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法模拟试题.doc_第1页
教材教法模拟试题.doc_第2页
教材教法模拟试题.doc_第3页
教材教法模拟试题.doc_第4页
教材教法模拟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教法模拟试题1一、填空(15分)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3、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4、(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特点。5、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6、口语交际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二、单项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为(C)A.麻痹(b) 憧(chn)憬 B.奢侈(ch) 骨髓(su)C.供(n)养 玉屑(xi)2.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为(B)A光采夺目 日月如梭 B.励精图治 再接再厉 C.中流砥柱 人才挤挤3.“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的跟蓝天相接。”这段话是按(C)顺序写的。A . 由下及上 B、由浅及深 C、由近及远4、下列古诗哪一首不是王维的作品?(A)A、江南春 B、送元二使安西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杨梅树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这句话采用了(B)的修辞手法。A、比喻 B、比拟 C、借代6、下列对12年级“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哪种说法正确?(B)A、大量读写 B、多认少写 C、识多少写多少7、小学毕业时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C)个。A、2500个 B、3000个 C、3500个8、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观点是:(C)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9、第一学段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10、阅读教学过程是:(D)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三、判断题。(每小题2,共10分)1、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需重视识字与写字能力的培养()2、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忽略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3、课堂上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能再运用讲授法。()4、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5、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四、简答题。(30分)1、按要求写四字词语。(6分)带“然”字:浑然一体 安然无恙 荡然无存 庞然大物 恍然大悟 蔚然成风 有反义词: 南辕北辙 出生入死 大同小异 前倨后恭 七上八下 南辕北辙AABC式:翩翩起舞 洋洋得意 落落大方 津津有味 井井有条 亭亭玉立ABCC式: 议论纷纷 千里迢迢 生机勃勃 衣冠楚楚 喜气洋洋 怒气冲冲2、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6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如何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6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应当积极倡导并认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4、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什么?(6分)(1)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5)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5、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6分)(1)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2)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3)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4)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5)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中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五、阅读理解题。(15分)信念无敌一片茫茫无垠的沙漠,一支抢险队伍在负重b sh(跋涉)。 阳光很猛烈。干燥的风沙漫天飞舞。而口渴r fn(如焚)的探险队员们没有了水喝。水是探险队员们穿越沙漠的信心和源泉。甚至是苦苦搜寻的求生的目标。这时候,探险队的队长从腰间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一壶水,那水壶从探险队员们手里依次传递开来,沉沉的。一种充满生机的幸福和喜悦在每个队员bn ln(濒临)绝望的脸上m mn(弥漫)开来。 终于,探险队员们一步步挣脱了死亡线,顽强的穿越了茫茫沙漠。他们喜极而泣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那壶给了他们精神和信念以支撑的水。拧开壶盖,汩汩流出的却是满满一壶的沙子。在沙漠里,干枯的沙子有时候可以是清冽的水只要你的心里zh zh(驻扎)着清泉的信念。“ ”这是美国著名的黑人领袖马丁德金的名言。1、把文中拼音换成汉字写下来。(5分)2、联系上下文,推测“汩汩流出的”是什么呢?请在7自然段横线上填写。3、文中马丁路德的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请你再写出一句有关信念的名言。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 .罗兰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泰戈尔4、人生无常,又总是充满着挫折和坎坷,但只要信念不倒,就能从黑暗走向光明。那么请仿照第8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再写一句你对信念的生动描述。 “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已经倒了的话。”六、教学运用题。(20分)请你以教过的一篇课文为例,谈谈如何体现“以学定教,以读为本”。 以将相和一文为例,试作参考:A.以学定教,使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1学生自己定学习目标。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或想了解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加以梳理归纳,引导学生自定学习目标,组织阅读教学。2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阅读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阅读实践过程,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由于学生对三个小故事的不同选择,因此,教学时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时调整顺序,这样教学更让学生有“自由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3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特长,而且有利于加快对文章理解的进程。学习就变得生动活泼,有创造性,如在学习“完璧归赵”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绳池之会”、“负荆请罪”。“只要能弄明白故事的内容和人物的特点,你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有的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学习,有的通过表演的方式来学习,有的通过画画的方式,有的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有的通过边读边想象,小组讨论等方法,学得生动活泼,生机盎然,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B.以读为本,为了“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1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课堂上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对暂时不懂的问题不要急于解答但也不轻易放过,而是适时地要求学生再读课文解决。学生只有充分地读,才能把课文读懂,才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才能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教学生读书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语文实践目的,设计不同形式的读,有试读、默读、指名读、范读、引读、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重语言的感悟、积累,淡化了内容的分析。在读中“看到”廉颇与蔺相如故事的生动画面、在读中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以及写法上的精妙、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惊奇和赞叹之情教材教法模拟试题2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1、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丰富的语言积累,三是熟练的言语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六是高雅的言谈举止。2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三大类。3、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5、“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对话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就教学问题展开多向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重构。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语文教育应重视哪些特点?(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映的多元性。(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律。(3)语文教学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2、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低年级重在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十分重要,你认为有哪些途径?(1)在语文教材中发现主题,即与阅读教学相结合;(2)在校园活动中发现主题;(3)在社会大环境中发现主题。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有人认为,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你有什么看法?答题要点:(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听说训练倾听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口语交际重视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更具综合性。(3)口语交际注重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核心要素是倾听、表达、应对能力。2、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这样说对吗?为什么?答题要点:(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丰富的具有地域优势的课程资源。(3)课标倡导建设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需求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五、教学设计题(12分)1、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拟一份教学设计。评价要点:(1)有指导阅读感悟的设计;(2)有引导发现表达规律的环节;(3)有自由表达的空间;(4)有交流评议的指导;(5)读与写能有机整合,互相交融。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下面是一位教师关于“菜”字的教学:师:小朋友,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菜”字的?生1:我喜欢吃榨菜,榨菜的包装袋上有这个字,我就记住了。生2:我在菜场门口的牌子上看到过这个字。师:你们能联系生活来认字,很好。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生3:我想写一写,记住这个“菜”字。师:这是个好办法。生4:“草”字头加“采”就是“菜”,青菜的“菜”。师:加一加记住这个字,也是好办法。还有不同意见吗?生5:“花”字去掉下面部分,加上“采”,就是“菜”。生6:“花”字去掉下面的“化”,“彩”字去掉右边的三撇,合起来就是“菜”。生7:“苗”字去掉下面的“田”,加上“采”就是“菜”。师:很好,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办法记住了这个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你认为该教师的教学符合哪些新课程理念?还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答题要点:优点:(1)重视指导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2)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学习经验促进个体有效识字;(3)渗透探究学习的理念。问题: 在后半部分里,教师没有及时判断学生反馈信息的价值,盲目探究,学生处于追求形式的状况下,识字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2、学习五彩池一课的第二自然段时,老师们都要让学生针对段尾的省略号进行想象练习,于是学生会想象出水池各种奇特的形状。这当然没有错,而我觉得五彩池的美不仅仅美在形状,还有它瑰丽的颜色、奇妙的变化。因而,在学完全文后我进一步让学生想象:五彩池还像什么?由于思维的惯性,学生依然围绕着形状做文章。如果这样一直说下去,学生禁锢了的思维就不会得到开解。此时我说:“在我的眼睛里,五彩池就像一块块奇异的宝石,闪耀着迷人的光芒。”经我这样一说,学生的思维一下子从“形状”的圈子里跑出来了,一个个奇妙的想象脱口而出。试评述以上教学片段。答题要点:(1)读写结合,给学生创设了言语实践的机会;(2)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使学生在想象说话的过程中加深理解;(3)教师的示范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教材教法模拟试题3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1、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能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3、巩固识字的最好办法是复现。4、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语言实践中进行。5、“对话”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就教学问题展开多向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重构。6、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2、生字复现生字复现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氛围,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多次与生字见面,达到识字目的的教学策略。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你觉得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1)教师狭隘地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讨论学习。(2)极为随意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习流于形式。(3)教师过于注重合作学习,忽视或者抛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4)合作学习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下,教师缺乏课堂调控的技巧。(5)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不做有效的评价。2、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3、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参与者。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1)鼓励自由表达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个性张扬的空间。(2)“少指导”并不等于“不指导”。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的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这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指导。(3)要提倡先自由写作,后交流指导的作文教学模式。(4)教师的指导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自由表达。2、“自主学习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就可以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答题要点:不同意这种观点。(1)“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2)自主学习并不是无节制的放任自流的学习行为。(3)自主学习离不开高效的指导,尤其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4)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仍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五、教学设计题(12分)1、请为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口语交际我看到了设计一份教案。评价要点:(1)重视兴趣激发;(2)给学生预留充分的自由表达的空间;(3)教师指导具有启发性,能激活学生的思维;(4)交流展示充分,评价方式多样化。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以下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的教学目标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5)学会一类生字豚. 请您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述的角度进行评述。答题要点:(1)本课教学目标很好地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2)目标表述清晰明确,表述语言准确且有分寸;(3)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4)目标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2、以下是一位教师执教浙教版第11册三顾茅庐的片段: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在具体的朗读训练之后)师:什么叫“大贤”?老师先来考考大家。你们知道武艺十分高强的人叫什么?生:大侠!师:家里钱非常多的人呢?生:大款!师:能够做一手美味佳肴的人呢?生:大厨!师:当今非常出名的歌星、影星叫什么?生:大腕!师:在文学、艺术方面具有高深造诣的人?生:大师!师:现在你明白什么叫“大贤”了吗?生:就是指在道德和才华方面非常出众的人。生:就是思想素质和才华能力方面最伟大的人。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你认为本案例“词义教学”给你什么启示?答题要点:(1)唤醒生活,激活联系。“大贤”本是个文言色彩浓厚的书面语,学生若按词语手册照本宣科,其效果肯定“事倍功半”。本教例采用“欲擒故纵”法,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前先“考”了学生五个“生活问题”,在唤醒学生鲜活生活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了他们的积极思维。(2)凸显人文,强化积累。本教例采用“层层铺垫”的办法,让学生自悟自得,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既完成了词义教学,又使学生积累和巩固了五个新词,还凸显了浓厚的人文性。(3)自主探究,注重实效。执教者力戒“大贤大贤”这样的思路设计教学,有意淡化教师的主导和词素分析,注重从内容入手理解词义,着力追求对词义的整体感悟和探究,使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同时还领悟了词语的内在规律。教材教法模拟试题4一、填空题(12分)1、_和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课程目标根据_、_、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3、语文课程阶段目标从“_”、“_”、“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_”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_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_、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5、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_中进行。6、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_能力”。二、选择题(8分)1、正确的师生关系源于正确的( )A、教学观 B、学生观 C、 组织观 D、质量观2、衡量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是A、阅读 B、识字 C、作文 D、说话3、教师教学工作评估的三个主要方面是A、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效果B、教学用时、教学能力、教学效果C、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D、教学态度、学生学习质量、教学能力4、下列对56年级“习作”的要求哪种说法正确? A、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300字的习作B、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350字的习作C、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D、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50字的习作5、小学毕业时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的数量是( )A、2500 B、3000 C、3500 D、40006、阅读教学的重点应培养学生的能力是( )A、感受 理解 欣赏 评价 B、感受 概括 分析 欣赏C、理解 分析 评价 积累 D、朗读 分析 理解 写作7、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8、下列对写作教学表述不正确的是( )A、要贴近学生实际 B、要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C、要以写想象事物为主 D、要鼓励学生把人、事、景、物写具体 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40分)1、选择正确的答案(12分)(1)、在选择正确读音下面画(4分)希冀(j y) 济南(j j)勉强(qing qing ) 崇高(chng chng)(2)、某羊毛衫厂制作一则广告,请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款式讲究 花型特殊 用料考究 做工精致B、款式大方 花型别致 用料考究 做工精细C、款式华丽 花型不一 用料优良 做工用心D、款式大方 花型特殊 用料上乘 做工精密(3)、下列各组成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爱不释手 半途而废 承上起下 守株待兔B、川流不息 磨肩接踵 汗流浃背 心悦诚服C、欣欣向荣 无足重轻 走投无路 随遇而安D、许许如生 阴谋诡计 精兵简政 赞叹不已(4)、下列诗句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旧时王谢堂前燕,轻烟散入五侯家。D、洛阳亲友如相问,西出阳关无故人。(5)、下面四位诗人中,号称“诗圣”的是(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 陆游2、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8分) 千金一诺 真爱的方式有许多种,实现诺言也是爱的一种方式。8岁时,我上小学三年级,我姐姐当时正读初中,她是个很美的姑娘,亲友们因此很宠爱她。春节前,从广州出差回来的姑姑送给她一件粉红的上衣作为新年礼物。在我饱含羡慕甚至是嫉妒的目光中,姐姐小心翼翼地把衣服藏在柜子里,急切地盼望着新年的到来。 可是就在腊月二十九那天,邻居大哥的女朋友第一次上门做客,仓促之下伯父伯母没有准备好给她的礼物。正在他们手足无措之际,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姐姐的新衣服送了过去,于是促成了一桩美满婚事。 晚上,伯父来到我家,连连称谢并送来了买衣服的钱,父亲执意不收。送走了伯父,他喝住了正幸灾乐祸挖苦姐姐的我,然后安慰姐姐并答应新年那天一定让她穿上新衣服,姐姐不理睬父亲,躲在母亲怀里委屈地哭个不停。那时候爸爸妈妈两个人一个月的工资不足100元,家中的经济一点儿也不宽裕,而且在我们居住的偏僻小城里根本买不到那样漂亮的衣服。所以姐姐认为重新拥有那片粉红色只不过是个奢望罢了。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父亲一大早就拿着家里仅有的30元钱去赶进北京的长途汽车,西单、东单、王府井、大栅栏他几乎跑遍北京城大大小小的商店商场,最后终于买到了和姑姑送的样式颜色都一样的上衣。在黄昏的暮色中,父亲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把衣服放到满脸惊诧的姐姐手上,没有说一句话。 看着母亲给父亲清洗包扎挤车时碰破的手背,我说:“爸,你为什么一定要去买衣服?”父亲轻轻抚摸着我的头,淡淡地说了一句:“让姐姐过个愉快的新年呀。” 泪水渐渐遮住了我的视线,一种深厚无比的爱意沿着父亲的手指抵达我幼小心灵的最深处。(1)、给下面的词语换上合适的近义词(2分) 手足无措( ) 惊诧( )(2)、文题“千金一诺”的意思是什么?(2分)(3)、说说第五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4)、根据全文内容,用一句话概括“父亲”的形象。(2分)3、补充词语(8分)流光( )彩 ( )手不及 奋笔( )书 粉( )登场( )览群书 买( )还珠 相得益( ) ( )立鸡群4、填写人名,通过成语引出人物的主人公(6分)卧薪尝胆( ) 精忠报国( ) 滥竽充数( )开天辟地( ) 负荆请罪( ) 纸上谈兵( )5、按要求完成句子(6分)(1)、将“风儿轻轻吹过我的脸庞。”改为拟人句。(2)、将“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6、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4分)给家乡孩子的信( ) 简爱( )伊索寓言集( ) 清平乐 村居( )7、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其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书名和作者。(3分)人物:林冲 诸葛亮 贾宝玉 孙悟空 鲁智深 曹操8、根据下面这幅图,选择相关的成语(填序号)。(3分)云雾迷蒙 雄伟壮丽 高不可攀 玲珑剔透 山清水秀 前俯后仰 惟妙惟肖 直插云霄 9、古诗词积累与运用。(每空1分,共10分)(1)故人西辞黄鹤楼, _;_,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小娃撑小艇,_。不解藏踪迹,_。(3)一蓑一笠一扁舟,_,一曲高歌一樽酒,_。(题秋江独钓图)(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流传千古。该词的最后一句堪称绝唱,内容是_,_!(5)王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常说这样的一句诗“_,_。”以此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多参加学校及社区活动,为写作积累新鲜的素材。教材教法模拟试题5一、选择题5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A自给(j)自足不卑不亢(kn)如饥似(s)渴崇(chn)山峻岭B自怨自艾(y)屡见不鲜(xin)处(ch)心积虑随声附和(h)C不屈不挠(no)瞠chn目结舌茅塞(si)顿开从(cn)容不迫D无的(d)放矢揠(y)苗助长宁(nn)死不屈买椟(d)还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B)A好高务远兴国安邦再接再厉举世无双B引人注目莫明其妙斩钉截铁爱不释手C勇往直前翩翩起舞言简意该惊弓之鸟D一张一驰争分夺秒喜出望外轻而易举3有些汉字非常奇妙,几个字经过组合后会成为一个新字,一个字中又可能含有其它字。仔细观察,“器”字里面藏有多少个汉字?正确的一项是(D)A5个B6个C7个D最少8个4先认真分析成语“前俯后仰”包含的四个词在意义上的关系,再在下列成语中找出与“前俯后仰”的这一特点相一致的一个成语。(D)A化险为夷B口蜜腹剑C前赴后继D阳奉阴违5写动物叫喊的词语有较为固定的搭配和习惯用法。下列搭配有误的是(C)A狗吠猿鸣B马嘶蝉噪C鹤啼虎啸D鸡叫狼嚎6下列句子表示的是“亮亮告诉别人,明明起床了”这个意思的一个句子是(D)A亮亮,明明起床了。B明明起床了,亮亮。C亮亮说:“明明,起床了。”D亮亮说:“明明起床了。”7把“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这个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正确的一项是(C)A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B巴金说他爱月夜,他也爱星天。C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D巴金爱月夜,也爱星天。8整理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它的树干又粗又高,枝叶特别茂盛。银杏树又叫白果树。银杏的果实很像杏,我们平时买的白果实际上是银杏的核,它富有营养,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那一片片叶子像精美的小纸扇,又像漂亮的蝴蝶翅膀。每年四月份,当成群的蜜蜂在繁茂的枝叶间忙碌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银杏树开花了。原来是因为无论是它的雄花还是雌花,都很不显眼。ABCD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B)A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能力B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C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D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现和评价能力10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高度重视考察学生的(A)A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B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C策划、组织能力D协调、实施能力二、判断题(10分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以开头的韵母与声母n相拼时,上的两点不能省写;与声母q相拼时,上的两点要省写。(A)2“凸”和“凹”的笔画数都是5画;“凸”的第4笔的名称是横折折竖。(B)3如果把“喜气洋洋、神采奕奕、意气风发、谨小慎微、兴高采烈、眉开眼笑”这六个词语归类的话,“谨小慎微”这个词应该单独归为一类。(A)4“身长等于头长加尾长的一半。”“船已开三日即到。”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都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A)5“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这个成语告诉人们,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耐力大小,事情长久了才可以看出人心的好坏。(A)6“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B)7“这是一首好歌。”“这不会不是一首好歌。”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但语气不同。(A)8王昌龄出塞一诗中的“飞将”指的是唐代英勇善战,被匈奴称为“飞将军”的名将李广。(B)9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各种标牌广告等都可以用作语文课程资源。(A)10语文教育应该达到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A)三、填空题(12分每空1分)1默写填空。(1)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乌蒙磅礴走泥丸。,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长征)2按题目要求填空。(1)用数笔画查字法,“鼎”应查12画;用部首查字法,“戚”应查部。(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中国古代名著中的一个章节,其中“花和尚”指(人名)。(3)在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各填上一个字,使其变成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对旅客的提醒语。不要心,当心被偷;不要心,当心被骗。(4)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曾经写过一张“不可随处小便”的字条,贴在办公大院的一角,以劝阻某些人的不文明行为。谁知字条在第二天大清早就不见了。原来,有人仰慕于老先生的为人和书法,悄悄揭下字条,一一剪下这几个字,重新排列后粘好。这样,原来的几个字便组成了另一个既有教育意义又能登大雅之堂的句子。这个句子应该是。(5)有人选用“鱼、游、马、钓、骇、跑、惊、快、鞭”这些字中的几个字,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鱼钓钓鱼鱼骇钓”,最恰当的下联是。四、阅读题(22分阅读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一)(10分)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该文中加点的“为”字的读音是,意思是。(2分)2在句子“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朗读停顿的地方画上“/”。例如:见/两小儿/辩斗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3用意译的方法,将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4根据该文题目的意思,用不超过20个字的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5根据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对两小儿提出的问题的解答是: 6这个故事说明;也说明。(二)(12分)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来,父亲问儿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