论 抑郁 焦虑和焦虑抑郁共病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都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但又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和表现形式 应针对其特点 有的放矢 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 2 期刊论文 马兰 吴慧芳 西酞普兰治疗中风后抑郁和 或焦虑的临床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 自科版 医学卷 2010 7 1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治疗中风后抑郁和 或焦虑的临床效果 探讨治疗中风后抑郁和 或焦虑的有效方法 方法 将中风后抑郁和 或焦虑108例患者随机 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基础治疗 治疗组加用西肽普兰 最终完成50例 对照组最终完成46例 进行随机单盲对照研究 同时用 汉密顿尔抑郁量表 HAMD 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对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 4 6周的抑郁和 或焦虑情况进行评估 结论 西肽普兰治疗中风后抑郁 和 或焦虑安全 有效 3 期刊论文 闫美英 张云 耿微 YAN Mei ying ZHANG Yun GE Wei 生活事件对焦虑 抑郁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影 响及护理对策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 26 11 目的 探讨焦虑 抑郁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相关因素 阐明生活事件对焦虑 抑郁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影响 旨在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 对患者实 施早期的心理干预 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方法 利用生活事件量表 LES 对57名患者进行调查评定 部分指标与国内常模或正常对照 组比较 结果 抑郁 焦虑 共病组负性生活事件频度及生活事件总频度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而3组患者之间负性生活事件得 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5 结论 抑郁 焦虑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都与生活事件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但又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和表现形 式 应针对其特点 有的放矢 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 4 期刊论文 瞿玮 孟萍 Qu Wei MENG Ping 伴抑郁 焦虑情绪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抗抑郁焦虑干预 中国临床康复2005 9 24 背景 抑郁 焦虑等负性情绪在2型糖尿病发病及血糖控制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 探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 焦虑情绪对血糖代谢的影响 设计 随 机对照观察 单位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心理咨询中心和内分泌科 对象 选择1999 10 2000 11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内分泌科病房 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3例 均自愿参加观察 男24例 女19例 年龄 51 9 岁 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23例 对照组20例 方法 观察组除糖尿病常规药物治疗 外 辅以抗抑郁及抗焦虑剂治疗 帕罗西汀20mg每天早餐后顿服 阿普唑仑0 4mg每天中午及晚睡前各1次 对照组仅进行糖尿病常规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分别 于治疗前 治疗4周后用Zung氏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自评其抑郁及焦虑评分 Zung氏抑郁 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分别 50为有抑郁 焦虑症状 以抑郁 焦 虑量表减分率作为情绪改善的标准 减分率50 100 为显效 25 49 为有效 25 为无效 减分率 治疗前评分 治疗后评分 治疗后评分 100 分别 测定治疗前 治疗4周后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 同时于治疗前 治疗后第10 20 30天时测3餐前 后1 h血糖 6次 d 血糖下降率 治疗前血糖 治疗后血糖 治疗前血糖 主要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 治疗4周后抑郁 焦虑评分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下降率 结果 观察过程中脱落6例 其中观察组脱落5例 主要原因是经济压力 不能耐受帕罗西汀药物副作用及担心服用精神药 物成瘾 对照组1例 原因是失访 最终完成观察37例 观察组18例 对照组19例 抑郁 焦虑评分比较 治疗4周后观察组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41 05 7 05 41 88 10 57 59 80 10 24 55 03 8 31 t 2 41 2 21 P 0 05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水平及血糖下降率比较 治疗4周后观 察组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 t 2 11 2 98 P 0 05 0 01 而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下降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t 2 94 2 93 P 0 01 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治疗4周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呈显著降低 8 2 2 0 9 1 1 9 t 2 14 P 0 05 结论 抗抑郁及焦虑药物的使用不仅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 焦虑情绪 而且显著改善糖代谢 其原因可能与抗抑郁 焦虑药物增加患者对糖尿病药物的 依从性 减少负性情绪带来的胰岛素抵抗现象有关 5 学位论文 刘萍萍 心衰病人焦虑抑郁调查研究 2007 研究背景 国际上许多大规模的调查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具有较高的焦虑和抑郁流行情况 但对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这方面的研究资料较欠 缺 我们想了解在心衰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流行情况 并就临床医师对患者焦虑 抑郁的情况的了解现状也作一个调查研究 同时对采用的两种焦虑 抑郁的自评量表作一个对比研究 方法 在第一部分对在心衰监护病房的有症状性心衰的患者发放SAS SDS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合称SAS SDS量表或SASSDS量表 为了探究焦虑 抑郁得分与患者临床各项资料的关系 研究人员在保证不对患者进行任何带有提示性或倾向性的解说的同时 尽量让患者答完每个表 格的题目 保证患者填写的表格合格 在第二部分 在继续收集症状性心衰患者的同时 纳入了一部分无心衰的患者作为对照 这些非心衰组患者大部 分为行冠造介入治疗收入普通病房 以冠心病为主 同时发放的自评量表随机分成两种 SAS SDS量表和HADS量表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为了研究这两种 量表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的不同特点 我们让患者自己完成答题 初次收表上来后 对有大量未答题目或空白的表格要求患者二次填表 在第三部分 在 进行第二部分的调查研究的同时 我们又增加了对心衰监护病房的患者主管医师的调查 采用的调查表格由研究人员自己设计 结果 第一部分 纳入112例心衰患者 有20 5 的患者存在明显焦虑 有30 4 的患者存在明显抑郁 性别 心功能NYHA分级 有无心血管病家族史以及 血型可以影响患者焦虑 抑郁量表得分 患者的焦虑 抑郁程度可以影响住院时间长短 体液因子CRP hsCRP及NT proBNP水平与焦虑 抑郁量表得分明显 相关 第二部分 全部256例心衰 非心衰患者 量表判定有焦虑的为67例 26 2 有抑郁的为62例 24 2 就SAS SDS与HADS两种量表的对比结果来说 HADS组测得的焦虑率和抑郁率均显著高于SAS SDS组 焦虑38 1 vs16 8 抑郁31 vs 18 9 SAS SDS组的二次重填率显著高于HADS组 焦虑表重填 19 6 vs6 2 抑郁表重填 18 9 vs6 2 SAS得分与常模比无差异 侧面反应我们调查的这些患者倾向于将症状往轻描述或掩盖真实情况 真实情况可能比我 们现在的这些调查结果更严重 将表格分类作为一个基本变量进行焦虑 抑郁情况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造成焦虑情况不同的独立影响因素有NYHA分 级和表格分类 造成抑郁情况不同的独立影响因素只有NYHA分级 就心衰与非心衰患者两组的对比结果来说 心衰患者的焦虑率抑郁率显著高于非心衰 患者 焦虑 32 5 vs20 0 抑郁 31 7 vs16 9 心衰患者焦虑 抑郁的危险性显著高于非心衰患者 焦虑RR值 1 929 1 092 3 408 抑郁RR值 2 283 1 263 4 129 心衰患者中NYHA 级 级患者焦虑 抑郁情况比NYHA 级更严重 而NYHA 级与NYHA 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焦虑 抑郁得 分与NYHA 至 之间存在显著的Spearman相关 将NYHA 级和 级合并成NYHA轻级一组 NYHA 级与 级合并成NYHA重级一组 进行NYHA轻级重级分 类为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有无焦虑 抑郁与Big ET NT proBNP水平均成为NYHA轻级重级的独立影响因素 只分析非心衰患者 HADS量表和SASSDS量表调查得到的焦虑率 抑郁率确实不同 HADS量表焦虑 抑郁症状的发现比SASSDS量表更敏感 当我们只 分析心衰患者 两种量表调查得到的焦虑率仍不同 抑郁率却没有差别 当我们只用HADS量表结果分析 那么焦虑 抑郁的得分都与NYHAJ 之间存在显 著的秩相关 NYHA分级越重 焦虑 抑郁越重 当我们只用SASSDS量表结果分析 依然是焦虑 抑郁得分与NYHAI 级之间存在显著秩相关 NYHA分级越 重 焦虑 抑郁越重 在各种分组分析中 同一个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况都存在显著关联 有焦虑的或焦虑得分高的患者 其抑郁情况也重 焦虑和抑郁共患的情况很普 遍 患者如被判定有焦虑 也容易被判定为有抑郁 反之亦然 用HADS表的得分与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方差检验或相关性分析后 发现能检验出来的与焦虑 抑郁得分有关的影响因素较第一部分SASSDS组的少 性别 血型 家族史 住院时间等与量表得分失去关联 HADS量表得到的焦虑 抑郁情况与患者各项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不如第一部分SASSDS量表的 结果相关性好 侧面说明 SASSDS量表的结果比较有特异性 而HADS如上述 对焦虑 抑郁症状的发现比SASSDS量表更敏感 第三部分 共92份医师评定 结果 医师评定患者有无焦虑 抑郁的结果为 存在焦虑的占59 8 存在抑郁的占37 8 对于有焦虑或抑郁的患者 医师认为其中的66 7 是因患病 而产生的正常伴随情绪 19 3 会影响疾病诊疗但程度较轻不必药物干预 医师的这些态度是导致目前临床上用抗焦虑 抑郁药的比例极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