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資訊新未來 2 前言 自20世紀中期以來 電腦迅速的融入人類生活 數十年來資訊科學的發展早已超出原先計算器的範疇 成為一種新的資訊製造器 儲存器 傳播器 而且搭載的資訊範圍包含人類所有知識領域 從科技 藝術 人文 教育 等 各領域都開始使用電腦為工具 因此 身為21世紀的現代人 我們有必要對於電腦的定義 發展的歷史 以及未來的趨勢有所認識與了解 3 本堂課重點 1 1電腦是什麼1 2電腦的演進1 3電腦的種類1 4機器人的發展 夢想成真 4 1 1電腦是什麼 一直以來 人類不斷的發明可以幫助人們處理資料的工具 從算盤 計算尺 到機械式的加法器等等 發明這些工具的目的 無非是希望能藉以提升資料處理的速度及準確度 但在二十世紀前 這些計算器都還停留在機械式的範疇 且在計算及處理資料的能力上未能有大幅度的提升 直到使用電子科技的電腦誕生 人類才跨出革命性的一步 並開啟了資訊時代 5 電腦是什麼 6 電腦是什麼 1 1 1電腦的定義與硬體的5大單元架構馮鈕曼架構 VonNeumannArchitecture 1 1 2電腦硬體5大單元的運作方式電腦的儲存單位與時間單位 7 1 1 1電腦的定義與硬體的5大單元架構 電腦是一種可以接受資料 命令 並加以分析 過濾以迅速處理資料 然後輸出對應結果的電子化設備 一部電腦包含硬體 Hardware 及軟體 Software 兩大部分 兩者互相搭配 才能有效運作 完成我們要求的工作 其中所謂硬體 是指組成電腦的各項機械 電子設備 而軟體則是用以控制電腦動作的指令 程式 8 電腦的定義與硬體的5大單元架構 電腦硬體的架構主要是由輸入 記憶 控制 算術與邏輯 輸出等5大單元所組成 9 電腦的定義與硬體的5大單元架構 輸入單元 InputUnit 輸入單元是將資料輸入電腦的管道 當我們輸入資料時 輸入單元會將這些資料先轉換成電子訊號 然後才傳送至電腦內部處理 鍵盤 滑鼠 讀卡機 光筆 條碼閱讀機 掃瞄器 數位相機 等均屬輸入單元的設備 記憶單元 MemoryUnit 記憶單元是電腦存放程式與資料的地方 它包含主記憶體及輔助記憶體兩種 主記憶體用來儲存處理中的程式和資料 輔助記憶體則是用來儲存暫時不用的程式和資料 硬碟機 軟碟機 光碟機 等是目前在個人電腦上使用相當普遍的輔助記憶體 10 電腦的定義與硬體的5大單元架構 控制單元 CU ControlUnit 控制單元負責控制 協調電腦各單元間的相互運作 電腦的所有作業程序 與其他單元間互動的協調工作 資料的傳遞等 皆需透過此單元來控制監督 算術與邏輯單元 ALU Arithmetic LogicUnit 此單元是電腦執行算術運算 邏輯判斷的單元 可說是電腦的核心 當資料由輸入單元送至記憶單元後 電腦透過程式的控制將資料讀入此單元進行運算 最後才將運算的結果送回記憶單元 11 電腦的定義與硬體的5大單元架構 輸出單元 OutputUnit 輸出單元是電腦輸出資料的管道 資料經過算術運算後 藉由輸出單元將運算的結果顯示或列印出來 螢幕 印表機 喇叭 繪圖機 等均屬於輸出單元的設備 12 馮鈕曼架構 VonNeumannArchitecture 前述電腦硬體的五大單元架構 就是馮鈕曼架構 VonNeumannArchitecture 依此架構設計的電腦 則稱為儲存程式型電腦 Stored ProgramComputer 13 馮鈕曼架構 VonNeumannArchitecture 最早的計算機是為特定用途所製造 例如1 2 2節介紹的ENIAC其目的是為了計算砲彈的彈道 直接透過電路設計程式 如果想改變其 程式 則必須更改線路 甚至重新設計機器 而馮鈕曼架構 則是將 程式指令 由 電路開關 變為 資料 儲存在記憶體中 算術與邏輯單元再由記憶體讀取指令執行 這樣的架構 讓計算機不再只能為特定目的設計 製造 而能有更廣泛的用途 14 1 1 2電腦硬體5大單元的運作方式 5大單元各司其職 分工合作 以實現人們所要求的任務 以下是5大單元的運作示意圖 15 電腦硬體5大單元的運作方式 16 電腦硬體5大單元的運作方式 這5大單元清楚地劃分出每種配備的工作內容 以及彼此的協調關係 所以電腦就能正常運作了 17 電腦的儲存單位與時間單位 由於電腦處理資料的速度非常快 若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小時 分 甚至秒來描述其處理時間 都很不方便 因此通常使用更小的單位 以下為電腦領域中 較常用的時間單位 毫秒 Millisecond ms 千分之一秒 1ms 10 3s 微秒 Microsecond s 百萬分之一秒 1 s 10 6s 奈秒 Nanosecond ns 十億分之一秒 1ns 10 9s 18 電腦的儲存單位與時間單位 電腦儲存資料的 最小 單位為位元 bit 每一個位元可以表示一個0或1 而8個位元則稱為1個位元組 Byte 電腦的儲存設備基本上都以位元組作為資料存取的基本單位 一般常見的單位與換算方式如下 1KiloBytes KB 210Bytes 1024Bytes1MegaBytes MB 220Bytes 1024KB1GigaBytes GB 230Bytes 1024MB1TeraBytes TB 240Bytes 1024GB 19 電腦的儲存單位與時間單位 Kilo Mega 等都是公制單位的前置字 其實依照公制的規定 每個單位間的換算應該使用103 而不是210 所以理論上1MB應該等於1000KB 其他單位也一樣應使用1000而非1024做為換算的數字 為了解決可能發生混淆的問題 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 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 曾經提出一套新的前置字 建議使用KiB MiB GiB TiB做為以1024換算的單位 讓KB MB GB TB的換算數字回歸原本公制單位規定的1000 20 電腦的儲存單位與時間單位 不過IEC提出的前置字尚未廣被接受 目前大眾仍然習慣使用1024做為KB MB GB TB的換算數字 所以本書隨後內容除非特別說明 否則也會以1024為換算數字 21 1 2電腦的演進 從第一台電腦問世至今 不過是短短60幾年的時間 但其對人類的影響 卻足以媲美前兩次的工業革命 在本節中 我們要看看近半世紀以來電腦的發展 22 電腦的演進 23 電腦的演進 1 2 1電腦先驅 差分機與分析機 十九世紀 1 2 2真空管電腦 第1代電腦 1946 1953 1 2 3電晶體電腦 第2代電腦 1954 1963 1 2 4積體電路電腦 第3代電腦 1964 1970 1 2 5微處理器電腦 第4代電腦 1971 現在 1 2 6未來趨勢 第5代人工智慧電腦 24 1 2 1電腦先驅 差分機與分析機 十九世紀 十九世紀的英國數學家CharlesBabbage獲得了英國政府的資助 開始研發差分機 DifferenceEngine 這是一部使用蒸氣為動力的機械式計算器 而後他更擴展了原先想法 認為理想的計算機應該具有程式化的功能 也就是可以依照指令改變執行程序 因此轉而研發分析機 AnalyticalEngine 25 電腦先驅 差分機與分析機 十九世紀 26 電腦先驅 差分機與分析機 十九世紀 可惜因為當時的技術跟不上Babbage的設計 所以差分機與分析機最後皆無法製造成功 不過因為Babbage劃時代的想法與設計 已具備現代電腦運作的概念 所以一般都公認Babbage為電腦之父 Babbage設計分析機時 當時的數學才女AdaLovelace非常欣賞分析機的想法 所以也一起參與研究 Ada為分析機寫了一份如何計算白努利數 BernoulliNumbers 的規劃 演算法 並且設計了一個流程圖 因此後世稱Ada為歷史上第一位程式設計師 如果想要多瞭解Ada的成就 可以參考15 3頁 27 1 2 2真空管電腦 第1代電腦 1946 1953 1946年 人類第一部電腦問世 稱為ENIAC 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 是由美國賓州大學的JohnW Mauchly與J PresperEckert以 真空管 VacuumTube 為主要元件製造而成 其目的是為了用來計算砲彈的彈道 這部電腦使用了約18 000個真空管 15 000個繼電器 Relay 長15公尺 寬9公尺 重30噸 一秒鐘內大約能作5000次加法運算 28 真空管電腦 第1代電腦 1946 1953 29 真空管電腦 第1代電腦 1946 1953 真空管的壽命短 不易散熱 易故障 又佔空間 不過ENIAC的發明不僅為日後的電腦發展奠下基礎 也宣告了 資訊化 時代的來臨 ENIAC出現後 1951年第一部商用電腦UNIVACI誕生了 這部電腦為美國人口普查局處理人口統計的資料 前後共運轉了12年 而ENIAC則運轉了約十年 於1955年10月2日退休 30 1 2 3電晶體電腦 第2代電腦 1954 1963 1947年 貝爾實驗室的三位科學家JohnBardeen WalterBrattain及WilliamShockley發明了電晶體 Transistor 由於電晶體與真空管比起來 耗電少 體積小 穩定度又高 因此逐漸被大量應用在電子學的領域 且不久後便取代了真空管的地位 31 電晶體電腦 第2代電腦 1954 1963 32 電晶體電腦 第2代電腦 1954 1963 1954年 貝爾實驗室使用電晶體製造了世界上第一部電晶體電腦 讓電腦的發展又往前進了一步 此電腦中有800個電晶體 體積及重量都較真空管電腦小 而加法運算的速度則可達到10 6秒 33 1 2 4積體電路電腦 第3代電腦 1964 1970 1964年IBM公司向全世界宣布 使用積體電路 IC IntegratedCircuit 研製成功的IBM360系列電腦正式推出 是第三代電腦的開始 一片積體電路可以取代數個電晶體的功用 因此第三代電腦的體積變小了許多 重量也輕了許多 運算速度則較電晶體電腦快了數百倍 可達到10 8秒 然而價格卻更為便宜 電腦不斷朝更快 更小 價格更低發展 34 1 2 5微處理器電腦 第4代電腦 1971 現在 由於積體電路技術不斷的改良 延伸出高密度IC 稱為 超大型積體電路 VLSI VeryLargeScaleIntegratedCircuit 超大型積體電路能容納比積體電路更多的元件 每平方公分可容納數千至數萬個電子元件 1971年美國英特爾 Intel 公司成功的將電腦中負責處理運算及控制部分的電子元件 設計到一片VLSI晶片上 發展出 微處理器 Microprocessor 而第4代電腦便是使用微處理器做為電腦的中央處理單元 CPU 35 微處理器電腦 第4代電腦 1971 現在 在這之前 電腦只有大型電腦 迷你電腦等種類 關於電腦的種類請參考1 3節 不論體積或售價 都不是一般人所能負擔 不過微處理器使電腦的體積大幅縮小 因而促成個人電腦 PC PersonalComputer 的推出 每個人都能擁有電腦的時代於是來臨 36 最早被用來當成個人電腦CPU的微處理器是英特爾公司於1974推出的8080 此後個人電腦的發展更加迅速 1981年IBM公司推出的IBMPC使用Intel8088微處理器 1983年則開始加入Intel8086微處理器 1984年以後使用Intel80286 80386 80486的個人電腦陸續推出 直到今日採用Pentium Celeron Athlon Opteron 等各種不同微處理器的個人電腦 微處理器電腦 第4代電腦 1971 現在 37 微處理器電腦 第4代電腦 1971 現在 因為英特爾早期推出的個人電腦微處理器都是以 86 做為結尾 這一系列的微處理器皆具備類似的架構而且向下相容 新的可以相容舊的 例如80486可以執行原本使用於80386的指令 所以被稱為x86架構 x86是目前個人電腦中最廣為使用的架構 其他廠商製造的個人電腦微處理器也大多會相容於x86架構 38 1 2 6未來趨勢 第5代人工智慧電腦 這幾年 電腦不斷的朝體積小 儲存容量大 速度快 準確性高 功能強大 價格便宜等方向發展 但電腦仍有其功能上的限制 人類無法解決的問題 電腦也無法解決 問題必須被量化 有正確的資料輸入 給予正確的解題方法 程式 指令 才能產生正確的輸出結果 也就是說 電腦沒有人類的 智慧 無法自行思考 累積知識 創造知識 39 未來趨勢 第5代人工智慧電腦 因此 電腦在擁有高速運算的效能後 未來的發展便朝向所謂具有 人工智慧 AI ArtificialIntelligence 的第5代電腦 使用極大型積體電路 人工智慧 平行處理等技術 能了解人類的口語 具有推理 累積知識能力的電腦 第5代電腦與前四代的發展不同 其追求的已不是物理性的體積縮小 或性能上的速度加快 而是根本能力上的改變 因此所需突破的技術層面更高 目前能做到的只是讓電腦更方便使用 更人性化 離真正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40 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的概念最早由AlanTuring提出 並於1956年達特茅斯 Dartmouth 研討會中經多位學者討論後定名 其主要的目的在於 讓電腦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 推理及行動 目前人工智慧發展最大的問題在於 人類如何思考 若我們無法先了解人類的思考方式 又如何讓電腦思考 41 人工智慧 雖然人工智慧仍在研究發展的階段 但已有部分研究的成果被廣泛的使用 例如 專家系統 ExpertSystem 遊戲理論 GameTheory 等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便是IBM製造的電腦 深藍 DeepBlue 於1997年5月打敗世界棋王 除此之外 人工智慧應用的領域還包括有類神經網路 NeuralNetwork 機器學習 MachineLearning 模糊邏輯 FuzzyLogic 影像辨識 PatternRecognition 自然語言瞭解 NaturalLanguageUnderstanding 等等 42 1 3電腦的種類 電腦依其功能 速度 價格 體積等因素 大致上可區分為微電腦 工作站電腦 迷你電腦 大型電腦 超級電腦等 1 3 1微電腦1 3 2工作站電腦1 3 3迷你電腦1 3 4大型電腦1 3 5超級電腦1 3 6筆記型電腦 平板電腦 PDA 43 1 3 1微電腦 微電腦 Microcomputer 即大家所熟知的 個人電腦 PC PersonalComputer 以體積小 價格低 容易使用為其特色 廣受家庭 學校 及公司行號所喜愛 44 1 3 2工作站電腦 工作站電腦 Workstation 外表看似個人電腦 但功能與價錢超出個人電腦許多 它的內部構造和設計重點與個人電腦也不盡相同 各家廠牌的工作站皆有其特色 有的著重繪圖功能 有的則著重大量資料的處理能力 通常提供工程單位與科技研究單位使用 45 工作站電腦 46 1 3 3迷你電腦 迷你電腦 MiniComputer 通常使用在企業或學術機構 因為比較便宜 而且較易維護 所以常成為大型電腦 參閱下一節 的替代品 47 迷你電腦 48 1 3 4大型電腦 大型電腦 Mainframe 的外觀像冰箱一樣巨大 價格也高 通常只有大型企業或組織才負擔得起這些費用 大型電腦內部通常有數十顆到數百顆CPU同時運作 可快速處理大量的資料 如銀行的金融處理 航空公司的定位系統等 49 大型電腦 50 大型電腦 大型電腦因其商務需求 重視整體運算的效能 並強調穩定 安全 雖然大型電腦的市場有日漸萎縮的趨勢 但無論其他架構如何先進 費用如何低廉 對於商務取向的客戶而言 仍有其無法取代的優勢 RAS 亦即穩定性 Reliability 可靠性 Availability 及可服務性 Serviceability 51 1 3 5超級電腦 超級電腦 Supercomputer 主要是使用在高科技研發或軍事應用上面 其特色是具有超高速的運算能力 如氣象局便需藉其能力來預測天氣 軍事單位用來計算飛彈彈道 研究單位用來做非常複雜的運算 等 下圖是2006年11月超級電腦評比中 取得世界第一快榮耀的IBMBlueGene 藍色基因 52 超級電腦 53 分散式運算 完成平民的超級電腦夢想 追求更高的運算能力一向是資訊科學的重要課題 此外 其他領域學科 如氣象 醫學 生命科學 等 也都需要高速的電腦來進行模擬或運算 因此超級電腦可說是很多單位夢寐以求的機器 可是建造一台超級電腦必須花費相當多的費用 不是普通人或一般團體單位可以負擔 不過正好最近十年來個人電腦上的微處理器速度以倍數成長 雖然單一個人電腦的運算能力仍比不上超級電腦 但如果集合數千 數萬部個人電腦一起運算 那麼速度可就不輸超級電腦了 54 分散式運算 完成平民的超級電腦夢想 事實上 前500名的超級電腦中 就有相當多是使用大量個人電腦串接而成的 下圖是美國NCSA NationalCenterforSuperdomputingApplications 國家超級電腦應用中心 使用超過1450台個人電腦組成的Tungsten超級電腦 在2003年11月的評比高居世界第4名 而2006年11月仍維持第59名 55 分散式運算 完成平民的超級電腦夢想 56 分散式運算 完成平民的超級電腦夢想 當然一次買大量個人電腦來串接也是需要很高的費用 不過因為網路已經逐漸普及 如果可以透過網路串接許多台個人電腦 讓每一台個人電腦下載部分資料進行運算 完成後將結果回傳到中央伺服器 然後再繼續下載其他資料來計算 就是一個經濟而且又能獲得強大運算能力的方法 這個方法稱為分散式運算 DistributedComputing 57 分散式運算 完成平民的超級電腦夢想 目前最有名的分散式運算計畫為SETI home SearchforExtra TerrestrialIntelligence 尋找外太空智慧 志願參加者只要連線到其網站http setiathome berkeley edu 下載並安裝相關軟體後 就可以讓自己的個人電腦在閒置時 開始計算與分析望遠鏡自宇宙獲得的資料 尋找是否有外星人的存在 所有參與者都有機會成為發現外星生命的第一人 58 分散式運算 完成平民的超級電腦夢想 59 分散式運算 完成平民的超級電腦夢想 參加分散式運算計畫可以讓自己電腦得到充分運用 因為對於大多數人而言 電腦中央處理單元處於閒置狀態的機會非常多 這些閒置未用的運算能力總計起來 可能相當於非常高速的超級電腦 如果都能運用於有意義的計算上 對於人類的未來不啻為一股非常大的助力 60 1 3 6筆記型電腦 平板電腦 PDA 除了上述的五大種類外 目前常見的電腦還有筆記型電腦 NB Notebook 平板電腦 TabletPC PDA PersonalDigitalAssistant 個人數位助理 以下分別為您介紹 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PDA 61 筆記型電腦 一般人對於電腦的印象都是擺在桌上又大又重的機器 但是筆記型電腦的誕生則打破了這個觀念 筆記型電腦的體積與重量比起一般電腦可說是又小又輕 讓人可以帶著走 並且放在膝上使用 62 筆記型電腦 筆記型電腦的發展逐漸成熟 不論價格與性能都已經不輸給一般個人電腦 因此放棄個人電腦轉而購買筆記型電腦的人越來越多 筆記型電腦再也不是高階商務人士專用的電腦 已經逐漸成為一般人購買電腦的選擇之一 63 平板電腦 平板電腦一樣具備了方便攜帶的特性 通常比筆記型電腦還輕還小 一般筆記型電腦需要放在膝上或桌上使用 而平板電腦則具備了觸控式螢幕 並有手寫輸入的功能 就類似一塊塗鴉板 可以直接拿在手上使用 更具人性化 平板電腦分為兩個款式 一種外型類似筆記型電腦 但螢幕可翻轉摺疊成一塊平板狀 另一種則是只有單一板塊 不具備鍵盤的純粹平板 64 平板電腦 65 平板電腦 平板電腦曾經獲得了微軟與其他公司的重視 認為可以取代筆記型電腦的地位 不過就目前來看 因為價格居高不下 電池續航力較低 重量仍然不夠輕等因素 導致現在仍無法普及 66 PDA PDA為掌上型的攜帶式產品 是目前主流市場上體積與重量最小的電腦 可以直接放在掌上以觸控筆進行操作與輸入 PDA一般用在記事 行事曆與通訊錄等用途 不過目前也逐漸結合手機 GPS GlobalPositionSystem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等功能 形成多用途的PDA 67 PDA PDA使用嵌入式系統 EmbeddedSystem 其體積非常小 電池所能提供的電力比較低 中央處理單元與記憶單元也受到限制 加上每一台PDA內部的硬體元件都不盡相同 與前述的筆記型電腦及平板電腦大多採用和個人電腦相同的x86架構的狀況不同 PDA上面常用的嵌入式作業系統有WindowsMobile 亦稱WindowsCE PalmOS Linux 不過目前WindowsMobile已經勝出成為主流 68 1 4機器人的發展 夢想成真 講到機器人 當然會聯想到變形金鋼 Transformer 這部全球大賣座的電影 在片中的機器人行動自如 變換身形而且還具有思考的能力 雖然電影是用比較誇張的手法來表現機器人的神勇 但這也表示人類對機器人的未來期待 是充滿想像力的 機器人在國外的發展已經有好幾十年 從1947年第一篇關於智慧型機器人的文章發表後 到全世界第一家機器人製造商UnimationInc 成立之後 包括史丹佛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 日本一橋大學等 都特別成立實驗室研究 69 機器人的發展 夢想成真 時至21世紀 我們看到機器人的發展已經走進一般人的生活中 例如SONY公司出品的AIBO寵物狗 QRIO人形機器人 Honda公司的人形機器人 美國iRobot公司出品的Roomba吸塵器機器人 以及Mitsubishi公司出品的Wakamaru家用機器人等等 各式新型號的產品持續推出 機器人已經從以前僅會走路 發展到能夠拿球投籃 以及跳民族舞蹈與街舞了 真是讓人非常振奮的成就 70 機器人的發展 夢想成真 71 機器人的發展 夢想成真 除了學術單位以及大型企業之外 對於一般的學生也能參與的活動 也是相當的多 世界上有許多致力於機器人發展的組織 他們會周期性的舉辦機器人格鬥或是機器人走迷宮之類的競賽活動 例如樂高公司教育事業部 LEGOEducation 與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委員會所合辦的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大賽 WorldRobotOlympiad 與FIRA FederationofInternationalRobot soccerAssociation 國際機器人足球聯盟所舉辦的FIRA機器人足球錦標賽 等 這些比賽台灣也都有派隊參加 並且得到很好的成績 72 機器人的發展 夢想成真 73 機器人的發展 夢想成真 台灣在機器人領域正在蓬勃發展 於西元2008年8月由台灣機器人產業發展協會 http www robotworld org tw 與政府單位共同主辦首屆台北國際機器人展 更是正面提升這個產業的技術與吸引力 各級院校開設機器人的課程也成為趨勢 以往機器人開發套件的價格較高 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夠接受 而現在也有一些企業推出機器人套件 價格也大幅下降 使得人手一 機 已不再是夢想 我們也期待機器人能成為台灣未來能勝出的關鍵 74 機器人的發展 夢想成真 75 機器人的發展 夢想成真 新一代的可攜式電腦 UMPC EeePC未來的電腦 光學電腦 DNA電腦 量子電腦 76 新一代的可攜式電腦 UMPC EeePC 目前筆記型電腦的體積與重量仍然不是很方便隨身攜帶 而PDA在功能與效能上有所侷限 原本平板電腦企圖彌補這中間的缺口 提供輕薄短小但是功能強大的電腦給使用者 不過很可惜在市場上並未成功 雖然如此 追求更輕 更薄 且功能強大的電腦依舊是科技產業不變的目標 UMPC英特爾與微軟於2006年開始推廣UMPC UltraMobilePC 希望能提供重約900公克 價格在500到999美元之間的可攜式電腦 77 新一代的可攜式電腦 UMPC EeePC 78 新一代的可攜式電腦 UMPC EeePC EeePC2007年10月 在UMPC還在令眾人期待時 華碩 ASUS 推出了強調易學 易玩 易攜帶 重量920克 售價依規格不同 從199到450美金不等的可攜式電腦EeePC 推出至今約半年的時間 已成為目前最熱門的產品之一 79 新一代的可攜式電腦 UMPC EeePC 80 新一代的可攜式電腦 UMPC EeePC EeePC成功達成低價 輕薄 好攜帶的特性 並透過特別設計 強調直覺易用的使用者介面 滿足目前一般人最常用的上網 閱讀文件的需求 成功打開市場 更計畫在2008年年中推出較原先7吋螢幕更大的9吋螢幕機型 81 新一代的可攜式電腦 UMPC EeeP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编版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词语有答案
- 江苏省盐城市2024-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
- 城市交通智能化发展前景研究
- 酒店行业市场复苏现状与前景
- “云·仓·配”带你走进智慧新世界-智慧仓储与配送管理知到智慧树答案
- “玩”创未来知到智慧树答案
- DB15-T 3155-2023 降雪对放牧畜牧业影响预报技术规程
- 水阻柜原理课件
- 消防消防水源保障方案
- 沉浸式戏剧市场推广渠道创新与2025年策略研究报告
- 银行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类似竞赛题型部分)
- 加盟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模板
- 医院节能培训课件模板
- 2025年初级工程测量员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低空经济发展及关键技术概况报告
- 学堂在线 经济学原理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湖北省宜昌市【辅警协警】笔试模拟考试(含答案)
- 2025学校“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及会议记录
- 动脉采血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护理
- 2025年高压电工作业操作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