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高三地理四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北省邯郸市高三地理四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北省邯郸市高三地理四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北省邯郸市高三地理四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北省邯郸市高三地理四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安一中、临漳一中、涉县一中、永年二中高三年级四校联考地理试题(分数:100分 时间: 90分钟)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该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1-3题。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a降水 b湖泊水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2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 d东南地区3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早于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b早于 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c晚于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d晚于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读图,回答4-5题。4、 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c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d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5、a洋流可能出现在右图中a丁处 b丙处 c乙处 d甲处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68题。6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bf处气压比g处低c气流自西向东运动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7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b环节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c环节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d环节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8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为西风漂流c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为赤道逆流小实验:(如图准备装置)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 。据此完成9-11题。9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a温室效应b酸雨污染c大气污染 d臭氧层破坏10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增加大气温度b能分解氧分子与氮分子为原子,使大气强烈增温c能吸收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d能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11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矿物能源火山喷发过度发展核电 过度砍伐森林a b c d某中学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天气变化,测得当地2011年11月3日6日同一时刻气温垂直分布数据(单位:c),据此回答12-13题。日期月日.12该地这几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11月3日,天气晴暖,气压较高b、11月4日,气温高,气流上升,可能为阴雨天气c、11月5日,该地出现大风,降温天气d、11月6日,天气晴暖,空气湿润13最不利于晨练的早晨是a、11月3日 b、11月4日 c、11月5日 d、11月6日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其正式名称应该叫钓鱼岛列岛,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位于123e-124e、25n- 26n,距我国台湾基隆约102海里,距日本那霸约230海里,其海域为沉积盆地,富藏石油。据此回答14-15题。14据地理位置推断,下列关于钓鱼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球位于近日点时,高温多雨 c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处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15钓鱼岛附近除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外,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因是 大陆架宽广,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大规模的人工鱼苗投放:附近有寒暖流交汇,使海水发生搅动 位于大河入海口,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a b c d下图为世界板块边界图,图中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读图,回答16题。16下图中的岛屿位于该区域的是 该图为某大洋东岸大陆等高线地形图;左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回17-18问题。17下图中能反映左上图沿ef线所作地层剖面示意图的是18若丙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则关于甲、乙两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东北岸冲刷严重 b、与乙河相比,甲河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小c、甲河的水能一定比乙河更丰富d、与甲河相比,乙河的航运条件更好下图为某地交通线路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9-20题。19图中公路可能位于a东北平原 b云贵高原c成都平原 d内蒙古高原20丁地最可能是a山顶 b陡崖 c山谷 d鞍部下图中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21-22题。2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定 aed bpm cab c d fg22.导致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海陆位置 c地形(盆地) d纬度因素读“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表”,完成2324题。年份总人口/万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家庭人口规模/人20007 438.078.7641.493.2323. 据表可以推论:19902010年,该省a家庭户数呈减少趋势 b社会负担明显加重c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 d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上升24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读下图,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 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上图),若阴影部分为10月9日,非阴影部分为10月10日,判断25题:25、甲地的时间为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二、综合题(共4道题,50分)26.读图,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1)a地地质灾害严重,试分析其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形成原因。(8分)(2)b地自然灾害较少,简析当地不易发生的气象灾害类型及原因?(6分)27.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比较图中c、d两地气候形成的差异。(4分) (2)简要分析、两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4分)(3)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比较图示海域东西两侧地质活动和地形特征的异同点。(4分)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 某岛等高线地形图材料二 该岛所在政府于1994年完成了最后的水电计划,随后经过调查,确定该岛的主要能源开发以转向风能为主,在风力发电方面有其经济性。(1)该岛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2)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目前开发的新能源是风能而不是太阳能的原因。(6分)29图1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1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2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下表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问题。(12分)耕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1978年55.0%19.8%4.9%15.4%4.9%2008年40.2%44.1%6.2%1.3%8.2%(1)根据材料分析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和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6分)(2)若m区域及其周围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n湖泊产生什么不利影响?(三点即可,共6分)成安一中、临漳一中、涉县一中、永年二中高三年级四校联考地理试卷答题纸学校: 姓名: 考号: 班级: 26、(1) (2) 27、(1) (2) (3) 28、(1) (2) 29、(1) (2)参考答案1-5adcca 6-10babac 11-15dcdca 16-20cddbd 21-25ddbac26.(1)主要类型: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2分)原因:地处板块碰撞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地势起伏,坡度较陡;降水集中,植被较少。(6分)(2)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年内分配均匀,少旱灾;纬度较高,远离热带气旋生成地,少台风灾害;远离冬季风源地,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少寒潮。(6分,两点即可)27.(1)c地受季风环流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为地中海气候。(4分)(2)地为寒、暖流(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区,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地为上升流海区,冷海水上泛,饵料比较丰富。(4分)(3)相同点:海域东西两侧均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不同点:西侧形成岛弧海沟,东侧形成海岸山脉。(4分)28.(1)该岛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河流流量较大;(3分)该岛地表崎岖,多峡谷,水流急。(3分) (2)该地位于40s以南,四周被海洋包围,且位于西风带,风能资源丰富。(2分)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