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杜甫诗三首课型编写教师 年级高一编号3日期2015-3-12学生姓名班级组别等级【学习目标】: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学习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学习难点】: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学习过程】: 作者介绍杜甫 (712770)唐代诗人,字( ),自称( ),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 )。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诗人,与( )并称“李杜”。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二)、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秋兴八首(其一) 写作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杜甫开始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慨事实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创作于这一时期。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不被多年冷似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屐穿”(春日江游)、“牙齿半落左耳聋”(复阴)、“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酬十一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组首诗。【整体感知】1. 熟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注意节奏,如: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提示:先寻找出诗中那些词语可以体现出诗人的情感,再概括)_的感情3.概括诗歌主要内容(b)这首诗歌通过_,烘托出_的环境氛围,抒发了诗人_。【合作探究】深入阅读,分析“情景交融”的特点1. 诗中写了那些意向?(a)2. 请同学们从“情景交融”的角度任选一联进行赏析。(c)秋兴其一是八首中的第一首。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点出滞留夔州已有两年,眼看菊花两度开放,幽思不已,泪如泉涌。“孤舟一系故园心”说明作者漂泊在外,有家难归,寄身孤舟,故园之思,一心长系。作者在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登岳阳楼中有诗句“老病有孤舟”,可见“孤舟”成为作者漂泊流浪的意象物,有家难归,魂系孤舟,其惨苦又有谁人知(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作者卒于湘江孤舟中)。尾联“催刀尺”即赶制寒衣,强调天已寒冷,“急暮砧”即黄昏时急促地捣衣声。结尾两句紧承上联,用“催刀尺”“急暮砧”这两个声动相连的词组作铺张,把作者想回家的焦急心情进一步烘托出来。此外,诗中用字处处对仗而双关,“波浪”、“风云”、“两开”、“一系 ”、“催”、“急”等,有情有景,有声有色,忽近忽远,忽高忽低,犹如巫峡治水,时而盘旋回落,时而奔腾向前,与杜甫自己的澎湃思潮汇合在一起,诗意十分缠绵感人。二十冶高中语文导学案课题名称杜甫诗三首课型编写教师王金燕年级高一编号4-5日期2015-3-12学生姓名班级组别等级【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见前一导学案咏怀古迹(其三)【作品简介】1、诗体:一组_言_诗,共五首;2、内容:每首诗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3、主旨:借追思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漂泊之感和思念故乡之情)。【整体感知】1.朗读: 注意音调、语速、感情。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提示:先寻找出诗中那些词语可以体现出诗人的情感,再概括)_的感情【合作探究】1.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诗歌并没有一开始就写昭君的怨恨,那它写的什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b)2.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b)3. 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c)4. 鉴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其中的“空”如何理解?(c)登高【合作探究】赏析文本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 。分别用“ ” 、“ ”、 “ ”、“ ”、“ ”、“ ”来描写,从而表现出诗人 的处境。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 、 。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杜甫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上下句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里的“做客”是 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试分析本句中,诗人的悲愁因何而起?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比较赏析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安全员考试高分题库【易错题】附答案详解
- 应急安全培训感想课件
- 2024化验员模考模拟试题【全优】附答案详解
- 2024年安全员考试高频难、易错点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静脉补液在重症秋季腹泻治疗中指征与操作
- 广州现房销售合同(标准版)
- 消防物品销售合同(标准版)
- 中学生读物的管理制度(34篇)
- 2025年绿色消费理念传播策略与消费者行为引导在绿色环保食品市场的应用报告
- 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课件(说课一等奖)
- 发展汉语初级口语1:第1课你好
- 基因工程(含有动画)课件
- 公路养护知识培训-讲义课件
- 药品经营质量风险分析评估报告
- 现场踏勘情况记录表
- 道亨铁塔长短腿基础配置系统-操作说明
- 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课件
- 小学科学苏教四年级上册1单元动物大家族2《鱼类》教案
-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PPT课件(PPT 43页)
- JIS G4305-2021 冷轧不锈钢板材、薄板材和带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