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文理科分科考试试题.doc_第1页
高二语文上册文理科分科考试试题.doc_第2页
高二语文上册文理科分科考试试题.doc_第3页
高二语文上册文理科分科考试试题.doc_第4页
高二语文上册文理科分科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华北大家教中心 家教电话:01062561255 高二文理科分科考试语文试题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卷 (阅读题共70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打碎窗玻璃就能促进经济增长吗ZXXK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拿起石头,打碎了商店的窗玻璃;做错了事情的孩子跑掉了,商店老板自认倒霉,拿出一笔钱去买玻璃重新安上;这下,玻璃店有了生意,赚到了一笔小钱;玻璃店店主用这笔钱去面包店买了面包,面包店又有活干了;面包店老板又去农民那里买进了一批面粉仅仅是一块玻璃碎了,却带动了社会上的许多行业的发展,甚至创造了就业机会,这可真是坏事变成好事的绝佳案例!这个虚拟的案例正是经济学中一个著名的理论破窗理论。然而如果打碎玻璃真的能促进经济发展,为什么各国政府不鼓励所有市民集体上街,把所有的窗玻璃都打碎呢?如此一来,按照破窗理论,经济将更快速地发展,GDP也将大幅度增加。这荒唐的一幕并没有出现,显然说明这个理论肯定有问题、有漏洞。让我们回到玻璃打碎的那一刻,商店老板被迫花钱去买玻璃。一个关键的问题来了:假如这笔钱不用于买玻璃,他会怎么使用呢?从整个经济社会中看,如果商店老板那笔钱没有用到买玻璃上,而是去买药了,我们可以继续书写下面的连锁反应:药店老板赚钱了,用这笔钱去买了面包,面包店又有活干了;面包店老板又去农民那里买进了一批面粉没错,玻璃被打碎了也好,没打碎也罢,反正只要那笔钱花了出去,都会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所以破窗理论不是经济理论,而是一个经济谬误。这个谬误的产生,大概和人们误解了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理论有关。在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凯恩斯提出,为了振兴世界经济,政府必须行动起来,甚至亲自牵头和出钱,开展修公路、修水坝等大型项目。在经济处于低谷的时候,政府如果能适时地用资金和项目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经济状况将逐渐好转。凯恩斯甚至还开玩笑地说:“政府可以今天雇一批人,花钱让他们挖一些大坑;第二天政府再雇一批人,花钱让他们把大坑填上。”这样,就业机会有了,人们手头上也有了钱,经济连锁反应将让各行各业都收益。正是凯恩斯这句流传甚广的玩笑话误导了人们,使人们以为只要发票子、上项目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凯恩斯本人是不会把经济如此简单地理解的,他当年开出经济“药方”也是针对国家经济危局使用的非常手段。当时各国政府对经济危机十分恐惧,不敢花钱上项目,而凯恩斯的建议让政府把“死钱”变成了“活钱”,用来振兴经济。但是,非常时期的政策是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票子、上项目确实可以促进GDP数据的提升。但在打破窗玻璃的故事中,玻璃被打破的损失并不计入到GDP中,而卖出玻璃、卖出面包、卖出面粉却计入GDP统计中。这就是GDP的误区,我们其实损失了玻璃,经济蒙受了损失,但是计算GDP 后却发现GDP因此而增长了。这不是笑话,各国政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曾经片面追求GDP增长,也让破窗理论大行其道,诓骗了公众。实际上,破窗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法国19世纪的经济学家巴师夏恰恰是反对这个论调的。他给人们讲述破窗故事,是为了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看不见的成本,比如商店老板放弃给妻子买药,就是被我们忽略了的成本。巴师夏本人是把破窗理论当成谬误来讲的,而后来人不知为何却把谬误捧为至宝,幸亏人们的理性直觉阻碍了打碎玻璃的冲动,否则我们就要被瑟瑟寒风惩罚了。 摘自大科技(百科新说)2009年第02期,有增删。1从原文看,下列对“破窗理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破窗理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理论,而是一个经济谬误,这个谬误的产生可能是人们误解了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理论。B破窗理论是由破窗故事演变而来,巴师夏最早是把这个故事当做笑话来讲的,后来就成了振兴经济的至宝。C破窗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理论,它可以带动社会上许多行业的发展,甚至创造很多就业机会。D由小孩打碎玻璃这个真实的的案例而产生的破窗理论强调,只要把钱花了出去,增加人们的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GDP,就会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经济处于低谷的时候,为了振兴经济,政府如果能适时地用资金和项目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经济状况将逐渐好转。B在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凯恩斯提出,为了振兴世界经济,政府必须行动起来,但凯恩斯并没有把经济简单地理解成为只要发票子、上项目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C法国19世纪经济学家者巴师夏最早提出的破窗理论,让各国政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片面追求的增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视了环境保护,诓骗了公众。D凯恩斯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开出的经济“药方”,也只是针对国家经济危局才使用的非常手段,这一非常时期的政策不可能在何时何地都可以用。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 )(3分)A在各国政府对经济危机十分恐惧的情况下,凯恩斯建议政府把“死钱”变成 “活钱”,用来振兴经济,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B巴师夏和凯恩斯的破窗理论这一经济理论告诉人们,不要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单纯的打碎窗玻璃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C打碎玻璃的故事一时间刺激了人们消费的冲动,但我们会忽视许多看不见的成本,用打破窗子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会造成极端的道德滑坡。D巴师夏把破窗理论当成谬误来讲,在打破窗玻璃的故事中,玻璃被打破的损失并未计入GDP中,我们只发现GDP增长了,其实损失了玻璃,经济蒙受了损失。二、(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泗水之滨多美石。孟尝君为薛公,使使者求之以币。泗滨之人问曰:“君用是奚为哉?”使者对曰:“吾君封于薛,将崇宗庙之祀,制雅乐焉,微君之石,无以为之磬,使隶人敬请于下执事,惟君图之。”泗滨人大喜、告于其父老,斋戒肃使者,以车十乘致石于孟尝君。孟尝君馆泗滨人而置石于外朝。他日下宫之磶阙,孟尝君命以其石为之。泗滨人辞诸孟尝君曰:“下邑之石,天生而地成之。昔日禹平水土,命后夔取而荐之郊庙,以谐八音,众声依之,任土作贡,定为方物,要之明神,不敢亵也。君命使者来求于下邑曰:以崇宗庙之祀。下邑之人畏君之威,不敢不供,斋戒肃使者致于君。君以置诸外朝,未有定命,不敢以请。今闻诸馆人曰:将以为下宫之磶。臣实不敢闻。”弗谢而走。诸侯之客闻有之皆去。于是秦与楚合谋伐齐。孟尝君大恐,命驾趋谢客,亲御泗滨人,迎石登诸庙,以为磬,诸侯之客闻之皆来,秦楚之兵亦解。君子曰:“国君之举不可以不慎也,如是哉!孟尝君失信于一石,天下之人疾之,而况得罪于贤士哉!虽然,孟尝君亦能补过者也,齐国复强不亦宜乎?” (郁离子尚诚篇) 【注】磬:古代用美石或玉雕成的石制乐器。磶 (x) 阙:磶,承柱的圆石墩。阙,通“缺”,空缺。4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弗谢而走 谢:感谢B泗滨人辞诸孟尝君曰 辞:责备C将崇宗庙之祀 崇:尊崇D而况得罪于贤士哉 得罪:遭受责难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3分)A以谐八音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B命后夔取而荐之郊庙温故而知新C告于其父老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天下之人疾之其翼若垂天之云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不属于孟尝君“不慎”行为的一组是( )(3分) 孟尝君为薛公,使使者求之以币 将崇宗庙之祀,制雅乐焉 使隶人敬请于下执事 馆泗滨人而置石于外朝 孟尝君命以其石为之 亲御泗滨人,迎石登诸庙,以为磬A B C D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泗滨之人问曰:“君用是奚为哉?” (3分) (2)国君之举,不可不慎也,如是哉! (3分) (3)虽然,孟尝君亦能补过者也,齐国复强不亦宜乎?(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8分)落梅刘克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任建阳(今属福建)令时,当时南宋小朝廷偏安东南一隅。诗人后来因该诗被贬官。8.本诗颔联的比喻新颖别致,请作简要分析。(4分) 9.诗的尾联有何寓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0.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0分)(1)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2)携来百侣曾游, 。(3)山不厌高, 。 ,天下归心。(4) ,羡长江之无穷。(5)连峰去天不盈尺, 。(6)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7) , ,天堑无涯。三. (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故乡的沉沦耿 立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动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彻肤彻骨,透到了骨髓。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我的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如今疲惫的心灵么?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 (有删改)11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12阅读本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1)文中台湾老兵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简要分析。(4分)(2)本文以“故乡的沉沦”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4分)13文中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感悟。(6分)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本文的语言饱含深情,深切的回忆交织着对农村现实的深刻思考,富有批判精神。B作者有意曲解成语“背井离乡”的含义,是强调故乡在游子心中无可替代的作用。C作者回忆童年在故乡背诵课文时常常仰望星空,旨在说明他从小就有高远的志向。D研究生通过造假的方式欺骗台湾老兵,虽然是好意,但极大地伤害了老兵的感情。E中国许多乡村建起了成片的高楼,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中国转换如此之快的赞叹。 第卷(表达题 共80分)四. (20分)15.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钉书机 根深蒂固 机械(ji) 蓦(m)然回首B. 全天候 如毛饮血 汗(hn)毛 痴(ch)心妄想C. 贴标签 误入其途 粳(gn)米 退避三舍(sh)D. 路由器 知书达理 矫(jio)正 股肱(n)之臣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B伊拉克“跳蚤市场”在美国撤军后异常“繁荣”,枪支子弹、美军勋章、小型发电机和家用电器等浩如烟海,应有尽有。C由于旅途匆忙,恕我不能举些例子来商讨,而只能泛泛而谈。D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耧,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大自然赋予女性双倍的感知红色光谱的基因,这个惊人的发现表明,女性眼中的世界的确比男性眼中的更加美丽。B励志电影许海峰的枪于3月24日正式在和县开机。该影片将会再现28年前许海峰在洛杉矶仅以一环优势获得冠军的惊心动魄一刻。C2012年,我国将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质量品牌,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全力以赴保持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增长。D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19. 有位哲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确是山,看水确是水。请用简明的语言阐释这三重境界的含意。(3分)(1)第一重境界的含意是: (2)第二重境界的含意是: (3)第三重境界的含意是: 20. 在下面的两组意象中任选一组,通过描写营造所对应的意境。不超过100 字。(5分)第一组:明月 杨柳 杜鹃 凄婉 哀伤第二组:落日 大江 远山 雄浑 壮丽 五.(60分)21.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在耳边轻柔呼唤,低声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让你心中盛满感动;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袭;书写规范,工整。安工大附中2014届高二文理分科考试试卷语 文(答案)6D (属于孟尝君的“不慎”行为,采用排除法可知D正确。)7(1)泗水两岸的人们问:“君公用这石头干什么呢?” (2)国君的举动,不能不慎重啊,就跟这事儿一样啊! (3)虽然这样,孟尝君也是个知过能改的人,所以齐国又强大了起来,不也是应当的吗? 8本诗颔联比喻的本体是“落梅”,喻体是“迁客”“骚人”,(1分)以人喻物,一反以物喻人的常规用喻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