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论文.doc_第1页
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论文.doc_第2页
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论文.doc_第3页
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论文.doc_第4页
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论文.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德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所以,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上日程。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把它当作外在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语文教师在教学语言文字的同时,必须结合课文内在思想感情,挖掘教材的育人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师要用情感陶冶情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把对道德品质的塑造和提高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不但得到知识上的增长,同时也得到精神上的陶冶和提高。 教师的职业是伟大的,人们喜欢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形容教师的工作,原因就在于,教师传播的不只是知识,同时也在洗涤着人们的心灵。初中学生正是性格形成期,此时就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一样,我们教师可以用自己的双手精心雕琢,才能让他们成为一块块的宝石,而我们雕琢的方法不是只传播知识,而且还要注重道德素质上的提高。 初中学生同样正处于叛逆期,他们厌倦了教师和家长的空洞说教,对之避之不及,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注重方法。我们可以选取情理兼备的文章,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并且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言传身教,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点化学生,让学生从点滴做起,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 语文课堂不仅仅在于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通过语文教学的德育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德育应该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为本,渗透的形式和方法应该多样化 德育的方式和途径应该多样化,首先,课堂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良好场所,教师应该抓住这个进行德育的地点,对学生进行德育。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循循善诱,将人世间的爱和宽容等美好的品质灌输到学生身上。比如,在学到朱自清的背影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想想平时自己的父母是怎么爱自己的,让学生在回想的同时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浓浓的爱,同时也反思一下自己平时的行为是否对得起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使学生在交流和反省中得到道德上的提升。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德育。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初中语文教材中课文的挑选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不但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同时洗涤着学生的思想。我们在教学这些文章的时候,不能单纯地把它们当成是一篇文章,而是要把它们当成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利用文章里的故事,循循善诱,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顺理成章地接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二)课堂训练 德育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如果仅靠课堂上的40分钟的学习那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学生接触的生活范围很大。因此,课堂之外也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们教师在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要针对学生当时的思想状况和精神状态以及存在的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来布置,这样才能很好地与课堂结合起来,相辅相成,让学生得到更深的教育。 (三)教学日常性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德育不只是口头上的说教,身体力行更加重要。学生在性格形成期最喜欢模仿的对象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家长,因此,作为德育教育的主体教师,更应该注重自己的行为。教师的一言一行是最直接的课堂资源,是学生效仿的对象。教师应该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等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风,意志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而如果教师连自己的行为都管不住,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可想而知,他们的说教就没有说服力。所以,要使学生心服口服,教师就必须做到身教和言教的统一,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胸怀来影响学生,带领学生走向道德光辉的顶点。 (四)语文教学中的细节渗透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世界上的事情都是由一个个小细节组成的,德育同样如此。我们教育学生,不能仅仅从假大空的口号入手,而是应该从小细节小地方着手,从课前做好准备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回答问题这样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对学生的教育应该从尊敬教师、孝顺父母、团结同学、维护集体荣誉这些切实可行的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学习和道德习惯,让他们从小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从而自觉地追求真善美。 二、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正确引导缺一不可 教师和学生都是德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绝对不能仅限于教师的教或者仅限于学生的学,而是应该二者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互动。在课堂上,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积极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而且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及时地对症下药。 比如,在学习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爱子之情和爱国之情哪个更重要。在深入地分析中,理解赵太后的爱子心切和触龙以大爱代替小爱的博大情怀,同时从中也学习了触龙的心思缜密和说话的巧妙,让学生不仅得到思想上的提高,而且还为触龙和赵太后的舍小家顾大家的大爱精神所感动。通过这样一个故事顺势引导学生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尊敬师长、热爱祖国等,就会让学生在刚学的故事的感动中自然而然地相信和效仿,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找准德育渗透的着力点,精心备课,长期坚持 德育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种文章,它们各有特色,各不相同。我们要在气势磅礴的诗歌中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在精炼的文言文中培养他们对祖国博大精深文化的热爱。这样通过不同形式的篇章进行教育,“润物细无声”般地让学生受到感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