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第二中学高中历史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河北省衡水第二中学高中历史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河北省衡水第二中学高中历史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河北省衡水第二中学高中历史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衡水第二中学高中历史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案 人民版必修2教学目标: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经验教训,破除权威迷信、尊重客观规律。重点难点: 重点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难点对斯大林模式基本特点及其成因的认识。学习过程:一、“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前提“两化”的进行1社会主义工业化(1)背景 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主要领导人。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仍是一个落后的 。斯大林时期,苏联仍受到 国家的包围和威胁。(2)方针、特点及过程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 的方针。特点:优先发展 ,追求 ,依靠 力量积累资金。过程:19261928年,主要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从1928年起,开始了有计划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建设。(3)影响:工业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 ,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但也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 落后的不合理经济结构。2农业全盘集体化(1)背景为了引导农业小生产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27年联共(布) 提出了农业 的方针。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粮食需求的日益增长,为了配合国家 建设的顺利进行,斯大林决定通过农业 来克服粮食危机。(2)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从 年起,全国各地的集体化运动一哄而起,强迫命令的一些过火行为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1930年,经过斯大林的整顿,农业集体化运动又发展起来。到 年,农业集体化完成。(3)影响积极: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建设急需的粮食、原料、 创造了有利条件。消极:农业集体化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引起了 的不满;开展了对富农的斗争,消灭了富农阶级。二、“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内容和影响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制定(1)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 结构。(2)1936年,苏联通过了 ,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2内容(1)经济方面特点:实行单一的 ;国家对经济采取 管理,排斥 ;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 。评价积极: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 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消极: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长期片面发展 ,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 ,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2)政治方面特点: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影响:保证了党对 的领导,维系了政局;但容易导致个人独裁,破坏 和法制。(3)思想文化方面特点: 盛行,用 处理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影响: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但不利于 的繁荣。(2)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适应了经济 发展的趋势。课堂小结: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工业化方针、成就、问题农业集体化方针、过程、问题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主要表现、评价知识归纳:1斯大林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 (1)苏联刚刚建立,工业基础薄弱。(2)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设备的国家。(3)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2苏联工业化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在重点与手段上有何不同?(1)重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2)手段: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的。课堂检测:1“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的口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 b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距离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很高涨 d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还不成熟2右图为1937年创作的苏联雕塑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根据这一雕塑创作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不会有 ()a二五计划完成 b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c工农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d农业集体化已经实现3据史料记载:某一时期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苏联(俄)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计划经济体制 d市场经济体制4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5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发展“一枝独秀”,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名美国记者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的通。”当时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a推进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b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经济建设中c通过国家力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 d实行计划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制度6列宁在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