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2013-2014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一二三四得分第一部分 (17题 24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以下各题。(8分) 每个季节,霞浦的滩涂都会 甲 出与众不同的风韵( ):风光旖旎的海bn( )沙滩、潮起潮落的海上人家、日出日落的霞光束影,构成了一幅幅和xi( )美丽的画卷;整个海岸线在光影中变幻着丰富的色彩与优美的韵律,浑然天成地造就了大自然的涂鸦 大作。这种壮观的海景极具视觉冲击力,令人感受到大自然无穷无尽的魅( )力。这里是理想的摄影胜地,让众多无数的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和xi( ) 海bn ( ) 风韵( ) 魅( )力 (2)在语段“甲”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 。(填序号,2分) a表现 b呈现 c出现 (3)语段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2. 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黄晕(yn) 挑衅(xn) 干瘪(bi) 锲而不舍(q) b. 喑哑(yn) 炽痛(zh) 砭骨(bin) 随声附和(h) c. 妥帖(ti) 镂空(lu) 脊椎(j) 引颈受戮(jng) d. 顷刻(qng) 间或(jin) 黝黑(yu) 忍俊不禁(jn)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分)a. 缄默 汲取 蓬篙 截然不同 b. 窥伺 污秽 慰籍 心旷神怡 c. 荒谬 踌躇 锤炼 语无伦次 d. 斫痕 琐屑 畸形 可望不可及 4. 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游山西村)(2)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3)醉里吴音相媚好,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4)八月湖水平,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面对发射导弹的威胁,人们不禁怀疑:朝鲜到底是在维护国家主权,还是扰乱地区和平?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c. 四月的人民公园,芍药、郁金香、牡丹、与海棠花次第开放,真是群芳争艳。d. 诺贝尔文学奖颁布后,买莫言书的人不少,真正读莫言作品的却不多:真是奇怪之至。6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下列文章不属于 朝花夕拾 的一篇是 ( )(2 分)a父亲的病 b琐记 c故乡 d无常7.请你仿照画线的例句,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相近,句式相同。(3分)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可以使软弱的性格变得坚强, , , 。 第二部分(8-24题)(46分)一、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6分)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8、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 b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c 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 d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9、 展开联想,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2分)_10、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赏析“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 (2分)_(2)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完成各题。(12分)(一)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便要还家 要: (2)欣然规往 规: 12翻译下面句子。(2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13、作者在文中勾画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2分)_(二)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注释侍臣:周围的大臣。 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孜孜:勤恳的样子。稔:rn,丰收。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征求不已 已 : 惟欲清净 惟: 15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2分) _ 16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2分)_ 三、阅读下文,完成1719题(16分)母亲的风景朱成玉母亲的糖尿病越来越严重,导致她的视力迅速下降,多方医治都无济于事。看到我们愁容满面,母亲安慰大家:“就算看不见东西了也没啥,不耽误吃不耽误喝,没啥不好。”为了让她在失明前看看更多美丽的风景,我请了长假陪母亲去旅游。母亲自然是欣喜万分,却忍不住担心:“你这怎么说请假就请了呢,快和妈说说,是不是工作不顺心了?”“再忙也没有陪妈妈重要。”从小就嘴甜的我总能哄她高兴。我们大包小裹地上路了,因为母亲眼神不好,照顾起来十分不便。母亲看我忙里忙外的,很是内疚,在车上尽量不喝水,因为怕上厕所。母亲每到一地,都如饥似渴地睁大已经有些模糊的眼睛使劲地看着,有一种努力要把整个世界都看进眼里的架势。我则不停地为她拍照,母亲在每一个镜头里都笑靥如花。那一刻,我感觉母亲年轻了许多,脸颊上仿佛镀着少女的红晕。每次回到旅店,母亲都要从头开始,一点一点把当天看到的风景在脑海里过一遍。“知足了,一辈子都没看过这么好的风景。”她喃喃地说。母亲多容易满足啊,我心生内疚,平日里总是很少陪母亲。a而现在,母亲的眼睛累了,就要关紧这扇窗户了。路走多了,母亲累了。听着我的下一步计划,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这样的奔波实在让母亲有些吃不消。我暗自思忖:这就好比是强行往母亲的脑海里塞一些回忆的碎片,到底有没有意义呢?我也累了,进入梦乡。梦见了小时候,手握着风车,和母亲一起在田野里飞奔。母亲把我高高地托起,转着圈儿。阳光被卷进风车里,像棉花糖,温暖甜蜜得让人晕眩朦胧中感觉到一双手被暖暖地握着。是母亲,安静地坐在我的床边。我把眼睛眯个小缝儿,看见母亲使劲地大睁着眼睛,定定地看我,仿佛要把我整个地印进心里去。想起儿时,母亲也是习惯这样看我的啊。b临睡前,母亲总是到我床边来,总是要认真地看我一会儿,直到我睡着,在梦的波浪里卷起幸福的鼾声。我忍着不让母亲知道我醒来,我喜欢被她的手握着。c这双沟壑丛生、粗糙干硬的手,牵引的却是我柔暖光滑的一生!第二天游览时,我问母亲今天的风景好不好。母亲说:“儿啊,就算妈看遍了天底下的风景,也不如看你啊!只要有你在,哪里都是好风景。”是啊,这就是母亲,她看到的哪是什么风景,她看到的全是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母亲,她就算摸索在黑暗的谷底,也会有力地握着孩子的手。这就是母亲,如果我觉得寒冷,她宁可敲碎自己的骨头,为我燃起一堆大火,为我取暖。我知道,从一出生开始,我们就已深深地烙印在母亲的生命里,即便母亲失明了,儿女们也是她时时可以见到的风景。原来,母亲的记忆从来不需要填充,因为孩子早已将那里占得满满,不留一丝缝隙。17精读把握(1) 写出文中“风景”的两层含义。(2分)_(2) 通读全文,说说母亲对我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写出三点即可)(3分)_18品读鉴赏(1)评点是一种个性化鉴赏的阅读方式。请你从划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一处,结合文章进行评点。(提示:可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任选角度)(3分)_(2)第段母亲说:“知足了,一辈子都没看过这么好的风景”,而第段却说:“就算妈看遍了天底下的风景,也不如看你啊!”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结合选文及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3分)_19拓展延伸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冰心荷叶 母亲冰心深情倾诉了对母亲的爱,文中作者在与母亲的交流中更深地理解了母爱。请就一件倾注着母亲(或你最亲的人)对你无尽关怀的生活小事,说说你的感受。(不少于50字)(5分)_四、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2分)夏 夏天到了。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 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 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20.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夏”有哪些特点?(2分)_21.作者描写景物用词贴切,请赏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的一艘艘舰船。_22.文中说,“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_23.第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_24.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文段,说说该文段与夏一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3分)夏夜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