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教案设计.doc_第1页
黔之驴教案设计.doc_第2页
黔之驴教案设计.doc_第3页
黔之驴教案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黔之驴教案设计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是一篇古代寓言,文字简练,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作者运用细致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给学生展示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画卷,同时也让人得到了不同的人生感悟。教学思路: 根据七年级学生心理感悟能力较差、文化氛围不浓、阅读量少的情况,联系本文的特点,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了解相关文学常识;指导学习1熟悉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再读课文翻译全文,理解课文大意;三入课文,根据所学内容来解析课文,这块难度较大要多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看法最后领悟文章的寓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目标;1流利地朗读文章2了解文章的大意,口译全文3掌握文中虎、驴心理和动作的描写,理解深刻寓意。教学重点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翻译文言文。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深刻寓意教学流程:1、 导入:介绍相关文学常识1.了解“寓言”文学体裁, 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用比喻性的故事寄托一些道理,具有短小精悍,讽喻性,劝诫性等特点。2.作家作品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属山西省)人,世称柳河东。因贬官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和韩愈合称为“韩柳”,被誉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作品多为揭露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残暴凶残,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是其三戒之一。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则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古称“三戒”。2、 出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目的1流利地朗读文章2了解文章的大意,口译全文3掌握文中虎、驴心理和动作的描写,理解深刻寓意。三、学习指导1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明确要求:读准字音,划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词语,先和同桌或前后交流,扫清字词障碍(5分钟后指名读课文)2. 指名读,检查自学情况,注意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集体纠正字音3. 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字音,节奏,感情。四、学习指导21、再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翻译全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先与同桌交流或前后讨论,把不能解决的写下来(要求10分钟时间)2、学生说出不理解的语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提示重要字词翻译: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载”:用船载。(2)以:连词,相当于而。 (3)“放之山下,虎见之:两“之”是代词,指驴。 (4)庞然大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 (5)“他日”:有一天 (6)“甚恐”“甚”:很 (7)“益习其声”“益”:更加 (8)“终不敢搏”“终”:始终 (9)“稍近”:渐渐靠近 (10)“蹄之”“蹄”:名词用作动词,用脚踢。五、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以下任务1找出文中表明虎的心理和动作的词语。(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2课文描写虎的动作的词语刻画了虎的什么样心态?(说出自己的看法即可)3驴之技到底有哪些?明确:一“鸣” 一“蹄”4你觉得作者是如何看待驴和虎的呢?出示文章寓意: 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板书设计 黔之驴(寓言)柳宗元 驴 虎 庞然大物以为神畏驴 一鸣 大骇 远遁 一蹄 技止此耳 食驴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指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间的合作意识以及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相应内容的任务意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