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单选题,请把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上;非选择题、双选题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过去30年,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如今正与令人咋舌的老龄化现象相伴而来。过快的老龄化速度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挑战。目前,中国有135亿人口,并在继续保持增长,但中国人口总数预计到2030年左右将开始缓慢减少。要认识到老龄化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先看看劳动人口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1979年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时,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约为7:1,目前这一比例约为5.5:1。到了2035年,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将骤降至2.5:1。 此外,劳动人口的年龄分布也很重要。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30岁到40岁的工作人口最有生产力和创新能力,而这正是所谓的“中国人口红利”的基础。1979年改革以后,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人口老化的速度,但从2015年开始,这一趋势将发生逆转。到2035年将有1.5个年纪较大的工人(50到64岁)对一个年轻工人(15到29岁)。这一趋势在低龄人口中也是如此,中国小学新生从1995年的2500万下降到了2008年的1670万。这表明,中国正面临着与韩国、澳大利亚和西欧其他国家一样的老龄化处境。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主要是因为人均寿命的显著增加和生育率的急速下降。1980年中国的人均寿命不到65岁,目前是75岁;1980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263个孩子,2011年这个数字只有1.5。在中国的发达城市上海,生育率只有0.6,这很可能是全世界所有大城市中最低的。这表明,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与他们的西方同伴一样,比起家庭更看重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现在,中国正在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这是建国初期人口大爆炸和过去30年预期寿命急速上升的共同结果。但我们不能将这样的困境完全归咎于持续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施行的经济政策虽然帮助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但却忘记了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 实际上,只以快速增长的人均gdp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指标是有很大误导性的。首先,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主导的经济中,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以平均每年20至30的速度上升,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国内储蓄约有一半来自国有企业。相比之下,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同期年均增长速度只有23。此外,虽然中国居民的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全世界里都是很高的,但存下来的钱对绝大多数指望靠这个养老的人来说基本是不够用的。其次,人均gdp并不能体现实际的财富分配情况。现实中,需要考虑到财富分配指数,如基尼系数,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已经从全亚洲收入最平均的国家成了最不平均的国家。很明显,收入增长不平等和赢弱的家庭储备意味着中国普通居民对人口老龄化准备不足。 没能从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中获益的居民,在退休后将处于一个非常糟糕的财务困境中。长期的偏袒国有企业和在金融上的有失公平,结果是中国家庭收入严重滞后于gdp增长速度。还有一个事实加剧了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即只有大约15的退休工人在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行业中工作,他们享有某种形式的养老金。拥有退休金的人里只有大约10至15的人仍然依靠子女养老,但对于那些没有退休金的人,这个数字跃升至超过50。 (摘编自未富先老的中国,有删节)1下列关于老龄化对中国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相对于家庭来说,更看重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这是富裕群体人均寿命增加和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b“中国人口红利”的基础将会动摇,30岁到40岁的最有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的工作入口所占的比例将会下降。 c中国总人口目前已有135亿,并且在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保持增长,但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会有所下降。 d退休金的有无以及退休工人所处的企业性质的不同,造成养老方式的不同,使得老龄化后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养老问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这与人口和寿命的快速上升有关,也与持续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 b从2015年开始,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将会快于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而低龄人口数量却呈下降趋势,这种状况短时间里很难改变。 c中国过去30年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也带来了令人咋舌的老龄化问题,这一问题反过来又在影响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 d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大多数人的储蓄是不够用来养老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寿命显著增加,生育率却急速下降,这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所面临的处境是一样的。 b如果我们不能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中国过去30年所创造的经济奇迹就不能持续,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c长期地偏袒国有企业和在金融上压制普通中国居民,使得一些居民没能从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中获益,退休后将处于糟糕的财务困境。 d不能用快速增长的人均gdp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指标,因为收入的增长是不平等的,财富的分配是不平均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刘庠,字希道,彭城人。八岁能诗。蔡齐妻以子,用齐遗奏,补将作监主簿。复中进士第,为高密广平院教授。英宗求直言,庠上书论时事。帝以示韩琦,琦对之“未识”,帝益嘉重。日食甫数日,苑中张具待幸,庠言非所以祗天戒,诏罢之。会圣宫修仁宗神御殿,甚宏丽。庠言:“天子之孝,在继先志,隆大业,不在宗庙之靡。宜损其制,以昭先帝俭德。”奉宸库被盗,治守藏吏。庠言:“皇城几察厉禁,实近侍主之,当并按。”仁宗外家李珣犯销金法,庠奏言,法行当自贵近始。帝不豫,储嗣未正,庠拜疏谓:“太子,天下本。汉文帝于初元即为无穷计。颍王长且贤,宜亟立,使日侍禁中,阅四方章奏。”帝皆行之。神宗立,迁殿中侍御史,为右司谏。言:“中国御戎之策,守信为上。昔元昊之叛, 五来五得志,海内为之困弊。今莫若示大信、舍近功,为国家长利。”奉使契丹。故事, 两国忌日不相避。契丹张宴白沟,日当英宗祥祭,庠丐免,契丹义而听之。 除集贤殿修撰、河东转运使。庠计一路之产,铁利为饶,请复旧冶鼓铸,通隰州盐矾,博易以济用。又请募民入粟塞下,豫为足食。进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契丹侵霸州土场,或言河北不可不备。庠上五策,料其必不动,已而果然。庠不肯屈事王安石。安石欲见之,戒典谒者曰:“今日客至勿纳,惟刘尹来,即告我。”有语庠者曰:“王公意如此,盍一往见。”庠谓:“见之,何所言?自彼执政,未尝一事合人情。脱问青苗、免役,将何辞以对?”竟不往。奏论新法,神宗谕之曰:“奈何不与大臣协心济治乎?”庠曰:“臣子于君父各伸其志。臣知事陛下,不敢附安石。” 契丹建牙云中,遣骑涉内地,边吏执之。契丹檄取纷然,又遣使议疆事。众疑其造兵端,欲大为备。庠奏言:“云朔岁俭,军无见粮。契丹张形示强,造端首祸,曲在彼不在我,愿勿听。宜先谕以理,然后饬兵观衅。”元祐初,加枢密直学士、知渭州。卒,年六十四。宣仁闻之曰:“帅臣极难得,刘庠可惜也。”庠有吏能,淹通历代史,王安石称其博。卒后,苏颂论庠治平建储之功,诏褒录其子。 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一【注】祥祭:亲丧满十三个月或二十五个月的祭祀路:宋时的行政区划。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庠言非所以祗天戒 祗:恭敬。 b. 在继先志,隆大业 隆:兴盛。 c. 宜损其制 损:损害。 d. 储嗣未正 正:确立。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庠敢于直言的一组是(3分) ( )庠上书论时事,帝嘉重 庠奏言,法行当自贵近始 颖王长且贤,宜亟立 日当英宗祥祭,庠丐免 料其必不动,已而果然 臣知事陛下,不敢附安石a. b. c. d.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刘庠经常向英宗提出规谏。英宗为仁宗修神御殿,非常宏丽,刘庠认为不应奢靡;奉宸库被盗后,刘庠主张应连同主管此事的近侍一并惩罚。b.刘庠能妥善处理外交问题。在宋与契丹的关系上,他认为守信义最重要;出使契丹,他认为按照先例在先皇的忌日契丹不应该摆宴席,得到契丹同意。c.刘庠注重发展地方经济,关注民生。担任河东转运使,他恢复废弃的冶炼场所,开通隰州的盐路,开展贸易;他又招募民众往塞下转运粟谷,以备足粮食。d.刘庠对王安石新法不以为然。王安石想会见他,但刘庠始终不肯见;当神宗问他为什么不与大臣同心协力时,刘庠说他只知道侍奉君王,不敢攀附王安石。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彼执政,未尝一事合人情。脱问青苗、免役,将何辞以对? 竟不往。 (2)契丹张形示强,造端首祸,曲在彼不在我,愿勿听。宜先谕以理,然后饬兵观衅。(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满庭芳 苏轼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注:元丰七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邻里友人纷纷相送,苏轼作此词以告别。元丰三年闰九月,元丰六年闰六月,故为“再闰”。8、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9、词的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原离骚) ,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春江花朝秋月夜。 ,岂无山歌与村笛, 。 (白居易琵琶行)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散尽千金济英才追忆邵逸夫先生1月7日中午,站在写有“逸夫楼”三个字的大楼前,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晨阳希望学校校长乐平海心中感慨万千:“多亏了邵逸夫先生捐建的教学楼,经受住了芦山强烈地震的考验。”这一天,著名的爱国人士、香港知名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107岁。 “邵逸夫奖”媲美诺贝尔奖邵逸夫先生长期支持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教育科研发展,也关注人类科学进步,创举之一是设立了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的“邵逸夫奖”。该奖项成立于2002年,设有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以及数学科学三大奖项,单项奖金高达100万美元,足以媲美诺贝尔奖。一年一度的“邵逸夫奖”自2004年起已颁奖10次。有人拿了“邵逸夫奖”之后就拿了诺贝尔奖。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原所长陈省身先生于2004获得首届“邵逸夫数学奖”。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与高校合办艺员培训中心上世纪90年代初,邵逸夫先生向当时的国家教委提出,希望在内地选择一所大学创办电视演员艺训班,吸收内地人才,进行培训后进入香港无线电视(tvb)工作两年。这一设想得到国家教委的支持,最终将合作点定在了邵逸夫先生曾经捐赠过的华南理工大学。据参与该项合作的鄢秋萍老师回忆,艺员培训中心面向内地招生,由香港无线电视提供资金支持,在华南理工大学校内授课,双方邀请艺术专家对学员进行授课与培训,经过培训的艺术人才以及电视技术人员可以进入tvb工作。一直到1996年共举办了近10期培训班,培养出邵兵等一大批演艺人才。逸夫先生一路走好邵逸夫逝世的消息传到邵先生在故乡浙江多次捐助过的浙江大学,许多师生和校友纷纷用微博、微信等方式表示哀悼和敬意。浙江大学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韦路说:“邵逸夫的名字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向邵老致敬!”淮阴师范学院宣传部部长朱延华翻出了一份20年前的校报,上面在显眼的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我校“逸夫图书馆”落成,编辑是朱延华。朱延华说:“逸夫图书馆建成,从校长到学生精神都为之一振,这将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东南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李小男表示,斯人已逝,福泽后人,东南大学师生将永远感念这位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慈善家。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吴景泰教授说:“2007年,我亲自参与了逸夫基金投资我校300万元港币的项目,沈航师生会永远铭记这个名字。”同济大学档案馆馆长朱大章说:“近20年来,逸夫楼一直是同济利用率最高的建筑之一。”网友“啖月忽律”说:“我在逸夫楼里扯过皮,拿过奖,看过毕业典礼,读过书。愿老人家走好!”“我们会永远感谢邵先生捐资助教的千秋功业,勤勉求是,严谨治学,为国为民,前行不辍。”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顾玉林说。(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传记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主标题“散尽千金济英才”突出主题,副标题“追忆邵逸夫先生”补充传主,两者结合,塑造了捐资助学的邵逸夫先生的伟大形象。b文章开头,“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晨阳希望学校校长乐平海心中感慨万千”这段文字既引出下文对邵逸夫先生的介绍,有统领了全文,点出主题。c邵逸夫先生长期支持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教育科研发展,关注人类科学进步,创立了“邵逸夫基金”和“邵逸夫奖”,迄今捐款金额达到了47.5亿元。d邵逸夫逝世的消息传到邵逸夫故乡的浙江大学,许多师生和校友纷纷用微博、微信等方式表示哀悼和敬意,这是因为邵逸夫先生曾多次捐助过这所大学。e.本文叙述了较多人物对邵逸夫先生的评价,这是对传主的侧面描写,突出了人物形象,凸显了主题,也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感染力。(2)邵逸夫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概括。(6分) (4)古有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豪迈,今有邵逸夫先生“散尽千金济英才”的慈悲为怀。结合文本和社会现实,就“千金散尽”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 下列各项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春霄 踯躅(zh zh) 绰约(zhu) 扁舟子(pin) 震古烁今b宣泄 绸缪(chu mi) 戎马(rng) 捣衣砧(zhn) 豆蔻词工c危樯 迤逦(y l) 荠麦 (j) 玉簟秋(din) 列却霹雳d坐镇 潺湲(chn yun) 碣石(ji) 玉搔头(so) 云栈萦纡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听到张旭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事纷纷发来短信,祝贺他的 乔迁之喜,并要他赶快请客。b现代社会,有些人心浮气躁,急于出名,总是做出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为自己的出名摇旗呐喊,唯恐不能吸引众人的眼球。c 经济学家认为,在当前经济回暖的情况下,假如过早地退出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会让已经取得的成果化为泡影,进而恶化就业形势。d虽然,职责特到部门,也是希望铁路运输前进,不过,与其求全责备铁道部,不如个个都当诸葛亮,为铁道建设和铁路客运献计献策。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413”哈尔滨火车脱线案成功告破。因为吴振金破坏铁轨并非临时起意,整个事件只有他一人完成,所以在警方拿出的诸多证据面前,他最终供认破坏铁轨的事实。b湖南卫视2013年第四季度全新推出的大型明星真人秀父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火爆全国,节目火爆的原因是人们对“女主内、男主外”文化中长期存在的“父亲角色失位”现象的重新审视。c“人肉搜索”不再是普通的网络行为,它已经给某些当事人带来了精神和物质的损伤,这与传统的暴力事件性质接近,自然就进入了法律监管的范围。d香港海洋公园在短短7小时内有6条濒危锤头鲨突然猝死,检视过锤头鲨尸体的专家怀疑鲨鱼的神经系统受病毒感染,但暂不清楚是什么病毒。 15、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为“慢城”下一个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字。(5分)“慢城”是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是指人口在5万以下的城镇、村庄或社区,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绿化,支持绿色能源,支持传统手工方法作业,没有快餐区和大型超市。根据“慢城”运动联盟的规定,想要成为其中一员,必须在人口、环境政策、发展规划、基础设施、食品生产甚至青少年教育等方面满足多项具体规定。16、某校高二进行选修课总结,有多位同学在课堂上交流了各自深切的体会。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同学的发言补充完整。内容从选修课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三个模块中进行选择。(6分)甲同学 学习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我能深刻地感受到散文内抒发的思想感情:林语堂对北平故都文化的敬仰与赞美,余秋雨对都江堰工程及李冰父子的歌颂与倾倒,张承志对戈璧滩汉家寨几间泥屋的尊崇与依恋。乙同学 学习 ,我能 : , , 。五、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有一种鸥鸟,常数万只聚在一起飞行,而它们飞行的步调惊人地一致,好像有一个总指挥在指挥着它们。其实,每只鸥鸟是通过观察身边七只鸥鸟行动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自己的飞行姿态,以便与身边七只鸥鸟的飞行保持一致。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14年高二年级升级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 c(损:减少。)5. a(是刘庠向契丹提出请求。表明刘庠有见识,不在直言范围之内。注意:隐含“敢于直言”之意,因为句前是“英宗求直言”句。“不敢附安石”是直言反对王安石。属刘庠职内顺理上奏,也可看作是刘庠直言劝谏。可算作模糊项。)参考译文:刘庠,字希道,彭城人。八岁时能写诗。蔡齐将女儿嫁给他做妻子,蔡齐死后用他遗留下的奏章,使刘庠补授将作监主簿。后来又考中进士,官任高密广平院教授。宋英宗要求(大臣)直言谏上,刘庠上书议论时事,皇帝拿给韩琦看,韩琦说“看不出”,皇帝更加赞赏看重他。(当时)日食刚刚发生几天,皇帝的花园中正准备(游猎)器物等待皇帝临幸,刘庠说这并不是恭敬回应上天警示的办法,皇帝下诏书停止了这种做法。修建安放宋仁宗神像的祭殿,十分宏大壮丽。刘庠说:“天子的孝行,在于继承先帝遗志,使国家基业兴盛,不在于宗庙的华丽奢靡。应该削减它的规制,来显示先帝节俭的美德。”宫内奉宸库被盗,要惩治看守库藏的官吏。刘庠说:“在皇城里巡查和各种禁令是那么严厉,实际上安全是由近侍主持,应当一并查处。”宋仁宗的外戚李珣犯了销金法,刘庠上奏说,法律的施行应当从贵戚近臣开始。皇帝有病,太子之位还没有确立,刘庠奉上奏疏说:“太子是天下的根本。汉文帝从登基建元开始便想到封立子孙使他们代代相传。颖王年长并且贤能,应该马上确立为太子,让他每天侍奉在宫内,阅览各地的奏章。”皇帝(对刘庠的建议)全都实行。 宋神宗继位,刘庠升为殿中侍御史,为右司谏。(上书)说:“中原地区抵御西戎的策略,恪守信义是上策。昔日西夏元昊的叛乱,五次进攻中原五次取得胜利,国内被陷入困弊的境地。如今不如(向他们)表明大信大义,放弃眼前的功利,谋求国家长远的利益。”刘庠奉命出使契丹:先例,两国在皇帝的忌日做事彼此都可以不避讳。契丹在白沟设宴,当天恰好是宋英宗的祭祀之日,刘庠请求停止宴会,契丹被道义感动,听取了刘庠的要求。 被授予集贤殿修撰、河东转运使。刘庠考虑河东一路的物产,铸铁的盈利最为丰饶,他请求恢复废弃的冶炼场所,开通限州的盐和矾石的运输,开展贸易来补给费用。又请求征募百姓往塞下运输粮食,预先备足粮食。刘庠晋升为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契丹侵占了霸州的土场,有人说黄河以北地区不可不防备。刘庠奉上五策,推断契丹一定不会有行动,后来果如他所料。 刘庠不肯屈意为王安石做事。王安石想要见他,告诉主管谒见安排的人说:“今天别的客人来了一概不接纳,唯独刘庠来了,立刻告诉我。”有人(对刘庠)说:“王公心意如此,你为什么不前往一见呢。”刘庠说:“见了他,说什么呢?自从他执政以来,不曾有一件事合乎人情。假若(他)问起青苗法、免役法,我用什么话来回复他呢?”最后也没有前往(拜见)。上奏评议新法,宋神宗晓谕他说:“为什么不和大臣同心协力济苍生治天下呢?”刘庠说:“臣子对君父只是各自展示自己的心志罢了。我只知道侍奉陛下,不敢攀附王安石。”契丹在云中建置王庭,派遣骑兵侵略内地,被守边的士兵捉住。契丹多次传书取人,又派遣使者来议疆界的事。大家都怀疑契丹要发动进攻,想要做大的防备。刘庠上奏说:“云朔地区年成不好,部队没有存粮。契丹虚张声势,显示强大,开启祸端,理亏在他们不在我们,希望不要听信。应该先对契丹晓之以理,然后整顿军队,察看敌人的破绽。元祐初年,加封为枢密直学士,任渭州知府。去世时,年纪六十四。宣仁皇后听到消息后说:“帅臣极难得,刘庠可惜啊。”刘庠有做官的才能,精通历史,王安石也称赞他知识广博。去世后,苏颂论述刘庠在治平时建立储君之功,皇帝下诏褒奖并录用其子。(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首句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表达了思归故里的强烈愿望及不能归家的怅恨。“来日苦无多”表达对时光流逝、年岁已高的感慨。“山中友,鸡豚社酒”等句,表现了作者与黄州百姓之间纯真质朴的情谊。“人生底事,来往如梭”表达自已失意坎坷、无法掌握命运的痛苦之情。“好在堂前细柳”至篇末,表达对黄州雪堂的留恋。(写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共5分)9、 比喻:用“来往如梭”比喻人生无定,表达人生失意坎坷,自己无法掌握命运的痛苦之情感。 想象(虚写):“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二句,想象自己即将到达之地的景象,表达随缘自适的思想。拟人:将“堂前细柳”拟人化,说柳惦念我,实则表达自己对黄州的留恋之情。(每点2分,共6分)10、忳郁邑余侘傺兮 宁溘死以流亡兮 秦爱纷奢 奈何取之尽锱铢往往取酒还独倾 呕哑嘲哳难为听。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1)a e (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b项表述不准确,其作用仅仅在于引出对传主邵逸夫的介绍,而非“统领了全文,点出主题”。c项和原文不符,“赠款金额近47.5亿元港币”而非“捐款金额达到了47.5亿元”。d项说法不够准确,原因解释错误,表示哀悼和敬意的原因有很多,邵逸夫先生的捐助只是其中之一)(2)邵逸夫先生是一位支持内地、香港教育的爱国人士。他通过“邵逸夫基金”捐资办学,建设施。还和内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2分)邵先生是一位低调的实业家。他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有亲和力。(2分)邵先生是一位有千秋之功的慈善家。他为国为民,慈悲为怀,关注人类科学,创设“邵逸夫奖”。(2分)(3)四个小标题形成行文线索,统筹全文的材料,突出“捐资助英才”的主题。(2分)四个小标题在材料的安排上形成了递进关系,从捐资助教育、助科研到助英才培养,再到人们对他的感念追思,逐步拓展,使传主的形象越老越立体丰满。(2分)四个小标题使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加深读者的印象。(2分)(4)示例一:我认为“千金”无须散尽。(2分)“千金散去”须有资本。李白为诗仙,邵先生是著名实业家,他们有运作千金的魄力,而我们芸芸众生不能也不必。(2分)“千金”并未散去。邵逸夫先生“散尽千金”实为回馈社会,是为了祖国乃至人类的教育事业,我们应该向他致敬。(2分)即有千金也应节俭,节俭是美德,浪费为可耻。(2分)示例二:我认为“千金散尽”可矣。(2分)“千金散尽”为大义。邵逸夫先生捐资百亿巨资,为教育科研的千秋大业做出了贡献,是一位伟大的慈善家。(2分)“千金散去”显性情。诗人李白在散尽资财,沽酒赋诗时,排忧解愁,得洒脱之本真。(2分)“千金散尽”是态度。生活中,既要注重节俭,更要豪爽大方,不能做金钱的奴隶,千金要为我所用,为我服务。(2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 d (a项,“春霄”应为“春宵”, “绰”读chu;b项,“缪”读mu;c项,“列却”应为“列缺”)13、a 乔迁之喜: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b摇旗呐喊: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 c、化为泡影:多用来指“希望、诺言、计划”这类还未成事实的东西落空。此处应为“化为乌有”。d求全责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该成语不能带宾语,所以使用错误。14、b(a项强加因果 c搭配不当,应该是“物质的损失和精神的损伤。 d项“突然猝死”重复赘余。)15、示例:“慢城”是指人口在5万以下(1分),追求绿色生活方式(2分),不设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1分)的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1分)。16、示例1: 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我能真切地体会到诗歌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屈原塑造的湘水女神的哀怨与执着,杜甫感受的五更鼓角的悲壮与苍凉,陆游描写的沙场驰骋的激愤与豪迈。示例2: 学习外国小说欣赏,我能深刻地感悟到小说里体现的人格魅力:丹柯带领大家走出黑暗的果敢与智慧,牧羊少年寻梦之旅的勇气和执着,朗德纳克侯爵在濒临绝境时的赏罚分明与指挥若定。示例3:学习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我能真切地体会到传记中蕴含的传主的人格精神:杜甫关注现实和感时忧国,毛泽东百折不挠和献身理想,贝多芬战胜困难和扼住命运。【解析】第一句是总写该选修课的特点,后几句紧扣课文内容的举例印证。仅写出选修课教材课目名称一句的不给分。五、写作(60分)(一)立意指导:从材料本身来看:“其实”一句是揭示寓意的关键语句,这句话中有三个关键词“通过观察”“随时调整”和“保持一致”,三个短语中,前两个与后者构成因果关系,即“要在团队中保持一致,就应通过通过观察并随时调整”。据此,就可以提练出中心论点。还可以这样看:“身边七只鸥鸟”的行为影响了这只鸥鸟,这只鸥鸟也是团队的一员,它也影响着“身边七只鸥鸟”。通过彼此影响,从而达到“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影响着你的是你身边的人,你同时也影响着你身边的人。从个体(一只)的角度看: 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的边缘人,往往就是不能通过观察,调整自己) 先做好自己,再影响你身边的人(家庭、集体、社会) 个体对群体的作用不容忽视。 当大流方向出错,个体就要单飞行、或领航从集体的(一只和七只角度)看:团队中应彼此适应、相互影响(谈如何合作和保持步调一致) 每人都是团队的一员,要使团队“保持一致”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就应该关照彼此、相互包容、相互影响(不内讧、相拆台)(二)参考题目:个人进步铸就集体辉煌 莫作孤雁,踽踽独行 融入集体,共筑和谐个体发展应契合集体利益 局部成就整体之美 让个体与集体携手共进 (三)例文展示:做一只合格的鸥鸟席慕容曾言:每一条路都有它不得不跋涉的理由:每一件事都有它不得不做的理由。每一只鸥鸟都做同一件事使得他们的队伍总是那样整齐。我们要做一只合格的鸥鸟,随时调整自己的飞行姿态,不连累集体,为集体造福。假设,欧群里有一只鸥鸟没有随时调整自己的飞行姿态以便于身边七只鸥鸟保持一致,那结果会怎样呢?我们会看到七只整齐的鸥鸟和一只飞奔离群的鸥鸟。再假设,八只鸥鸟都不遵守那“无声的指挥”结果,我们会看到满天乱喳叫的鸥鸟,再也没有艺术美的存在。到时,惊弓之鸟何止一只呢?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独臂军官,因功绩显赫而到一山区作指挥。但每次部队集合时,他总是最后一个到达的人。看着同志们同情的目光,他十分难受。于是,他开始反复练习包装包裹,每次都练得鲜血淋漓,但他不放弃,最后他成为部队里做的最快的人,再也不拖后腿,部队因此在每次作战时都快了很多。部队里的每个人包括独臂军官在内的人都做好了自己的事情使得部队得到利益。他们每一个都是一只合格的鸥鸟,他们不连累集体,也为集体造福。法国诗人里尔本说:灵魂是身体的庙宇,失去了灵魂,雨水就会滴在身上。我们体内的每一个零件每天都做着自己的事情,使我们的身子能正常运作,使我们安然,健康。集体是我们的灵魂,它承载着一切。在这里,也许我们都是大众脸,无法让外人看到我们独特的美,但外人也因我们的集体也赞美我们。但若离开这里,我们将是独孤,没有一个庙宇,一个幸福安全的港湾为我们随时随地地遮风挡雨。做一只合格的鸥鸟,这会使你收益良多。因为希腊每一位哲人的倾心研究,才会有智者学派的光辉:因为每一个游泳运动员都有认真做事与整体保持一致,才会有游泳集体奖项落入我们的怀抱“因为为你读诗的每一位成员都认真学习,认真做事,认真地做一只鸥鸟,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效应伴随着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它,使它成功。米兰-昆德拉说过,生命是一颗结满可能的树。当每个人都做好一只鸥鸟该做的事,这世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是一行整齐的美。集体的美就是你的美,那是所有共同的努力,做一只合格的鸥鸟吧,和你的伙伴保持一致,一切因你而美好。适应发展 鸥鸟通过观察身边其他鸟行动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飞行姿态以便与其他鸥鸟的飞行保持一致,以致于数万只鸥鸟飞行步调才能如此一致。我认为只有与社会相适应,才能与是个与社会共同发展。 狂人日记的作者鲁迅,他本以为做医生就可以拯救百姓挽救生命,却没想到死的人多了,该如何医起,又该如何挽救。于是他选择了弃医从文,在这个以文取胜的年代,他用文章唤起了人们的意识,唤起了人们对于自由追求的渴望,这比医好那些不知所谓的人要来的实在。 鲁迅没有一意孤行,他看到了社会的现状,他选择了适应这个时代的职业,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医好”了无数的人。 只有与社会相适应,才能与社会同步。 德意志光场上还屹立着一座伟大受人尊敬的雕像,只要人们经过德意志广场便会抬头仰望这座神圣的雕像。雕像刻着的人正是李斯德。 李斯德看着如此混乱的德意志,便提出了关税同盟的意见,起初并不被国人看好。后来这个意见让德意志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 政治稳定,为德意志帝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国人对他的看法有了180度的转变。 因为李斯德的意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应了德意志帝国的社会现状,所以国人为他雕刻人像,并作为崇高之物屹立于德意志广场。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如果脱离了时代需要,脱离了时代轨道,那么你将会被排挤,永远不得前进。 话说清代时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没有与国际接轨,没有同国际交流合作,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人民还在种田织布为生计,这就是没有与时代相适应的结果。 所以,只有与社会相适应,才能与社会同步发展。鸥鸟如果没有跟随其他鸟的状态步调,或许他现在正被遗落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吧!改变自己米兰.昆德拉曾言:“生命是一棵结满可能的树。”水滴虽小,但却能穿过岩石;烛光虽弱,但却能照亮黑暗。在困境前,不退缩,不逃避。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生命的主宰,跟上时代的步伐,憧憬美好的未来。有一种鸥鸟,数万只聚在一起,而它们的飞行步调惊人地一致,因为,每只鸥鸟在观察身边七只鸥鸟行动的变化后,跟着随时改变,以便与身边七只鸥鸟的飞行保持一致。在芸芸众生里,发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改变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不足以落后。善于发现美中不足,以此来改变自己,改变一个国家,改变一个民族,使自己成为众人楷模的对象,敬佩的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废除种族制度的南非国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曼德拉被关在监狱里,看到了种族歧视等不公平的待遇,放下一切仇恨,改变自己,用自己坚强不屈,理性的和平观去改变南非这个国家,他认为黄家驹的光辉岁月最直抵内心深处的感想,所以以此来表明内心的坚强,从此来造福于南非,改变自己 ,抑能改变一个国,曼德拉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切。成功并不是眷恋于无所事事的人,只有改变自己的不足,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总会有一扇为你打开的人。皮尔卡丹小时候渴望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家,但是家境贫穷所迫,他被迫到一家裁缝店工作,但他厌恶极了这项工作,认为这是无聊的事情,便写信给著名的“芭蕾舞音乐”教授,告诉他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用益物权
- 纯水系统考试题及答案
- 茶叶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支点是什么
- 政策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 引入新质生产力的企业案例
- 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核心
- 新质生产力:三新一高解读
- 重心的概念与意义
- 工会干部视角:新质生产力探讨
- 老年人护理基础知识
- 森林生态系统韧性-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反光运动服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二级安全培训题库及答案
- 房东租房合同免责协议书
- 2024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真题带答案分析
- 公路声屏障安装施工合同
- T/CECS 10400-2024固废基胶凝材料
- 劳动纪律管理培训
- 《文字之旅》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