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龙场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将答案填入题后括号中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同学们通过学习物理养成了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正常人1min脉膊的次数约为1次c深圳夏天最高气温约为100d初中生跑100m约需8s2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实验中误差不可避免,只能采取措施尽量减小误差d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3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4一位诗人写道“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描述“山走”、“船行”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河岸和行船b行船和河岸c都是行船d都是河岸5“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6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7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人会感到冷,这是因为水蒸发吸热的缘故10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1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节选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请你指出包含了凝固这种物态变化的一项是()a风雨送春归b飞雪迎春到c已是悬崖百丈冰d犹有花枝俏12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3在快速行驶的汽车里坐着的乘客和司机说他自己没有运动,这是以为参照物,而路边的人说乘客和司机是运动的,这是以为参照物乘客看到路边树木是移动的,这是以为参照物14如图所示的警示牌,它表示的意思是15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振动产生的,并通过传播到学生的耳朵“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16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17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接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18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的宽度是cm19为了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气体的流动20冰棒从冰箱中取出一会儿,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有时剥开包装纸能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白气”的形成是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粉”的形成是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吃冰棒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冰棒的原因21生活中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引吭高歌,低声细语”这两句词中,前一句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后一句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音色),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时,我们总是关上门窗,这是为了在减弱噪声,“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22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2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沸水的温度是,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三、简答题(3分)24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其中25小题3分,26小题9分,27小题7分,共19分)25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铃声越来越(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铃声越来越(3)此实验说明了26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时间(分)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699(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热,但温度(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3)由表可知,加热了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5)表格数据纠正后,在坐标中画出水的沸腾曲线2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分:秒”)(1)测平均速度时,所需测量的物理量是和(2)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cm,tbc=s,vac=c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测量工具,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填“大、小”)五、计算题(共14分)(写出计算过程中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只有最后结果不给分;28(3分)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早2004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记录,成绩是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9(4分)已知一辆汽车在合宁高速公路上行驶,一位乘客在车到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8时整;当车到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8时48分则小汽车在a、b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0(7分)13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自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58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车次到、发站时间北京天津西济南上海13到站时间16:1120:168:20发车时间14:2016:1620:23(1)13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所用的时间;(2)13次列车由北京到达上海的平均速度;(3)中途13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穿越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列车全部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是150s,那么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龙场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将答案填入题后括号中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同学们通过学习物理养成了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正常人1min脉膊的次数约为1次c深圳夏天最高气温约为100d初中生跑100m约需8s【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符合实际,故a正确;b、人在平静状态下,1min的心跳次数大约70次,1次不符合实际,故b错;c、深圳夏天最高气温一般在40左右,不会达到100,故c错;d、初中生跑100m大约需要13s,故d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2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实验中误差不可避免,只能采取措施尽量减小误差d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物理实验离不开物理量的测量,但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是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就是误差误差不同于错误,它不可避免,只能采取措施尽量减小,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解答】解;a、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粗心大意等主观方面的原因所造成,所以可以避免但误差是由于仪器、环境等客观原因所导致,所以不可避免,故a错误;b、认真测量只能避免错误的出现,但不能避免误差,误差不可避免,故b错误;c、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故c正确;d、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只能尽量减小误差,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但不可能消除误差,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很好的对误差和错误进行了区分,使学生认识到两者的不同,加深了对误差的认识3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专题】应用题【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放置刻度尺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解答】解:a、零刻线磨损的可以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但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a错;b、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所以b错;c、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所以c错;d、刻度面紧贴被测物体,起始端从零开始,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4一位诗人写道“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描述“山走”、“船行”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河岸和行船b行船和河岸c都是行船d都是河岸【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是不同【解答】解:以行船为参照物,山与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山是运动的,所以说“山走”;以河岸为参照物,船与河岸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了变化,河岸是运动的,所以说“船行”故选b【点评】本题在判断的时候应先找出行为动词“迎”和“行”的主体山和船,然后选择与行为主体不同的物体,观察它们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5“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考点】匀速直线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照相装置每秒闪光10次,即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若间隔距离也相同,则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a、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但距离不同,故小球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间隔距离也相同;故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间隔距离在增大,则说明小球做加速运动;故c错误;d、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间隔距离在减小,则说明小球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根据选项中的照片,分析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是否相同,是判断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6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古代的侦察兵把耳朵贴在地面上,从而能够及早的发现敌人的活动情况,是利用了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的原理,可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由于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因此古代的侦察兵把耳朵贴在地面上,能更早的听到敌人骑兵的活动情况,从而及早的发现敌情这个现象说明了:振动的物体可以发声,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快;只有c选项的解释有误,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借助战争实例,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趣味性强,有利于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识记和掌握7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分析】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听不到的,根据蜜蜂和蝴蝶的振动频率判断是否能听到声音,从而判断能否感知到【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蜜蜂振动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能听到飞舞的声音,故能感知到蜜蜂飞过;蝴蝶振动频率是56hz,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不能听到飞舞的声音,故感知不到蝴蝶飞过故选b【点评】记住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2)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即“闻其声而知其人”,不是响度,故a错;b、“不敢高声语”是指不敢大声说话,指响度,不是音调,故b错;c、在学校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d、超声波通过传递能量可以击碎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声现象中的基本知识,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以及声音的利用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人会感到冷,这是因为水蒸发吸热的缘故【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1)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2)测低温的时候,温度计液泡里的液体的凝固点应该低于被测的低温(3)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同时汽化的时候需要吸热;【解答】解:a、灯丝在高温下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正确,不合题意b、大雾散去,是小水珠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发生了汽化错误,符合题意c、水银的凝固点是39,温度低于39时,水银会凝固,测不出温度正确,不合题意d、游泳的人从水中上岸后身上沾有水,水蒸发会从皮肤上吸热导致体表温度降低,所以会感到有些凉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要有所认识,是一道基础题10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解答】解:由图知: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此方法错误;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此方法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接触的太少此方法错误;d、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此方法正确故选d【点评】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1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节选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请你指出包含了凝固这种物态变化的一项是()a风雨送春归b飞雪迎春到c已是悬崖百丈冰d犹有花枝俏【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解答】解:a、风雨送春归,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飞雪迎春到,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已是悬崖万丈冰,冰是水变成的,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该选项符合题意;d、犹有花枝俏,花开香飘万里,属于分子运动现象,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关键是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中考常见的类型12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液化是指气体变为液体的现象;汽化是指液体变为气体的现象;液化和汽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解答】解: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镜面上发生了液化现象,变成水,附着在玻璃镜面上,过了一段时间,玻璃镜面上的水又变为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的了解和掌握,体现了由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3在快速行驶的汽车里坐着的乘客和司机说他自己没有运动,这是以汽车为参照物,而路边的人说乘客和司机是运动的,这是以路边的人为参照物乘客看到路边树木是移动的,这是以汽车(或乘客和司机)为参照物【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相对于所选取的参照物而言的关键是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变,则是静止的【解答】解:乘客和司机相对与车的位置不变,所以乘客和司机说他自己没有运动,是以车为参照物的;乘客和司机相对与路边的人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路边的人说乘客和司机是运动的,是以路边的人为参照物的;树木相对与汽车(或乘客和司机)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乘客看到路边树木是移动的,这是以汽车(或乘客和司机)为参照物的故答案为:汽车;路边的人;汽车(或乘客和司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14如图所示的警示牌,它表示的意思是禁止鸣笛【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对交通标志的认识分析解答【解答】解:题中所示的标志是禁止鸣笛的标志故答案为:禁止鸣笛【点评】交通指示标志包含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如限速限载包含了惯性和压强的知识,禁止鸣笛包含了声学的知识等等本题是一道物理常识联系实际生活的应用题,解此类题目,不仅要求我们对物理常识有系统全面的掌握,还要求我们对现实生活多留心观察本题意图是让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达到由物理走向社会的最终目的15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的耳朵“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2)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解答】解:(1)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它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不同的人音色不同,所以能“闻其声而知其人”故答案为:声带;空气;音色【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以及音色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16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固体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快【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速的规律是: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声速最小;同种介质中,声速和介质温度有关【解答】解: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声音是通过土地、竹筒等固体传过来的,其原因是固体能传声,且比空气传声速度快故答案为:固体;快【点评】声速与介质种类、介质温度两个因素有关,记住声速的规律17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接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3000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1)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2)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表面是没有空气的【解答】解:(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4s=2s,该处海水的深度:h=vt=1500m/s2s=3000m;(2)月亮周围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亮,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故答案为:3000;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一是求出超声波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二是知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8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的宽度是1.40cm 【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读取刻度尺测量的物体长度数值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如果物体最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只要读出右侧所对刻度即可;同时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图中的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此物体的长度为1.40cm故答案为:1mm;1.40【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是一道基础题,一定要掌握常用器材的读数方法在对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垂直,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mm,读数准确到mm,在mm以下应估读一位19为了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上气体的流动【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的速度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解答】解: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的速度所以为了加快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速度故本题答案为:提高;增大;加快【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20冰棒从冰箱中取出一会儿,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有时剥开包装纸能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白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粉”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吃冰棒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冰棒冰棒熔化吸热的原因【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直接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2)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解答】解:(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也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液滴,这就是“白气”;(2)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会直接变成小冰粒附着在冰块上,这就是“白粉”;(3)冰棒在嘴里会熔化,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所以会感觉凉快些故答案为:液化;凝华;冰棒熔化吸热【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此类问题要结合物态变化和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进行分析解答21生活中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引吭高歌,低声细语”这两句词中,前一句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音调,后一句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响度(选填:音调、响度、音色),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时,我们总是关上门窗,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信息【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音色、响度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大小;音色是能辨别物体,音色和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的过程中;在人耳处减弱(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解答】解:(1)“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高低,故指声音的音调;“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大小,故指声音的响度;(2)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时,我们总是关上门窗,这是为了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来检查疾病故答案为:音调;响度;传播过程中;信息【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乐音的特征、减弱噪声的途径以及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特点22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考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2)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解答】解: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故答案为:能量;信息【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具体实例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这一特点的联系能力,要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现象2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零下4.7摄氏度【考点】温度【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常用温度的单位是,读作“摄氏度”;摄氏温度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解答】解: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故答案为:0;100;零下4.7摄氏度【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摄氏温度规定及单位物理意义的认识,是一道基础题,容易解答三、简答题(3分)24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考点】液化方法及其应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简答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温度升高可以使液体汽化【解答】解:前窗玻璃上的雾气是由于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放出热量液化形成小水珠;对着车窗玻璃吹暖风,可使小水珠吸热加速蒸发成水蒸气,车窗玻璃就清晰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汽化和液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其中25小题3分,26小题9分,27小题7分,共19分)25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铃声越来越小(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铃声越来越大(3)此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需要介质进行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铃声越来越小(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铃声越来越大(3)此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1)小;(2)大;(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传播条件进行解答,基础型题目26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时间(分)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699(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7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3)由表可知,加热了5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99(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b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a是水沸腾时的情况(5)表格数据纠正后,在坐标中画出水的沸腾曲线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实验题;作图题【分析】(1)液体蒸发是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液体的沸腾是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气泡上升时不断变小;(2)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但温度不升高,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错误的数据;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气泡上升时不断增大不变的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3)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4)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到液面处破裂(5)根据表格数据描图,就是先根据数据描点,然后用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解答】解:(1)液体沸腾时,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内部;表面;汽化;吸;保持不变(2)水从第5min开始沸腾,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第7min的数据是错误的故答案为:7(3)实验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在第5min开始沸腾,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9故答案为:5;99(4)a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故答案为:b;a(5)根据数据描点,然后用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点评】(1)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气泡上升时不断变小;(2)液体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增大;(3)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两者是存在不同的,发生的地点不同、剧烈程度不同、发生的条件不同、发生时的特点不同2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分:秒”)(1)测平均速度时,所需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时间(2)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进行测量的(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5cm,tbc=2s,vac=2c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测量工具,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填“大、小”)【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实验题;长度、时间、速度;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必须用刻度尺测出路程和用停表测出时间;(2)公式v=既能用于匀速直线运动求速度,又能用于变速直线运动求平均速度;(3)从图中读出路程,读出对应的时间,用公式v=算出平均速度;(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过晚,使得所计时间偏小【解答】解:(1)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必须测出路程和测出时间;(2)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所以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v=(3)ab段的路程sab=10.0cm5.0cm=5.0cm,ac段的路程sac=10.0cm0.0cm=10.0cm,bc段的时间tbc=15:35:2515:35:23=2s,ac段的时间tac=15:3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商绿色物流行业物流配送模式创新研究报告
- 给砖厂送煤矸石合同范本
- 高端救生衣采购合同范本
- 私人租赁车牌协议书范本
- 深度保洁服务协议书范本
- 职工公寓合租协议书范本
- 离婚了如何写财产协议书
- 瑜伽馆赠送课程合同范本
- 用就业协议代替劳动合同
- 水稻还田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时政试题及答案(100题)
- GB/T 45365-2025纺织品保湿效果的测定蒸发热板测微气候法
- 医院人力资源部门年终总结
- 急流救援IRB培训一(水域救援基础理论、艇操、船外机安装)
- 2025年宁波农商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眼内炎患者的疾病》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独立学院行业转型挑战分析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历年全国普通话考试真题50套
- 智能物业管理大数据应用方案
- 香港公司股东协议书范本
- DB43T 876.8-2015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8部分:科技服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