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口中英文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命题范围: 必修二(1-2单元)试题分数: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若要说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下列论据中说服最小的是 a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b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稷之孙曰叔均(传说中的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2“一方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 a封闭保守 b精耕细作c耕织结合 d艰难脆弱3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句话 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期盼a b c d5“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的生产方式是 a简单协作 b小农经济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6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得以初步发展的主要条件包括铁制农具的逐步推广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一些诸侯国扶植个体小农经济的改革曲辕犁的发明a b c d7“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突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8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户籍管理,鼓励人口增长。这种现象与下列哪种情况最为相关a防止由于人口流动而造成社会动荡b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的农业水利工程d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的兵源9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最早是在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0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11被称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和被称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的乔家大院都是明清时期商人发家后所建的。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使农民的生活更加贫困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c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12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1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私营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c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丛生d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14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的佃农“朝登垅亩,夕贸市廛”;浙江秀水县的佃农“上米贸银,别以下中者抵租”。该现象突出反映了 a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初步发展b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水平提高c农民能够支配自己全部的劳动产品d农业与市场的经济联系加强15“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则史料最有可能反映的是哪一时期商业繁荣的景象 a商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16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由此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a b c d17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c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18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是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19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抑商和海禁政策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小农经济的顽强存在a b c d20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中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做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直接原因是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b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c其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d该政策实施后中华文明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有了保障2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22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年、18961911年、19121913年、19141918年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下列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a4.6个 b3个 c2.5个 d0.55个23曾国藩曾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勤远略。”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镇压人民的反抗 b抵抗外来侵略c发展民族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24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运动哪一项措施符合上述思想 a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 b成立三支海军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设京师同文馆25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体现在a制造枪炮抵制了列强的侵略 b对外努力维护中外和好的局面c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d生产的产品占领了中国一部分市场26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a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b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c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d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27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原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28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29下图四条曲线反映了近代中国四种经济力量的发展趋势,其中最能体现时代进步潮流的经济形态是 a b c d30假如你是一位解放前的民族资本家,你的经历可能有 甲午战争后,创办了一家纺织业,发展较快一战期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利润丰厚日本全面侵华时期,企业内迁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企业最终倒闭a bc d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40分)31城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北宋都城的万千气象,从不同侧面折射了北宋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材料二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材料三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2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材料四宋代的都市化也反映货币经济的发展。宋朝铸造的铜钱超出唐朝时的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在缺铜的情形下,宋真宗年间出现的民间发行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后来为政府接办。材料五经济、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转移,常常导致城市的盛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以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1)根据材料一、二、五,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6分)(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并以东京为例,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14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见下表地点创办人企 业 名 称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南海陈启源继昌隆缫丝厂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材料二见下图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见下图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4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有过发展的高潮,这一高潮大概出现在什么时期?(2分)(3)根据材料三,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8分)(4)从张謇企业的历史命运,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6分)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答题卷姓名- -班级-考号-考场-座号-密-缝=- 线-一、 选择题(60 分) 分数-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 非选择题(31小题22分,32小题18分)31.(1)、(6分)(2)、(14分) 32.(1)(4分) (2)(2分) (3)(8分)(4)(6分)高一历史参考答案1-5 d a b d b 6-10 d b b d b 11-15 c a b d d 16-20 a d d c d 21-25 a c d c d 26-30 c c a c a31.(1)农耕经济的发展;政府商业政策的放松;政治中心的影响。(6分)(2)城市规模大,人口多;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繁荣;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货币经济发展,出现纸币。(8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由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