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解析+核心探究+图示解说)基础知识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课时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解析+核心探究+图示解说)基础知识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课时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解析+核心探究+图示解说)基础知识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课时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解析+核心探究+图示解说)基础知识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课时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解析+核心探究+图示解说)基础知识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课时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 背景 1 经济前提 到1952年底 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2 经济困境 仍占主体 工业化水平低 3 外部环境 西方大国敌视 封锁新中国 4 法律保障 1954年 的颁布 5 路线指导 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一五 计划的实施 1953 1957年 2 一五 计划的实施 1 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主要特点 优先发展 主要成就 钢铁公司 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 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953 年 目的 适应工业化需要 含义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 答案 1 2 私有制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 1 重工业 鞍山长春 2 1956 公有制 生产合作社集体化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制度 方式 农业 手工业建立 实行走 道路 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 意义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计划经济和 基本确立 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这一时期 具体又分为两个阶段 1956 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 开始探索 1 开始标志 1956年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 的报告 2 初步成果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议 明确当前主要矛盾 建立先进的 同落后的 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明确当前主要任务 集中精力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坚持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2 20世纪50年代末的曲折与失误 1 表现 1958年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 发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 发动 一大二公 为特点的 运动 2 标志性特征 浮夸风 瞎指挥 3 后果 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失调和三年经济困难 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3 调整国民经济 1 背景 1959 1961年 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 2 内容 1960年冬 提出 巩固 充实 提高 的方针 3 作用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 十年 文革 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1 原因 文革 动乱波及经济领域 2 部分纠正 1973年 1975年 的纠 左 经济短暂恢复发展 答案 1 1 论十大关系 2 工业国农业国2 1 多快好省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2 高指标3 2 调整4 2 周恩来邓小平 1956 1976年的探索与启示 启示一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 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启示二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规律 启示三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1 一五 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及评价 1 原因 冷战形势急需增强国防实力 现实原因 重工业基础薄弱 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历史原因 一边倒 与中苏关系提供了外部有利条件 苏联成功经验的参照性 2 评价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以来工业布局的地域分布不均衡性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全面确立奠定了基础 从长远来看 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 持续发展 2 一五 计划的特点 1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一化 与 三改造 互相促进 工业化是主体 2 基本是照搬苏联建设模式 优先发展重工业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建立公有制经济 3 社会主义改造具有中国特色 采取和平 逐步过渡方式 私有制的改造和人的改造相结合 3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不同点及影响 1 不同点 大跃进 运动片面扩大生产规模 追求生产的高速度 高指标 瞎指挥 浮夸风泛滥 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属于生产力领域 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 一大二公 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而去变革生产关系 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 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属于生产关系领域 2 影响 大跃进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4 1956 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 原因及启示 1 失误 2 失误的原因 简单地说没有处理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和建设速度 规模问题 具体而言是因为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没有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中共缺乏建设经验 忽视基本国情 急于求成 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 威胁 错误判断国际形势 没有正确处理 左 右倾错误的关系 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得不到认真执行 3 启示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