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碑店高三历史学期综合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北省高碑店高三历史学期综合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北省高碑店高三历史学期综合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北省高碑店高三历史学期综合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北省高碑店高三历史学期综合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河北高碑店一中高三历史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宗族宗法制度的一个产物是族田义庄。族田义庄的济困功能其实是古代宗族宗法制下原始的社会保障功能的体现。当然这种保障制度由于由宗族中官僚士绅自发提供,因而又兼具慈善性质,这也决定了其受众范围的有限性。”由此可见,族田义庄a有利于防止宗族内部权力纷争 b确立了社会保障体系c有助于稳定和维护封建统治 d阻碍了田庄经济的发展.有人在研究明朝皇帝系列表时发现部分明朝皇帝的名讳,体现了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中五行相生说,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再生木(见下表)皇帝称号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宪宗皇帝姓名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见深相互关系明太祖之子成祖之子仁宗之子宣宗之子英宗之子名中的偏旁木火土金水依据表中所列现象判断,其所隐含的思想有祈盼专制政权的生生不息 反映宗法血缘的代代相传 表达分封下的世世相袭 显示“朱”姓大族的赫赫尊贵 a b c d “(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a.史记的记载 b. 民间的传说c. 史家的研究论文d. 秦简的记载探究历史问题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下关于豆腐的起源问题,你认为最可信的是a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虽无证据,但他是一位科学家,说法可信b朱熹说“豆腐本为淮南王术”以证明源于西汉,朱熹是理学家说法更可信c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说明豆腐最晚出现在东汉d宋代陶谷著有清异录首次提到豆腐的做法,证明到宋代才发明了豆腐官僚贵族子弟富豪平民贫民696615787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由上表可见,汉代察举制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c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元代行省内部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 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元代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分化地方权力c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关系 d提高行政效率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30多位春秋以来的著名大商人立传。他肯定追求富裕是人的本性,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提出“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要将主张盐铁官营、剥夺商人利益的桑弘羊油烹以谢天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司马迁肯定工商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b体现了当时的主流思想c工商业官营与私营之争日趋减弱 d司马迁代表商人阶级利益10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他获取史料的重要方式是 a实地调查 b文献查阅 c道听途说 d考古发掘11.2003年l2月,温家宝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有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a b c d12.云南省富保村的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老百姓负责。”以上村官任务的变化与哪一制度的实行有关?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c.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3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上述规定体现了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买卖双方关系紧张 d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激烈14.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15.苏格拉底在描述雅典民主政治时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以下选项最能反映材料本质的是 a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是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方式b雅典民主政治,其实就是男性公民的民主政治c雅典民主的泛滥,导致国家权力的误用d用豆子抓阄的办法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16在雅典法律演进进程中有如下记录:公元前621年雅典的德拉古法典出现了抽签选举等相关条款;梭伦将改革条文刻在16块白色旋转的木板上,公布于市场;“陶片放逐法”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僭主政治的复辟。对上述雅典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雅典成文法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 b以法律形式体现民主精神与原则c梭伦借鉴十二铜表法立法经验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17美国史学家伊迪丝汉弥尔顿说,古希腊人走在人类的前面,那时人们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并发表见识,于是“世界第一次有了思想自由”。这段材料旨在肯定古希腊民主政治a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 b使人们可以直接参与城邦政治c使人类第一次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d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18“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国革命必须走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 b工农武装割据正确革命道路尚未被全党认可c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仍处于高潮 d中共没有找到一条正确革命道路19表1为中美贸易的相关资料。关于资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中美对抗造成1972年以前两国没有贸易往来b中美建交促成1975年中美贸易额的急速攀升c中国大量引进美国资金造成了1980年中美贸易出现巨大 逆差d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了1985年对美出口的快速增长20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a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的封锁政策彻底失败c促使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d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21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不包括a.“一边倒”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 中日关系正常化22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罗马法的主要原则是a保护弱者 b人人平等 c公正合理 d注重证据23在18331913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中,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a b c d24西方法律大多继承了古罗马法。古罗马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和原则,今天依然起作用的有 陪审制度 律师制度 “不告不理”原则 三权分立原则 25“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形体,穿戴和人相同。如果牛、马或狮子也跟人一样,有手,能用手画画,能从事艺术活动,那么,牛会把神的模样画得像牛,马会把神的模样画的像马,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身体描绘得跟自己一样。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 神是黑皮肤、扁鼻子;色雷斯人说,他们的神是蓝眼睛、红头发。”这反映了a蒙昧主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c理性主义思想 d民族主义思想26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b三角贸易的形成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7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28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2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30 1936年,沈钧儒等人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强调“中国共产党于去年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该“主张”最早见于( )a“八一宣言”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c“国共合作宣言 ” d论联合政府二材料题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血缘宗法制度下, 人们非常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传统观念。 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风俗流变材料二 公元1500年,伦敦的人口不过5万,1600年人口增至20万。1700年增至70万。1800年英国本土人口加上移民约为2000万,英国人口快速增长。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代保证家庭稳定生育,导致生育率居高不下。英国由于人口增加快,每年增加大量年轻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满足工业革命的需求。 大国崛起与现代化材料三 “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毛泽东)。到1962年,由于人口政策指导思想的偏差和高生育率的延续,人口数量猛烈增长,国民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浅析毛泽东的人口观材料四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传统生育观念正在悄悄发生着改变。城乡居民普遍接受了计划生育的国策和一对夫妇只要一个孩子的号召。2001年对农村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今天,家庭中男女地位的平等,合理生育或少生孩子的观念正在农民当中逐渐形成。“女儿也是传后人”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社会生育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5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英国、中国人口政策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两国造成的不同影响。(5分)(3)材料四中,中国人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家庭关系、政策角度分析其成因。(6分)一、选择题:1 -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二、材料题:30、(1)(2)(3)2012-2013学年度河北高碑店一中高三历史综合测试答案1-10 cdddc acaaa 11-20 dcbcc babda 21-30 accdb caaba31.(1)内容:多子多福;重男轻女;早婚早育。(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得2分)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