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的工具 在认知活动中 主体是人 认知的对象 是世界 语言是两者间的媒介 人类自诞生以来 正是依赖语言这一独特的工具 才得以相互交际 形成群体和组织 并借助语言开展思维和认识活动 了解自然 和群体本身 不断积累生产生活经验 创造出今天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果 世界上千百种语言描写的是同一个客观世界 但由于各个语言群体所处生存 环境和认知角度的不同 被描述的世界也有所差别 对于同一个事物 各个语言 群体的理解也可能不同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 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 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群接触频繁 致使一些使用人数较少 使用范围较小的语言交 际功能日渐衰退 消亡速度日益加快 这些语言被人们称为 濒危语言 世界上许多语言走向濒危的境地 并非它们自身有什么缺陷 更非这些语言 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相反它蕴涵语言的使用者在千万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 逐步积累起来的丰硕的认识成果 濒危语言反映了使用这些语言的人群在思维方 式和认知模式上的特殊性 研究一些濒危语言我们可以发现 这些语言活动也是 一种有规律的社会行为 涉及不同母语人的交际行为 思维方式 族群认同意识 和态度 乃至整个世界观的认知 濒危语言还记录着一些语言群体的历史变迁 承载着这些族群的文化 表现了他们的社会结构关系和民族特征 濒危语言本身 还蕴涵巨大的语言学价值 调查发现 许多地处偏僻 不为人知 使用人数很少 的濒危语言同样具有复杂的语言结构和丰富的语言现象 有的还具有极为罕见的 结构特点 这对于全面认识人类语言的表现手段和结构类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 义 对一些濒危语言结构的研究 是语言本体研究的新角度 能使我们获得未知 的语言特点 丰富对世界语言的认识 因此 坐视濒危语言走向消亡 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将再也不能够了解人类先 祖思考问题 认识世界的方式和状态 从而不能明了现实世界为何存在如此众多 纷繁复杂 风格迥异的社会类型和文化模式 我们将不能理解 不同地区 不同 种族和民族的人们思维方式为何差异如此之大 某些文明之间为何会发生摩擦和 冲突 我们还将无法继承和学习自远古流传至今的各类知识 而这些知识包括哲 学 自然科学 人类学 民俗学 历史学 心理学 语言学 文学等 这不能 不说是全人类的悲剧 本文试图以全球化的视野 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 来观照濒危语言这一宝贵 的人类无形文化财富 结合历史比较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语言人类学和社会学 的方法 从认知科学 历史学 文学 人类学 语言学乃至自然科学的角度 细 论濒危语言的认识价值 ii 致分析濒危语言的认知功能 深入挖掘濒危语言的认识价值 力求为保护世界濒 危语言的工作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 濒危语言 认知 思维 文化 认识价值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that we cognize the world during the cognitive process the main body is human being and the object is the world with the medium language since the naissance of human people can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be community just because of language people begin to think and acquaint the nature and themselves with the help of language and accumulate experiences of produce and living up to the present human beings have created excellent civilization it s the same world which is described by the thousands of languages however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social conditions and cognitive angles the described world has some differences to the same thing every language has its own understanding and we call it the benevolent see benevolence and the wise see wisdom as economic globality quickens and public communication develops rapidly the people with different languages communiate continually so that the use range of some languages is limited and the functions decay day after day we call these languages as endangered language there are lots of languages in severe danger not because they have limitations or they don t have the importance and significance to exist by contraries the languages are elegant and unique and has the production thousands of years endangered language reflects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people how to think and cognize through research on some endangered languages we can find these languages have disciplinary behaviors including intercommunication manner of thinking world view and so on endangered language records historical vicissitude and bears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nations and we can know the social relations and the clan s characters endangered language contains enormous philological importance many endangered languages also have complex structures and abundant phenomena even peculiar characteristics all of these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know the language representing means and structural types it s the new angle to study the structures of the endangered language and we can know the unkown peculiarity and enrich our cognition to the languages in the world if we just sit by and watch endangered languages to die out we and our offspring couldn t know how they to think and the means to cognize why the world has so many types of society and modes of culture why some civilizations have conflicts we couldn t inherit or study kinds of knowledge including philosophy natural 论濒危语言的认识价值 iv science anthropology folklore history psychology 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 we couldn t say it s not a tragedy for our world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endangered language from developmental foresight combining 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sociolinguistics lingual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from literature anthropology linguistics and natural science aspects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ognitive functions and search the cognitive value of endangered language to provide academic gist and practical foundation for protecting endangered language in the world keywords endangered language cognize thinking civilization cognitive value 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一 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传递信息 交流思想的符号系统 它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 是人类进化为高级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人类自诞生以来 正是依赖 这一独特的工具才得以相互交际 形成群体和组织 并借助语言开展思维和认识 活动 了解自然和群体本身 不断积累生产生活经验 创造出今天的精神文明和 物质文明成果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 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 使用不同语言的人 群接触频繁 致使一些使用人数较少 使用范围较小的语言交际功能日渐衰退 消亡速度日益加快 在一个双语或多语的社会中 当处于从属地位的语言群体感 到不必再使用自己的语言 或是由于偏见的原因而自觉地避免使用自己的语言时 这种语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再被使用 直到消亡 研究的结果表明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语言都处在衰退 乃至濒临消亡的危险 之中 语言濒危已成为全球普遍存在的危机 据统计 史前人类有12000余种语言 而今剩下6000余种 而且这些语言也正以极快的速度减少 比如 在刚刚过去的20 世纪里 就有大约1000多种语言从地球上消失了 美国语言学家马提索夫教授推 测 估计到2050年 全世界现有的6000多种语言中 将有一半语言消亡 而且在这 之后 语言消亡的速度将更快 这一速度听起来有些令人吃惊 但并非不可能 因 为在这6000多种语言中 有95 的语言仅仅被世界上4 的人使用着 据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统计 在全球已知的6000多种语言中 被不到一万人掌握的语种占半数以 上 其中四分之一为使用者少于1000人的濒危语种 如果这样的语种得不到有效 保护 将会在几代内迅速消亡 目前 我国的语言大约有120种 而这120种语言有 近一半处于衰退状态 有几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人们逐渐认识到 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是维护生态 平衡 保护地球环境 使人类能够在地球上继续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必须 相对于 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 人类对于人文生态环境和文化资 源重要性的认识则要薄弱得多 这导致过去几千年中 作为人类重要文化资源的 语言消失现象在人类完全不自觉的情况下不断地重演 事实上 人类的语言也不 仅仅是一种交际的工具 其重要性更体现在蕴含于其中的文化和认识价值之上 各个民族 地域的语言文化都是当地一方水土孕育的成果 每一语种都可以说是 一个民族灵感的源泉 创造力的钥匙以及文明的承传载体 这个民族的智慧 技 论濒危语言的认识价值 2 艺 宗教 风俗 医术 传说等等 都深深地蕴藏在其母语之中 德国伟大的语 言理论家威廉 冯 洪堡特曾论述过语言在民族生活中的作用 一个民族所在 的生活环境 气候条件 它的宗教 社会建制 风俗习惯等等 一定程度上都可以 跟这个民族脱离开来 然而有一样东西性质全然不同 是一个民族无论如何不能 舍弃的 那就是它的语言 因为语言是一个民族生存所必需的呼吸 是它的灵魂之 所在 可以说 一个民族的特性只有在其语言中才完整地铸刻下来 而每一种 语言对于文化多样性 就如同一个物种对于生物多样性一样 是对人类多元文化 的贡献 正是由于有丰富的语言 才使得世界文化丰富多彩 语言的消亡意味着 这个民族的文化载体的消亡 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语言 进而失去自己的 文化 就失去了个性特征乃至精神 从人类文化整体上说 也就失去了其中一个独 特的文化个性 因此 小语种语言的消失 可以说是打破了语言文化这一领域的 生态平衡 使世界语言文化这一百花园中失去了很多美丽独特的花朵 是人类 语言文化宝库的损失 幸运的是 近十几年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语言学界对濒危语言问题 越来越关注和重视 将濒危语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次召开 专题研讨会 出版专门论著 发行期刊通讯 成立基金组织 设立大型研究课题 建立网络机构 电子邮件论坛和全球信息库 有计划 有步骤地开展濒危语言的 调查和语言资料的保存工作 并向有关国际机构和全世界公众发出了呼吁 20 世纪 90 年代初 美国语言学权威刊物 语言学 linguistics 以专刊 形式发表系列论文 提出和讨论濒危语言问题 1992 年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 第 15 届世界语言学家大会 将抢救濒危语言问题作为大会的两大主题之一开 展研讨 1993 年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 濒危语言方案 其中包括 濒危语言红 皮书 和 进展情况报告 汇集全世界濒危语言信息及其工作情况 1994 年根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 在日本东京成立了 国际濒危语言情报中心 1995 年在日本召开国际濒危语言问题研讨会 1996 年在西班牙巴塞罗纳通过了 国 际语言权力宣言 199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29 届大会批准设立 世界语言 报告 项目 以记录人类语言的多样性 199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发出 公开信 要求各国有关机构进行合作 共同完成 世界语言报告 此后每年都 召开世界濒危语言研讨会 专家会议或工作会议 进行学术讨论和收集保存语言 资料的工作部署 2003 年由英国伦敦大学主持管理的 濒危语言资料保存 项 目开始实施 这是目前国际语言学界规模和影响最大的联合课题 计划在十年内 将全球范围内濒危程度严重的语言用文献和音像等多种形式记录存档 姚小平 洪堡特 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年第 1 版 第 168 页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著名的美国诗人ezra pound 1960 曾经说 全人类的智慧 不可能包含在 某一种语言之内 而一种语言并不能够完全表达全人类的智慧 世界是一个 多视觉的镶嵌图案 随着各种语言消失 那个图案的一块就剥落了 二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当人类社会匆匆地迈入21世纪门槛之际 全球化 与 多元化 已愈益成 为风靡世界各个角落的时髦术语 全球化论者认为 人类在文化上正在趋同 全世 界各民族正日益接受共同的价值 信仰 方向 实践和体制 理所当然地也应当 出现一种 普遍语言 来一统人类语言纷繁复杂的现状 现实中 信息时代的来 临在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 也正促进小语种文化被吸收融合到大语种文化 中 在目前来说 特别是被吸收融合到英语文化中 统计表明 目前全世界75 的 电视频道是英语节目 85 的国际组织的工作语言是英语 85 的网页是英语网 页 80 的电子邮件是用英语传递 100 的软件源代码是英语格式 大部分多元论者并不反对出现 世界通用语言 但他们认为这种语言是处 理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方式 不应成为消灭语言多样化的杀手 它是交流的工 具 而不是社会群体文化认同的根源 一般来说 对世界语言多样性这一现象的看法不同 对语言濒危的态度也就 不同 按一般的观点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如果语言仅仅是社会交际工 具 那么语言越统一 越规范 交际的效率就会越高 也正是因为如此 20 世 纪50年代至6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政府提出的语言规划都比较强调语言的统一和 规范 目的主要是为国家的工业化 现代化 一体化服务 但是进入 20 世纪八 九十年代以后 以大量非主体语言的衰退 濒危乃至消亡为标志的世界语言状况 的变化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因而这一时期语言规划所依据的语言观念和语言政 策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这主要表现为 从强调语言是交际工具到强调语言是文 化资源的变化 从视语言多样性为消极因素到保护语言多样性的变化 从语言实 用主义到语言人权观念的变化 从单变量单学科到多变量多学科的变化 有人甚 至从哲学上概括为是从一元的结构主义向多元的后现代主义的变化等 但是 直 到目前世界各国还都存在大量诸如 为何要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语言 濒危 语言究竟有无保护必要 的质疑声 要对这些质疑做出肯定而且合理的回答 就 必须深入发掘濒危语言存在的价值和分析对其进行保护的必要性 科学研究表明 最强的生态系统是那些最具有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如果说促 进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成功发展的前提 那么保护语言的多样性则至关重要 保存 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保存一种文化 相反则会失去一种思维方式 失去一份极其珍 转引自徐世璇 廖乔婧 濒危语言问题研究综述 当代语言学 2003 年第 2 期第 39 页 论濒危语言的认识价值 4 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而且意味着人类失去一种可供比较 借鉴的文化和信息来源 语言多样性的减少 会造成思维和表达的单一化或者枯竭 进而扼杀了对于人类 发展进步极具重要意义的多模式探索 导致人类的知识环境及其生命受到威胁 因为语言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工具 每一种语言都与每一特定人群的思维模式 及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关 从这一意义上说 一种语言的消失意味着人类一种认知 模式的丧失 也是人类赖以发展的 思想基因库 的缺失 所以在众多濒危语言 消亡之前尽可能做详细的记录 将有助于科学家更深入地认识人类的思想世界 研究一些濒临消亡的语言我们可以发现 这些语言活动也是一种有规律的社 会行为 涉及不同母语人的交际行为 思维方式 族群认同意识和态度 乃至整 个世界观的认知 例如 最新的分子人类学根据dna中的y染色体单倍群结构和线 粒体单倍群结构来测量人的生物特性 研究的结果和语言分类及依据语言系属对 民族分类的结果非常一致 所以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 保持语言的多样性将有 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的目的 就是试图以全球化的视野 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 来观照濒危 语言这一宝贵的人类无形文化财富 结合历史比较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语言人 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 从认知科学 历史学 文学 人类学 语言学乃至自然科 学的角度 细致分析濒危语言的认知功能 深入挖掘濒危语言的认识价值 力求 为保护世界濒危语言的工作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三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 在认知活动中 主体是人 认知的对 象是世界 语言是两者间的媒介 世界上有千百种语言 每一种语言都在描写同一 个世界 然而由于认知角度的不同 被描述的世界也有差别 语言对人的最深刻 的影响 莫过于它塑造了人对世界的 观点 当我们体验世界时 我们是通过语 言的范畴来体验 人类用语言描述世界 并给每一个他们认知到的事物定名 虽然 世界是客观存在着的 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却跳不出主体的范畴 所以世界实际 上是人类认知到的世界 世界的结构有赖于人脑对它的划分 对于同一个事物各 个人的理解可能不同 所谓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这就是由于人类对它的认知 角度不同造成的 早期的人类是以民族 部落的分散形式存在的 族群之间相对 隔绝 不同族群的人们在长期生产 生活实践中积累了符合特定生态环境的知识 和经验 各个族群的语言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 形成多种多样的语 言系统 而这些知识和经验绝大部分则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在各自的语 言中留存下来 语言 模铸 人类看待世界的样式 不同的语言构成不同的世界形象 各种语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言按照自身不断变化的分类系统来组织世界 并因此而产生很不相同的思维方 式 沙特阿拉伯语中有6000个词表示各种各样的骆驼 区别其性别 年龄 种类 行为方式 但没有一个词泛指骆驼 汉族长期生活在封建宗法社会 对于父母同 辈的男性亲属严格区分为伯父 叔父 舅父 姑父 姨夫 亲疏有别 而英语中 对于这些亲属只用uncle统称 人们由此认为 透过不同的语言体系 世界的面 貌不尽相同 甚至大异其趣 语言不仅在概念体系 意义体系上是一种世界观 而且在价值体系上也是一种世界观 一种民族对于毒药 草药 杂草 益虫 害 虫 猛兽 珍禽 野兽 家畜的认知和分类 都体现了该语言的价值观和价值体 系 最初将西方文化植入中国土壤的人们 如传教士 往往需要面对不同语言体 系所呈现的世界无法对接的困7境 一位法国语言学者说 在中国传教的耶稣会 传教士用 老天爷 这一说法使中国人接受前所未有的 上帝 这一概念 为了设 法使中国人接受这一类概念 他曾遇到十分棘手的问题 因为汉语的思维方式不 用正和负 存在和不存在 而是蕴涵着相互交替 相互结合又相互补充的精神 世界上许多语言走向濒危的境地 并非它们自身有什么缺陷 更非这些语言 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相反它可能非常优美独特 蕴涵着世界各个种族 各个 民族在上万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丰硕的认识成果 每当一种语 言死亡 科学在语言学 人类学 史前学和心理学方面就损失了一份弥足珍贵的 资料来源 一种以语言结构和词汇来表达人类思想的特定方式 任何一种语言的 消亡 都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的衰落 一种思维方式的死亡 一种感知世界方法 的失去以及许多故事的失传 濒危语言的认识价值首先表现在 它反映了使用这些语言的人群在思维方式 和认知模式上的特殊性 而这些特点恰恰是值得我们思索和借鉴的 因为它们往 往蕴含了人类思维在形成初期的某些活动状态 它们还真实记录了人类思维由低 级形式向高级形式发展的整个过程 我们甚至能从这些看似 原始 的语言中推 测人类思维将向何处发展 濒危语言的价值还表现在它是文化的资源 它们保存着其民族对世界的特有 认识 保存着其民族的历史记忆 包含着文化创新和语言发展的基本元素与内在 驱动力 这些语言中都凝聚着不同的族群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积累的经验和知 识 包含诸多的文化创造 是一种无形的 宝贵的文化资源 是各种文化特性的 基础和表现形式 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 都同样具有无法估量的文化价 值 许多濒危语言还是民族社会和历史的表现方式 这些濒危语言都有庞大的内 涵 是留传一个语言群体过去的迁徙 战争 结盟等故事的工具 包括上帝和国 王的名单 胜利和失败的描述 传奇和英雄的故事 它们还是族群仪式的主要表 论濒危语言的认识价值 6 达方式 是向新一代传播古代传说和他们精神世界的信念的工具 某些语言也可 以反映一个群体的社会关系网络 如果仔细地研究某种语言的使用情况 比如在 某一个场合应该或者只可以用哪些词汇 对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应该用什么方式交 谈等 就可以了解到这个语言群体的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 语言中所用的词汇 可以对一个群体的早期历史提供线索 一种语言与多种语言的系属关系往往也可 以反映早期部族的源流历史和迁徙过程 与其它民族的文化交流情况等 比如中 国少数民族语言中的汉语借词研究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汉族与其它民族的 交往和关系 一个群体现实和历史的每一个实际事件都要依赖语言表现 保存和 积累 濒危语言的价值更表现在它是语言学的资源 这些语言在语音 词汇 语法 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每一种都是特殊的语言样品 具有其它语言无法代替的 语言学上的认识价值 因此 坐视濒危语言走向消亡 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将再也不能够了解人类先 祖思考问题 认识世界的方式和状态 从而不能明了现实世界为何存在如此众多 纷繁复杂 风格迥异的社会类型和文化模式 我们将不能理解 不同地区 不同 种族和民族的人们思维方式为何差异如此之大 某些文明之间为何会发生摩擦和 冲突 我们还将无法继承和学习自远古流传至今的各类知识 而这些知识包括哲 学 自然科学 人类学 民俗学 历史学 心理学 语言学 文学等 这不能 不说是全人类的悲剧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第二章 世界语言濒危状况综述 一 濒危语言的界定 目前 国内外学术界对濒危语言的界定有多种看法 1 把人口少作为判断濒危语言的唯一标准 例如把使用人口在五万人以下 的都列为濒危语言 诚然 使用人口少的语言容易出现濒危 但仅从中国民族语言的实际情况看 事实就并非完全如此 因而不能笼统地以此划界 事实是 有的语言虽然使用人 口少 但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不一定出现濒危 比如分布在中国西南边疆的独龙族 人口只有 7426 人 2000 年 但由于主要聚居在云南独龙江一带 较好地保留 了自己的母语 又如 说波拉语的景颇族支系 虽只有 500 余人 部分人还与说 别的语言的支系杂居在一起 但他们的母语波拉语却无一例外地在被使用着 有 的民族虽然部分人因与别的民族杂居而出现语言转用 但其主体部分或一部分却 仍然稳定地使用自己的母语 还有相当的生命力 这样的语言不能算作 濒危语 言 只能算做 衰变语言 2 主张以量化的多项综合指标体系为依据来判定一种语言是否是濒危语言 因为濒危语言现象纷繁复杂 在使用人口 使用范围 使用功能等方面都会有所 反映 所以如果没有一个量化的 可操作的指标 只依某一单项指标 则难以断 定一种语言是不是面临濒危 所谓 综合指标体系 是指与语言功能相关的诸种 因素 包括语言的使用人口 使用功能 使用范围 使用频率等 这当中 使用 人口 使用功能是最重要的 但使用人口少的语言 也不一定就是濒危语言 语 言使用功能急剧下降 使用范围骤然缩小的语言 当它已经退缩成少数人使用的 交际工具时 可以认为它已面临濒危 界定濒危语言不能只依据静态的事实理据 还应看语言功能的动态演变 根据这一理论 综合指标体系可分为核心指标和参考指标两类 核心指标是 起主要作用的 主要有三 一是丧失母语人口的数量比例 如果这个民族 80 以 上的人都已转用第二语言 并有增长的趋势 其母语有可能是濒危语言 二是母 语使用者年龄段的分布比例 如果这个语言只有中老年人懂得 青少年一代已经 失传 这种断代特征表明它已具有濒危的先兆 三是母语能力的大小 一般的是 说的能力比听的能力衰退得快 如果对母语只有听的能力而没有说的能力 或说 的能力很低 说明这个语言的功能已严重衰退 正在走向濒危 参考指标是起补 戴庆厦 中国濒危语言个案研究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4 年第 1 版 第 4 5 页 论濒危语言的认识价值 8 充 引证作用的 包括母语的使用范围 对母语的语言态度 以及与语言使用有 关的社会 经济 文化等情况 3 认为一种语言从衰退到消失 在使用人数 使用者的平均年龄 使用功 能和语言的内部结构等多方面都有一定的迹象和具体的表现 认为濒危语言主要 具有如下特征 1 语言使用人数减少 如果使用一种语言的人数越来越少 可以预见这 种语言的前景不容乐观 如果使用人数急剧减少 逐渐没有人能够流利自如地使 用 也没有人在继续学习 这种语言 尤其是口头语言就可能面临消失的危险 可以说 使用人数减少是语言前景不安全的最明显最表面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另 一方面 语言使用人数减少的速度有时候是相当快的 常常只在一代人的期间就 发生巨大的变化 如 澳大利亚的迪尔巴尔语 dyirbal 在 1963 年时有大约 100 个使用者 到 1993 年时就只剩下 6 个人还懂得这种语言 2 语言使用者的平均年龄升高 任何一种语言的生存都是由这种语言的 使用者一代一代地传承延续下去的 一旦儿童不再将自己群体的语言作为第一语 言学习 或者学习了本族语之后 到一定时候不再使用 这种语言的传承就可能 中断 这预示着它的前景将发生危险 将使用者的平均年龄作为推断一种语言前 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 语言衰退乃至消失的过程基本上都体现在年龄的变化 上 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词汇日益加剧的生疏 体现了本族语逐步衰退的过程 例如 澳大利亚土著群体大多是许多老人说本族的曼格拉语 mangala 或蒂艾 瑞利语 tyaraily 可是他们的后代都说英语或一种以英语为基础的混合语克劳 利语 kriol 对迪尔巴尔语的调查显示 在 500 个基本词和有文化特征的词中 有些年轻人只能够记得一半 15 岁以下的年轻人已经不能够造句 3 语言的使用范围缩小 这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1 语言通行的区域 缩小 这种地域上的语言使用范围的退缩是非常明显直观的 例如 阿非罗 亚 细亚语系中的柏柏尔语族包括什卢赫语 塔马齐格特语 塔马舍克语 又称 图 阿格雷语 卡比尔语 里夫语 沙维亚语等语言 以前广泛通行于北非地区 公元 7 世纪阿拉伯语从阿拉伯半岛向北非发展 挤占了柏柏尔诸语言的分布区域 逐渐把这些语言局限到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等少数国家 2 语言功能的范畴减 少 使用范畴减少意味着语言功能的萎缩退化 语言功能退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导 致语言功能的转换 近百年来 原来经济和文化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受经济全球 化的影响 经济生产迅速繁荣 社会形态发生重大变革 由于外来语言的介入和 强烈影响 有些地方语言的使用领域没有得到相应的扩展 从而不能同社会需求 戴庆厦 邓佑玲 濒危语言研究中定性定位问题的初步思考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1 年第 3 期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相适应 使用领域受到很大的局限 如果原有的语言不能同社会需求同步发展 满足社会多种领域的交际需要 那就将逐渐退缩到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少的领域 变得越来越不显眼 不重要 人们发现本族语几乎不在行政事务 工业生产 公 众媒体 高等教育 商业贸易中出现 在这些领域中只能使用其它的语言 本族 语仅仅用于地方宗教 民间文艺 通俗娱乐 家庭内部等现代生活中相对次要的 十分有限的领域 因而在全社会的使用功能日益缩小 在社会交际中变得越来越 次要 连原先具有的一些功能也逐渐被新的语言所取代 语言的使用领域越窄 所受到的局限性就越大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机会和能够用来谈论的内容也 就越少 语言的威望也就随之越低 在这种长期的侵蚀中语言的功能逐渐消失殆 尽 变成只有热心者 专家和猎奇者感兴趣的行为方式 缺乏语言所应有的社会 威望 直至没有人再使用它 最终被完全废弃 4 语言的结构系统退化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结构系统僵化 失去 进一步发展的活力和改造外来成分的能动性 二是结构系统日趋简化 词汇丢失 表现力减弱 伯恩斯坦在 关于语言混合问题 中说道 一种语言被另外一种 语言所同化的过程首先在于被同化的语言渐渐地失去它的发展的内部规律 成为 完全可透入的 然后就趋于消灭 如果一种语言停止发展变化 失去改造外来 成分的能动性 就将逐渐失去自身的特点 变得面目全非 例如 语音方面不能 将借入成分的语音形式纳入自身的音位系统 从而出现大量有悖于语音规律的现 象 改变音位对立关系 这样的语言将因为失去调适能力而导致结构的僵化 越 来越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逐渐让位于优势语言 最终被 优势语言完全吞没 对濒危语言进行科学的界定是一个复杂而又严肃的学术问题 这关乎濒危语 言研究的所有后续课题 应当十分认真和慎重地对待 本文倾向于结合上述第二 和第三两种观点 在衡量一种语言是否是濒危语言时 综合考虑该语言现有的使 用人口数量 使用者的年龄 使用功能 使用范围 使用频率等多种因素 建立 综合指标体系 这样才能更接近事实 较为科学 准确地辨别出哪些语言属于濒 危语言 二 世界语言濒危现状及濒危语言的生存前景 在世界各地 语言濒危 消亡的现象古已有之 古代中国 分布在北方的一 些语言 如西夏 鲜卑 契丹 女真 焉耆 龟兹等语言都先后消亡了 在国外 也有众多的语言消亡 如梵语 巴利语 哥特语 高卢语 赫梯语等 现存的历 史文献能够证明这些语言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 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语言学界公 徐世璇 濒危语言研究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 第 94 95 页 论濒危语言的认识价值 10 认世界语言总数约为 6700 多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步伐的加快 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日趋走向国际化 跨越地区 国家之间的交际显得越来越重要而频繁 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交通和通讯条件的改善 不同地区与国家之间的距离在逐渐缩短 语言作为人类 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也随着经济 科技和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社会现代化进程不 断发生变化 于是语言求同 或语言趋同 已逐渐成为世界语言生活中占主导地 位的一种趋势 在这种趋势下 不同的语言面临着不同的生存空间 有些语言跟 不上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日益没落 进而出现母语危机 并可能走向消亡 到 20 世纪八十年代 世界上大多数语言已处于濒危状态 在世界语言种类最为复杂多样的地区 如北美阿拉斯加地区 南美洲 澳大 利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等 语言种类的减少非常快 美洲过去有 1000 多种土著 语言 由于划分语言和方言的标准不统一 这些数据所指的语言数量有可能包括 方言 下同 但是被官方认可的语言只有十来种 阿拉斯加现有 20 种部落语 言 但大多数语言只有极少数人会讲 加拿大 1981 年有 50 种土著语言 到 1996 年只有 3 种还有足够多的使用人口 保证在近期内不致遭受灭绝的威胁 澳大利 亚在 18 世纪有 250 种语言 方言 有些现在只有几十人用 面临着短期内迅 速消亡的威胁 在 1995 年国际濒危语言情报中心召开的国际濒危语言研讨会上 与会的语言学家报告了对世界濒危语言调查的情况 如南美洲 william adelaar 非洲 matthias brenzinger 东南亚 david bradley 印度 e annamalai 俄 罗斯 v y mikhalchenko 泰国 suwilai premsrirat 等地区的语言 日本的阿 依努语 osami okuda harumi sawai 欧洲的阿留申语和撒米语 knut bergsland 由此可见 语言濒危现象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语言危机 语言学家深入实地跟踪调查的结果表明 语言衰退的速度有时是相当快的 常常只在一代人的时间就发生巨大的变化 如 澳大利亚的迪尔巴尔语 dyirbal 1963 年大约有 100个使用者 1993年只剩下6 个 dixon 1997 叙利亚的aramaic 语 50 年前被所有的 malula 学生使用 他们中只有一部分人可以勉强地讲阿拉伯 语 50 年后所有的人都讲阿拉伯语 只有一些人可以讲 aramaic 语 daniszewski 1997 但显得很困难 中国的赫哲语 20 世纪 60 年代末还在赫哲地区使用 当 时的下乡知青也积极学习 20 世纪 80 年代末的调查统计 讲本族语的人数不到 200 20 世纪末赫哲语不仅不再作为交际工具使用 而且已被绝大多数本民族成 员遗忘 还能说的只剩下 20 来个 60 多岁的老人 语言的消亡往往随着最后一位使用者的去世而无可挽回地一去不复返了 如 澳大利亚昆士兰的 warrungu 语 1981 年随最后一名使用者的去世而灭绝 kazuto matsumura 1998 西部高加索语言 ubykh 语 1992 年 10 月 8 日黎明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随最后一名使用者去世而消灭 andersen 1998 喀麦隆 adamawa 省 mambila 地区的 kasabe 语 1995 年 11 月 5 日随最后一名使用者的去世而死亡 connell 1997 美国阿拉斯加方言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认为 2100 年将有 90 的语言成为人 类的绝唱 2000 年 剑桥语言大百科全书 的作者 david crystal 根据最新的统 计数字对有确切资料的 6059 种语言按各语言使用人口进行统计排序 得出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 全世界使用人口少于 1 万人的语言超过半数 不到 1000 人使用的语言有 1000 多种 超过世界语言总数的 25 不到 100 人使用的语言 有将近 500 种 此外还有 51 种语言只剩下 1 个人在使用 其中 28 种在澳大利 亚 8 种在美国 3 种在南美洲 3 种在非洲 6 种在亚洲 3 种在太平洋岛屿 虽然使用人数不是语言濒临危险的唯一依据 但是 使用者的绝对数字少到不足 百人的语言 无论其它的因素如何 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无疑都是严峻的 而处于 危急境地的语言竟然有 500 种之多 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世界语言濒危的现象十分严峻 这一点已经得到国际语言学界的高度共识 正如 关于成立 濒危语言资金筹集委员会 的建议 1995 中所说的 超过 半数的语言是垂危的 即不能有效地流传到下一代 世界多数语言不仅濒临 衰退 而且濒临灭绝 crystal 2000 事实确实如此 即使按照最保守的推 断 21 世纪全世界也将有 50 的语言消失 50 就是 3000 多种语言 这意味着平 均每两个星期至少有一种语言消失 这是我们研究语言濒危问题必须看到的前 景 三 造成语言濒危的原因 正如濒危语言这一概念本身的界定比较复杂一样 造成语言濒危的因素也是 各语言的使用人口数 语言数 在语言总数中所占比例 递增比例 递减比例 各语言的使用人口数 语言数 在语言总数中所占比例 递增比例 递减比例 1 亿人以上 8 0 13 99 9 1 千万 99 9 千万 72 1 2 1 3 99 8 1 百万 9 9 百万 239 3 9 5 2 98 6 10 万 99 万 795 13 1 18 3 94 7 1 万 9 9 万 1605 26 5 44 8 81 6 1000 9999 1782 29 4 74 2 55 1 100 999 1075 17 7 91 9 25 7 10 99 302 5 0 96 9 8 0 1 9 181 3 0 99 9 论濒危语言的认识价值 12 多方面的 既有语言外部的因素 如使用人口少 分布杂居 族群分化 民族融 合 社会转型等 又有语言本身的因素 如语言表达和语言功能不能适应社会需 要 没有书面文字等 此外还有语言态度方面的 如本族人对自己的母语消亡的 态度 但往往不是由一个孤立的原因造成的 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 且在诸多因素中 必然存在主次之分 其中会有一个是最重要的 它在濒危趋势 中起主导作用 不同的濒危语言 由于社会历史各不相同 语言特点又有所差异 因而造成语言濒危的因素也不会相同 具体分析 造成语言濒危的一般原因主要 有如下几种 1 使用该语言的族群濒临灭绝 自然灾害 疾病 战争等灾难性的突变有 时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 导致一个族群的整体濒临灭绝 这些突发事件在人 类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 在给一些语言群体的生存和延续造成巨大危机的同时 也给这些语言带来灭顶之灾 如在语言种类繁多的非洲 20 世纪中后期几十年 连续的干旱和饥荒将数千万人置于生存的危机之中 1998 年联合国文件估计 非洲共有 290 万人挣扎在死亡边缘 而内战更加剧了灾难性的后果 这些因素致 使许多小语言处于濒危境地 2 使用该语言的族群被迫分化 在自然灾害或战争的威胁下 在外来开发 者的强迫下 语言群体或者流离失所 或者被疏散到指定居住地 或者被强制集 中到多种部族群体混杂的保留地 或者迁移到都市或人口中心地区 在同其它语 言群体混合的情况下 为了生存 他们努力获得新的语言 很快失去包括语言在 内的群体特征和传统文化 还有一种情况是人们并没有离开历代居住的地方 但 是随着大批外来者的进入 极大地改变当地群体的生存状况 使当地群体迅速分 崩离析 群体特征和传统文化也随之丧失 3 单语制的国家语言政策 在多民族国家中 统治者往往把语言的多样化 看作对国家统一的一个威胁 为了达到语言的同一性 很多当权者通过政府的强 制命令蓄意压制或禁止使用主体民族外其它族群的语言 制定各种强制性措施 剥夺其它语言群体使用本民族语的权利 严厉禁止在政府机构 学校甚至其它公 众场所使用其它的语言 类似的语言政策在历史上很多时期 世界上很多地区都 曾经有过 而在非洲 美洲尤其普遍 例如 美国曾经规定 所有印第安人保留 地的学校都必须使用英语 4 语言功能衰退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语言使用功能衰退 表现为由 于民族融合和语言转用造成的母语使用人数减少 使用范围受局限 二是随着时 光流逝和与外界缺乏交流 语言自身结构系统退化 词汇丢失 表现力减弱 失 去了进一步发展的活力和改造外来成分的能动性 对造成语言濒危的原因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正是通过上述分析 我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们才能够认识到 一些语言走向衰落甚至消亡 主要是由这样或那样的客观原因 和外部因素造成的 比如不管是罗马帝国扩张时用拉丁语去取代当地语言 还是 美国政府要求土著必须学习英语从而导致了土著语言的消亡 语言的消失在传统 上是由经济不平等 政治压迫甚至种族灭绝导致的 而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象棋班课件教学课件
- 谢建新汽车构造课件
- 2025版外籍项目经理项目合作合同范本
- 2025版企业年会导演聘用合同
- 2025房地产合伙人合同:房地产大数据分析合作协议
- 2025年信息技术产品全国分销授权合同
- 2025年度石材工程承包与监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解决条款范本
- 2025年度城市规划调整项目房屋拆迁补偿购房合同
- 2025年别墅吊顶定制与施工一体化合同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汽车转向系统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面试真题模拟试卷
- GB/T 7251.10-202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0部分:规定成套设备的指南
-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课件(课标版)
- 七下期末人教版数学试卷
- 2025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硕县面向社会招聘社区工作者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公开招考村级后备干部8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等级题库及答案
- 物流客服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