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和出纳知识.doc_第1页
会计和出纳知识.doc_第2页
会计和出纳知识.doc_第3页
会计和出纳知识.doc_第4页
会计和出纳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 比如: 可以分为几大项(我这里给大家列几项我当时记得) 如何保管现金,管理备用金 如何填写现金 银行日记账 怎么开发票和支票 报税相关 保险相关 发工资 余额调节表 固定资产 报销等事宜比如填写支票应该怎么填,支票分几种,大小写分别填在哪,填完怎么盖章,多盖什么章,有没有其他应该注意的,这些东西你都要用笔记下来的,别以为你记性好,这些东西以后在工作上遇到不会的都要拿出来看的。一打支票多少张么-华丽的分割线-A公司于2009年5月份新成立(假设),为一般纳税人,核定征收,所得税率7% * 25%,城建税:1%,教育费附加:3%,河道管理费:1%*注意啦,对其中的说明:1:一般纳税人所得税的征收有2种:a:查帐征收:利润总额为正数时候,所得税 = 利润总额 * 25% 利润总额为= 0的时候,不需要交纳所得税b:核定征收:所得税 = 主营业务收入 * 7% * 25%2: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河道管理费都属于附加税,是以增值税为计税基数的。如果增值税为正数,需要交纳,否则不需要交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 增值税 * 1%;教育费附加 = 增值税 * 3%;河道管理费 = 增值税 * 1%;下面谈手工做帐的第一步: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也就是在记帐凭证上填写对应的内容:a:记帐的日期b:编号(从当月的第一笔业务开始,1.2.3。按顺序写下去)c:一级科目,就是总的会计科目,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就是对应的明细科目,然后按借,贷分别填上相应科目对应的金额,最后算出合计数,注意合计数字的最前面加上人民币符号d:附件的张数,就是我们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的张数,并把对应的原始凭证粘贴在记帐凭证的背面e:最后,填上制单人和记帐人的名字,就完成了记帐凭证的制作。(注意:凭证有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通用凭证,就是一般的记帐凭证,下面所有的凭证都是做在通用的记账凭证里面)假定5月份发生了如下业务:1:5月1日:股本500 000存入银行*根据对应的原始凭证,比如银行进帐单等作如下记账凭证,也就是在记帐凭证上写分录:(摘要:股本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基本户 500 000 贷:实收资本 500 000说明:银行存款,这个例子里有2个明细帐户,一个是基本户,一个是纳税户。为什么有2个明细呢,因为有的税务局要求在他们指定的银行开户来交纳税金,而这个银行不一定是基本户的开户行,所以设有2个明细。2:从银行提取备用金20 000元*8(此分录十分简单,不做说明)借:现金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3:办公室主任丁丁报销交通费200元,业务招待费200元*说明:任何费用的报销应该对应什么会计科目,是由报销人的所属部门决定的,比如:如果办公室的人报销,对应的会计科目是管理费用,如果是销售部门,则是销售费用,如果是业务部门,归为营业费用等借:管理费用交通费 200 业务招待费 200 贷:现金 4004:5月4日,企业管理部门购买办公用品200元,以现金支付*借:管理费用办公用品 200 贷:现金 2005:5月5日:以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12 000元*借:营业费用广告费 12 000 贷:银行存款 12 0006:5月6日:银行存款支付公司开办费5000元*说明:开办费用可以计入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然后再转入管理费用,但此处金额较少,可以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开办费 5 000 贷:银行存款 5 000忘记了点,上面有几个银行存款的明细科目忘记写“基本户”了,此处更正一下。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所得税是核定征收,应该不大可能吧。试想一下,一般纳税人年销售不低于80万(商业型),一年下来800000*7%*25%=14000元。再者,核定是指财务制度不健全而设定的简易征收办法,真的想不通啊?7:5月7日:购买支票,贷记凭证等30元*8说明:有的人把支票,贷记凭证的工本费计入“管理费用”,而把手续费计入“财务费用”,或者把这整个部分计入“管理费用”,有的人习惯把它计入“财务费用”,其实都可以,但通常是直接计入“财务费用”另外,购买支票时候,基本上都是直接从单位的基本户里扣除,所以,贷方的科目为“银行存款”,而非“现金”,这点注意。借:财务费用手续费 30 贷:银行存款 30=8:5月8日:从银行提取现金10 000元发放工资,以备发工资*88借:现金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9:用现金发放本月职工工资8 000元,假定全为办公室人员工资*首先,发工资前,要计提工资。借:管理费用工资 8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8 000然后,发放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8 000 贷:现金 8 00010:5月10日:银行存款支付圣达投资公司5月份至12月份的房租16 000元,及押金2 000元*首先,房租计入待摊费用:借:待摊费用房租 16 000 其他应收款圣达 2 000 贷:银行存款基本户 18 000同时,摊销这个月的房租:借:管理费用 2 000 贷:待摊费用 2 00011:5月11日:支付银行转帐手续费5元,*说明:贷方为何为“银行存款”,和上面7的解释一样借:财务费用手续费 5 贷:银行存款 512:以银行存款购买电脑一台价值8 000元*说明:因为公司还可能购入打印机,传真机等,为了减少明细的分类,将电脑固定资产的明细科目设为“办公设备”,而不是“电脑”。借:固定资产办公设备 8 000 贷:银行存款 8 00013:5月13日:向三星公司采购A商品100个,单价1 000元(不含税),商品入库,增值税发票收到,款项为付出*借:库存商品- A商品 10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000 贷:应付帐款三星 117 00014:5月14日:向立丰公司采购B商品50个,单价60元(含税),商品入库,增值税发票收到,款项未付*说明:含税的价格要换算成不含税的价格计算公式:不含税价格 = 含税价格/1.17借:库存商品B商品 2 564.1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35.90 贷:应付帐款 立丰公司 3 000 计算过程:库存商品= 50*60/1.17 = 2 564.10 增值税= 3 000 -2 564.10 = 435.90再更正一下,上面所有的银行存款,其二级科目均应写“基本户”。15:5月15日:总经理向公司借款10 000元*借:其他应收款总经理 10 000 贷:现金 10 00016:5月16日:支付三星公司,立丰公司货款*借:应付帐款三星 117 000 立丰 3 000 贷:银行存款 120 00017:5月17日:销售给康盛公司A产品90个,单价1500元(不含税),B产品40个,单价100元(含税),增值税发票开出,款未收*首先,手工制作一份商品成本结算表,作为原始单据之一附在记账凭证后面,其内容为: 商品成本结算表销售商品名 销售数量 采购单价 金额A商品 90 1 000 9 000B商品 40 51.28 2 051.2合计 11 051.2计算过程 B商品单价 = (含税单价)60/1.17 = 51.28确认商品销售收入时候:借:应收帐款康盛 贷:主营业务收入 138 418.8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3 531.20其中,主营业务收入的计算过程:90*1500+40*60/1.17 = 138 418.8增值税的计算过程:90*1500*17%+(40*60-40*60/1.17 )同时,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11 051.2 贷:库存商品A商品 90 000 B商品 2 051.2注意:此处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不分明细,但库存商品需分明细18:支付业务员李明业务招待费100元,出差费200元*注:业务部门的费用计入“营业费用”借:营业费用业务招待费 100 差旅费 200 贷:现金 300假定这个月的业务到此结束,那么结帐凭证制作的任务完成了吗?没有首先,我们应该核算企业所得税,因为是核定征收所以企业所得税 = 主营业务收入*7%*25% = 138 418.80*7%*25% = 2 422.33作分录如下:借:所得税 2 422.33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 422.33其次,关于附加税的问题:因为应交增值税 =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注意:本例只涉及这2个) = 23 531.20 - (17 000 + 435.90) = 6 095.3 为正数所以,城建税 = 应交增值税 * 1% = 60.95 教育费附加 = 应交增值税 * 3% = 182.86 河道管理费 = 应交增值税 * 1% = 60.95其附加税的分录如下: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04.76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60.95 应交教育费附加 182.86 应交河道管理费 60.95最后,还有一步,那就把结转本期损益,即把损益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等各科目汇总的借方变为贷方,贷方变为借方,对应的另外一个科目为“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 138 418.80 贷:本年利润 138 418.80借:本年利润 122 713.29 贷:主营业务成本 92 051.2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04.76 营业费用 12 300 管理费用 15 600 财务费用 35 所得税 2 422.33这样,我们的计帐凭证就结束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第二步,就是做T字账,也就是把所有记账皮张的借方和贷方全部列出来,注意,要明细的那种,比如:借方有几个科目的,要写对应明细科目的数字,不要汇总的数字。如果,最后的结果,是借贷方平衡了,那么,我们就往下做下一步,如果不平,一定要查找原,最后的计算结果:借方 = 贷方 = 1359795.38注意,更正一下,业务内容17中计算主营业务成本的时候,应该是92051.2,非11051.2,上面计算错了用T字账验算记账凭证的借贷方相等的情况下,我们就进入第三步:那就是按照记账凭证中所涉及的科目开明细帐,分为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本例题按照会计凭证所涉及的科目,可分为:一级 二级资产类:现金银行存款 基本户 纳税户应收帐款 康盛公司其他应收款 总经理 圣达公司 丁丁(下面的例子会涉及)预付帐款 三星(下面的例子会涉及) 立丰(下面的例子会涉及)库存商品(此处不分明细,另外用数量金额式的帐页分明细记录收入,发出,结存)待摊费用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下面的例子会涉及)待处理财产损溢(下面的例子会涉及)负债类:应付帐款 三星 立丰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 应交个人所得税(下面的例子会涉及) 应交所得税 应交城市建设和维护费 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河道管理费其他应付款 社保(下面的例子会涉及) 股东(下面的例子会涉及)权益类:实收资本本年利润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利息 手续费所得税注意:根据记账凭证的科目建立明细帐的时候,第一级科目,比如“银行存款”写在活页式明细帐单最上端的双横线上,二级科目,比如“基本户”写在表格上方的“_级科目编号和名称”后面另外列2级明细分录的库存商品,记入三栏式的数量金额表,“库存商品”记入帐页的最上面的双横线,而“A产品”记入“货名”后面然后,根据记账的先后顺序,依次填写收入,发出,结存的商品数量,单价(指成本),金额即可把所有明细帐目登记完毕,到月底,再本月合计一下,算出本月借贷方的发生额和月末余额,如果在余额在借方,记“借”,如果在贷方,借“贷”,如果余额为0,则记“平”这一切完成后,进入第4步,根据登记的明细帐的一级科目的月末汇总,编制试算平衡表,这里我们做一个总分类帐试算平衡表,可以有2个功能,1是验算我们的帐时候平,2是不必要再做总帐了格式如下: 总分类帐试算平衡表 2009年5月30日会计科目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合计如果最后合计出来的结果,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的借贷方都分别相当,那么我们的帐至少从数量上来说就做平了我会持续记录下去,如果有感兴趣而没有做过实际帐务的朋友,可去买相应的凭证,账册,照我上面写的一步步下来,相信,你也能学会手工作帐的过程以后,我还会记录电脑记账的点点滴滴,当然,只限于自己在有限知识和有限经验的情况下的记录,很多地方都很幼稚,还可能出错,欢迎大家指正,万分感谢。虽然我还是一只不会飞的笨鸟,但将来我完全可以做一个真正的高手,今天不行,不能说明明天一定不行,与有兴趣的朋友共勉。毫无保留包括自己的心得记录下来,只为在总结自己的基础上,还能对别人有所帮助。计提教育费附加、河道管理费: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河道管理费17.确认商品销售收入时候:借:应收帐款康盛 贷:主营业务收入 138 418.8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3 531.20其中,主营业务收入的计算过程:90*1500+40*60/1.17 = 138 418.8增值税的计算过程:90*1500*17%+(40*60-40*60/1.17 ) 楼主,这里的主营业务收入=90*1500+40*100/1.17=138418.8元帮你更正下,可以楼主笔误了还有个问题想问下,为什么营业费用和销售费用分开呢,现在新会计准直接用销售费用了,楼主请指教,我也是个菜菜鸟17.确认商品销售收入时候:借:应收帐款康盛 贷:主营业务收入 138 418.8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3 531.20其中,主营业务收入的计算过程:90*1500+40*60/1.17 = 138 418.8增值税的计算过程:90*1500*17%+(40*60-40*60/1.17 ) 楼主,这里的主营业务收入=90*1500+40*100/1.17=138418.8元帮你更正下,可以楼主笔误了还有个问题想问下,为什么营业费用和销售费用分开呢,现在新会计准直接用销售费用了,楼主请指教,我也是个菜菜鸟*万分感谢,也十分高兴你的关注。你看得很仔细,谢谢,我是在边写帖子,边整理,写好后,也没有检查,就直接发送了,所以你说的对,那个地方是我打错了数字。关于营业费用,本来我也是写销售费用的,但有个会计告诉我,业务部门发生的费用可以记入销售费用或者营业费用,我就随手写成营业费用,如果新会计准则直接用销售费用的话,我们就用销售费用好了。那个我也是从你们的探讨中不断学习的,我会把它继续到底。还要做假定6月份发生的业务,马上就要涉及到做会计报表了。还有要涉及到实务中会计的方方面面的处理,包括电脑做帐。我都会尽可能详细仔细地描述。以便于没有做过会计的朋友获得一个感性的认识,当然,还得强调,我的确是一个菜鸟,愿意与大家共同讨论,共同分享。实收资本本年利润 呵呵,看到楼主的回复,我很高兴,一起努力! 昨天晚上专门回去找会计书查了下,实收资本和本年利润归为所有者权益类,而权益它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即权益=资产楼主,期待你下面更精彩的内容!5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计提教育费附加、河道管理费: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河道管理费*为了这个问题,我特意翻了一下2009年的初级会计实务,书上把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河道管理费计入“应交税费”的下一级科目,可能以前是算在“其他应交款”里的。为什么这样做呢,我的理解是应为这2个税的税额比较小,就不用单独设置一个明细,而直接归人“应交税费”的科目谢谢ls的朋友们的捧场,因为你们的表扬或者期待,更加让我想把这个帖子一直坚持下去,并力求给需要的朋友们一个真正的帮助。确实有大量的内容要更新,本来想一口气写到会计报表的填制和税务的申报,但我昨晚回家太晚了,还有其他事情要做,不过我不会让你们一直期待,一直希望自己能尽早尽早。我还是希望真正需要学习的朋友去买相应的帐本,(上面的为止:需要的帐本是记帐凭证,三栏式的明细帐页,数量金额式的帐页(用来计商品A,商品B的明细),后面需要的,我会告诉大家。因为可能我们有的朋友有会计知识的理论,但真要做,那些数据该怎么填,填到哪里,不清楚,因而虽然考出了什么什么证书,直接到单位做帐,脑子里仍然不清楚。我写的很仔细的目的,一方面是理解对应的知识,和搞清楚手工做帐的过程,以及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获得犹如独立在单位做帐的那种直观感受。谢谢大家,我会加快加快!另外,我最后会再把流程总结一下,对应流程用的帐册,我会用数码相机拍下来,上传上来,呵呵,只为你一个感性的认识(原来是这样,也是很简单的不是)。大家放心,后面方方面面的东西我所知道的,我都会写,比如怎么粘贴原始凭证,最后,怎么装订记帐凭证,我都会用照片外加文字说明1: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正确地填写记帐凭帐,也就是把分录的内容填写在记帐凭证上。注意,A:分录要正确(比如虽然做帐中,有人把不属于管理费用的费用统统列在管理费用下,帐能做平,但毕竟我们是专业的,那么我们一开始就要严格地从专业的角度要求自己) B:金额一定要和原始凭证上的金额一致,注意不要看花眼,多写或少写哪怕是一个零,借贷方一定要相等2:根据做帐的记帐凭证,在一张大纸上(建议在电脑上用EXCEL,这样可以直接让电脑计算,还不容易出错),把所有记帐凭证的借方填写在左边,贷方都填写在右边,然后计算看看左右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一定要找出原因,否则后面错了,不知道要花多少倍的时间才能查出来。那就要求我们一开始写凭证的时候,就要认真仔细,数字不要错。注意啦,是不是要等一个月所有的凭证都做完了,我们才做这样的T字帐呢?如果在月末,我们来得及吗?呵呵,完全可能来不及,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根据单位的会计工作量的多少,是1个礼拜作一次呢,还是半个月作一次,当然,一个月做一次,也可以,只要你来得及。3:把T字帐平衡后的对应科目按凭证编制日期的先后顺序分别填写在我们上面所说的明细表里面(明细表如何设置,我前面已经说得比较详细,这里不多说了)明细表填写完毕,我们在对应科目的最后一栏用红色笔在上下横杠画两条直线,和帐页上的横线长度一致,然后再“摘要”栏里写上“本月合计”,把本月的借贷方都分别算出来,并算出期末余额,若余额在借方,在“借或贷”一栏中,记“借”,在贷方,记“贷”,如果余额为0,记“平”4:完成之后,我们就根据明细帐册填写上面我提到的总分类明细试算平衡表,这一步步能偷懒,而且是万万不能(关于我试算平衡表如何制作和填写,注意看前面帖子),如果最后合计出来的结果,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各自的借贷方哪怕有一点差异,那么我们的帐肯定什么地方做错了。做过的朋友都知道,如果做错了这一块花的时间有可能远远大于你做会计其他所有部分的时间。只有这一块平衡了,我们的帐才可能作平。因为后面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要靠它了所以,我一再强调,一开始的时候,就要认真再认真,仔细再仔细。这两天,感冒是相当的利害,争取明天更新新的内容。啦啦啦啦,我直接告诉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如何用最快的,简直不动脑筋就能直接搞定的方法,呵呵,真的很简单很简单,记得以前没有任何经验的时候,每次看到财务报表这一块,心里都是很模糊的。没有做过实帐的朋友们认为做财务报表很难很神秘的朋友们,明天,我就为你揭开那层面纱。明天我也会把后面的保税的那部分内容写下来,呵呵,不过要等我家的宝贝入睡了才能写。明细表填写完毕,我们在对应科目的最后一栏用红色笔在上下横杠画两条直线*刚才看了一下,那个所谓的最后一栏,貌似理解上有些误解,我再解释一下,这个最后一栏,就是某个明细科目记帐结束那一天的下面一栏,而非是帐页最后一栏,下个月的我们就继续在“本月合计”一栏下面写。昨晚总结的东西算一个大阶段,帮大家把前面的东西梳理一下。接下来进入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阶段。忘记提醒一下,每当我们把凭证上的科目记入明细帐的时候,都不要忘记在凭证上已经登记入帐的科目后面提示打勾的栏画勾,以免将来重复等记帐或遗漏。比如我们把凭证上“应收帐款张三 100”登记入“应收帐款张三”明细帐的时候,就在凭证后面这一栏打勾,以示已经登记好了。楼主姐姐真是个好妈妈啊,每天晚睡早起有个小小的笔误,我帮你更正一下 商品成本结算表销售商品名 销售数量 采购单价 金额A商品 90 1 000 9 000(90 000)B商品 40 51.28 2 051.2合计 11 051.2(92,051.20) 同时,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11 051.2(92,051.20) 贷:库存商品A商品 90 000 B商品 2 051.2我也是一个小菜鸟,但是看到楼主写的东西,觉得楼主很厉害,做出纳太长时间了,人都麻木了,而且楼主写的很多东西都是我接触不到的,希望楼主继续,楼主姐姐也要注意身体啊,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你家的小宝贝儿需要你,我们这些小菜鸟也需要你啊。商品成本结算表,不是很懂看来你看帖子是认真的,我的确在写帖子的时候,不太仔细,没有核对,其实,我后面注明了这个地方算错了,你可以看到结转损益的时候,数据是正确的。不要紧的,做出纳的话,最好有机会看看你们会计的帐本,那是最快的学习方法,但现在有些会计保守得的确让人无语只要努力,我相信,你最终能实现你的目标,跨过那道门槛,你才发现会计工作也是很简单的。呵呵,一定要努力哦。其实,你就差一步而已。再说,很难想象一辈子做出纳的人生。商品成本结算表,不是很懂还有就是5月份的工资是5月份发吗?=关于那个商品成本结算表,其实是我举的一个帖子,关于成本核算问题,让我再以后的时间里慢慢地写来。这个是假设的5月的工资5月发放的。呵呵,好多老板都是在25号发上个月的工资哦。本来我的计划是进入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的流程,但今天在回家的路上想了想,觉得还是暂时搁置一下,还是先进一步对前面的东西补充。另外附带说明一下,现在很多公司都是用财务软件,但对于没有做过手工帐的朋友直接使用财务软件,我告诉你一个结果,那就是仍然不懂做帐,根本不知道后面的数据是如何生成的,数据直接有什么关联。所作的不过是凭证的录入罢了。因为财务软件里,输入凭证后,连结转损益都不用作,财务报表也是自动生成。的确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但有志于从事财务的朋友,我还是建议你们一定要学会手工做帐。09年开始购进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你的第十二项固定资产办公设备,进项税可以抵扣的。09年开始购进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你的第十二项固定资产办公设备,进项税可以抵扣的。*非常谢谢你的提示,这对我和这里学习的朋友都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使得我们明白得越来越多。非常欢迎朋友们各抒己见。听说销售费用和营业费用两个不能同时用。 新会计准则用销售费用。 企业会计制度用营业费用。 =销售费用和营业费用其实应该是同一种东西的不同名称。那我们根据新会计准则用“销售费用”好了。我们在实际中如何做帐的呢?(注意,这是实例)今天帮一某咨询公司作了3月份的帐,业务简单,写出来给大家分享,希望你们能感受到实际做帐的处理,看看我的工作:1:把该公司3月份所有的票据集中放到大桌在上,然后归类,分为收入类,报销类,银行现金类(因为该公司实在小,里面大量的报销发票)而我们的例子中是每发生一笔业务,都是记一张凭证,呵呵,你想象一下,如果这样做下去的话,尤其是手工做帐这种情况,会计真的要累死了。2:把归好类的发票分别算出各自的金额3:写记帐凭证收入类:这个公司3月份发生了3笔业务,分别卖给某通讯公司300元的咨询费,某咨询公司18000块的咨询费,这2笔业务都是没有收到款,第三笔收到了对方的现金支票19500,并存入银行。其分录:(凭证1)借:应收帐款某通讯公司 300 某咨询公司 18 000 银行存款 19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7 800其他的报销,工资等等全记入管理费用。工资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也算成本费用。因此实际做帐的时候,可以直接记入管理费用。(凭证2)借:管理费用差旅费 2637 通讯费 2463.87 业务招待费 6741.5 (餐饮发票)(注意这个地方,以后我会提到关于所得税的汇算清缴问题) 水电费 1416.94 办公费 9295.43 交通费 3668.5 (与交通有关的) 工资 2794 福利费 1020.6(医疗报销单) 贷:现金 30 037.84(凭证3)借:现金 20 000(提现) 财务费用手续费 773.3(购支票费,银行划款手续费) 贷:银行存款注意:购支票费,银行划款手续费都不是现金支付,直接从单位帐户扣除(凭证4)计提附加税因为这家单位是交营业税,而且是核定征收,即按主营业务收入,按税率的5%征收营业税。而且不是直接按下面这个样子计提营业税:借:营业税 1 890(37800 * 5%)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1 890营业税是直接记入附加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其他的应交城市建设维护费,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河道管理费是分别以营业收入的1%,3%,1%计提的所以正确的分录应该为: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 984.5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1 890(37800 * 5%) 应交城市建设维护费 18.9 应交教育费附加 56.7 应交河道管理费 18.9(凭证5)结转本期损益 借:主营业务收入 37 800 贷:本年利润 37 800借:本年利润 32 795.64 贷:管理费用差旅费 2637 通讯费 2463.87 业务招待费 6741.5 ( 水电费 1416.94 办公费 9295.43 交通费 3668.5 工资 2794 福利费 1020.6 财务费用手续费 773.3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 984.5可以看出这个公司这个月是盈利的,为什么盈利,大家看出来了吗?呵呵,原来“本年利润”的贷方余额大于借方余额注意,大家看看还少掉了什么吗?那既是计提企业所得税,注意啦,如果上个月是亏损的,那么这个月就不叫企业所得税了。大家完全可以用这个思路去做任何一家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帐了,希望有心的朋友能从中受益,也希望大家共同讨论,积极发言,共同进步。营业税是直接记入附加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其他的应交城市建设维护费,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河道管理费是分别以营业收入的1%,3%,1%计提的=此处,有一个笔误,附加税是以营业税的1%,3%,1%计提的,而不是营业收入。大家注意一下1:营业税不单独计提,直接算作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所得税在亏损的情况下,不计提,不交纳3:以上涉及的各种税的税率不是定死的,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不同企业,税率可能不同4:一般纳税人所得税的征收有2种:a:查帐征收:利润总额为正数时候,所得税 = 利润总额 * 25% 利润总额为= 0的时候,不需要交纳所得税b:核定征收:所得税 = 主营业务收入 * 7% * 25%2: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河道管理费都属于附加税,以增值税(或营业税)为计税基数的的情况下,如果增值税(或营业税)为正数,需要交纳,否则不需要交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 增值税(或营业税) * 1%;教育费附加 = 增值税(或营业税) * 3%;河道管理费 = 增值税(或营业税) * 1%;5:营业税= 主营业务收入 * 10%(税率根据具体的企业来定)楼主还得意洋洋的,只要做过三年以上会计的人都能看出你是还没能毕业的会计班的学生,或者是一个自学会计专业的业余人士!作者:南唐十二史 回复日期:2009-4-14 14:35:00 2: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河道管理费都属于附加税,以增值税(或营业税)为计税基数的的情况下,如果增值税(或营业税)为正数,需要交纳,否则不需要交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 增值税(或营业税) * 1%;教育费附加 = 增值税(或营业税) * 3%;河道管理费 = 增值税(或营业税) * 1%;真的是这样吗?这是地方税种,是各地政府自行规定的,还有一些税种你怎么不包括进去呢?因为你没能见过,所以不清楚。*的确,我是一个新手,新得你不能想象。非常欢迎你再批评我的同时,可否发表一些专业的东西,让我见识见识,也让来到这里的朋友们都受益。不过,我怀疑你的视力外加智商。1:你提出的那条,难道你没有看到我在帖子上面的另外一句话吗?-“到此为止,上面的一些东西总结一下:”那只是说明我是对前面帖子所涉及的内容的一个总结,但我说了只有此而没有彼吗?因为我前面谈的指涉及这点,难道一提到税,我就把中国的中应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全部一一罗列出来?恐怕,没有一个会计人士有这种兴趣,精力我已经在帖子中声明过:包括税率也是因为企业的不同而不同,地区不同而不同。我在这个帖子的开头,想向没有做过实际帐务的朋友首先展示作帐的流程,关于复杂的详细的问题以后会在这个基础上丰富起来。敲了半天键盘,我真的后悔,因为我的时间原本极度有限134楼 作者:wenling105 回复日期:2009-4-16 12:05:00 作者:夏日柠檬518 回复日期:2009-4-16 11:24:00 楼主,B商品不含税的单价这个地方算错了17:5月17日:销售给康盛公司A产品90个,单价1500元(不含税),B产品40个,单价100元(含税),增值税发票开出,款未收*首先,手工制作一份商品成本结算表,作为原始单据之一附在记账凭证后面,其内容为: 商品成本结算表销售商品名 销售数量 采购单价 金额A商品 90 1 000 9 000B商品 40 51.28 2 051.2合计 11 051.2计算过程 B商品单价 = (含税单价)60/1.17 = 51.28B商品的含税单位是100元,那么不含税是B商品单价 = (含税单价)100/1.17 = 85.47B商品的成本=单价*数量=85.47*40=34188 这位同学,楼主算的B商品成本是对的,你以100含税单价计算,这是销售单价,并不是它的成本噢,成本是购进价格60元含税的作者:大胡子青蛙 回复日期:2009-4-17 15:03:00 关注您的帖子以有几天,我也是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只是我还没有进这一行,现在自学会计。这几天看书有一个关于结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的问题一直弄不明白,请帮我看看。具体情况如下:该公司存货包括:原材料320 000元,其中A材料1000千克,每千克200元,计200 000元;B材料3000千克,每千克40元,计120 000元。在产品64 000元,其中直接材料51000元,直接人工7800元,制造费用5200元,合计64000元。库存商品80 000元,单位成本为每件500元,计160件产品。该公司的存货均按实际成本计价,其中原材料的发出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库存商品的发出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该公司采用A、B两种原材料生产一种产品,并且5月份生产的产品当月全部完工。5月份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1、 5月2日,从X公司购入A材料2000千克,价款为420000元,注明的增值税额为714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2、 5月历日,从Y公司购入B材料5000千克,价款为202500元,增值税额为34425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已从存款户支付。3、 5月5日,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A材料2500千克,计515000元。4、 5月6日,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B材料5000千克,计201000元。5、 5月11日,完工产品500件入库。6、 5月21日,完工产品1350件入库。月末结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这个问题把我卡着了)请高手帮我看看该怎么计算。=呵呵,看得我心里好发毛,因为成本这块的东西,我懂的还真是皮毛都算不上。大致看了一下,1:那个原材料根据先进先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也就是领用a材料和b材料总共是515000元+201000元 = 716 000元。原材料的库存和买进,领用我们完全可以不必要考虑,只需要知道这个月领用了716000元的原材料即可。2:因为这道题目要求的是“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即是完工产品能结转入库存商品的那部分,所以题目中的“库存商品80 000元,单位成本为每件500元,计160件产品。”和我们的问题没有任何关系,可以不加以考虑。“库存商品的发出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与结转完工产品成本没有关联,所以同样可以无视。3:既然“该公司采用A、B两种原材料生产一种产品,并且5月份生产的产品当月全部完工”,说明到了月底,已经没有在产品了,全部是完工产品,根据“月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月生产成本 =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 月末在产品成本”可知题目中的“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 月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月生产成本”但是生产成本项目分为:a:“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等)”,b:“直接人工(产品生产工人的工资和福利报酬等)”,c:“制造费用(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水电费等)”,从题目给出的信息中,我只能得知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成本中的“直接材料”716 000元,而无法得知制造费用,直接人工等,所以,我也不能得出答案。觉得这道题目很奇怪。奇怪给出库存商品的发出采用何种方法,而没有给出成本核算采用何种方法声明一下,将来成本会计将是我涉及的非常重点的话题。就目前我的知识所限,我只能解答到这个程度。因为无知所以会犯错误。如果我的说法错误,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只有大家各抒己见,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157楼 作者:ARTEMIS_SH 回复日期:2009-4-21 0:09:00 作者:danyaruolan 回复日期:2009-4-19 16:25:00 我准备去找个单位先实习下,这样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