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潮菜名的命名方式及翻译.pdf_第1页
中国新潮菜名的命名方式及翻译.pdf_第2页
中国新潮菜名的命名方式及翻译.pdf_第3页
中国新潮菜名的命名方式及翻译.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中国新潮菜名的命名方式及翻译.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0 9 年2 月 第2 3 卷第1 期 新乡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 I I I I N I O FX I N X I A N GU N I V E R S T I Y E e b 2 0 0 9 v 0 1 2 3N o 1 中国新潮菜名的命名方式及翻译 王才英 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福建泉州3 6 2 0 0 0 摘要 中国饮食文化内涵丰富 历史悠久 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有效传播我国饮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探讨了中国式新潮菜名的命名方式 英译原则和方法 以期能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潮菜名 命名方式 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 H 3 1 5 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 6 7 4 3 3 3 4 2 0 0 9 0 l 一0 1 5 8 0 3 2 0 0 8 年第1 期的 深圳青年 有一篇题为 另类 翻译师操刀外文菜谱 词典 文中讲了一个叫边雨 的女孩 有一次和老外朋友去中餐馆吃饭 发现菜谱 翻译得很离谱 因此萌发了规范菜名翻译的想法 从 中发现了巨大的商机 的确 对于老外来说 进餐馆 后能得到一份翻译得较地道的菜谱 不仅能为他们 提供点菜的便利 更能让他们感受到一份尊重 随着现代餐饮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 普遍提高 网罗顾客的法宝已不仅仅局限于饭菜的 色 香 味了 千奇百怪 创意无限的菜名不断地跃 入我们的眼帘 成为饭桌上另一道独特的风景 而 对于商家 这些带有独特文化底蕴 极富想象力的菜 名已形成一种竞争机制 成为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 的独特优势 因此 餐饮业的经营者们纷纷更新经 营理念 大胆捕捉商机 推出特色美味佳肴 于是指 称菜肴的新的菜名便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它们中 的大部分比较直观 但也有不少体现时代特色的新 潮菜名 如 悄悄话 绑架 包二奶 干部下乡 残酷烙 刑 等等 凡此种种 从菜肴命名艺术的角度看 有 一些确实能被人所接受 有一些则已引起争议和不 满 从总体风格上来说 新潮菜名显然与传统观念 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有一定差异 有的甚至造成了 言语污染 其翻译更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 d r u n k l e s sw i f eT o f u 麻的老婆的豆腐 这样的翻 译只能让老外觉得很搞笑 不是菜名而是笑话 本 文主要从这些新潮菜名的命名理据着手 谈一谈新 潮菜名的命名方式及翻译 一 新潮菜名的命名理据 餐饮业的经营者们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猎奇心 理 猜谜心理和戏谑心理 往往在菜名上不断推陈出 新 这些新潮菜名主要有以下两种命名方式 一 从命名方式上看 新潮菜名命名方式上的创新主要表现为 以通 俗歌名定名 如 心太软 红枣中嵌糯米 走在乡 间的小路上 红烧猪蹄配以香菜 穿过你的黑发 的我的手 海带炖猪蹄 以时事 政治定名 如 一 渡赤水 红烧维鱼 一国两制 煮花生米和油炸 花生米 中国足球 臭豆腐炖猪蹄 以情感生活 定名 其中一类是比较文明健康的 如 勿忘我 系列 套餐 雪夜初吻 白萝卜丝炒红辣椒 红颜知己 红萝卜丝围一圈红色小枣柿 另一类是有关情色 方面的 如 包二奶 炸鲜奶 红灯区 辣子鸡 丁 玉女脱衣 凉拌黄瓜 勾勾搭搭 黄豆芽炒 绿豆芽 二 从修辞手法来看 新潮菜名的最大特点就是打破常规 往往借助 谐音 比喻 拟人等手段衍义化形 以形寓意 将没有 生命的菜肴人物化 表达幽默风趣的意味 如 绝代 双娇 青 红辣椒 小二黑结婚 两只去皮松花 蛋 其一是借助联想和想象 巧妙联系 以生活百 态取菜名 时事新闻 政治术语 通俗歌曲 体育赛 事 男女情色等等都可以信手拈来 任意发挥 这就 收稿日期 2 0 0 9 0 1 1 4 作者简介 王才英 1 9 7 3 一 女 福建武平人 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商务英语及英语教学法 1 5 8 万方数据 突破了传统的命名方式 使得新潮菜名在字面意义 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甚至惊世骇俗的感觉 如 克林 顿莱温斯基 克林是一种药材 用来炖竹丝鸡味道 鲜美 清蒸廉洁 将经鲡切成链条状 盘成环形清 蒸 等 其二是变直观为模糊 多数传统菜名比较 直观 看到菜名就能对菜品有个大致的了解 新潮 菜名既为 新潮 则基本不采用直观命名法 而是有 意将菜名模糊化 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 如 悄 悄话 猪舌 猪耳 母子相会 黄豆和黄豆芽 生活 清炒红苋菜 其三是变典雅为通俗 新潮 菜名在用语上往往比较通俗 当然其格调又有高下 之分 其中的一些联想巧妙 比较容易为大众所接 受 如 心太软 天长地久 鹅肠拌韭菜 等 但也 有一部分属于低级趣味之列 如 红烧美国大使馆 红烧大肠 裸体美女 去皮花生米 女人三十 豆腐 二 新潮菜名的翻译方法 根据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 译者在处理原文的 时候 旨在传递信息而不是复制一串串的语言单位 他所关心的是如何保留原文的功能和使其对新的读 者产生作用 L l J 在翻译问题上 R i e u 认为 人们广泛认为翻译 主要目的是尽可能使目的语读者产生和源语言读者 同样的反应 为了能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必须了解 读者 我们首先要问谁是读者 了解读者的心理期 待 中餐菜名英译本的读者主要是外国朋友 他们 到中餐馆吃饭首先关心吃的是什么 原料 和味道是 什么 口味 然后是这道菜的做法 刀工和烹调方 法 最后才是菜名的寓意 文化 因此菜谱翻译的 首要任务是将中餐菜的原料 口味 烹调方法翻译出 来 在此基础上再翻译刀工 最后才是文化寓意 西 方菜名直来直去 非常简单 没有任何感情色彩 只 要列出鸡 鸭 鱼 肉等原料 说出煎 炸 烘 烤等制 作方法即可 并无任何修辞成分 如 O Xt a i ls o u p 牛 尾汤 f 矗e do y s t e r 炸生蚝 T b o n es t e a k 丁骨牛 排 c u r r i e db e e f 咖喱牛肉 等乜 中式菜单一般见 于星级宾馆 酒搂 菜单的印制 设计 装帧都十分考 究 一般没有太多的空间去容纳对菜肴的详细介绍 因此 菜名的英译既要遵循翻译中 准确 通顺 的 原则 还要兼顾 简洁 的要求 尽可能开门见山地写 明菜肴的原料和烹调方法b J 对于 些看不出原材 料和烹调方法的所谓 写意型 菜肴也应如此 其次 才能顾及菜肴新奇美丽的名字 不管对各种各样的 菜名如何处理 作为翻译 在菜谱上必须设法写清楚 的是菜肴是用什么原料 用什么烹调方法做出来的 这是外国食客所关注的问题 也是菜名英译的关键 关于翻译 美国著名翻译家奈达在他的 关于翻 译这门科学 一文中是这么定义的 译语要尽可能自 然地通过语言和风格来再现原语 中国著名翻译家 郑振铎认为翻译主要有两种功能 一 能改变中国文 化传统 二 能引导中国人与现代思想相接触 对 待翻译的态度 爱国翻译家冰心是这么认为的 译者 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始终以饱 满的爱国主义热情来从事翻译工作 翻译家严复在 翻译时一丝不苟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是 一名之立 旬月踟蹰 鉴于以上这些翻译原则 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 一些方法翻译新潮菜名 一 意译法 不管以通俗歌名定名 以时事 政治定名 还是 以情感生活定名 经营者根据菜肴原料的色 香 特 点 烹饪方法及造型上的特点来迎合食客的心理 赋 予美丽动听的名字 这些名字通常象征着吉祥如意 或是情感的一种宣泄 菜名往往不出现主料 辅料 刀工及烹调的方法 初次品尝者往往感到莫名其妙 对于这些菜名 若按其比喻意义来翻译 没有中国文 化背景的外国客人听了会感到一头雾水 因此只能 用意译法 即舍弃形象比喻 将所用的主料 配工及 烹饪方法翻译过来 如 中国足球 臭豆腐炖猪蹄 S t e w e dP i g sF e e t 试t ht h eS t r o n g 一呲l F e r m e n t e dB e a nc u r d 一国 两制 煮花生米和油炸花生米 蛐ec o u n t r yt w os y s t e r n s b o i l e da n df r i e ds h e l l e dp e a n u t 雪夜初吻 白萝卜丝炒红辣椒 s t i r f r i e dS h r e d d e dt u r n i pa n d t h er e dp e p p e r 二 可以用汉语拼音配图片或美译配图片 比如 狗不理包子 直接翻译成G o u b u l iB a o z i 然 后在旁边配插图 让点菜者有个直觉的认识 4 心 太软 红枣中嵌糯米 译为X i nt a ir u a n n a m e da f t e r ap o p u l a rs o n g 旁边配插图 或译为S t e a m e dr e dj u j u I e S t u f f e dw i t hS w e e tS t i c k yR i c e 旁边配插图 但要注意 的是 英文翻译和图片一定要一致 以免引起不必要 1 5 9 万方数据 的麻烦 如s t e w 和b r a i s e 的应用 从词义上讲它们 都和中文的 炖 相似 然而s t e w 侧重肉和菜的混 炖 如要表示单独炖肉应用b r a i s e 一词 因为b r a i s e 的英文释义为 b r a i s i n gw h i c hi su s e do n l yo fm e a t n x 强田吗c o o k i n gs l o w l yi nc o v e r e dp o tw i t hal i t t l e f a ta n d w a t e r 另一个需注意的词是 烤 在英文中和 烤 对应的词有b a k e t o a s t r o a s t b r o i l 画U b a t h e c u e 和s e a r 等 在翻译时一定要根据中餐菜的做法 来选用不同的词 b a k e 和s 叫是指在烤箱内烤 r o a s t 是指在火上或烤箱内烤肉 t o a s t 是指将面包片 或奶酪表面烤黄变硬 b r o i l 和鲥U 都是在明火的烤 架上烤 美国人多用b r o i l 而英国人则多用酥l l sB a r b e c u e 特指户外烧烤的形式 因此 中餐菜名中的 烤 字可根据不同做法采用不同的英文词进行翻 译 引 三 对于莫名其妙的菜名 应通过 望 问 听 尝 等途径去弄清做此道菜所用的原料或烹 饪方法 简单明了地用英语表达出来 如 绝代双娇 青 红辣椒 可翻译成w G r e e na n dR e dP e p p e r 穿 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海带炖猪蹄 可翻译成 S t e w e dp i g sF e e tw i t ht h eK e l p 以上翻译直接揭示 出菜的原料和烹调法 这样虽然破坏了菜名美 却一 目了然 可让外国人容易理解和接受 对于带有色 情的菜名 译员必须摒弃汉语中情色的东西 把健康 的饮食文化传递给外国友人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 一方面 理论上 翻译 的性质 特点以及中西菜名的异同决定了中国菜名 的翻译只能达到 信 即 准确 达 即 流利 的标准 而 雅 即原中国菜名的艺术风格往往很 难兼顾 另一方面 在实践中 不管遇到哪一类中国 菜名 译员首先应尽量弄清其烹饪方法和制作原料 然后再使用西方菜的命名方式将其翻译出来 有些语言学家认为 文化差异是导致错误译文 出现的重要原因 一名中国官员表示 正确的英语 译文不仅对造访北京的国际友人非常有用 而且有 助于中国人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概貌 中英文翻译 不可小觑 它包含着深刻的意义 从小的方面讲 关 系到一个人 一个企业的形象 往大点说 它折射出 了一国国民素质 尤其是一些公共场合 搞不好会 出很多 国际笑语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在2 0 0 8 年 北京奥运之前 中国官员已经意识到地道莱名英译 的重要性 因此北京奥运期间中国传统菜名有了较 规范的英译 现在 我们对于那些不断推陈出新的 新潮菜名同样不能小觑 英译至少做到 信 达 尽 量兼顾到 雅 因为这不仅给外国朋友提供了方便 更展示了一个地方人们的素质和形象 参考文献 1 张美芳 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2 0 5 1 7 5 2 刘久平 试析口译中国菜名的方法和技巧 J 广西右江 民族师专学报 2 0 0 2 1 I s i s 静生 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 J 中国翻译 2 0 0 1 6 4 郭春林 从中莱西译误区看跨文化交流的翻译原则 J 潍坊学院学报 2 0 0 7 3 5 乔平 中餐莱名分类及其英译方法 J 扬州大学烹饪学 报 2 0 0 4 1 2 责任编辑郭庆林 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C h i n e s eD i s hN a m e sa n dT h e i rT r a n s l a t i o nM e t h o d s W A N GC a i r i n g Q u a i i z h o u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Q u 础o n3 6 2 0 0 0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n a m e 8o fC h i n e s ed i s hm a yb ec l a s s i f i e di n t ot w og r o u p sb a s e dO i lt h eu n i q u e n e s so ft h e i rf o r m a t i o n i nt h ep r o c e s so ft r a n s l a t i o n D i f f e r e n tI l a f n eg r o u p so fC h i n e s ed i s hs h o u l da d o p td i f f e r e n tt r a n s l a t i o nm e t h o d sa c c o r d i n g t ot h e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e x p e c t a t i o no fE n g l i s hl l P 组d e l sa n d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e r o s s c u l t u r ec o r r m a u n i c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C h i n e s ed i s h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t r a n s l a t i o nm e t h o d s 1 6 0 万方数据 中国新潮菜名的命名方式及翻译中国新潮菜名的命名方式及翻译 作者 王才英 WANG Cai ying 作者单位 泉州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刊名 新乡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 年 卷 期 2009 23 1 被引用次数 1次 参考文献 5条 参考文献 5条 1 张美芳 翻译研究的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