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专题8: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一、知识网络3、二、考点整合(一)可遗传变异的比较提示: 基因片段上碱基对的种类发生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如一种氨基酸时应多个密码子而使突变后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与突变前相同。 基因片段上碱基数的添、减往往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若碱基对是以 3 的倍数添、减,则合成的蛋白质上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一般变化较小。判断生物是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关键是看它的发育起点。若发育起点是配子,不论其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若发育起点是受精卵,其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走进高考(2007年江苏高考),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 、 b 、 c 、 d 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断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断缺失 B三倍体、染色体片断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断增加C三体、染色体片断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断缺失 D染色体片断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断增加、三倍体(二)生物育种的方法和原理 1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比较2育种方法的选择 (1)将两亲本的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体上,可利用杂交育种,可结合单倍体育种快速达到育种目标。 (2)要求培育高产量无子果实,可运用多倍体育种。 (3)要求大幅度改良某一品种,使之出现前所未有的性状,可利用诱变育种。 (4)若将不同物种的性状组合到一起,且要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合障碍,可运用基因工程育种。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l)两种观点 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 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应该大范围推广。 (2)我国态度:十分重视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提示: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产生具有新性状的个体,但并没有产生新物种,如转基因奶牛和普通奶牛属于同一物种。 实际育种中根据育种目标和现有材料选择育种方法,可多种育种方法相结合实现高效育种。 动物杂交育种过程中应注意雌性个体生育能力的限制。走进高考( 2008年江苏高考)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双选)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单倍体植物不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三)生物进化 1生物的进化与物种的形成 (l)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2)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及物种形成的关系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可认为生物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就意味着生物发生了进化。 生物进化不等于物种的形成。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发展到不能实现基因交流的程度来实现的。2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l)共同进化 共同进化内容 a不同物种之间的影响既包括种间互助,也包括种间斗争。 b无机环境的选择作用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进化;生物的进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无机环境。 共同进化的意义:共同进化是千姿百态的物种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的形成原因。(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图解及分析 自养型原核生物出现的意义 a生物由异养型的消耗有机物变为自养型的创造有机物。 b能产生大量氧气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真核生物出现的意义 a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b推动了动、植物的进化。 c促进三极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形成。 (3)生物多样性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提示: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密切联系的,基因多样性是形成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反过来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又影响基因多样性。走进高考3. ( 2009年江苏高考)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 a 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 a1 和 a2 ,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 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 a1 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 a2 同域分布,向 d 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b 和 d 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 c 和 d 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 a1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 b 和 d 是同一物种 D. a1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 a2 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 c 和 d 是不同物种三、典例导航题型1:生物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2009年江苏高考)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 2 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 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A B C D 解析:甲图中发生的是染色体变异,属于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属于结构的变异;乙图中属于在着丝点分裂时,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级,使子细胞中染色体多了一条,也属于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甲、乙两图的变化,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能出现。答案: C题型2:生物变异原理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2009年广东高考)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问题: (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幼苗。 (2)用丫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获得纯合,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 (4)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进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杂交,如果,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 F1自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 15 (敏感) :1(抗性),初步推测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等知识,同时考查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和遗传规律的应用。花药离体培养是单倍体育种的基本手段,射线、激光有诱发基因突变的能力,而且体细胞突变必须经过无性繁殖才能保留该突变性状,所以需要经过组织培养,为了获得可育的植株,需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加倍,加倍获得的是纯合子。通过与敏感型植株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若分离比是 15 : 1 ,则不符合分离定律,可以用自由组合定律来解释,只有两对基因都隐性时才表现为抗性。所以初步推测该抗性植株中有两个基因发生了突变。答案:(1)单倍体(2)诱发基因突变抗该除草剂的能力 (3)加倍二倍体(4) (纯合)敏感型植株 F1都是敏感型该抗性植株中有两个基因发生了突变题型3:种群基因频率的相关分析( 2008年江苏高考)某植物种群中, AA 个体占 16 % , aa 个体占 36 % ,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 AA 个体百分比、 A 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 AA 个体百分比、 A 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注意区别种群中个体随机交配与自交对基因型频率的影响。题中隐含的前提条件是种群极大,且没有发生迁移、突变和选择,符合遗传平衡定律。拓展归纳四、模拟练兵、1. ( 2009年上海高考)下图中 和 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 和 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A重组和易位 B易位和易位 C易位和重组 D重组和重组2. 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D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3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D细胞分裂的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4. ( 2009年上海高考)下列技术中不能获得抗锈高产小麦新品种的是( )A诱变育种 B细胞融合 C花粉离体培养 D转基因 5水稻的糯性;无子西瓜;黄圆豌豆 X 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 A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环境改变、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6. (2009年潍坊模拟)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7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选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完成了表达的是( ) 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 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胰岛素基因及其 mRNA 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 DNA 序列 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8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下列不属于生物共同进化实例的是( ) A猎豹捕食斑马 B某种长有细长花矩的兰花和生有细长口器专门为它传粉的蛾 C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剧增 D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 9. ( 2009年广东理基)由于蟹类的捕食,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的比例逐渐增加。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人工选择 B适者生存 C用进废退 D定向变异 10. ( 2009年合肥质检)有这样一个群体,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为 2000 ,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为 2000 ,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为 6000 。他们迁移到一个孤岛上生存繁衍。 A 基因在初始时的频率和繁衍两代(假设子代都存活)后的频率分别是 ( ) A. 0.2 和 0.3 B. 0.3 和0.3 C. 0.2 和 0.5 D. 0.3 和 0.5 11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中 DNA 的一个碱基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倍增12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 A 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C图中 B 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图中 C 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13. (2009年南京调研)下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 A 和 a 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 P 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均为 50 % C. Q 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 A 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14假设 A、b 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 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育品种 AAbb ,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品种AABB、aabb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成为杂交育种B基因型为Aabb 的类型经过过程 ,子代中 AAbb 与 aabb 的数量比是 1 :1C与“过程”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 的优势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D过程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 连接酶和运载体 15. (2008年广东高考)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正确的描述是(双选) ( ) A处于分裂前期的细胞最多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16. ( 2009年海南高考)填空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类型而选育新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德州历史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 可用性测试方法创新-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公需科目考试试卷考试参考答案
- 2025秋季开学典礼小学校长致辞:让“加减乘除”伴我们快乐成长
- 2025年高级会计师考试题目+参考答案
- 新疆政史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行金库账户管理办法
- 《警衔管理办法》违法
- 营业外收入管理办法
- 课程成绩管理办法江西
- 六年级上册写字教案表格式全册
-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模板打印
- FusionCloud私有云计算平台测试方案
- 2023年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竞赛规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 人居环境科学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 2023译林版新教材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Unit 1 Food matters
- 脑膜瘤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 高职应用语文教程(第二版)课件 1《老子》三章
- 药物临床试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施工升降机安装拆卸安全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