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烧和灭火__教案.doc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烧和灭火__教案.doc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烧和灭火__教案.doc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烧和灭火__教案.doc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烧和灭火__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2.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3了解火灾中逃生常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初步体验探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渗透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会“科学是把双刃剑”, 只有掌握其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3、通过了解火场逃生一般常识,提高安全意识。教学重点: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学难点: 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用具:小蜡烛(3支)、水、镊子、大理石、小木条、煤块、碳酸钠、盐酸、滤纸、刀子、试管、白磷、红磷、导管、烧杯(250 mL3只、500 mL1只)、铜板、酒精灯、火柴、废物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首先请看一段录像和一组图片(多媒体展示一组有关“火”的影视资料和图片。如煤炉烧饭、火箭发射、奥运圣火、火灾现场等,让学生认识到火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破坏性。)带着对火不同的感受让我们走进: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今天我们来探讨 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板书课题) 二、设疑自探看完录像和图片,围绕课题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至少提问三名以上的学生)如:什么是燃烧?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怎样灭火?等等教师:肯定、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若提的不全面教师要提示再由学生提出。(副板书)过渡:同学们,你们所提的这些问题很全面,很有探究的价值。为便于大家更好的学习探究,老师把同学所提出的问题补充细化形成本节的自探提示。(强调:请同学们注意“时间”和“自学方法”)1、 什么是燃烧? 2、 依据所提供的仪器和药品探究燃烧的条件 。(可参考学案) 3、 依据燃烧条件猜想怎样灭火?4、 在家中或公共场所遇到火灾如何逃生? 自学课本P124126,完成以上自探题目(时间:10分钟,方法指导:默读圈记小组探究)三、解疑合探1、首先看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燃烧: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通过刚才小组探究,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回答第二个问题,看哪一个小组表现的最棒!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结:燃烧的条件(板书)1、可燃物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过渡:这三个条件是同时满足还是只需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使可燃物燃烧呢?(学生回答)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大家的说法: 演示实验:白磷、红磷的燃烧对比实验。强调: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学生观察回答实验现象)教师:请你描述一下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学生回答现象:铜片上白磷燃烧,发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红磷不燃烧;水下的白磷不燃烧。过渡:怎样才能使水下的白磷也燃烧呢?(学生:通入空气)教师:我们来试一试。(锥形瓶中放的是二氧化锰,向其中倒入过氧化氢溶液,生成的是氧气。)学生回答现象:水下的白磷燃烧,发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过渡:依据刚才的实验请你思考P125上面的讨论题。(学生回答评价)得出结论:由此可见,物质的燃烧必须同时满足几个条件?(学生回答:三个条件。)(板书:缺一不可)(出示火三角):并且这三个条件共同构成“火三角”,再次说明缺一不可。3、下面我们来看第三个题:过渡: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但火一旦失控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依据燃烧的条件我们推测一下怎样灭火?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猜想)下面我们通过熄灭蜡烛的演示验证一下大家的猜想。(找三位学生依次上台演示)并要求说出灭火的原理。我给大家提供仪器和药品有:水、剪刀、碳酸钠溶液和盐酸(碳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三位学生上台演示后,教师指向猜想说明正确。灭火原理:1、 隔离可燃物;2、 隔离空气(或氧气);3、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教师提问:从刚才三位同学的演示需要破坏几个燃烧条件,就达到了灭火的目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破坏任一燃烧条件即可)过渡:我们探究灭火原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面我们看第四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提问学生,学生回答若不完整可让学生讨论)下面是一个逃生的动画,请大家观看。(出示)教师:日常生活中,应根据着火情况选择恰当的逃生方法。过渡:回顾本节学习的内容,大家看一下刚才所提的问题都解决了吗?(指着黑板,学生回答)四、质疑再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不太明白的地方,或者又产生了哪些新的疑惑?请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例如: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氢气为什么能在氯气中燃烧? 蜡烛为什么可以吹灭,而炉火却不可以吹灭?(注意:学生提出疑惑,由学生自己解决 ;教师不能预设问题。) 五、 运用拓展 1、自编题:请大家自编12道习题。(同桌交流,有好的题目可以推荐给全班同学。)(教师筛选学生推荐的题目,展示多名学生的自编题)2、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 ),木船燃烧的条件( )和( )3、你用什么方法灭火?试分析其灭火原理。、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起火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 、森林火灾4、用水可以灭火,这是因为( )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水蒸发吸热,提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大量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而且水蒸气又起着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的作用 D、水的密度大于空气 5、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遇到高楼下层楼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沿楼梯迅速下楼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封闭房门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跳楼 下列逃生措施正确的是 ( ) A、 B、 C、 D、 6、把手帕放到75%的酒精溶液中浸泡后,拿出点燃为什么手帕烧不坏?因为手帕上沾有酒精,我们所看到的是酒精在燃烧。而对手帕来说,酒精溶液中的水分蒸发要吸收一定的热量,导致手帕的温度并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手帕并没有燃烧。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在知识和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作业:1、家庭小实验:点燃三根火柴,分是竖直向上、竖直向下和水平放置,比较三根火柴燃烧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预防火灾 人人有责2、根据自己住宅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需采取的灭火或自救措施)。板书设计:课题1 燃烧和灭火 ( 第一课时)一、燃烧的条件 二、灭火的原理 燃烧?1、可燃物 1、隔离可燃物 条件?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2、隔离空气(或氧气) 灭火?3、温度达到着火点 3、降温至着火点 逃生?(缺一不可) ( 破坏任一燃烧条件即可)(主板书) (副板书)探究燃烧的条件(参考学案) 1 、实验目的:探究燃烧的条件2、实验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