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教法之五创设情景法一、 情景与教学中国的教育,从古到今讲究的是情景教学,中国的上至君王,下到百姓,受到情景教育之益莫大矣。不信,让我们一起来“温故而知新”。翻开论语,通篇大多是“子曰:”开始的短文,据说,这是孔子的第二代、第三代弟子回忆记录下来的孔子一生的言行。而这一段段文字却都是有情有景的呢。给我印象最深的大概要算颜回了。整本论语中好像讲到颜回的次数也最多了,而孔子一讲到颜回,就会用颜回的家境和他的学习情况来加以说明,如“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孟子总是用一个个虚拟的故事情景来开导各国的君主,如见梁惠王时讲了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情景来比喻治国之道;见齐宣王时用齐宣王喜欢听音乐的情景来告诉齐宣王如何获得民心的道理等等。唐代大诗人杜甫写“三吏三别”;李白写“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其它如李后主、李清照、柳永、陆游、辛弃疾的词;近代如毛泽东诗词、陈毅诗词等都是现代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优秀文章,其中充满着情景的铺垫。再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在教育内容中采用了创设情景的方法,如20世纪最难懂的相对论,是以两辆火车用光的速度作相向而行时发生的情景来让我们认识超光速运动的现象;宇宙黑洞论在日本是通过奥特曼科幻电视连续剧来让儿童接受的;而在英国,外国孩子学英语是采用了非常有趣的教科书,如“Essential English”,“Walter and connie”二、 情景产生教学从儿提时代就会不断地询问父母“为什么”的现象出发,人们编写了一本广泛受到孩子喜欢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是一本专门在孩子生活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了解问题的好书,书中不断地在情景上作文章,告诉孩子们许多道理。体育课程其实同样也采用了这种教学方式,特别是在低幼年级的教学中,情景的运用更是必不可少的。一位教师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个学生跟随她的母亲回家。此时,路上交通繁忙,车水马龙。有一个盲人要穿过马路而感到非常困难,孩子想过去帮助盲人叔叔,但是母亲却把孩子一拖带走了,孩子不断地回头看着盲人叔叔是否过了马路,三步一回头,很不情愿地跟随母亲走向远方。教师想到的是什么?这个情景是一个可用的良好教材,于是回家设计了一节如何帮助盲人的教学课内容。另一个老师每天骑车去学校,经常在路口遇到红绿灯,停车等候时,她总是在数着:“红灯黄灯绿灯行!”,或者是远远看到了绿灯在闪烁时又默默数着:“绿灯黄灯红灯停!”这个情景同样被她带进了体育教学,放进了小蚂蚁搬家的情景教学之中。做一个有心人,时刻关注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不断从这些事件中寻找可以组织成教育教材的内容,这是一个优秀教师的能力表现。相对于一些只能依照书本知识上课的老师,他们的课充实得多。三、 教学需要情景教学绝不应该是一种枯燥无味的现象,教学应该充满情趣。这是因为人的思维发展所决定的。儿童时期,孩子的思维是比较直观的、感性的,例如对数字的认识大多是从具体的物品中得到的,父母亲让孩子拿“一只苹果”、“两根香蕉”、“三双筷子”等,带给了孩子生活中第一批数字,在学校里,教师又把苹果的数量增加了:“左手拿了一只苹果,右手又拿了一只苹果,你的手里一共有了几只苹果啊?”于是,出现了“一共”的概念,这就是加法。没有一个老师是直接从黑板上写上“11?”开始进行数学教学的,为什么?教学需要情景。体育教学从立正开始教学,从左脚走第一步开始。凡是老师都知道用“学习解放军”来开始教学,为什么?同样是教学需要情景。即使是进入了高一阶段的学习,甚至是到了高中阶段,教学中也到处充满了情景,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学习基本战术配合“二打一”,教师在讲解时,同样会举出“防守者如果这样防守或那样防守时,我们应该采取的办法”,这样的教学能更加深学生对战术的理解,就是我们所说的“知其所以然”的道理。四、 用情景增添教学情趣既然是教学,就不是个人阅读,就不是学生的观摩,就不是教师的演示,教学就是师生双方互动的一个过程。过去我们总把学习看作是一件艰苦的事,所以叫刻苦学习,所以要“头悬樑,锥刺股”去拼命学习。为什么不能把学习变成是一件乐趣的事呢?这又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如果说教学中充满了情趣,谁不愿意去学习呢?当我们看到一些学生沉迷地游戏机房里的时候,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堵”,限制校门外200米内不得开设游戏机房。那么,201米处可以开吗?我们采取上课时关闭校门,学生不得外出的办法,那么,放学后学生溜了去怎么办?我们采取了“未成年人不得进游戏机房”的措施,当学生有了身份证后又怎么办?为什么我们不能采取“疏”的办法,从别的地方来吸引学生参加而远离游戏机房呢?古代大禹治水不是就是采取了“疏”的办法才解决了前人用“堵”的办法而不能完成的使命吗?体育教学中由于过去着眼于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大多是采用了理性化的教学,从原理上开始进行教学,从分解细节开始进行教学,就不免会让学生感到远离生活,感到陌生和感到枯燥。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是很困难的,为了解决学生“不爱学”或“不认真学”的状况,教师采取的是“严格纪律”的做法,每个学生必须做若干次,必须按规定做等。其实,这也属于“堵”的范畴,效果总是不理想。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稍为增添一点情趣,教学的效果就会大大改变,而增添情趣的最佳方法莫过于创设情景。例如投掷中的“鞭打”动作,无论是教学投掷垒球还是手榴弹、标枪,我们都要求学生能做出这个“鞭打”动作来,而这个动作却是不容易做出来的,姑且不说对肩部肌群力量的要求,就说这“鞭打”两字的本意,学生能理解吗?现在谁还用鞭子啊?如果哪位教师在教学中自制了一根鞭子(其实太简单了,一根短木棒加上一根跳绳的绳子就行了),上课时让学生体会一下什么是“鞭打”,谁能把这鞭子打出声音来,就成功了,就掌握了这“鞭打”的动作要领了。学生能够不喜欢吗?又如把在跑道上绕圈跑改变成了在校园里自然地形跑、把滚翻教学中增加了碰到障碍后摔倒的情景、把各种跳跃练习改变成了模仿动物运动的情景形式、把快速跑组合成了多人多足跑的等,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显然是有益的。五、 创设情景为谁服务情景教学也不是在这里第一次提出,既然前人早就有之,就算不得新教法。固然,情景教学是古今中外所有的教育家都采用过的方法,但现代教学中却产生了一个情景为谁服务的新问题。从理论上讲,谁都知道情景教学是一种为提高教学效果而使用的手段,但由于对教学效果的看法不一,因此,情景教学的目的也就不一致了。例如在投掷教学中,一些老师使用了沙包或装黄沙的饮料瓶进行模拟战场上的投掷,有的是“打飞机”,有的是“打坦克”,还有的老师使用传统教材中的“摘桔子”,目标是一棵“桔子树”,上面挂满了桔子,孩子们用沙包去丢桔子,要把桔子打下来。这样的情景一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认知,二是违反了行为规范,这样的情景不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而是单纯为了“学习投掷技术”服务的。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来看待“教学效果”呢?这里,同样应该关注一下所谓教学效果究竟指的是什么?前面的两个例子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上课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认识是从教师角度上来看待的,这节课通过了前面所说的手段,达到了教师这节课上所要求的运动量、运动技能动作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认为这样的情景获得的结果是“有效的”。而如果我们从学生角度上来看这个问题呢?教学的根本问题是学生获得了什么?不是老师获得了什么?是学生的健康状况得到了促进,而不是教师的健康状况有所改进。那么,前面的例子里,学生究竟得到了什么?得到了一种并不熟悉的概念:用手榴弹打土坦克;和一种错误的概念:用石头可以把树上的桔子扔下来。由此可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情景教学的使用目的要非常明确,是为学生学习效果服务的,不是为教师展示自己教学水平服务的。六、 如何创设情景如何运用情景教学牵涉到一个创设情景的问题。教师对生活的观察、对学生认知程度的了解和对课程学习目标的熟悉程度是创设情景的三大关键。前面所举的帮助盲人和红绿灯两个例子都反映了教师对周围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这是教学素材的积累,有了这些积累储备,才能在教学中信手拈来;而后面所举的打坦克和打桔子则又反映了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认知程度和身心发展特征不熟悉的缺陷,特别是后面一个打桔子,还牵涉到了德育是否为先的教育原则,用单纯的技术教学来上课,不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这样的情景是不足取的;第三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课程目标的了解。因为,一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课程的目标,情景的创设能否为实现目标服务就是它的价值所在之处。让孩子在草地上心情舒畅地、欢快地跳跃,模仿各种他们所熟悉的动物走、跳跃的动作,教师创设了一个欢快的森林情景,是非常符合课程标准提出的激发运动兴趣,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的。但同样的内容,只是更换了一个主题,叫森林运动会,则情景教学的效果就大不相同,既然是运动会了,就是一种竞赛,就不是所有的参与者都能获得愉悦的情景。当然,我们的老师也会采取各种手段来鼓励孩子们,用集体鼓掌、用贴发红星等激励措施,但是从心理上得到的却是和欢乐的森林截然不同的效果啊。这就是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是否全面这样一个问题,前者在进行跳跃方法引导、传授时还同时关注了孩子们心理上的愉悦和与友伴的交流与接触;后者则把重点放在动作技术的教学与形成上,可能就会忽视了孩子们的心理感受。因此,情景教学的创设,首先应该确立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是否具备情景教学的可能性,并不是所有的课都可以进行情景教学的,因此,切忌牵强附会。其次是在自己的情景储备中选取最适合的情景,再从受教者的认知程度上进行适度的加工,让所选的情景能够为学习者理解和接受,最后从不同角度上对情景进行活化,以提高学习兴趣,期望获得最佳效果。教学目标的确立选择适合的情景加工情景活化内容七、 情景教学的特征(一) 虚拟性与真实性相结合什么是虚拟性的情景教学?会打网络游戏的人都懂得,网络上的所有游戏都是虚拟的,但又是非常逼真的。体育教学的情景设计同样也应该注意这个问题。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有一次我在某省看课,一个教师上的是采桔子,教师带领学生去山上的桔園里帮助果农采桔子。这个主题设得多好?!但老师的教学目标定位错了,他是准备让学生学习“背后过肩的投掷方法”的,因此,在做了一系列“爬山”、“渡水”等内容后,进入了主题:采桔子,他让每个孩子拿一只小球去丢树上挂着的“桔子”,还先教会了孩子投掷的规范动作,于是孩子们就对准树上的“桔子”投啊投,看谁先把“桔子”打下来。这节课,学生完全是在老师的设计动作中进行学习的,没有主体的思维、主体的创造,只有跟随老师的动作去进行学习,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老师给了学生一个信号:桔子采不到是可以用石头砸下来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课呢?原因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只注重了技术的传授,忽略了品质的教育,只注重了体育的健身作用而忽视了体育的健心作用,一句话,还是先考虑内容,后设定目标,那就是没有目标的体育课。在我的建议下,教师做了一次修改,把他的第二份教案通过电子邮箱发给了我。他把主题的名称改为打马蜂窝!这个修改还是没有脱离“单纯技术教学”的范畴,还是一个从内容上来考虑的教学。而我在金华看到的一节课,同样也是情景式的教学,这位老师把金华当地的文化溶入了教学。她以俞源地区的“太极星象村”的特色为教学背景,通过带领学生去俞源“旅游”,以篮球运球和跳跃动作作为手段,引导学生去理解太极文化的形成。通过这样的一节课,学生不仅得到了体育技能上的学习,同时还对太极的文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单凭“主体受益”这一点就符合了我们新课程的理念。(二) 模拟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模拟与虚拟不同,虚拟是“无中生有”,明明没有高山与河流,明明没有道路与险阻,我们在想像中来完成运动,而模拟则是“有中变有”。例如在欢乐的森林里,每一个学生模仿的都是想像中的动物实体,模仿大象的孩子走路就要形似大象,模仿小猴子的孩子就一定会蹦蹦跳跳地走路。这种模拟是具体的,并且是要通过实践来提高其模拟质量的。(三) 兴趣性与运动性相结合情景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真正地把自己的情感投入进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教学目标有了更清晰的理解。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教学,首先应该是所设情景对参与者有吸引力,这就是情景设计时要注意的“兴趣性”问题。教师设计了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情景,学生在这样的场景里上课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家政服务员执业能力水平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香道师面试问题解析大全
- 2025年计算机科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护理学专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汉语教师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贸易法务专家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导盲犬训练师面试高频题
- 课件中任务卡模板制作步骤
- 课件中video的缩写形式
- 2025年小美容院美容安全考核题及答案
- 第四节道亨slw2d架空送电线路评断面处理及定位设计系统部分操作说明
- 测振仪使用方法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耒阳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测试题
- 12YJ4-1 常用门窗标准图集
- 表- 邻二氯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课件PPT超详细
-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 读书分享-《教育的情调》
- 《材料力学》说课-课件
- 物资采购付款报销单
- 政务云收费标准 云托管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