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晏子使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熟悉和理解课文内容。能力目标:感受典型的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品味生动的语言中的人物智慧。情感目标:学习晏子热爱祖国的精神,培养维护尊严的品格。重点难点1、进一步体会晏子语言的逻辑力量。2、学习晏子热爱祖国的精神,培养维护尊严的品格。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2.疏通第一篇文意,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3.体会晏婴机智的辩才,学习他热爱国家从容应对的谈吐机智。一、导入:曾经有一个美国记者问周恩来总理:“我们美国人总爱仰着头走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总是低着头走路?”周恩来略加思索后回答:“走下坡路的人,总是仰着头走路,走上坡路的人自然是低着头走路了。”这个记者听后,倍感羞愧。真可谓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其实,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政治家、外交家在维护国家尊严的关键时刻,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同时也表现出他们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优秀品质。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子正是这样的一位政治家和外交家。这节课我们走进春秋时期,走进楚国,去欣赏外交家晏子的风采。二、感悟新知1.出处简介:节选自 ,全书共八卷,二百一十五章,分内、外篇。它是记述春秋时齐国 的散文作品,是战国时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及遗闻轶事编辑而成。其中以晏子即事劝谏景公治国利民、贤明为政的内容居多。此类篇章大多以记言为主,具有生动的情节、鲜明的形象和个性化的语言, 较富于文学意味。2.人物简介:晏婴(?公元前500)春秋时 (今山东高密)人。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景公时为相,以节俭力行,危言危行显名于诸侯。晏子或犯颜直谏,析义明理, 或婉言讽劝,发人自省,是一位忠心耿耿地辅弼君主的国家重臣,又是一位临危不惧、才思敏捷、善于辞令的外交家。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 3.利用字典,查出下列字的读音并准确朗读。傧者( ) 更道( ) 临淄( ) 闾( ) 张袂成阴( ) 比肩继踵( )不肖( ) 缚( ) 酒酣( ) 赐( ) 枳( ) 熙( )4.自读课文。三、探究新知 (1)练习朗读(2)翻译第一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翻译,也可以小组之间交流合作。以晏子短:延晏子:傧者更道:张袂成阴: 比肩继踵:何为无人: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王婴最不肖:故宜使楚:(3)展示翻译成果。 (4)本段中楚王几次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回击的?由此可知晏子是个怎样的人?晏子:机智勇敢、灵活善辩、不辱使命教师小结:在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晏子出使时受到楚国君臣的两次侮辱,但他都凭借自己的聪明机智进行了巧妙地回击。由此可见,晏子真不愧是一个(热爱国家,机智勇敢,能言善辩) 的人啊。四、归纳整理学生从多方面加以归纳,后整理笔记。五、达标测评1. 解释加点的词语。以晏子短( )( )延晏子( ) 傧者更道( )张袂成阴( ) 比肩继踵( ) 不肖者( )其贤者使使贤王( )2.翻译句子。 (1)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2)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3)其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疏通课文第二段文意,进一步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感受晏子形象,体会晏子语言的聪明智慧。一、复习导入学生复述第一则短文大意。二、探究新知(一)翻译第二篇(1)学生在课下预习的基础上,结合课下注释再翻译。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何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何坐诣王:齐人固善盗避席对曰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2)学生展示自己的翻译成果。 (二)语文活动“晏子模仿秀”(1)学生分角色表演,感知人物形象的特点。分“晏子、楚王、楚王手下人”等几个角色。温馨提示:在朗读楚王手下的对话时,应让学生体会到楚王手下为讨得楚王欢心,积极出主意以辱晏子,按捺不住激动与兴奋的心态,应设计一种谄媚的语气;对楚王,应设计一种盛气凌人、傲慢无礼的语气;对晏子,应设计一种沉着冷静,不卑不亢的语气。(2)学生上台分角色表演。(3)师生评议。教师可提示学生,为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应辅助一些表情、动作、语气。(4)通过第二篇短文的学习,你觉得晏子和楚王各是什么样的人?晏子:机智勇敢、灵活善辩、不辱使命楚王:趾高气扬、傲慢自大、聪明反被聪明误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感知到了晏子的性格特点了吧?他真的不愧是一个沉着冷静、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外交家啊!晏子的机智善辩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同学们今后也可以多收集一些类似的故事,读后我们会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以加强我们自身的修养。三、归纳整理四、达标测评1、解释加点的词语何坐( ) 其实味不同( )齐人固善盗乎( )( )叶徒相似( ) 得无楚之水土( ) 熙( ) 寡人反取病焉( )2、翻译句子。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 进一步体会晏子语言的逻辑力量。2. 学习晏子热爱祖国的精神,培养维护尊严的品格。一、复习导入学生说说课文内容。二、感悟新知1、晏子的两次出使遇到了几次侮辱?各是什么?这些侮辱是仅仅针对晏子本人吗?3次 一是让晏子从小门进入讽刺晏子矮,二是讽刺齐国无人,使子为使,三是齐人入楚为盗。不是,是对晏子也是对齐国的侮辱。2、晏子面对楚人的侮辱,是怎样进行有力回击的?1.使狗国从狗门入。2.其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3、如果你是晏子,当时你会用什么话来回答楚王?比较一下,你的回答和晏子的回答,哪一种好?为什么?三、探究新知1、当楚国设小门迎接,以此来戏弄晏子身材矮小时,晏子 ,反讽楚国为狗国;当楚王讥笑齐国无人时,晏子便 ,把“人才”移为“百姓”,又引出“然则子何为使乎”的精彩回答,讽楚国是“不肖国”,楚王为“不肖王”;当楚王及其左右诬齐人为盗来羞辱晏子时,晏子指出是楚国的水土使民善盗,运用了 的手法。2. 贯穿两篇故事的思想主线是什么?习辞者也3、 从晏子使楚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从晏子的角度分析,我们得到的启示是:要机智勇敢、灵活善辩。从楚人这个侧面来分析,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不能趾高气扬、傲慢自大4、下面是中外名人小故事,你能用机敏的语言替他们回答问题摆脱尴尬难堪的困境吗?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遇到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这位傲慢的批评家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从来不给傻瓜让路。”歌德怎么说? “而我恰恰相反。”德国大诗人海涅是犹太人,常常遭到无端攻击。有一次晚会上,一个旅行家对他说:“我发现了一个小岛,这个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海涅不动声色地说:“看来,_,才会弥补这个缺陷!”只有你我一起去那个岛上四、归纳整理五、达标测评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傧者( ) 临淄( ) 闾( ) 比肩继踵( ) 张袂成阴( ) 不肖(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0 分)(1)圣人非所与熙( )(2)齐人固善盗乎( )(3)吾欲辱之( )(4)晏子避席对曰( )(5)酒酣( ) (6)傧者更道( )(7)缚者曷为者也?( ) (8)齐人也,坐盗( )(9)叶徒相似。( )(10)其实味不同(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0分)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不肖者使使不肖王。4、有记者采访球王贝利,记者问:“贝利先生,你目前踢出的最满意的球是哪一个?”贝利说:“下一个。”贝利所说话的言外之意是 。(4分)5.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完成练习。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及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注释】昏怠:昏沉困倦。 辄:往往,每每。啖:吃。谗:说人坏话。1、你认为上文表现了范仲淹哪些高尚的品质?(2分) 2、读了上文后,试写出和“天下为己任”意义相近的一句名言。(2分)明确学习目标由周恩来总理的小故事导入了解作品了解作者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展示翻译,复述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学生自主归纳,整理笔记。检测学生的记忆情况明确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