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及其背后文化的传承.doc_第1页
民族音乐及其背后文化的传承.doc_第2页
民族音乐及其背后文化的传承.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民族音乐及继承其背后文化摘要 民族音乐在狭义上说,指的是生活在中华土地上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这些音乐不仅在音乐形式上各具特色,其中包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也极其重要,所以,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如何看待民族音乐同时如何继承音乐背后所承载的数千年文化的祭奠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就从一个大学生的角度讲如何看待和理解民族音乐,如何传承和发展以及对待民族音乐的问题上存在的困难进行一系列的讨论,从民族音乐的定义说起,通过了解到现在民族音乐传承和发扬所面临的问题,从文化和音乐特色等角度来分析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民族音乐。关键词 民族音乐,音乐文化;I介绍广义上讲,只要具有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都可以算作民族音乐,所谓五声调式,是由指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组成的调式,对应于现在简谱的“哆(1)瑞(2)咪(3)嗦(5)啦(6)”,当然民族音乐也有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这些其实都是基于五声调式发展而来。而同时,民族音乐与中国传统的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所交互,所以也强调“形散神不散”,而且民族音乐因为其强调线性的审美,所以民族音乐具有婉转迂回的曲线美,更具有深刻的表情意义。区别于西方音乐,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很少使用和声、复调等来完成音乐作品。与此同时,线性审美的发展使得中国各个地方的民族音乐百花齐放,将各地文化融入在音乐作品当中,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都承载着不同群体的文化思想。而近年来,随着西方音乐的涌入和流行,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范围慢慢缩小,而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民族音乐并且如何传承这些音乐中涵盖的思想将作为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接下来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将要讲述现代西方音乐对民族音乐传承的冲击,第三部分将会介绍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该如何看待民族音乐,如何传承和继承民族音乐及其背后的文化,随后一个部分也就是第四部分,将会就本文的中心进行一个总结和展望。II民族音乐的现况以及担忧有些论文提到当前的教育体系没有很好的把民族音乐进行传承,很多学者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阻隔和影响,学校也没有相当合适的教育体制来强调民族音乐的主体地位,加上国外音乐的大量涌入,导致民族音乐的传承收到了很大的打击。而且近年来的港台音乐流行音乐盛行,从一个大学生的角度来看,我们却鲜有机会接触民族音乐,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背着吉他参加自发组织吉他训练的学生,却少有民族音乐学习和教学的环境,本文并不是否定流行音乐等音乐元素,一个时代总会有一些特别的音乐象征,但是现在传统的民族音乐发展状况确实不太乐观。传统的民族音乐需要被继承和发扬。从一个学生的角度讲,我们从小接受的声乐培训都是偏重西方化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和声合唱等基本的音乐知识教学,我们学口琴,学竖笛,却对传统的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如何演奏一无所知。也确实一些乐器因为其线性审美的发展至今演奏技巧变得极其复杂,使得我们学习起来就算入门都极为困难,似乎除非是专门的培训机构,否则我们都没有一个很好的途径去进行传统乐器和民族音乐的教学。这对于传统的民族音乐继承和发展有很大的阻碍。对民族音乐现状担忧的另一个原因是,西方文化的熏陶,使得我们大部分的年轻人都觉得拉二胡是件太复古而神秘的事情,而弹吉他是件很酷很时髦的事情。在对于传统民族音乐的理解角度上,我们很多年轻人出现了偏差,所以在接下来的章节,本文将讨论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应该从何等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III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民族音乐随着欧美港台等现代流行音乐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洗礼,我们的思想和喜好大多都偏向于现代音乐,而且又由于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使用现代交响乐和西方乐器来表达的近代音乐,如现代经典的梁祝以及一系列的革命歌曲,都是采用和声复调的音乐审美,与传统的线性审美方式不同,也使得我们对于传统的民族音乐不太容易接受。相当于我们长期接受一种风格的音乐,很难转变而接受另外一种的风格,而近年还出现了民族音乐模拟交响乐演奏和声的各种音乐形式,但是作为本来都是线性审美的民族音乐,合奏起来颇有百家争鸣的味道,并不像西方交响乐那样有清晰的层次和复调。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们在传统民族音乐的推广上并没有强调出传统民族音乐的特色,所以本文也在这里讲述一个看待民族音乐的角度。首先,民族音乐中包含和表达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的“形散神不散”精神非常切合。所以,其实对于民族音乐的欣赏,与西方音乐的欣赏层次不同,西方音乐善于表达出一幅直观的画面,而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当然也有直接表达情感的山歌,但是多数的画面描绘的是一种意境,需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审美。所以,我们的欣赏层面可以说一个是视觉体验一个是精神体验,在我们试图去理解民族音乐的时候,应该着重的是其意境的描绘。如此一来,民族音乐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种别样的音乐风格,需要我们用不一样的审美角度来分析和感受。其次,民族音乐的一些曲调非常具有地域特点,需要地方的唱功和语音语调才有所谓的“味道”。在民族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不免会接触很多山歌等颇具地方特色的音乐,这些音乐的学习和传承其实相对简单,因为这些音乐的一大特色就是琅琅上口,但是从理解的角度上来说,也正由于其内容来自于不同的地域或者民族,虽然曲目简单,但是其背后的民族文化却需要人们重视。比如达坂城的姑娘中就有提到:如果你要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带着你的妹妹带着你的嫁妆赶着那马车来。这之中的语言有些许调侃的意思在里面,还表达的是少数民族的对爱人的热情和直接的追求,与当地的本土文化必然分不开,同时也与我们传统诗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样的含蓄文化又不一样,这正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各地文化特色,所以作为一个理解的角度上来说,我们的民族音乐代表的各个地域的文化特色,这需要我们去理解和学习。综上,在如何看待民族音乐的角度上,个人觉得,应该着重看待民族音乐的理解层面和其背后的文化,我们只有理解了这两个方面,才能真正的学会去尊重继承以及发扬。民族音乐是我们中华音乐当中的精华,也对于我们青年人来说应该是一个不一样的音乐体验。同时,民族音乐还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华,其曲风曲调代表的是一个地域的文化。真正要解决青年人不理解和接受民族音乐的问题,需要的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宣传体制对于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不要像我们这一代一样,很多人比如我就是直到大学上了音乐课才了解到民族音乐背后多样的文化,民族音乐独特的演唱和演奏技巧以及其线性审美的方式。当然,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将民族音乐作为一种区别于西方的音乐形式,我们自己的独特的音乐形式来进行欣赏,相当于拓宽我们的音乐欣赏和理解的领域,同时也将其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特色进行传承,去真正的理解这之中的文化背景所造就的音乐特点。IV总结本文很多地方都提到了关于地域性的特色音乐及其涵盖的特色文化,这是本文强调的我们看待民族音乐的一个角度,本文提出对于民族音乐的看待角度分析应该从音乐理解和文化理解两个层面进行。因为音乐并不是凭空而来,它有自己的文化源头,而又因为中国的多民族文化特色以及独特的线性音乐审美,我们的民族音乐与现在流行的流行曲风曲调有很大不同。本文并不是否定现在流行的音乐形式,毕竟每个时期都有其特色的音乐及其文化标志。本文的提出意在了解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的民族音乐,将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特色发展和继承下来。而且,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直以来的音乐教育体系并没有将民族音乐的特色作为一个学习的主体,我们接触的音乐多数都是现代西方音乐的产物。这使得我们与民族音乐有很大的隔阂,我们不了解民族音乐,也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态度来看待民族音乐。所以,本文强调应该用不同的理解层次来对待民族音乐,从已经习惯的西方音乐中的景色图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