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_第1页
泰州市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_第2页
泰州市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_第3页
泰州市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_第4页
泰州市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泰州市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请将答题卡上相应的涂成)1、每年(B)为我国“防灾减灾日”。A、4月20日 B、5月12日 C、7月15日 D、9月11日2、突发事件应对法自(B)起施行。A、2007年10月1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7年12月1日 D、2008年1月1日3、国务院( B )出台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8年4、下列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阐述,错误的是( C )。A、它属于公法范围 B、它具有强制性 C、它是一部行政法规 D、它是一部综合性法律5、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 D )。A、社会秩序灾害和环境类事件 B、公共秩序类突发事件和国际突发事件C、战争类突发事件和公共福利类突发事件 D、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6、国务院和( A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A、县级 B、地市级 C、省级 D、乡镇级7、( B )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A、健全体制,明确责任 B、居安思危,预防为主C、强化法治,依靠科技 D、协同应对,快速反应8、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原则是( D )。A、应急为主,预防为辅 B、预防和应急处置并重C、应急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D、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9、“一案三制”指的是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B )。A、法规 B、法制 C、体系 D、条例10、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措施有多种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地措施。这是遵循行政法中的( D )原则。A、效率优先 B、信赖保护原则 C、救济原则 D、比例原则11、在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中,因为技术手段原因未对( A )作出监测和预警制度规定,对此防范主要是通过排查和信息报告制度。A、自然灾害 B、事故灾害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12、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 B )。A、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 B、应急队伍的建设 C、事故损失评估 D、应急预案的演练13、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 A )颜色标示。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14、一般和较大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工作分别由发生地( B )政府统一领导。A、乡级 B、县级和设区的市级 C、市级 D、省级15、需要多个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事件,由该类突发事件的( A )牵头,其他部门予以协助。A、业务主管部门 B、上级领导机关 C、行政主管部门 D、行业指导部门16、人民政府在组织处置突发事件时,必要情况下可以向单位和个人( B )应急救助物资。A、征收 B、征用 C、没收 D、收缴17、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由( B )给予表彰或者奖励。A、本单位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D、上级人民政府18、从长远观点来看,( A )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A、低成本高效益 B、低风险高收益 C、高成本高效益 D、高风险高收益19、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 D )万元的罚款。A、5万元 B、10万元 C、15万元 D、20万元20、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的责令改正,给予( A )。A、警告 B、严重警告 C、处分 D、处罚21、单位和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 C )。A、给予处分 B、给予处罚 C、依法承当民事责任 D、依法承担刑事责任22、发现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及时报警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报警电话是( A )。A、110 B、119 C、112 D、12023、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是( B )。A、110 B、120 C、112 D、12224、危险化学品主要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毒性、( B )的化学物品。A、易挥发性 B、腐蚀性 C、刺鼻性 D、不稳定性25、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流行极快的( B )传染病。A、普通 B、烈性 C、轻微 D、一般26、流行性感冒( C )。A、就是感冒着凉。 B、不会致人死亡。C、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染性强,会致人死亡。 D、由流感病毒引起,不会致人死亡。27、在家就寝或出游时应确保“五关”,分别是( A )。A、水、电、气、门、窗 B、电灯、电脑、空凋、冰箱、热水器C、门、窗、电脑、电灯、气阀 D、门、窗、冰箱、热水器、空凋28、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是由( A )造成。A、建筑物倒塌 B、地震的余波 C、地震引起的火灾 D、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29、发生地震时,在平房人员应迅速头顶保护物向室外跑,来不及可( B )避险。A、倚靠鱼缸 B、躲在床下或桌子下 C、倚靠书柜 D、站在房中央30、在街上遭遇地震,应抱头迅速到( B )蹲下。A、最近的建筑物内 B、空旷地 C、高楼 D、立交桥31、闻到有浓烈的煤气异味,应立即( A )。A、打开门窗,关掉煤气阀门 B、开灯查看,确认煤气泄漏位置C、打开抽风机,抽走煤气 D、打电话报警求助32、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 B )。A、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 B、迅速向屋顶、大树、高墙等处转移C、以静制动 D、把财物用防水布包裹起来33、溺水者被救上岸如无呼吸或摸不到脉搏时,应立即( B )。A、进行“倒水” B、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 C、检查有无外伤 D、送去医院34、在郊外遭遇雷电时,应该( A )。A、及时躲避或尽量找低洼处蹲下 B、停留在空旷地C、停留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旁 D、停留在广告牌下35、火场中失去自救能力时,应( B )求救。A、呼喊 B、敲击身边物品 C、等待 D、想方设法站起来,引起别人的注意36、公交车上失火,车门无法开启时,乘客应该( A )。A、用车上备用的专用铁锤或鞋跟就近打碎车窗,从车窗疏散逃生B、哭喊 C、打电话给亲人、朋友,问怎么解决 D、挤向车门37、被困电梯内,应( C )。A、立即扒门爬出 B、点火报警C、保持镇静,立即用电梯内警铃、对讲机或电话与有关人员联系,等待外部救援D、烦躁地上下跳动38、禽流感病毒可通过( B )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都可以被感染。A、消化道和呼吸道 B、空气 C、食用煮熟的禽肉 D、食用煮熟的禽蛋39、如发现或怀疑伤员有脊柱骨折时,搬动应十分小心,防止脊柱弯曲和扭转,以免加重伤情,应( C )。A、使用软担架 B、1人抱胸、1人抬腿的方式搬动C、由3人4人托扶伤员的头部、背部、臀部、腿部,抬平放在平板上,然后用布带将伤员固定后搬送 D、不顾一切尽快送往就近医院40、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暖气空气影响,最高气温升至( A )以上。A、37 B、38 C、39 D、40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请将答题卡上相应的涂成)41、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BCD )。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B、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C、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 D、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42、加强应急管理,是政府履行( CD )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43、我国应急管理的体制是(ABCD )。A、统一领导 B、综合协调 C、分类管理 D、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44、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 ABC )等职能。A、值守应急 B、信息汇总 C、综合协调 D、安全保卫45、突发事件具有以下几个要件(ABCD)。A、突发性 B、危险性 C、紧迫性 D、不确定性46、根据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突发事件分级为( ABCD )。A、特别重大 B、重大 C、较大 D、一般47、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有( ABCD )。A、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体系与职责 B、预防与预警机制C、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措施 D、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48、突发事件发生地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 CD )负责。A、有关行政区域的人民政府各自负责 B、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C、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 D、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49、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BCD )等。A、电视直播 B、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 C、组织报道 D、举行新闻发布会50、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 ABD )。A、及时 B、客观 C、准确 D、真实51、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及时公布。这是对应对突发事件应当遵守公开原则的规定,其本质是为了保护公民的( ABCD )。A、知情权 B、建议权 C、参与权 D、监督权52、自然灾害、事故灾害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人民政府可以采取( ABCD )等应急处置措施。A、安置和救助措施 B、应急保障和保护措施C、应急控制和禁止措施 D、防止次生、衍生事件发生的必要措施53、下列属于突发事件发生后人民政府禁止的行为的有( ABC )。A、囤积居奇 B、哄抬物价、哄抢财物 C、制假售假 D、薄利多销5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 ABCD )。A、重大传染病疫情 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C、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 D、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55、市民应当( ABCD ),以应对突发性的灾害事故。A、学习应急基本知识 B、接受应急基本技能的培训C、参加社区应急演练 D、支持应急工作56、遭遇绑架,正确的应对方法有( ABCD )。A、保持镇静和清醒,不要惊慌,不要顶撞犯罪分子,防止事态激化B、尽可能了解自己所处位置C、观察形势,设法传递信息或留下标记,让情况传递出去D、找借口离开现场,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成功逃脱57、游乐设施出现非正常情况停机时,应该( ABD )。A、保持镇静 B、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C、解除安全带 D、等待救援58、下列属于雪灾防御措施的是( ABCD )。A、汽车减速慢行,路人当心滑倒 B、老、幼、病、弱人群尽量不要外出,注意防寒保暖C、关好门窗,紧固室外搭建物 D、高空、水上等户外人员停止作业59、预防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基本方法有( ABCD )。A、个人良好卫生习惯 B、勤洗手 C、常开窗通风换气 D、加强锻炼60、家庭常备火灾逃生“四件宝”是指:家用灭火器、( ABD )。A、应急逃生绳 B、简易防烟面具 C、望远镜 D、手电筒三、判断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正确打、错误打)61、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必须坚持有效控制危机和最小代价原则。( 对 )62、突发事件应对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事业,政府在其中当然要负主要责任,更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参与。( 错 )63、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对 )64、应急处置与救援,是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核心环节,应当坚持“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救灾、再恢复”的原则。( 对 )65、做好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最根本的要依靠本国政府和人民,同时也要加强同外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与交流。( 错 )66、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领导、指挥下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应部门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错 )6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对 )68、提高全社会的危机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因此要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意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知识,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活动。( 错 )69、基层应急管理应以“五个早”的工作机制为重点,“五个早”是: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 对 )70、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对 )71、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对 )72、在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不消除事故隐患不生产。( 对 )73、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给予处分。( 对 )74、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 )75、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对 )76、在酒店高层遇到火灾,把安全道路封闭,可趁大火烧到前,从窗户跳下逃生。( 错 )77、火灾逃跑时,遇到浓烟,应直立行走。( 错 )78、地震时要保持镇定,注意收听广播获得最新消息。( 对 )79、地震中,被困高层的人员应到阳台上尽力呼救。( 错 )70、暴雨期间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贴近建筑物,防止跌入地井、地坑等。( 对 )81、遭遇洪水时,应呆在地势高的地方,等待救援。( 对 )82、将木制家具、木板等捆在一起可以自制漂浮逃生筏。( 对 )83、台风来临时,不要在高墙、广告牌及居民楼下行走,以免发生重物倾斜或高空坠物。( 对 )84、暴雨引起屋内进水,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对 )85、禽流感疫情由国家农业部统一公布。( 对 )86、流感早期服用感冒冲剂或板蓝根冲剂,可以减轻症状。( 对 )87、不在受污染的水体附近区域进行捕捞、放牧、引灌等作业以及洗涤、游泳等活动。( 对 )88、在结冰的路面上骑自行车时,注意轮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 对 )89、大型活动和会议场所要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并保证畅通,便于识别。( 对 )90、保险丝熔断,应及时更换,但不能用铜、铁、铝丝代替。( 对 )竞赛须知一、竞赛宗旨:今年11月1日是突发事件应对法施行3周年。为做好突发事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