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教案 铁皮鼓 夫子,偷将过来,请原谅,哈哈,大不了下次我多喝几杯了。 夫子有一不成熟的课堂实录,是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的第二和第三课时,自己并不满意,请方家指正。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 新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上节课我们从谢冕老师的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那里学了几种诗歌鉴赏也就是对诗歌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方法,还记得都是什么吗? 生:有“泡”,有“猜”。 师:是的。为什么要“泡”? 生:因为诗是诗人对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产物。 生:因为诗人总是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 师:怎么“泡”? 生:所谓“泡”,就是要把精炼简约的诗歌形象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原生状态,把诗里浓缩的东西再泡开,把其中的滋味泡出来。 师:还有呢? 生:寻找并判断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思。 生:把读者自己的内心世界融进诗歌里去。 师:又为什么要“猜“? 生:因为诗歌形象总是以一代十、以少胜多,极简约,极概括,留给欣赏者的欣赏空间极广阔,诗本身的郁积太多,所以难免有时需要“猜”。 师:怎么“猜”呢? 生: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去推测、去阐发。 生:填补、连缀诗歌跳跃断续的地方。 师:那咱们这节课就来试试,看看大家的本事,看看大家举一反三的能力。 出示课件(以下例诗均同此): 一读诗猜物看看诗中描写吟咏的是什么事物或景物: 解落三秋叶,催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 生(稍一思索,几乎齐声):风。 师:对!大家真聪明。这正是唐代李峤的咏风。看下一首 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蕊,琴上响余声。 生(议论片刻,一生举手):还是风。 师:什么风? 生:好像春风。 师:何以见得? 生:飘落蕊,好像是吹落花的意思。 师:对,就是春风。嘿嘿,不错,这是南朝梁何逊的咏春风。往下看 不知谁抱镜,推在白云岑。万壑照成雪,梅花寒一林。 生(思索,议论,小声推测):雪花?不对不对。月亮?月亮。 师:嗯,的确是月亮。哪儿的月亮? 生:山里的月亮。 师:正是。这首诗题目山月,作者是清代的许遂。写的怎么样? 生:把月亮比喻成镜子,没啥新意。但后两句很有意境,侧写月光,非常美。 师:好。接着往下看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 生(交头接耳):雪花? 师:啊?雪花?是么?不贴边儿吧! 生:光? 师:差不多了,但还不是。 生(恍然大悟):影子! 师:什么影? 生:树影? 师:再猜。嗯比树影还美的 生:好像是花影。 师:对了。这是苏轼的诗,题目就是花影。 生:啊可不是嘛! 师:有趣儿吧?不愧是大诗人,多么热爱生活啊。充满生活情趣儿。不过也有人说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说“瑶台”象征“高官显位”,“花影”喻趋炎附势、攀附权贵的“小人”你信么? 生:也有点儿道理。不过那这首诗就不怎么美了。我还是喜欢把它当成是写景诗。 师:好。再来一首 拂拂生残晖,层层如裂绯。天风剪成片,疑作仙人衣。 生(议论,交流):云? 师:再想想 生(兴奋):霞。 师:什么霞? 生:晚霞。 师:何以见得? 生:残晖嘛。 师:好。换首现代的。看 梦的朋友/幻想的姐妹原是自己的影子/却老走在你的前面像光一样无形/像风一样不安定她和你之间/始终有距离像窗外的飞鸟/像天上的流云 像河边的蝴蝶/既狡猾又美丽你上去,她就飞/你不理她,她撵你她永远陪伴你/一直到你终止呼吸 生:理想。 生:追求。 生:希望。 师:对,希望。题目就是希望,艾青的。 下面咱们品几首现当代的小咏物诗,悟一悟其中的感情和思想。 7小花的信念(顾城):在山石组成的路旁/浮起一片小花她们用金黄的微笑/ 来回报石头的冷遇她们相信/最后,石头也会发芽/也会粗糙的微笑/在阳光和树影间/露出善良的牙齿 这是顾城14岁时的作品。请大家小声重读几遍。 生(惊讶。小声重读)。 师:谁先说一说你的感受和理解?比如说小花抱定的是怎样一种信念?石头又是怎样一种形象? 生1:小花的信念是用微笑来对待一切。石头代表冰冷、冷漠的人。 生2:小花以德抱怨。 师:好!“以德抱怨”这个词用得好。 生3:老师,小花是不是太天真、太单纯甚至是太软弱、太窝囊了?石头能发芽么?对冷漠冷酷甚至邪恶的人或事物能这么一厢情愿的微笑么?太基督徒了吧,打左脸把右边脸也伸过去? (众大笑) 师:呵呵,好么,一下子用这么多形容词最高级。不过他的问题很有价值,谁能回答? 生4:总比以怨抱怨、以暴制暴好吧?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嘛。 生5:这只不过是诗人单纯美好的善良愿望而已,不可当真。 师:不可当真吗?我很当真呢。 生6:基督徒精神不好么? 生7: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特别需要微笑、善良、宽容、理解。 师:我非常赞成刚才这位同学的观点。人与人之间,太需要这种单纯和善良了。这正是这首诗的思想价值之所在。艺术上的价值呢? 生8:我觉得“粗糙的微笑”和“善良的牙齿”两句特好。 师:好在哪儿? 生8:我也说不太好。只觉得人们平时一般不这么说,但顾城这么说了,却既很新鲜又很形象,而且对“石头”来说,非常贴切。 师:怎么贴切法? 生8:嗯石头表面一般都很粗糙,外形也一般都有棱角,像牙齿似的。 师:诗人使用了什么辞格? 生9:移用吧? 师:还有呢? 生9:拟人。 师:对。其实“发芽”一说,也是辞格,只不过是拟物罢了。诗人究竟是诗人,总能创造性的使用语言,制造出新鲜的陌生感,陌生的熟悉感,乍一看不是那么回事,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好,再来一首跳跃性较大的。 8往事二三(舒婷):一只打翻的酒盅/石路在月光下浮动/青草压倒的地方/遗落一枝映山红桉树林旋转起来/繁星拼成了万花筒/生锈的铁锚上/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手指轻轻衔在口中/在脆薄的寂静里/做半明半昧的梦 谁来给大家朗读一下? 生:我来读。 师:很好。很带感情。全体再默读一遍,好好体味一下。注意题目的提醒。 (学生默读,体味) 师:谁来解读一下。 生1:题目是往事二三,看来作者是在回忆。回忆的是什么事呢?我还没看太明白。 师:是啊,回忆的什么事呢?你请坐,听听别人的。 生2:“一只打翻的酒盅”,看来跟“喝酒”有关是不是喝多了? 师:说下去。 生2:酒盅都打翻了嘛,肯定是喝多了。 师:嘿嘿,你真聪明,你找到了解读此诗的突破口。接下来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生3:啊,真的耶喝多了,离开了,走在月光下的石路上,晃晃悠悠的可不就觉得石路在晃动么? 师:接下来两句呢? 生4:是不是摔倒在路旁的草地上了? 师:对,完全正确。那“映山红”又该如何理解? 生4:抒情主人公仰倒在青草地上,小脸喝得红扑扑的不就像是一枝映山红遗落在那儿了么? 师:太对了,大家接着说 生5:哎呀,整个第二段不就是在写“天旋地转”的感觉吗? 师:就是嘛。不过第二段的后两句中“生锈的铁锚”怎么解释? 生6:指眼睛吧。人若是喝多了,眼神儿就不那么亮了,比较迟钝、散漫,不聚光了,可不就是生锈了。 师:用铁锚作喻还有没有别的意味? 生6:有沉重感,下坠感。 师:下坠感?(众笑)不准确吧?你是不是想说“堕落感”? 生6:对对对,堕落。 师:堕落?重了吧? 生6:也许是诗人的自责吧? 师:嘿嘿,姑且先存此一说吧。回头看看,前两段回忆了怎样一件往事? 生7:醉酒事件。(众笑) 师:嗯。大概是诗人少年时的一次醉酒经历。至于为什么喝醉,只有诗人自己知道,属于个人隐私吧,不去管了。我们看最后一段吧。 生8:这段好像没写什么具体事件,只是在写“发呆”。 师:好,就叫“发呆”事件吧。是不是你们都有过这种时候?同处美丽的花季雨季,心里开始有了秘密,有了幻想,有了梦于是常常不由自主的发呆,“手指轻轻衔在口中”多么美丽的侧影啊?当然最好不要在语文课堂上发呆那就不叫发呆了,叫走神儿或发楞 (众笑) 师:同顾城的小花的信念相比,你更喜欢哪一首? 生9:这首,诗味足,更耐人寻味。 生10:我喜欢小花的信念的内容,喜欢往事二三的形式。 师:好。我们继续9青草伊甸 大地的思想,杂乱而茂盛 / 岁月的羊群咩咩走过 在青草愈来愈盛大的歌唱里 / 石头和皇帝渐渐枯萎 读一读,想一想看看诗中的意象各自象征什么?也就是开始咱们说的:就是要把精炼简约的诗歌形象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原生状态,把诗里浓缩的东西再泡开,把其中的滋味泡出来。寻找并判断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思。把你自己的内心世界融进诗歌里去。 生1:青草我认为象征底层人民,象征民间的思想和智慧,还像民间的民主力量。 师:很对。那“岁月的羊群”呢? 生2:好像是“历史”,或者说“社会”,“时代”也行。因为人民的思想滋养了历史,养育了时代或者说社会。 师:你说得太好了。理解得很深刻呀。那“石头”和“皇帝”象征什么? 生:专制的、保守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人民的、民主的力量强大了,自然就把他们淹没了。 师:同学们已经理解到这种程度,我已经没什么好补充的了。我已经快“失业”了,你们太厉害了。咱们来点儿挑战性更强的吧?我日前在晚报上看到一则启事,说有位颇有文化品位的老板,在咱们望海寺附近面朝大海的山坡上新开了一家酒楼,他想好了一副对联,仅有八个字:“凭窗观海,把盏听潮”,似乎短了点。于是他悬赏征文,愿以每字千元的价格,求读者高人将对联延长到10个字,最好是14个字,这样挂出来更气派些。你们中有没有高人啊?先将它延长到10个字吧? (学生们议论纷纷,跃跃欲试,气氛非常活跃,很多人低头沉思) 生1:有了,老师,我对“凭窗观海去,把盏听潮来” 生2:不好不好,都到了酒店门前了,怎么还“观海去”呢? 生3:“凭窗观海景,把盏听潮声”怎么样? 生4:“潮声”好,“海景”还觉得别扭。 师:“声”常常对应什么呀? 生5:(抢着说)声色!对,“凭窗观海色,把盏听潮声”就是它了!钱归我了! 生3:不行不行,至少有我一半儿。(众大笑) 师:别着急,看还能不能再延长点儿?再添俩字试试 生6:(沉思片刻)“凭窗观海色无限,把盏听潮声有时”。 生7:大海颜色有无数种么?潮声有时有有时无么?顶多有时大有时小而已。不好。 生8:改成“凭窗观海色无尽,把盏听潮声有韵”吧,有韵味、有韵律的意思。 生9:那平仄不对了,上下句都仄声,特别扭。还不如说“声有诗”呢,“诗歌”的“诗”。 师:思路再开阔些。看看能不能在“色”和“声”的前面加点儿修饰性定语? 生10:“凭窗观海无限色,把盏听潮有情声”。 师:怎么总在“有”“无”上打主意呢?换换角度。 生11:“凭窗观海斑斓色,把盏听潮吞吐声” 生12:(摇头)唉呀,词性对不上嘛,“斑斓”形容词,根本不符合大海实际;“吞吐”是动词。太闷了。还不如用“涨落”更恰当呢。 师:嗯“涨落”用得好,有气势。至于海的颜色么你看咱们这页幻灯片的背景就是大海当然以蓝色为主,就是日出日落时分,也谈不上“斑斓”嘛。不过可有阴天晴天之分。对不对? 生13: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哇噻,太棒了!老师,上哪儿领赏去?4000大圆啊! 师:嗯真的不错。看看谁还有没有更好的? 生14:我这个好像不太好 师:(鼓励)说出来试试看 生:“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动地声”。 众:哇,很有气魄嘛。 生15:只是酒店老板未必乐意:这惊天动地的,人家还以为地震了呢? 师:存在这个问题么?“动地”俩字是生硬了点儿那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字儿? 生16:有了!苏轼有“惊涛拍岸”的现成句子,我们何不化用一下呢?改成“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拍岸声”。好不好? 师:确实不错。“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拍岸声”,那么同学们,你要是这位老板,你打算要哪副呢? 生16:我要第二副,“接天色”,“拍岸声”,意境多开阔呀?多有气魄呀? 生17:我要第一副,“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更有酒店情致,从容,雅致,不慌不忙,正符合文人雅士淡泊宁静、与世无争嗯,还有,还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集成可信传输机制-洞察及研究
- 冰袋的使用课件
- 空军分队训练管理办法
- 企业员工安全培训课程课件
- 傣族舞蹈简介课件
-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协议书范本及子女抚养责任划分
- 美甲美睫店员工正式聘用及顾客体验优化合同
- 特色食品品牌独家代理权及市场拓展合作协议
- 2025年建筑工程现场集装箱式智能安全体验馆订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英语-市场信息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食品与营养课程课件
- 林长制知识培训课件
- 高效氯胺酮合成路线研究-深度研究
- 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 CNAS-CC02:2013 产品、过程和服务认证机构要求
- 现代科技在雕塑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子教案
- 绿电制氢氨项目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
- 2025年中国造影剂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湖南省高职单招《语文》高频必练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八年级地理实验室使用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