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o l O年 4月 V o 1 2 8 N o 0 7 中学物理 例 谈 物 理 过 程 的 分 析 方 法 李艳军 迁安市第二中学河北 迁安O 6 4 4 o 0 考生能否准确地分清物理过程是解决物理问 题的关键 反映出学生分析 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高 低 因此 历届高考试卷都设置有一系列物理过程分 析的试题 在 日常教学中 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由 于对物理过程分析不清导致思维混乱 不能灵活地 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 问题 这部分同学的差 距 绝大部分反映在研究方法和分析习惯上 所以掌 握了科学的物理过程分析方法 也就掌握了成功解 决问题的钥匙 本文就如何分析物理过程向大家介 绍几种方法 仅供参考 1 画好情景示意图 形象展示物理过程 在分析物理过程时 做出通过抽象思维加工和 概括出来的示意图 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清晰有序的 物理过程 确立各物理量间的关系 把问题具体化 形象化 示意图可以是运动过程图 受力分析图 状 态变化图 也可 以是投影 法 等效法得到的示意图 等 在审题过程中 要养成画示意图的好习惯 例 1 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 为了测量云 层的高度 在水 平地面上与观测者 的距 离为 d 3 0 k m处进行一次爆炸 观测者听到 由空气直接传 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 A t 6 0 s 试估算云层下表 面的高度 已知空气中 的声速 1酬 s 解析 求 解此 问题 的关键是明了爆炸声在空 中传播的情景 画出过程 示意图如图 1 A表示爆炸 处 o 表示观测者所在处 图l h表示云层下表面的高度 用 表示爆炸声直接传 到 0 处所经时间 则有 d 1 用 t 表示爆炸声经云层反射到达 0处所经历 时间 因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故有 r 一 2 h v t 2 2 已知 t 2一t l A t 3 联立 1 2 3 式 可得 5 6 h 丢 代人数值得 h 2 0 X i 0 1T I 点评 过程示意图清晰地反映了两个物体运 动的时空关系 为正确解题创造了条件 所以解题时 一 定要养成正确画示意图的习惯 2 运用物理图象分析物理过程 物理图象能够形象 直观地描述物理事件发生 发展 变化的过程 从整体上把物理过程的动态特征 展现得更清楚 应用图象 不仅能进行定性分析 比 较判断 也适用于定量的计算及论证 许多问题 当 用其他方法较难解决时 常能从图象上触发灵感 另 辟蹊径 例 2 如图2所示 两质量相等的物块 A B通 过一轻质弹簧连接 B足够长 放置在水平面上 所 有接触面均光滑 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 运动过程中 始终处在弹性限度 内 在物块 A 上施加一个水平恒 力 A 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 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2 A 当A B加速度相等时 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B 当 A B加速度相等时 A B 的速度差最大 C 当A B的速度相等时 A的速度达到最大 D 当 A B 的速度相等时 弹簧的弹性势能 最大 解析 处理本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 析和运动过程分析 使用图象处理则可以使问题大 大简化 对 A B在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图 3 F 为 弹簧的拉力 两物体运动的 3 一t 图象如图4 t 时 刻 两物体加速度相等 速度差最大 t 时刻两物体 的速度相等 A速度达到最大值 两实线之间围成的 n J t 图 3 中学物理 V o 1 2 8 No 0 7 2 0 1 0年 4月 面积有最大值即两物体的相对位移最大 弹簧被拉 到最长 除重力和弹簧弹力外其它力对系统做正功 系统机械能增加 t 时刻之后拉力依然做正功 即加 速度相等时 系统机械能并非最大值 答案 B D 图 4 点评 图象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处理物理问 题的方法 由图象展示物理情景 一定要明了图象表 示的物理意义 找准各段图线对应的物理过程 特别 要明了截距 斜率 图线所围面积 两图线交点等的 物理意义 3 将复杂过程分段处理 对综合性较强 过程较复杂的题 目 一般采用分 段处理 即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发展顺序 将复杂过程 合理的分解为几个彼此相对独立 又相互联系的阶 段 再根据各个阶段遵从的物理规律逐一列出方程 还要抓住前后阶段相联 系的物理量 将整个 过程链 接到一起 例 3如 图5 所示 倾角为 的斜 面上静止放置 三个质量均为 的木箱 相邻两木 箱的距 离均为 Z 工人用沿斜面的力推 最下面的木箱使之上滑 逐一 与其它木箱碰撞 每次碰撞后木箱都粘在一起运动 整个过程 中工人的推 力不变 最后恰好能推 着三个 木箱匀速上滑 已知木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 1 重力加速度为 g 设碰撞时间极短 求 图 5 1 工人的推力 2 三个木箱匀速运动的速度 3 在第一次碰撞中损失的机械能 解析 本题过程较为繁琐 可分解为如下五个 过程 过程一 第一个木箱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与第 二个物体碰撞前 设第一个木箱与第二个木箱碰撞 之前的速度为 加速度为 a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mgs i n O t z mgo a s O m a1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2 a z 过程二 第一个木箱与第二个木箱碰撞 设碰 撞后的速度为 根据动量守恒有 1 1Z 0 2 m y 过程三 前两个木箱一起向上运动与第三个 木箱碰撞前 设此过程加速度为 a 碰撞前的速度 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一2mgs i n O一2 t z mgo a s O 2ma2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一 2 a 1 过程四 前两个木箱与第三个木箱碰撞 设碰 撞后三个木箱的共同速度为 根据动量守恒有 2my 3 3 my 4 过程五 三个木箱一块匀速上滑 把三个物体 看作一个整体 根据平衡知识有 F 3 mgs i n O 3 t t mgms O 解题时 将推力 F的表达式按顺序带人上式 即可得 一 4 寺 2 g L s in O I e o s O 设第一次碰撞 中的能量损 失为 z X E 根据能量 守恒有 1 1 寺m y E 2 m y i 带入数据得 a X E mg L s i n 0 t e o s 0 点评 此题 由于过程较多 有的同学不敢或者 无从下手 遇到此类问题 首先在心理上不要畏惧 不要轻易放弃 一定要注意分析物理过程的细节 弄 清了各个过程的运动特点及相关联系 也就找到了 解题的关键 4 注意挖掘隐含条件和临界条件 寻找解题突 破 口 高考物理之所以难 不仅因为物理过程复杂多 变还由于潜在条件的隐蔽性 对于那些具有隐蔽性 的条件 只有全部挖掘出来 才能使一些比较模糊的 物理过程变得具体化 形象化 例 4 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赛车比 赛 比赛路径如图 6所示 赛车从起点 A 出发 沿水 平直线轨道运动 L后 由B点进入半径为R的光滑 竖直圆轨道 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 道上运动到 C点 并能越过壕沟 已知赛车质量 0 1 k g 通电后 以额定功率P 1 5 W 工作 进入 竖直轨道前受到阻力恒为 0 3 N 随后在运动中受 到的阻力均可不记 图中 L 1 0 0 0 m R 0 3 2 m h 1 2 5 m S 1 5 0 m 问 要使赛 车完成 比 赛 电动机至少工作 多长时间 5 7 2 o 1 O 年 4月 V o 1 2 8 No 0 7 中学物理 圈 6 解析 赛车完成比赛 至少工作时间 隐含了 两层意思 一是赛车能通过竖直面并能越过壕沟 二 是电动机使赛车获得的速度最小 设赛车越过壕沟 需要的最小速度为 由平抛运动的规律 1 s O 1 t h 音 Z 解 得 s 3 m s 设赛车恰好越过圆轨道 对应圆轨道最高点的 速度为 最低点的速度为 勘 由牛顿第二定律及 2 机械能守恒定律m g m d 2 告 i 1 优 22 m g 2 R 解得 3 5 g n 4 m s 通过以上分析 赛车既能通过竖直面又能越过 壕沟 进入 圆轨 道前 的速度最 小应该 是 响 4 m s 设电动机工作时间至少为 t 根据功能原理 1 一 P t f L 去m 2 由此可得 t 2 5 3 s 点评 在审题时 不仅要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 字或字母的显性条件 更要抓住另外一些叙述性语 言 特别是 恰好 最大 最多 至少 等关键字 眼 这些词往往暗示着临界状态的存在 5 注意物理过程的多样性 许多试题 具有开放性 有多种答案 其原因就 是其物理过程具有多种可能性 如机械波 碰撞 带 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等等 考生需要发散思维 对 题中所述条件 物理过程逐个仔细分析 思维要严 密 防止漏解 例 5 过山车是游乐场中常见的设施 图7是 一 种过山车的简易模型 它由水平轨道和在竖直平 面内的三个圆形轨 道组成 B C D 分别是 三个 圆 形轨道的最低点 B C间距与C D 间距相等 半径 R1 2 0 m R2 1 4 m 一个质量为 m 1 0 k g 的小球 视 为质 点 从 轨道 的左侧 A 点 以 0 1 2 0 r n s 的初速度沿轨道向右运动 A B间距 L 6 0 m 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 因数 l 0 5 8 2 圆形轨道是光滑的 假设水平轨道足够长 圆形轨 道问不相互重叠 如果小球恰能通过g l 形轨道 B C间距L为1 2 5 m 求在满足上述条件下 如果 要使小球不能脱离轨道 在第三个圆形轨道的设计 中 半径 R 3 应满足的条件 高考题改编 图7 解析 若小球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 则小球 一 定不脱离轨道 或是小球运动到与圆心等高处立 即返回 小球也不会脱离轨道 I 轨道半径较小时 小球恰能通过第三个圆轨 道 设在最高点的速度为 应满足 2 mg m 一 Il m g L l 2 L 一 2 m g R 3 告优 一 告 7 7 l 解得 R3 0 4 m 轨道半径较大时 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R 根据动能定理 一p m g L1 2 L 一mg R3 0一 7 7 z 解得 R3 1 0 m 为了保证圆轨道不重叠 R 最大值应满足 R2 R3 L R3 一R2 解得 R 2 7 9 m 综合 I 要使小球不脱离轨道 则第三个圆 轨道的半径须满足下面的条件 0 R3 0 4 m或 I 0 m R3 2 7 9 m 点评 对于此类问题 一定要深入分析题意 找到将会出现的各种可能情况 并逐一解答出来 防 止漏解 这就要求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境电商箱包配饰品牌2025年海外市场品牌风险管理研究
- 三年级体育上册 蹲距式跳远说课稿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 小伙伴》说课稿
- 第一单元 健康金钥匙说课稿-2023-2024学年初中地方、校本课程地质版生命与健康常识
- 欣赏 《演艺人》 《乡村路带我回家》 《羊肠小道》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音乐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沪教版
- 电子大赛活动方案
-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九年级全一册-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
- 《2.2计算机系统互联》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 碧水过水王活动方案
- 电信上号活动方案
- 2024年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铣工赛项理论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房地产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 DB11T 065-2022 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
- 资金分析师职业鉴定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三级筑路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中职英语第三版第一册Unit1-Lesson1-课件
- 窗帘订购合同范本简单
- 人教版:生命生态安全六年级上册教案
- 抖音洗浴按摩足浴商家本地团购短视频直播运营策划方案【抖音本地生活运营】
- 深水井施工方案
- (幻灯片)世界各国国旗大全中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