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职高语文第一册期中试卷.doc_第1页
苏教版职高语文第一册期中试卷.doc_第2页
苏教版职高语文第一册期中试卷.doc_第3页
苏教版职高语文第一册期中试卷.doc_第4页
苏教版职高语文第一册期中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中专高一期中试卷语 文(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共5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6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A荡漾(yng) 浮藻(zo) 沉淀(din) 峭楞楞(lng)B点缀(zhu) 休憩 (q) 阡陌(m) 宁谧(m)C沉溺(n) 慰藉 (j) 咒语(zhu) 戕害(qing)D铁砧(zhn) 铁臼(ji) 釉料(yu) 白芨浆 (j)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B.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C.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D.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瞬息万变(一眨眼,一呼吸) 激扬文字(激动昂扬) 弥望(满)B.妖童媛女(作风不正派) 挥斥方遒(奔放) 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入注意)C.百舸争流(小船) 迁延顾步(回头看) 敛裾(衣襟)D.终成眷属(指夫妻) 妖童媛女(美女) 漫溯(指很随心地向着水中某个目标前进)4.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是满月,天上 有一层淡淡的云, 不能朗照; 我以为这恰到了好处酣睡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A.因为 所以 因此 而 B.因为 所以 因此 却C.虽然 却 所以 但 D.虽然 却 所以 而5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自私使某些人变得鼠目寸光, 看不到国家的利益。围绕埃及最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的诸多疑团,多年来 困扰着全世界的考古学家。由于忽略了保护环境, 类似切尔诺贝利事件那样的灾祸不断发生。A.从而 一直 所以 B.进而 一贯 因此C.从而 一贯 所以 D.进而 一直 因此6.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 确的一组是( )A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见有能望其项背的。B诗人在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展纸执笔,信手拈来,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C他完全沈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漫步于康桥,举步维艰,写下了这首诗。D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位教练不喜欢无时无刻地指导球员的技术动作,因为他对自己的队员充满了信心。B许多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都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实际行动解决部分下岗职工就业。C“东方明珠”号是一搜设施齐全、装修豪华、服务一流的游轮,归属于长江轮船公司管理。D实践证明,知识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往往取决于他的勤奋程度。8.下列诗句节拍划分错误的一项(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C.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9.你想让你老师把你没弄懂的问题再讲一遍,应选择的最得体的一项是( )A.老师,这个问题没讲清楚,请再讲一遍。B.老师,您讲得真好,请再讲一遍。 C.老师,我还不明白,是不是我太笨了。D.老师,这个问题我还是没有搞清楚,麻烦您再讲一遍,行吗?10.下列作品、作者、写作年代搭配有误的是( )A.沁园春长沙毛泽东1925 B.再别康桥徐志摩1922C.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1989 D.荷塘月色朱自清192711.下面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许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白话。D.“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1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而语法方面尤为突出。B.朗读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环节。为了达到朗读的预期效果,在朗读前首先必须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深刻和细致的分析。C.普通话语音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D.掌握了普通话的基本语音之后,就应该提高动态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朗读和说话中体现出来的。13.下列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再别康桥中,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B.我的空中楼阁作者李乐薇,课文围绕山间小屋,不断变换写景角度,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C.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仅是对一个少女的劝勉,也是对自己在逆境中的鼓励, 同时又是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更是一种普遍性的人生哲理的提炼。D.伯格曼法则在北极属科普读物,作者位梦华为我们讲述了北极动物许多鲜为人知的有趣现象,验证了“伯格曼法则”和“艾伦推论”。2、 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4分)(一)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4.下面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意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这寒冷的秋天,我看着湘江静静地向北边的橘子洲头流去。 B在这深秋的季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眼看滔滔的湘江,日夜不息地向北流去。C我孤独地立于寒冷的秋天,看着湘江向北流去,经过橘子洲头。 D我独自伫立于深秋,看着湘江绕过橘子洲头,向北流去。15下列对词的解释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的“尽”与“遍”相应,“染”更有动感,写出了湘江深秋富于活力的壮美景象。 B“碧透”不仅写了颜色,而且写出了秋水清澈见底的特点。C“击”字把雄鹰在天空中展翅高飞的情景写活了;“翔”字描绘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相应之下,水就显得浅了。 D“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是对以上山、树、水、船、鹰、鱼等事物精神风貌的概括。世界万物,在寒秋严霜下仍然蓬蓬勃勃,奋发自强。这句诗暗喻了当时的大好革命形势。16作者在上阕结尾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下面能作为回答的一项是( )A万类霜天竞自由 B携来百侣曾游 C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7这阙词的主要意思是( )A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 B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C描绘宇宙间的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的景色。 D描绘了壮美的湘江深秋景色,即景抒情,提出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二)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18.以上文字的作者是 ( )A.朱自清 B.闻一多 C.鲁迅 D.赵树理 19.下列与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句子是( )A.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C.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D.一个黑点子在碧绿的图案中间移动,仿佛蚂蚁,又冒一缕青烟。20.文中描写的景物依次是( )A.荷叶-明珠-微风-流水 B.荷叶-荷花-微风-波痕 C.裙子-荷花-荷香-荷波 D荷叶-荷花-荷香-荷波21.给这段文章加个小标题,最恰当的是( )A.荷塘月色 B.月下荷塘 C.荷塘四周 D.荷塘美景(三) 在信中,我这样叙说:“这一天,我象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 。我在海洋上远航过,我在天空上飞行过,但在我们的母亲河流长江上,第一次,为这样一种大自然的威力所吸摄了。” 朦胧中听见广播到奉节。停泊时天已微明。起来看了一下,峰峦刚刚从黑夜中 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启碇续行,我到休息室里来,只见前边两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狭的江面,已进入瞿塘峡了。江随壁转,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阳光,象横着一条金带,其余天空各处还是云海茫茫。瞿塘峡口上,为三峡最险处,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这滟滪堆指的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对准峡口。万水奔腾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撞得个粉碎。现在,这巨礁,早已炸掉。不过,瞿塘峡中,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游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象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右面峰顶上一片白云象白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没有降临。这时,远远前方,无数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绎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象那深谷之中向上 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岩,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忻,却象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 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晴朗的金黄色朝阳之中。2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翱翔 透露 映射 矗立 B翱翔 显露 反射 笔立 C飞翔 透露 映射 矗立 D飞翔 显露 反射 笔立23.对作者观察瞿塘峡景物的角度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移步换景。作者乘船观景,立足点虽然都在船上,但是船不断行进,作者所看到的景物也就各有特色。B同景变角。面对同一景致,作者不断变换观察的角度,或自空中而下至江流,或自峡口而至峡中。C定点定景。作者乘船观景,立足点一直在船上,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展现了瞿塘峡雄奇的特点。D作者运用移步换景和同景变角两种组织材料的方法,使文章既有对三峡之景的全面描写,又有对同一景物的细致描摹,给人立体的美感。24.下列不是直接描写瞿塘峡景物的一项是 ( )A瞿塘峡口为三峡最险处。 B你可以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离,便撞得个粉碎。 C瞿塘峡中,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旋涡,船从旋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D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25.下列不是描写三峡的诗句是(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巫山夹青山,巴水流若兹。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泄滩青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试卷语文 答案卷第I卷1、 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二、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4分)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II卷(50分)三、默写(每空1分,共8分)25.携来百侣曾游, 。 26.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7.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 ,愿你 ,愿你 。28. ,现在却常是忧郁。29.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 ,周游世界。四、语文实践(书名1分,理由3分)为庆祝国庆,学校学生文学社团拟编辑制作诗歌征文电子书,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下你喜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