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控基本知.ppt_第1页
传染病防控基本知.ppt_第2页
传染病防控基本知.ppt_第3页
传染病防控基本知.ppt_第4页
传染病防控基本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防控基本知识 微生物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敌人 我们人类是微生物的载体 微生物喜欢我们 就让我们活下去 微生物不喜欢我们 就把我们杀死 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无害的 在它们的帮助下 人类生存得以健康 生活的更美好 也有一部分微生物对人类有害 它们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造成物品和食物的腐败 这些能使人和动物 植物生病的微生物 我们称其为病原微生物 瘟疫 战争 饥荒被称为人类历史悲剧的 三剑客 它们时常并驾齐驱 肆虐人间 不仅带给人类痛苦与恐慌 而且也导致社会的衰退甚至国家的消亡 历史上 传染病对人类的杀伤远远超过了所有战争的总和 人类生存的头号杀手 传染病 14世纪发生在欧洲的鼠疫 黑死病 死亡了2000万人 减员约1 4 17至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天花 造成1 5亿人死亡 19世纪末至20世纪在亚欧美非发生的鼠疫 导致1000万以上人死亡 1918年发生在亚欧美非的流感 则使2500万人死亡 人类历史上还有不少重要的传染病结核病 在1949年以前的中国 占各种死因的首位疟疾 甲古文中有记载伤寒 20世纪30年代以前 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流行性脑膜炎 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流行白喉 1583 1618年暴发第一次世界大流行细菌性痢疾 公元前4世纪 希波克拉底已认识此病炭疽 抗生素出现之前死亡率在20 30 麻疹 婴幼儿常见的病毒性急性传染病斑疹伤寒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称为 战争瘟疫 人类与传染病的的斗争远没有停止1980年5月8日 第33届世界卫生大会庄严宣告 全世界消灭了天花1991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美洲消灭了脊髓灰质炎2000年9月和2002年6月西太平洋地区和欧洲先后宣布消灭本土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 2000年 我国宣布消灭脊髓灰质炎 消除麻疹工作正在进行中 取得的成绩 虽然由于广泛开展计划免疫 免疫规划 和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些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 但传染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全球每年因传染病死亡约1400万发展中国家大约40 的死亡归因于传染病新传染病不断发生 已消除 控制的传染病输入或出现 传染病防控和应对依然是我国公共卫生重要任务 内容 1传染病的概述 2传染病的分类 3规范报告传染病 4 新突发传染病概述 一 传染病概述 一 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 病毒 细菌 立克次体 支原体 衣原体 螺旋体等 和寄生虫 原虫 蠕虫等 引起的 能在人与人 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同相互传染的疾病 是许多种疾病的总称 传染病要发生有两个条件 致病微生物 病原 细菌 螺旋体 立克次体 支原体 衣原体 真菌 寄生虫等 有传染性 人 人 动物 人 动物 动物 麻疹仅人传人人畜共患病 人为主 动物为主 单纯动物感染禽流感传染病要发生有两个阶段 感染了病原微生物引起了传染 感染 发病 感染谱 显性感染 有症状隐性感染 无症状发病病人 有症状要求报告的 传染病报告 有临床疾病 无临床疾病 什么是感染 感染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由于适应程度不同 在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 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 临床上称为感染谱 传染病产生有三大要素 抵抗力弱的人体 适当的传染途径 病原体的存在 传染源 传染病的流行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传播过程 二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 传播途径易实现 发病率高 冬春季高发 学生中易暴发 如流感 肺结核 麻疹等 消化道传播 病例有食用同一水源 食源的经历 如霍乱 甲肝 痢疾等 血液传播 通过血液 血制品传播 如乙肝 丙肝 艾滋病等 接触传播 直接 间接 如血吸虫病 破伤风等 虫媒传播 吸血节肢动物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如登革热 疟疾等 三 传染病的分类 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的强度有以下几个类型 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地方性流行 三 规范传染病报告 39种法定报告传染病 1 法定传染病 1 甲类 2种 鼠疫 霍乱 2小时内报告 2 乙类 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 炭疽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日咳 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 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 淋病 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 疟疾 人感染H7N9禽流感 3 丙类 11种 流行性感冒 包括甲流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麻风病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黑热病 包虫病 丝虫病 感染性腹泻病 手足口病 4 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列入乙类 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开展应急监测报告的其他传染病 乙 丙类 24小时内报告2 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 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 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3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2015年版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 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1 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 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 实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相关方案 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组织和制度 2 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的收集 分析 报告和反馈 预测传染病发生 流行趋势 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3 动态监视本辖区的传染病报告信息 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 及时分析报告 调查核实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4 负责对本辖区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维护 提供技术支持 5 负责对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分析相关数据备份 确保报告数据安全 6 开展对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考核和评估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2015年版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以上职责的同时 负责对本辖区内医疗机构和其他责任报告单位报告传染病信息的审核 承担本辖区内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报告的传染病信息的网络直报 或指导本辖区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报告的传染病信息进行网络报告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2015年版 医疗机构职责 登记与报告 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报告人在诊疗过程中应规范填写或由电子病历 电子健康档案自动生成规范的门诊日志 入 出院登记 检测检验和放射登记 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 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病原携带者后应按照要求填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以下简称传染病报告卡 见附件 或通过电子病历 电子健康档案自动抽取符合交换文档标准的电子传染病报告卡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 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 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也应填报 或抽取 传染病报告卡信息 谁最早发现传染病 发现途径 病人在医疗机构就诊被发现 医生能否发现传染病 医生 掌握相关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异常事件的发现 与既往就诊人数的比较 病例间有无流行病学关联 如何发现传染病 传染病的防控制原则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医疗机构 早发现 早报告 早诊断 早治疗 早隔离疾控机构 监测 流调 检测 现场处置 评估 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 一 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要求 完成传染病诊断后 首诊医生负责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初次 订正 传染病报告卡 统一用A4纸印刷 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 项目完整 准确 字迹清楚 填报人签名 报告卡中须填报患者有效证件 如无法获得可填写居民健康卡 社会保障卡 新农合医疗卡等身份识别号码 暂无身份证号的儿童及残障患者填写监护人有效证件号 特殊信息请在备注中填写 若为学生或幼托儿童须填报其所在学校 幼托机构全称及班级名称 专项调查 报告和监测的传染病 应在本规范基础上按照有关要求执行 如乙肝病例诊断后 除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初次 订正 外 还应填写乙肝附卡 按照乙肝报告时限 在 小时内由公共卫生科人员将 报告卡 和 附卡 录入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订正 已报告病例诊断变更 死亡时 由临床医生及时进行订正报告 重新填写报告卡 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 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注意 对疑似病例 及时排除或确诊 核对 录入人员对收到的报告卡进行错项 漏项 逻辑错误等检查 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 乙肝附卡 的填写 两个首次 发病日期 病人本次就诊时 开始出现症状的日期 不明确时 填就诊日期 发病日期 的填写 须填写小时当对病例进行订正时 分两种情况需需要同时修改诊断日期 由疑似病例订正为临床诊断病例或确诊病例一种传染病订正为另一种传染病病毒性肝炎各分型 如未分型肝炎订正为乙肝时不需修改诊断日期 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确诊病例 不需要修改诊断日期 诊断日期 的填写 工作单位 的填写 工作单位 填写患者发病时所在工作单位的名称 职业 幼托儿童 学生 教师 餐饮食品业 商业服务 医务人员 工人 民工 干部职员等需要填写工作单位 学生 幼托儿童 详填发病时所在学校 托幼机构 年级 班级 学校 托幼机构名称为全称 不要简称 格式要统一 例如 白银市第一中学高三 5 班 靖远县第一中学高一 2 班 白银区第十小学六年级 3 班 如果某年级未分班级 一律填写 1 班 民工 详细填写其发病时所在工地 如果无工作单位 填写 无 现住地 的填写 现住地 填写患者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 不是户藉所在地 可以是家庭地址 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 旅店 应详细填写省 市 县 区 乡 镇 街道 填写到村 居委会 或门牌号 外地到本地就诊 现住地填外地本地至工作 出差 旅游等期间患病 现住址填写工作地 寄宿或宾馆地址不能提供本人现住地址的病例 境外输入病例 填写报告单位地址羁押或服刑人员患病 填写羁押或服刑场所地址如果有一处以上住址 应填写患病期间能随访到的住址 二 传染病报告卡填报注意事项 年龄14岁以下 职业不能填报从业人员 年龄14岁以上 职业不能填报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 死亡日期不能早于发病时间 医生填卡日期不能早于诊断时间 诊断时间 医生填卡时间 发病时间不能晚于当前录卡时间 订正报告时间 1 逻辑校验 阳性检测 仅限血站报告HIV 病原携带者 霍乱 脊灰 乙肝 伤寒 副伤寒间日疟 恶性疟 疑似诊断不可报 脊灰 AFP 艾滋病 HIV 肺结核中涂 仅培阳 临床诊断不可报 脊灰 HIV肺结核中涂 仅培阳 实验诊断不可报 AFP 肺结核中菌 未痰检 实验室诊断必填实验室结果 如手足口病 2 病种和疾病分类的限制条件 炭疽 病毒性肝炎 梅毒 疟疾 肺结核分型报告 炭疽分为肺炭疽 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 病毒性肝炎分甲型 乙型 丙型 丁型 戊型和未分型六类梅毒分一期 二期 三期 胎传 隐性五类 疟疾分为间日疟 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 肺结核分为涂阳 仅培阳 菌阴和未痰检四类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血吸虫病分急性和慢性报告 3 病种和疾病分型的限制条件 录卡前 对填写的报告卡 须进行审核及重卡检查 确认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标记 不再通过网络录入 报告卡录入后要再次进行审核 确保网络报告卡完整 准确 检查发现以下情况应立即报告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网络直报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 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发现同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同一自然村寨 街道 集体单位 学校 幼儿园 场所 一日内出现3例及以上 或一周内出现5例及以上 责任报告单位每日对当天报告卡进行查重 重报的报告卡 通过网络做出删除标记 4 报告卡审核 四 新突发传染病概述 人类与传染病的的斗争远没有停止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发出警告 全球警惕 采取行动 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 1 由新种或新型病原微生物引发的传染病 2 重新发生的古老传染病 是指一些原已得到基本控制 已不构成公共卫生问题 但近年来因某些原因又重新流行的古老传染病 有人将二者合起来简称为新发和再发传染病 1 新发传染病的定义 新发传染病是指在过去20年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或者在将来有可能增加的感染性疾病 出现特有的症状 原来很少的疾病出现流行 原来临床表现轻微的疾病变得严重 原来可以预防或治疗的疾病失去控制或出现耐药性 或者是由于新的诊断技术的应用 一些疾病被发现有所增加 美国CDC 2001年 1 新发传染病的定义 突发急性传染病是指 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需要对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鼠疫以及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SARS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等 中国 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 2007 2 突发传染病的定义 突发急性传染病的范畴 不明原因疾病 急性 重要危害 新发传染病 急性传染病 传统意义所指传染病 急性传染病 重要危害 1973年以来全球新发现的传染病病原 1973年以来全球新发现的传染病病原 1973年以来全球新发现的传染病病原 病原体种类多 以病毒性病原所占比例居多 病原体的宿主种类多样 动物更多的成为宿主或传染源 传播途径多样 感染方式多样 人类普遍缺乏对新发传染病的免疫力传播机制易实现的疾病极易发生流行新发传染病发生 出现的不确定性新发传染病的蔓延范围 发展速度 趋势和结局很难预测早期发现及诊断较为困难社会影响大新发传染病感染的全球性相当多的新发传染病可能会引起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3 新发传染病的特点 对生命及健康的威胁 早期易导致较多的病例死亡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直接防控经费和间接经费大幅增加 对社会稳定及安全的影响 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甚至引起危机 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影响新发传染病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