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二调考试语 文 试 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单选题共17小题,16每题2分,714每题3分,1517每题2分,请把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超出部分不得分。第i卷(42分)一、论述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道教不仅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发现者,而且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培育者,或者说,江南山水能够在六朝时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审美形象,道教在其中发挥的塑造与培育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六朝时佛、道勃兴,道教在他们审定的那些洞天福地旁边修建了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在这些道观的衬托下,朴野的江南山水开始弥漫出强烈的人文气息,获得了高贵、卓越和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如元嘉末陆修静在庐山构筑精庐,居处修道,号太虚观。由于陆修静崇高的威望,太虚观的建设受到了当时达官贵人和皇家的大力支持,以至于到了北宋时,太虚观仍然是南方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太虚观屋宇宏丽,倚崖濒泉,观后有苍翠古樟和陆修静手植的古松,这些都为提升庐山的审美品质、丰富其审美意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庐山如此,整个江南山水都因六朝时为它布上的浓郁的道教色彩而让人们产生更多美的想象和回味。六朝时期,道教领袖们将觉醒的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通过吟诗作赋、弹琴绘画,将自己对生活、对自然,以及对人与山水环境关系的思考与体悟生动地表达出来。道教在对江南山水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这些独创性的作品不断地融入人们的审美意识,进一步使江南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含蕴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如郭璞的“游仙诗”就颇具道家特色。这些游仙诗往往着力于描绘类似于“青溪千余仞”“绿萝结高林”的江南山水美景和“静啸抚清弦”“仰思举云翼”的逍遥的神秘道士,它们共同组成的和谐意境既是道教的理想生活,也是供世人把玩江南山水精神意味的动人乐章。六朝开放的社会心态促进了儒道释三家的融合,使得众多儒士深入江南山水之中,与佛僧、道士们论道谈仙,并在此过程中创作了大量吟咏赞美江南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些作品中,有的是藉山水以体道,如孙绰游天台山赋中的“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双阙云竦以夹路,琼台中天而悬居”。有的俨然把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界当成了自己安身立命的现实。如对司马氏政权不满而又感到世事不可为的阮籍在其创作的多首咏怀诗中都表达了不屑于世俗欢乐,而愿到江南山水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可以看出,道教将道和仙置入江南山水中,构成了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进行文艺创作的十分重要的诱因。总之,作为一种重自然、重养生的本土宗教,道教在六朝时期成为推动对江南山水进行审美,确立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的重要力量,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道教的根底在江南山水,以此来审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许多中国美学中的玄奥、精妙命题便都可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1下列对“道教对江南山水审美品质的培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教在江南山水审美品质的塑造与培育方面功不可没,其审美追求使江南山水在六朝时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审美形象。b六朝时兴盛的道教在山水美景旁修建的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将朴野的江南山水赋予强烈的人文气息。c吟诗作赋、弹琴绘画是道教常见的审美活动形式,这些活动将人们对人与山水环境关系的思考与体悟生动地表达出来。d道教的审美实践使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蕴含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从而不断地影响和塑造了人们的审美意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陆修静在庐山修建太虚观,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以至于到了北宋时,太虚观仍然是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b郭璞的“游仙诗”能体现出将觉醒的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的风格,颇具道家特色。c儒道释的融合使得吟咏赞美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涌现,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d阮籍对司马氏政权不满,但又感到世事难以改变,故其许多作品中都流露出到山水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洞天福地使江南山水获得了更加高贵、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提升了审美品质,丰富了审美意蕴,给人更多美的感受。b游仙诗将江南山水美景和逍遥的神秘道士组合在一起,既表现了道教的理想生活,客观上也引领人们品味江南山水精神。c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时,或藉山水以体道,或将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界当作自己安身立命的现实,可见道教将道和仙置入江南山水中对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创作有影响。d立足道教的根底在江南山水这一观点来审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许多中国美学中玄奥、精妙命题便可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受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徽派建筑的最大特点是规范化、系统化,具体表现为:一、聚族而居,杂姓不得混居。即使同一村落,各族宗祠、民居亦界域分明。二、无论宗族人丁多寡,象征宗法势力的祠堂,展现宗族荣耀的水口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三、讲究群体布局,即以封建“风水”术为理论依据,在封建族权的制约下强调宗族建筑整体轮廓必须像模像样。如不符合要求,则须设法修改或弥补。站远了看,徽派建筑总体布局与封建城池模式如出一辙:以祠堂为中心放射状散开的民居群类似于拱卫内城的外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水口类似于护城河,具有抵御外族入侵的防卫功能;被民居众星拱月般团团簇拥着的祠堂则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表明了宗法势力的至高无上,不容侵犯,也便于在此召集宗族成员议事、祠祭,公布村规民约,行使族权。祠堂在徽派建筑中的地位也体现在其建筑规模上。祠堂的外观形象、内部设施直接反映了一个宗族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经济实力,是宗族间相互攀比争雄的首要内容。各族各姓对祠堂建设毫不含糊,尽力而为,从族产收入,挨家摊派到主动捐赠,族人有钱出钱,没钱交粮卖力,将祠堂修得高大雄伟,壮观亮堂。囿于族权的约束,徽派民居的地势、规模均不得超过祠堂,且不能遮挡与其遥相辉映的山峰河流,影响风水,妨碍宗族的繁荣昌盛。民居外廓大,住房多,却井然有序,有回廊彼此连通,按男女长幼,房系嫡庶有序排列,主人住正(厢)房,佃仆散居四周,缜密繁杂,等级森严,堪称封建王室寝宫位序结构的翻版。水口是走官道进村的必经之地。学子赶考,高官归省,巨贾还乡,族人在此迎来送往,举行欢庆仪式。在显示族威荣耀、宗族凝聚力的同时,教育族中晚辈笃学敬业,勤勉执著,将来光宗耀祖。宗族的荣誉和荫护使族人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对水口建设热情洋溢,不遗余力;功成名就的高官巨贾更是慷慨解囊,一掷千金,支持家乡的水口建设:育林、砌桥、修亭、刻碑、撰联大力弘扬水口文化,以协调宗族内部关系,淡化阶级矛盾。值得一提的是,水口砌有专供祭祀孤寡的坟台(不葬灵枢),厚实的石碑上书:孤坟总祭。清明节家家户户竞相祭拜,一时纸钱纷飞,香火袅袅,给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阶级关系蒙上了温情脉脉的面纱。散布在徽州大地各交通要道上(旁)的牌坊岿然挺立,引人注目,也是封建统治者强化封建功名意识,宣扬封建道义礼教的产物。在宗族攀比竞争意识的诱使下,各族对树牌坊投以巨大热情。他们以封建国法礼教为准绳,制定了谨严繁缛的族规家训,鼓励敦促族人前赴后继建功立业,循规蹈矩为人处世,持之以恒尽孝守节。在这种封建思潮的教导下,一座座因功勋、科甲、忠孝、贞节而建的牌坊冲天而起。徽州大地牌坊数量之多,分布之密集,举世无双,可见程朱理学宗法制度对徽州人思想奴役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徽派建筑的宗法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使封建社会垂直结构的阶级对立转变为横向结构的宗族之间的内部矛盾,是统治者淡化、消解被统治者反抗意识,巩固政权、族权的外在表现。4. 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徽派建筑”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徽派建筑规范化、系统化,表现为聚族而居,杂姓不混居,基础设施全面以及讲究群体布局。b徽派建筑中,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宗法势力的祠堂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宗族成员议事、祠祭,公布村规民约,行使族权的重要场所。c按男女长幼、房系嫡庶标准有序排列的徽派祠堂虽然外廓大,住房多,但可通过回廊,彼此连通,仍显得井然有序。d水口是走官道进村的必经之地。水口建设有育林、砌桥、修亭、刻碑、撰联等,族人对此不遗余力,功成名就的高官巨贾更是一掷千金。5. 下列各项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徽派建筑在封建族权的制约下强调整体轮廓必须像模像样,以封建“风水”术为理论依据,讲究群体布局,如不符合要求,有时可以修改或弥补。b各族各姓对祠堂建设尽心尽力,可使用族产收入,采用挨家摊派的方式和采取主动捐赠的方式,族人有钱出钱,没钱交粮出力。c民居群以祠堂为中心放射状散开,像封建城池中拱卫内城的外廓。水口类似于护城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具有防卫功能。d直接反映一个宗族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经济实力的祠堂的外观形象、内部设施,是宗族间相互攀比争雄的首要内容。6.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徽派民居不能遮挡与祠堂遥相辉映的山峰河流,其地势和规模不得超过祠堂,妨碍宗族的繁荣昌盛,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受封建族权制约。b清明节家家户户在水口竞相祭拜水口砌有的坟台,一时纸钱纷飞,香火袅袅,给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阶级关系蒙上了温情脉脉的面纱。c徽州各族对树牌坊投以巨大热情,一座座因功勋、科甲、忠孝、贞节而建的牌坊冲天而起,这是因为徽州人深受程朱理学宗法制度的影响。d徽派建筑的宗法意识,是统治者巩固政权、族权的外在表现,使封建社会垂直结构的阶级对立向横向结构的宗族之间的内部矛盾转变。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一)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迁贵州黔西知州,父忧归。服阕,署威宁府。未几,乌蒙土司叛,德荣赴威宁防守。城陴颓圮,仓猝聚米桶,实土石,比次甃筑,墉堞屹然。贼焚牛卫镇,去城三十里,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总兵哈元生援至,贼败走。寻以母忧去官。服阕,授江西广饶九南道。九江、大孤两关锢弊尽革之。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疏荐,擢贵州按察使。时群苗交煽,军事方殷,古州姑卢硃洪文诸叛案,德荣治鞫,详慎重轻,咸称其情,众心始安。及苗疆渐定,驻师与屯将吏多以刻急见能。二年,贵阳大火,德荣谒经略曰:“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广泗感动,戒将吏如德荣言。四年,署布政使,疏言:“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小民难于工本,不能变瘠为腴。桑条肥沃,亦不知蚕缫之法。自非牧民者经营而劝率之,利不可得而兴也。今就邻省雇募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一年必有规模,三年渐期成效。”诏允行。乃给工本,筑坝堰,引山泉,治水田,导以蓄泄之法。官署自育蚕,於省城大兴寺缫丝织作,使民知其利。六年,疏陈课民树杉,得六万株。七年,贵筑、贵阳、开州、威宁诸州、县报垦田至三万六千亩。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比户机杼相闻。德荣据以入告,数被温旨嘉奖。又大修城郭、坛庙、学舍。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益囚粮。冬寒,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亲课诸生,勖以为己之学。设义学二十四于苗疆,风气大变。十一年,迁安徽布政使,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十二年,卒于官。 (选自清史稿循吏列传,略有改动)【注】陴(p):附属的土墙。甃(zhu):修砌。甃筑 以石灰、糯米汁混合而成的三合土砌筑块石的施工工艺。堞(di):城上如齿状的矮墙。鞫(j):审问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略张广泗疏荐,擢贵州按察使 疏:上奏b六年,疏陈课民树杉 课:督促c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比户机杼相闻 比:近来d亲课诸生,勖以为己之学 勖:勉励8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陈德荣“宽厚仁慈”品格的一组是( )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 九江、大孤两关锢弊尽革之苗亦人类,曷可尽杀 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 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a b c d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德荣防守威宁时,他设法加固城墙,与叛军相持,令叛军不敢攻城,直至援军到来,打败敌人,表现出他的勇敢与谋略。b陈德荣担任贵州按察使,对苗族叛乱,处置谨慎公平,大得民心。他告诫属下将领,对苗裔不能一味镇压。c陈德荣任贵州布政使期间,采取雇募邻省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设立机构进行集体培训等措施,推广先进技术,发展生产。d. 陈德荣不仅重视农业,而且在兴礼宣教方面也不遗余力,他大修坛庙、学舍,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二)寇隽字祖俊,上谷昌平人也。祖赞,魏南雍州刺史。父臻,安远将军、郢州刺史。隽性宽雅,幼有识量,好学强记。兄祖训、祖礼及隽,并有志行。闺门雍睦,白首同居。父亡虽久,而犹于平生所处堂宇,备设帷帐几杖,以时节列拜,垂涕陈荐,若宗庙焉。吉凶之事,必先启告,远行往返,亦如之。性又廉恕,不以财利为心。家人曾卖物与人,而剩得绢五匹。隽于后知之,乃曰:“恶木之阴,不可暂息;盗泉之水,无容误饮。得财失行,吾所不取。”遂访主还之。其雅志如此。以选为魏孝文帝挽郎,除奉朝请。大乘贼起,燕齐扰乱,隽参护军事东讨,以功授员外散骑侍郎,迁尚书左民郎中。以母忧不拜。正光三年,拜轻车将军,迁扬烈将军、司空府功曹参军,转主簿。时灵太后临朝,减食禄官十分之一,造永宁佛寺,令隽典之。资费巨万,主吏不能欺隐。寺成,又极壮丽。灵太后嘉之,除左军将军。永安初,华州民史底与司徒杨椿讼田。长史以下,以椿势贵,皆言椿直,欲以田给椿。隽曰:“史底穷民,杨公横夺其地。若欲损不足以给有余,见使雷同,未敢闻命。”遂以地还史底。孝庄帝后知之,嘉隽守正不挠,即拜司马,赐帛百匹。其附椿者,咸谴责焉。二年,出为左将军、梁州刺史。民俗荒犷,多为盗贼。隽乃令郡县立庠序,劝其耕桑,敦以礼让,数年之中,风俗顿革。梁遣其将曹琰之镇魏兴,继日版筑。琰之屡扰疆场,边人患之。隽遣长史杜休道率兵攻克其城,并擒琰之。琰之即梁大将军景宗之季弟也。于是梁人惮焉。属魏室多故,州又僻远,梁人知无外援,遂遣大兵顿魏兴,志图攻取。隽抚励将士,人思效命。梁人知其得众心也,弗之敢逼。隽在州清苦,不治产业。秩满,其子等并徒步而还。吏人送隽,留连于道,久之乃得出界。(节选自周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九)【注】盗泉:在山东泗水县。县内有87处泉水,只有盗泉不流,其余皆汇入泗河。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选:量才授官。10.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母忧不拜 忧:这里指丧事b 其附椿者,咸谴责焉 附:依附c 嘉隽守正不挠 挠:邪曲d 遂遣大兵顿魏兴 顿:驻扎11.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寇隽守正的一组是( )闺门雍睦,白首同居 遂访主还之资费巨万,主吏不能欺隐 见使雷同,未敢闻命其附椿者,咸谴责焉 隽抚励将士,人思效命a b c d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寇隽性情宽厚文雅,从小有见识和度量,喜欢学习,记忆力好。祖父寇赞,曾做魏南雍州刺史。父亲寇臻,担任过安远将军、郢州刺史。b. 虽然寇隽的父亲去世已经很长时间了,但寇隽仍在自己平时所居住的房屋内,齐备地陈设帷帐、倚几和手杖,按时节依次祭拜,流着泪陈献祭品,如同祭祀宗庙。c. 灵太后摄政时,曾费巨资,通过削减官吏俸禄来建造永宁佛寺,寇隽管理此事,主管官吏不敢欺瞒,寺庙建成后,受到太后嘉奖。d. 寇隽出京城担任左将军、梁州刺史时,梁朝的将领曹琰之经常侵扰边疆,寇隽派人活捉了曹琰之,从此梁朝人惧怕。三、基础知识题13. 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a. 怀利以相接 (交接,交往) 不愤不启(想说而说不出来,不知如何表达)学而不思则罔(欺骗,蒙蔽) 于传有之(传记,记载) b. 慎而无理则葸(畏惧) 则民不偷(浇薄,不厚道)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逃跑) 秋省敛而助不给(视察) c. 必餍酒肉而后反(满足) 吾将瞷良人之所之(窥视) 遂为广陵儿所绐(等到) 虽不中有司尺度(符合) d. 郡举秀才,固辞不应(举荐) 言辞敏速,还同宿构(预先) 同舍欲隳其守 (毁坏) 不惟宥尔罪,当上功畀爵(给,赐封)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进入亚运会对于围棋的推广和发展而言是一次不错的机遇,可混双比赛中暴露出的争议再次证明:缺乏统一规则对于围棋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推广具有制约作用。b 北京大学杰出校友黄怒波在向北京大学捐赠价值9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后,这笔资产将注入“北京大学中坤教育基金”。c 成都市龙泉驿区今明两年迁进成都大学、四川川剧学校、四川信息技术学院等院校齐聚于此,不仅增添其文化氛围,而且还带来几万时尚消费者。d 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关键是建立起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15.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要想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有深厚的文学积淀历史的、生活的,很难设想一个胸无宿物的人,能写出好的作品来。b. 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c. 十几年来,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与海内外侨胞已逾百万人,这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表达了华夏儿女慎终追远的虔诚心意。d. 目前,全球各主要军事强国对隐形军舰的研发,乐此不疲。16.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想不到祖父的变化这么大,满头白发,老气横秋,连走路都困难了。b.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c. 这些年腐败高官千方百计地利用手中权力,更隐蔽地违法乱纪牟取私利,更巧妙地李代桃僵,保护自己。d. 当我们深刻反思整个三鹿奶粉事件时,有必要好好思考,三鹿集团究竟鹿死谁手,它是为谁而亡,这也许正是现在我们反思三鹿奶粉事件的最大意义之所在。1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李慎之继承的是“五四”狂飙传统, , , 。 , , ,继承的是“五四”理性主义传统。为了鼓舞士气,指点方向 他深感九十年代士林人格萎靡,失去批判激情而王元化深感八十年代学风浮躁 只问主义,不屑问题故到九十年代提出“有学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学术”他坚持道德理想,亲身践行倡导ab cd第卷(主观题)(108分)文言文翻译(共20分)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8. 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5分) 19. 冬寒,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5分) 20. 乃曰:“恶木之阴,不可暂息;盗泉之水,无容误饮。得财失行,吾所不取。”(5分) 21. 史底穷民,杨公横夺其地。若欲损不足以给有余,见使雷同,未敢闻命。(5分) 诗歌鉴赏题(共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荔枝香近【宋】周邦彦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憀,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随片帆轻举。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共剪西窗蜜炬。注无憀:“无聊”的意思。燕新乳:燕子刚刚孵出雏燕。报鹦鹉:暗含鸟雀恋巢之意。22. 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感情?(5分)答: 23. 词的下阕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 六、24、名句填空(6分)(1) ,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2) , ,国恒亡。(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4) ,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5)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6)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 。七、语言运用题(共11分)25. 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且广招门生奖掖后进,运用著名的启发谈话启迪青年智慧。每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读上面的材料,请在符合材料范围内确定话题并写出三句能证明此话题的名人名言。(5分)26. 人们处于遥远的地方,看不见一棵在地平线上努力生长的小草。请结合你的理解、感悟与思考写出新颖的立意并分析论证,字数100字左右。(6分)八、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10分书写)27. 有个四五岁的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没想到男孩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新颖,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要求:工整且有体,字号大小匀称不写连笔字,不要乱勾乱画乱涂,字体怪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二调考试语 文 试 卷 参 考 答 案一、论述文阅读【答案】1d 试题分析:此题要从文章中找到与“道教对江南山水审美品质的培育”相关的语段,根据文段内容的论述,与选项进行辨识,做出判断。d是“道教在对江南山水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这些独创性的作品不断地融入人们的审美意识,进一步使江南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含蕴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因果倒置。所以选d。2a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将选项带回原文进行比较,辨识细微差别之处,再做取舍。a太虚观仍然是“南方”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范围扩大。所以选a。3a 试题分析:可以运用比较排除法。在理解原文大意的基础上,把原文内容与选项进行比较,做出判断。a不是“洞天福地”,而是“在道观的衬托下”。偷换概念。所以选a。4. c(“按男女长幼、房系嫡庶标准有序排列”的不是“祠堂”,而是“民居”。)5. a(“有时可以修改或弥补”有误,原文是“须设法修改或弥补”。)6. d(“使封建社会垂直结构的阶级对立向横向结构的宗族之间的内部矛盾转变”有误,原文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封建社会垂直结构的阶级对立转变为横向结构的宗族之间的内部矛盾”。)文言文阅读(一)7c(比:接近,临近)8d(表现陈德荣的忠勇,表现陈德荣的政治才干 说的是具体工作)9. b(他禀告张广泗,张广泗很感动,又转告其部下将吏。)参考译文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被授于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升任贵州黔西知州,因父丧归家。守丧期满,暂时代理威宁府。没多久,乌蒙土司叛乱,陈德荣赴威宁防守,当时城墙坍塌,赶忙堆聚米桶,用土石填充,用糯米、石灰汁混合而成的三合土砌筑块石加固城池,城墙巍然屹立。叛贼焚毁了牛卫镇,离城三十里驻扎,陈德荣日夜备战,叛贼不敢逼近。总兵哈元生援军到后,叛贼败走。不久因母丧卸任。守丧期满,被授于江西广饶九南道。把九江、大孤两关积弊全部革除。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上疏推荐,提升陈德荣为贵州按察使。当时苗裔互相勾结煽动,军事行动频繁,古州姑卢硃洪文等叛乱案件,陈德荣负责处置审问,他周密审慎,考量轻重,大家都称赞处置恰当,民心才得以安定。等到苗疆渐渐平定,驻军与屯田的将吏大多用苛刻严酷的手段来表现自己的能力。乾隆二年,贵阳发生大火,陈德荣禀告经略张广泗说:“天意像这样,应当竭尽诚意,修身反省,苗裔也是人类,如何能杀尽?”张广泗颇受感动,用陈德荣的话来告诫将吏。乾隆四年,陈德荣暂时代理贵州布政使,上疏皇帝:“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但百姓缺少资金,不能变瘠为腴。桑树繁盛,但百姓不知加工蚕丝成衣之法。如果父母官不亲自经营并且做表率,实利就不能得到并且兴旺。现在雇募邻省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一年必有规模,三年渐期成效。”诏谕允许。于是给百姓提供资金,修筑坝堰,导引山泉,治理水田,导以蓄泄之法。官署自己育蚕,在省城大兴寺开缫丝织布作坊,让民众知道它的好处。乾隆六年,陈德荣上疏陈述督促百姓种植杉树,种植了六万株杉树。乾隆七年,贵筑、贵阳、开州、威宁等州县上报开垦的田地达三万六千亩。开野蚕山场百馀所,家家户户户机杼相闻。陈德荣据实禀告皇帝,多次得到温和恳切的诏谕和称赞奖励。陈德荣又大力修建城郭、坛庙、学舍。广泛设置收容所,收纳生病的行旅之人。多多储备粮食。冬天寒冷,他关怀顾念那些没有棉衣的老人、病人、寡妇、孤儿等。陈德荣亲自督促学生,用孔子的修身养性之学来勉励他们。在苗疆设义学(免费学校)二十四所,当地民风气大变。乾隆十一年,升任安徽布政使,他救助凤、颍两地水灾,使逃难的民众有了安定之所。乾隆十二年,卒于任上。(二)10.c(挠:屈服)11.b(陈述寇隽与同族和谐相处;是孝庄帝做的事情,且孝庄帝谴责的对象是攀附杨椿的人;突出表现寇隽的军事才能,皆与寇隽坚守正道无关;)12.b(原文中“犹于平生所处堂宇”并非寇隽在自己平时所居住的房屋内,而应该是在父亲平生所居住的房屋内;)参考译文:寇隽字祖俊,是上谷昌平人。祖父寇赞,曾做魏南雍州刺史。父亲寇臻,担任过安远将军、郢州刺史。寇隽性情宽厚文雅,从小有见识和度量,喜欢学习,记忆力好。兄长寇祖训、寇祖礼和寇隽,都有志向,有德行。寇隽一家友好和睦,和祖辈人住在一起。虽然他的父亲去世已经很长时间了,但还是在父亲平生所居住的房屋内,齐备地陈设帷帐、倚几和手杖,按时节依次祭拜,流着泪陈献祭品,如同祭祀宗庙。好事坏事,一定要先对着灵位稟报,离家远行往返,也都要像这样。性情又清廉仁爱,不将财利放在心上。家人曾经从已卖物品中留下五匹绢。寇隽在后来知道了这件事,就说道:“不好的树木下的阴凉,暂时休息也不行;盗泉的水,不可错喝。获得钱财却丧失德行,我是不愿这样做的。”于是寻找到买主,将绢归还给他。他平时的美好志向就是如此。因为朝廷量才选用人才寇隽成为魏孝文帝挽郎,任命为奉朝请。大乘贼反叛,燕赵动乱不安,寇隽参与监督军事东讨,因为立了功授予员外散骑侍郎,升任尚书左民郎中。因为母亲去世没有赴任。正光三年,授予轻车将军,调任扬烈将军、司空府功曹参军,很快升任主簿。当时灵太后摄政,减去官吏俸禄的十分之一,建造永宁佛寺,命令寇隽掌管此事。建造费用极多,下级主事的官吏无法欺瞒。寺庙建成后,十分壮丽。灵太后表彰了寇隽,任命他为左军将军。永安初年,华州百姓史底与司徒杨椿打田产官司。长史以下的官员,因为杨椿是权贵,全都说杨椿有理,要将田地给杨椿。寇隽说:“史底是贫困不堪的百姓,杨公还要强行夺他的土地。如果要损不足以给有余,让我也随声附和,我不敢听命。”于是将土地还给史底。孝庄帝后来知道了这件事,嘉奖寇隽坚守正道不屈服,马上委任他为司马,赐给他一百匹帛。那些投靠杨椿替他说话的,都受到了谴责。永安二年,出京城担任左将军、梁州刺史。当地风俗野蛮,很多人成为盗贼。寇隽就下令郡县建立学校,奖励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用礼让勉励他们,数年之中,风俗顿时为之一变。梁朝派遣他的将领曹琰之镇守魏兴,日夜抢建魏兴城墙。曹琰之经常侵扰边境,边境的人都很担心。寇隽派遣长史杜休道率军队攻克魏兴,活捉了曹琰之。曹琰之是梁大将军景宗的最小的弟弟。从此梁朝人害怕了。适逢魏朝发生了很多事,梁州又很偏远,梁朝人知道梁州没有外援,于是派遣大军驻扎在魏兴,目的是攻取梁州。寇隽安抚激励将士,大家人人都愿舍命效力。梁人得知他受到众人的衷心拥戴,不敢靠近梁州。寇隽任州刺史简朴清苦,不置办家业。任职期满,他儿子等人都步行回去。州吏百姓给寇隽送行,一路留恋不舍,经过多时才走出州境。三、基础知识题13.答案d a不愤不启(郁结,指有疑难问题想弄明白);b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通“无”,没有);c必餍酒肉而后反(吃饱),遂为广陵儿所绐(欺骗)14.答案d解析:(a项,语序不当,先“推广”,后“普及”;b项,中途易主,或主语悬置;c项结构混乱;“迁进”与“成都大学、等院校齐聚于此”结构混用。) 15.答案a a、“胸无宿物”宿物,隔夜存放的东西,指旧东西,成见。形容胸怀坦率,没有成见。b、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c项,慎终追远: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d乐此不疲:指专心爱好某事,做起来不知疲倦。16.c分析 李代桃僵: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a形容人没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只能形容年轻人)或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b“琳琅满目”是“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这里是“城市夜景观建设”,显然不是“书籍或工艺品”; d 项“鹿死谁手”,原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17.c (论述逻辑为,整体分别谈李慎之和王元化的学术思想指向。在分论两人时,又先谈面对的时代问题,再谈自身的努力方向。)四 、文言文翻译18.天意像这样,应当竭尽诚意,修身反省,苗裔也是人类,怎么可以杀尽?(“竭”1分;“省”1分;“曷”,怎么,难道,1分;判断句1分;句意1分)19.冬天寒冷,(陈德荣)关怀顾念那些没有棉衣的老人、病人、寡妇、孤儿等。(补主语,“恤”“嫠”各1分,定语后置句式 1分,句意1分)20.(寇隽)就说道:“不好的树木下的阴凉,暂时休息也不行;盗泉的水,不可错喝。获得钱财却丧失德行,我是不愿这样做的。”(得分点:补主语,“容”“失行”“所不取”各1分,大意1分;)21.史底是贫困不堪的百姓,杨公还要强行夺他的土地。如果要损不足以给有余,让我也随声附和,我不敢听命。(得分点:“横”若”“见使” “闻命”各1分,大意1分;)五 、诗歌鉴赏题【答案】22. 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景象。(1分)乱红飘落水中,随风而逝,在尽日的微寒中,室内香雾萦绕。黄昏时面对细雨当窗,一个人静静地观看燕子成双。(2分)词中蕴含了词人踪迹无定,孤苦无依,寂寞闲愁的感情。(2分)23.(1)衬托,下片用行舟待发、江浦又绿来衬托游子思归之情。(2)虚实结合:最后三句写的是对未来的展望,对未来的绵绵期冀,是虚景,与前句实景相结合。(3)化用典故,最后一句化用了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写出了倦客思归,对家园的向往之情。(手法1分、分析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六、24、名句填空(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4)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5)忳郁邑余侘傺兮;(6)庶竭驽钝,攘除奸凶;七 、语言运用题25、话题 谦虚2分,名人名言每句1分。参考名言: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春秋孔子2、自满者,人损之;自谦者,人益之。唐魏征3、一个真熟悉自己的人,就没法不谦虚,谦虚使人的心缩小,像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坚固。坚固才能老实。老舍4、要一个骄傲的人看清他自己的嘴脸,只有用别人的骄傲给他做镜子。倘然向他卑躬屈节,只会助长他的气焰,徒然自取其辱。英莎士比亚5、当我历数了人类在艺术上和文学上所发明的那许多神妙的创造,然后再回顾一下我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简直是浅陋之极。-伽利略6、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泰戈尔 7、自负对任何艺术都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 - 季米特洛夫 8、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柏格森 9、谦虚的学生珍视真理,不关心对自己个人的颂扬;不谦虚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个人得到的赞誉,对真理漠不关心。思想史上载明,谦虚几乎总是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项目生命周期管理试题及答案
- 软件设计师考试注意事项笔记试题及答案
- 上岸之路2025年法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考设计师问题总结试题及答案
- 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与评估试题及答案
- 网络故障快速恢复技巧与配置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四川省工商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财务工作中的伦理与责任计划
- 2024年南阳职业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员工满意度调查的设计与分析计划
- 排水管网检测投标方案(技术标)
- 市政道路土石方施工方案97723
- 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学分册
- PI形式发票范文模板
- DB41-T 2437-2023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 (PQCDSM)生产现场改善与安全生产管理
- 中外货物买卖合同FOB条款
- 2022年05月四川省度绵阳市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
- T-ZAQ 10116-2023 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0576 工作法操作规范
- (完整word版)新《中华颂》朗诵稿
- 带电工作绝缘手套CE认证EN 6090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