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一历史 39课时作业.doc_第1页
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一历史 39课时作业.doc_第2页
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一历史 39课时作业.doc_第3页
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一历史 39课时作业.doc_第4页
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一历史 39课时作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一历史习题:3-9b出现手工工场的行业增加,工场的规模增大c封建经济停滞,半封建经济发展d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解析:中国的封建经济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表现形式为男耕女织,而外国商品的倾销,使“耕”、“织”分离,也就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分离。答案:a2下图是某种经济形态下人们生活的写照。这种经济形态开始解体于()a明朝中后期b鸦片战争后c洋务运动期间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解析:本题考查迁移理解能力。图片显示的是自然经济形态,而这种经济形态开始解体于鸦片战争后。答案:b3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和丝的出口量大增,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是中国茶、丝生产迅速发展,质量提高的结果表明了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了世界市场反映了中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的增强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中国自然经济起到了瓦解作用abcd解析:鸦片战争后,欧美各国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还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这样就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c4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江南制造局和福建造船局糜费过多,难以维持。1871年,顽固派官吏提出攻击,要求撤销这些局厂,但李鸿章、左宗棠等不肯停办。至此洋务运动显然不得不转向民用企业方面发展。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企业的社会经济条件是()a当时国内出现了日益扩大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b在外资企业诱导下c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问题d部分地主官僚绅商对投资新式工业有兴趣解析: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给洋务派的民用企业提供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答案:a5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为研究洋务运动确立了一个“守旧与创新”的主题,下列对该主题的理解正确的有()守旧是指洋务运动不愿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创新是指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守旧是对洋务运动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而言的创新是指洋务运动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变革abcd解析:洋务运动虽然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教育、国防等方面的近代化,但是其最终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故“守旧”指维护封建统治,“创新”指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故错,可排除;错在“全面变革”,可排除。答案:b6(2012诸城模拟)开办轮船招商局“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a改变了中外贸易状况 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c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解析:洋务运动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答案:c7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解析:a、d两项本身说法有误,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近代的工业生产方式;洋务运动期间没有大规模的列强入侵和农民起义等,社会环境相对安定。c项为外因,应该从中国内部来分析。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注定洋务运动不可能成功;腐朽的清朝统治阻碍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力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外壳中发展起来。答案:b8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a属于近代的民族工业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解析:由采用蒸汽机等机器生产,产品行销欧美获厚利等信息可判断是近代的民族工业。答案:a9人类社会生产的动力大致经历了人力、人力畜力机械力自然力、人力畜力机械力自然力机器力三个阶段。中国最早进入第三阶段的地区是()a中原地区 b环渤海地区c东南沿海地区 d长江中上游地区解析:注意第三阶段中的关键信息“机器力”,最早使用机器力的地区是东南沿海地区。答案:c10近代以来,许多人士投资近代企业。从下表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18401894年间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数比例表投资者 所占比例(%)官僚、地主 30.86一般商人 18.52手工作坊主 7.41华侨商人 7.41a.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b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c部分投资者来自国外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解析: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表格中没有反映d现象。答案:d11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a苏州 b重庆 c上海 d沙市解析: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同时并存三类性质的企业只能是受到列强侵略较早的上海。答案:c12南海县志(1910年)载:“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縆,以其交洋人也。”这反映了()a机器缫丝业曾受传统观念束缚b近代工业创建于被迫开放的口岸c列强侵略刺激了中国工业起步d近代洋务企业是学习西方的产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对机器缫丝的不公正称呼说明了新事物并未得到群众的认可,a项符合题意。答案:a13(2012银川模拟)分析以下材料,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有()项目民族企业官办企业外商企业企业数量(家)300311931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强具有分散性abcd解析: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答案:c二、非选择题14以下两组图片体现了洋务运动开展前后我国社会发生的变化。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根据图1、图2,分析在冶炼业方面新旧生产方式有什么不同。(2)根据图3、图4,分析新军舰与旧战船有什么不同。(3)有人认为,“洋务运动灭,近代化兴”。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解析:本题以图片材料形式考查了洋务运动前后我国社会发生的一些变化。第(1)问解答时注意抓住关键词“新旧生产方式”;第(2)问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比较,有一定难度;第(3)问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答的关键在于分清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的关系。答案:(1)旧:手工生产;新:机器生产(2)旧:人力划桨、木船;新:蒸汽推动、铁舰。(3)提示: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其经验、教训均有利于近代化的进一步发展。答案围绕这个核心展开即可。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机材料二(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摘自南海县志卷21材料三采用机器生产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同在一厂房里工作,有伤风化 摘自1874年捷报卷12请回答:(1)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它与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