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筒尾盖注塑模设计
37页 14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14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中期检查表.doc
任务书.doc
动模固定板.dwg
型芯.dwg
定位圈.dwg
定模座板.dwg
推件板.dwg
推板.dwg
电筒尾盖.dwg
电筒尾盖注塑模装配图.dwg
电筒尾盖注塑模设计开题报告.doc
电筒尾盖注塑模设计说明书.doc
设计图纸14张.dwg











摘 要
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亚太地区的转移,我国正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之一的模具工业将直面竞争的第一线。随着三维图形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模具CAD技术也将在其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虽然在很多方面我国的模具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有很多突出的问题。目前模具设计及制造大都依靠设计的经验来设计,模具的质量完全由个人的累积的经验控制,这使得模具设计的周期长,效率低且其质量也难以保证。模具工业除需要“高技艺”的从业人员外,还需要更多的“高技术”来保证。本论文介绍了固体胶底座的注射模设计的过程。从型腔数量和布局的确定、注射机选择、浇注系统设计、模板及其标准件的选用、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成型部件的设计等一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注射模;侧向抽芯;后端盖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 manufacturing shift to the Asia-Pacific region, China is the world's important manufacturing base, the national economy as the basis of one of the industrial tooling industry will face competition in the first line. With the 3-D graphics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D technology will also die in their development occupie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osition. China's mold industry will face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lthough in many respects, China's mold a great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outstanding issues. At present most of di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design experience to rely on the design, die by the quality of all the accumulated experience of personal control, which makes die design of long cycle and low efficiency and it is difficult to guarantee their quality. In addition to mold industry needs "high arts" of practitioners, but also the need for more "high technology" to ensure that. This paper introduced a solid base of the plastic injection mold design process. From the cavity of determining the number and layout, the injection of choice, pouring system design, templates and standards of selection, and Stripping out the core design, shaping the design of components, such as January 1 carried out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Key words: Injection Mould; lateral core pulling; after Cover
目 录
1 前 言1
2 塑件成型工艺分析2
2.1 塑件材料选择2
2.2 材料性能2
2.3 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3
3 模具总体结构设计6
3.1型腔数目和布局6
3.2分型面的确定7
4注射机的选用与参数校核9
4.1注射量得计算9
4.2浇注系统凝料的初步估算9
4.3选取注塑机10
5浇注系统的设计12
5.1浇注系统的组成12
5.2浇注系统各部件设计12
5.3分流道设计14
5.4.浇口的设计16
5.5、校核主流道的剪切速率18
5.6、冷料穴的设计及计算19
6 排气系统的设计20
7 模具零件结构尺寸设计21
7.1.凹模的结构设计21
7.2.凸模的结构设计22
7.3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22
7.4成型零件钢材的选用24
7.5成型零件的尺寸及动模垫板厚度的计算24
8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26
8.1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26
8.2塑件推出的基本方式选择26
8.3脱模力的计算26
8.4校核推出机构作用在塑件上的单位压应力27
9模架的确定28
10冷却系统设计29
10.1冷却介质29
10.2冷却系统的简单计算29
11导向与定位机构的设计32
12 模具工作过程32
参考文献34
致 谢35
前 言
毕业设计是在修完所有大学课程之后的最后一个环节。本次设计的课题是电筒尾盖注射模设计,它是对以前所学课程的一个总结。
在现代工业发展的进程中,模具的地位及其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认识。模具工业作为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之一,正推动着整个工业技术向前迈进!模具就是“高效益”,模具就是“现代化”之深刻含意,也正在为人们所理解和掌握。当塑料品种入其成型加工设备被确定之后,塑料制品质量的优劣及生产效率的高低,模具因素约占80%。由此可知,推动模具技术的进步应刻不容缓!塑料模具设计技术与制造水平,标志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的程度。由此可知,塑料模具设计,对于产品质量与产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一个模具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对塑料模的设计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一次超越。此次毕业设计,培养了我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以解决较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设计、实验研究方案的分析论证,原理综述,方案方法的拟定及依据材料的确定等。它培养了我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掌握现代设计方法,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11导向与定位机构的设计
注塑模的导向机构用于动、定模之间的开合模导向和脱模机构的运动导向。按作用可分为模外定位和模内定位。模外定位是通过定位圈与注塑机相配合,使模具的浇口套能与注射机的喷嘴精确定位;而模内定位机构则是通过导柱导套进行和模定位。锥面定位则用于动、定模之间的精密定位。本模具所成型的塑件比较简单,模具定位精度要求不高,因此采用模架本身所带的定位机构。
12 模具工作过程
模具装配试模完毕之后,模具进入正式工作状态,起基本工作过程如下:
(1)对塑料ABS进行烘干,并装入料斗;
(2)清理模具型芯、型腔,并喷上脱模剂,进行适当的预热;
(3)合模、锁紧模具;
(4)对塑料进行预塑化,注射装置准备注射;
(5)注射,其过程包括充模、保压、倒流、浇口冻结后的冷却和脱模;
(6)脱模
(7)塑件的后处理
结束语
通过电筒尾盖注塑模的设计,使我对模具设计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即:模具不是只为设计而设计,要统筹规划,全盘考虑。这次设计使我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感知、体会书本上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在指导老师及关心与帮助下,我的做事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加强,培养了实际动手能力。
收获大概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设计的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到模具的整体布局,冷料穴的长短,都要经过认真思考,才能拿出相对比较成熟的方案。
2.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
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参考了大量的书籍,除了获得设计所需的数据外,还学到了其他许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借助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相信这些能力在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能定能让我受益匪浅。
3.绘图水平得到了提高
通过做设计这一期间的实际操作及练习,学到了很多具体的绘图细节。譬如:虚线、点画线的画法及线条的粗细;标注线和比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画法及线条粗细;标题栏的画法及明细表的编排、技术要求等。此外,绘图的速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各种快捷键的操作也越来越熟练。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总局.《塑料模国家标准》 [M].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9
[2]陈万林.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作教程》 [M].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0
[3]黄健求. 《模具制造》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4]黄毅宏. 《模具制造工艺学》 [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
[5]王孝培.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简明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6]陈晓华,王秀英.《典型零件模具图册》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7]翁其金. 《塑料模塑工艺与塑料模设计》 [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8]塑料模具技术手册编委会 《塑料模具技术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9]孙凤勤. 《冲压与塑压设备》 [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10]黄锐. 《塑料工程手册》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11]屈华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
[12]甄瑞麟.《模具制造工艺学》 [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