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名词解释(大一下学期).doc_第1页
世界历史名词解释(大一下学期).doc_第2页
世界历史名词解释(大一下学期).doc_第3页
世界历史名词解释(大一下学期).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史名词解释教皇子午线: 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规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归葡萄牙。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托德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东移动270里格。这条分界限使得葡萄牙人取得了绕道非洲到印度去的航路上所有据点。这开近代殖民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之先河。九十五条论纲:九十五条论纲是马丁路德于1517年10月31日张贴在德国维滕堡城堡教堂大门上的辩论提纲,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提出了基督教改革的思路,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颁布的赎罪券,其核心论点是“因信称义”说。被普遍认为是新教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索。路易十三:法国波旁王朝国王(1610年1643年在位),生于枫丹白露。自执政后主要依赖红衣主教黎塞留的辅佐,开始了法国的专制统治。1643年5月14日因骑马落水引起的肺炎而去世。伊凡四世:伊凡四世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又被称为伊凡雷帝 “恐怖的伊凡”、“伊凡大帝”。 1547年加冕称沙皇。他开始执政后,于1549年建立重臣会议,编纂新法典。15491560年对中央和地方的政治、行政、法律、财政、军队、宗教等方面进行改革。竭力巩固专制政权,强化国家中央集权。其军事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完善军事指挥体系,建立常备军,整顿俄国地方部队的勤务和调整俄国边境守备与屯扎勤务。这次改革奠定了俄国正规军的基础。并在执政时期,制订了第一部军队条令贵族会议关于屯扎和守备勤务决议。伊凡四世改革,尤其是军事改革,使俄罗斯走向强大。1547年开始,伊凡四世实行独裁统治。消除了领主政体,建立沙皇专制政体,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统一俄罗斯,建立了中央集权。1832年议会改革:19世纪英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同土地贵族进行斗争,争取重新分配政治权及扩大选举权的政治改良运动。整个19世纪经国会批准的重大改革有三次(1832年;1867年;1884年)。在1832年议会改革中,资产阶级的全国政治联合会等团体同辉格党政府相呼应,利用人民运动的声势,迫使议会通过法案,撤销了56个“衰败选区”(指地处农村,已无人烟,由大地主指派议员的选区),增加了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新兴起的工业城市的代表名额,并降低了选民的财产数额限制,扩大了资产阶级选举权。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为同盟起草的纲领。1848年2月在伦敦公诸于世。全书除前言外,分为四章:一、资产者与无产者;二、无产者与共产党人;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宣言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鼓舞和推动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铁血政策”: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德意志统一的政策。1862年9月30日,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代表容克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利益,在议会上宣称:“当代重大问题不是演说和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德意志所瞩目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派,而是普鲁士的武装。”竭力主张以强权和武力统一德意志并进行统治。俾斯麦的这种用“铁”和“血”的武力统一的政策被称为“铁血政策”,而他本人也被称为“铁血宰相”。“铁血政策”一词后成为战争政策的同义语。十二月党人起义:俄国贵族革命者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武装起义。19世纪初,俄国农奴制日益衰落,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引起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12年俄法战争的影响下,俄国进步的青年贵族军官在1816年在彼得堡建立了第一个秘密组织“救国协会”,1818年,改组为“幸福协会”,1821年解散。同年组成以彼斯特尔为领导的“南方协会”和以穆拉维约夫为领导的“北方协会”。主张废除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这些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贵族革命家,即十二月党人。1825年12月1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去世,十二月党人决定在皇位虚悬之机发动起义,12月26日,3000多名士兵集中到参政院广场。新沙皇尼古拉一世调集相当起义人数4倍的兵力,起义被残酷镇压,起义者死伤数百人。12月29日,南方协会也发动起义,第二年1月起义被镇压。十二月党人没有发动人民群众,使起义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因而导致最后的失败。但这次起义在俄国解放运动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武装起义。强烈地震撼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和俄国农奴制度,其革命活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多洛雷斯呼声:拿破仑入侵西班牙的消息传开以后,墨西哥等地的土生白人要求自治或独立。1810年9月16日拂晓前,伊达尔哥带领起义者,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首先释放了监狱中的囚犯,天刚亮时,又逮捕了城内所有的西班牙人。在这一切完成后,伊达尔哥又敲起教堂的钟声。他向聚集起来的印第安人说:“你们同意夺回300前被这些可恨的西班牙人夺走的我们祖先的土地吗?”人们同声回答:“绞死这些西班牙强盗!”接着,他领导群众高呼:“美洲万岁!打倒坏政府!” 这就是墨西哥史上著名的“多洛雷斯呼声”。“卢德运动”:英国早期自发的工人运动。当时工人阶级尚未认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把机器看作是造成他们贫苦和灾难的根源,用捣毁机器的手段来反对资本家。据传,约在1779年由工人卢德首先发动,故名卢德运动。1811年春,诺丁汉郡针织工人为提高工资,开始大量破坏新发明的织机。不久在兰开夏郡、约克郡和曼彻斯特及苏格兰也相继爆发。1812年国会通过保障治安法案,调动军队进行镇压。1813年后趋向低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10月24日,三十年战争参战各方代表齐集明斯特市政厅签署奥斯纳布吕克条约和明斯特和约,统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约规定:法国得到洛林的3个主教区(梅林、图尔、凡尔登)和整个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及东波美拉尼亚的一部分、维斯马城和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的重要口岸;正式认可荷兰和瑞士独立;和约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继续有效,认可德意志境内新旧教职位地方同等。华盛顿(17321799):美国首任总统(17891797),美国独立战争军总司令。1732年2月22日生于弗吉尼亚,与富孀结婚后成为弗吉利亚最大的种植园主,卒于1799年12月14日。1775年7月3日,华盛顿就任军总司令。经过特伦顿、普林斯顿和约克德等战争,击败英军,获得了北美独立战争的成功。1783年巴黎和约签订,英国认可美国独立。1787年他掌管召开费城制宪会议。制定联邦宪法,为革除君主制,制定和批准维护有产者权益的宪法作出不懈的勤奋。 1789年,被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组织机构精悍的联邦政府,颁布司法条例,建立联邦最高法院。他支撑A.汉密尔顿关于建立国家银行的计划,确立国家信用。批准T.杰斐逊所支撑的雄共土地法案,奠定了西部土地制度的基础。1793年,再度卖选总统。1796年9月17日,表示不再出任总统。从而开创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和平转移权利的范例。次年,回到维农山庄园。因对美国独立作出重大贡献,被尊为美国国父。独立宣言: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宣布独立的大纲文件。1775年北美殖民地爆出了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第二届会议经过了独立宣言,是日定为美国国庆日。资产阶级派杰斐逊是宣言的主要起草人。宣言继续和发展了天赋和社会契约理论,阐述了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理论凭据。宣言颁布,一切人生而同等,上帝授予他们诸如生存、和追求侥幸等不可让与的权益。宣言列举和痛斥了英王对殖民地施行的,向全世界严厉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建立。独立宣言第一次以大纲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准绳。K.马克思称它为第一个宣言。宣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愿望。另一方面,由于屈服于种植园奴隶主的压力,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显露了美国资产阶级的不彻底和的局限。独立宣言的宣雄布对发动大众进行独立战争,起了重要作用。宣言对推动后来的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特别是对法国大革命及其人权宣言的孕育发生了积极影响。教务专约:为争取罗马教廷的支持,拿破仑排除种种干扰,派代表与罗马教廷谈判,施展各种手法使谈判成功,1801年7月15日,拿破仑与罗马教皇之间的协议政教协议(即教务专约)在巴黎签字。不久得到罗马教廷批准。翌年,经法国立法院同意,元老院批准,最后由拿破仑作为国家法律正式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教会与国家的关系。教务专约与组织条例的公布施行,就以法律的形式既维护了法国广大民众信教的自由,又使天主教从属拿破仑政权,将天主教由封建专制王权的精神支柱,变成了法国资产阶级国家的精神工具。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宪法性文件。规定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废除法律,不得征税,不得招募和供养常备军;臣民有权向国王请愿;议会经自由选举产生,应经常集会;议员有议事自由,不受任何传讯或干预等。 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彼得一世改革 1689年,彼得一世为摆脱落后状态使俄国成为近代强国,推行多方面的改革,其内容包括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行学校教育.它实际上是一场封建农奴主推行的富国强兵改革.作用: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巩固了专制统治,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1861年改革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所发展,但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发展极其缓慢.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维护贵族和地主的利益被迫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可以出钱赎买一块份地.它实际上是一场沙皇自上而下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作用: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丰臣秀吉:丰臣秀吉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是继室町幕府之后,完成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时代大名,1590-1598年期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并与1595年和1597年发动了万历朝鲜战争(朝鲜征伐)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治国有方,多年战乱的日本一时间国泰民安。他的经贸政策多承传自织田信长,发展南蛮贸易,以乐座乐市和朱印船贸易等振兴商业;并利用控制都市及铸造货币等办法规范经济;以太阁检地和刀狩等政策用来确立税制,彻底地兵农分离,为江户时代的幕藩体制打下了稳定的基础。“普莱德清洗”:第二次内战期间,议会里的长老派仍然企图使国王在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复位,引起军队士兵和社会中、下层人士的不满,他们要求审判国王。军队还通过了一项“军队抗议书”,要求解散议会,审判国王,废除君主制。但议会反而通过决议,准备接受查理一世的要求,准许他回到伦敦。于是军队决定在12月2日进军伦敦。12月初艾尔顿等高级军官和平等派的领导人在白厅进行了一次辩论,双方在宪法基本原则、宗教宽容等问题上分歧很大。军队进入伦敦后,下院的许多议员仍坚持同国王谈判的立场,并通过了相关决议。1648年12月6日,普莱德上校率军占领了议会,把110名议员清洗了出去,另有约200个议员自愿退出议会,这就是所谓“普莱德清洗”。此后议会里剩下的议员大约有200人左右,称“残阙国会”,独立派占据统治地位。约翰.弥尔顿:约翰米尔顿是英国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 1608年12月9日出生在伦敦一个富裕的清教徒家庭,在剑桥大学的克莱斯特学院完成他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后,便开始专心于 诗 歌写作。他通览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年以后米尔顿从政,他写了许多观点鲜明的政治文章论出版自由为英国人民事辩;其时恰逢英国内战,共和、复辟大动乱;克伦威尔派时,弥米尔顿曾在其国务会议中任拉丁文秘书,当王政复辟后,被捕入狱。一切结束后,米尔顿重新开始诗歌创作并以口述的形式写就了使他名扬后世的三部伟大著作:长诗失乐园(诗)和复乐园,诗剧力士参孙。米尔顿死于 1674年 11月8日 ,死后他与乔叟、 莎士比亚齐名。业主殖民地:在向北美殖民的过程中,英王也把那里的一些土地赐给他的宠臣或贵族,让他们根据特许状进行统治,这就是业主殖民地。所谓“业主”,就是一些有钱有势的大贵族或英王的宠臣,他们要求英王把北美洲的大片土地“封赐”给他们,作为他们的“领地”,由他们招募移民去垦殖,典型的是宾夕法尼亚。美国独立战争之前,剩余的业主殖民地是马里兰、宾夕法尼亚和特拉华。哲学的贫困:1847年,马克思撰写并发表哲学的贫困,以批判普鲁东于1847年发表的经济矛盾的体系,或贫困的哲学。这部重要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发表最早的文本,以马克思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决定性的东西”,都是通过这一文本第一次公开问世的。南特敕令:1598年,法国亨利四世为彻底平息宗教纷争,稳定统治秩序,颁布宗教宽容敕令。该敕令宣布天主教为国教,同时承认了胡诺教的信仰自由,有权担任国家官职,并在法律上享有和公民同等的权利等。该敕令标志着法国宗教战争的结束,也是世界上第一份有关宗教宽容的敕令。亦是自罗马帝国后,欧洲史上第一次国家承认的宗教并存。但遭到罗马教皇和天主教的激烈反对,1685年被法王路易十四完全废除。乌特勒支同盟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北方七省和南方部分城市于1579年1月23日在乌特勒支城结成的军事、政治同盟。旨在与南方效忠西班牙的阿拉斯同盟对抗,保卫革命的胜利成果。宣布加盟各省结成永久的同盟。同盟以各省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议定征税、宣战、缔结和约和颁布根本法等一切重大事宜由三级会议以多数票决定,各省不得单独对外缔结协约,并规定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同盟促使北方七省联合作战,协调行动,摆脱西班牙的统治,为联省共和国成立奠定了基础。“麦斯塔”:15世纪末,西班牙高原和绿色平原贵族牧羊主结成的联盟。其成员多为封建主。有自己的行政机构和法庭。该同盟建于 1273年的卡斯蒂利亚王国,得到西班牙王权的保护。这是由于欧洲毛织业发展对羊毛需求增加而促成的。这是一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16 世纪时最盛,组织机构一直延续到近代。巴枯宁主义: 19世纪607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中出现的一种用极端革命的词句装扮起来的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因其代表人物俄国的巴枯宁而得名。巴枯宁主义认为,国家是万恶之源,是对自由、平等的束缚和侵犯,有了国家才有了私有制、剥削和统治;主张废除国家,建立“一切阶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完全平等”的、“个人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它认为财产继承权是私有制和社会不平等的基础,一旦废除了继承权,私有制和社会不平等就会随之消失,主张把废除财产继承权作为“社会革命的出发点”。为了尽快废除国家,建立无政府社会,它主张“完全放弃一切政治”,反对一切权威,反对进行任何政治运动,依靠少数人的密谋策略,以流氓无产者和破产的农民为主力,举行“全民暴动”,消灭国家。它对工人运动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曾造成了第一国际的分裂。巴枯宁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小生产者纷纷破产、游民无产者队伍迅速扩大的环境下,反映了游民无产者和失常的知识分子的绝望心理和复仇情绪。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权威、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等著作中,对巴枯宁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海尔布琅纲领:15241526年德国农民战争期间,法兰克尼亚地区的起义军于1525年5月在海尔布琅城制定的斗争纲领,又名“帝国改革纲领”。纲领共14条,要求在德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没收教会土地给骑士,取消诸侯的一切同盟;取消城市贵族对商业的垄断,统一度量衡和币制;取消商税、过境税、食品税以及其他苛捐杂税;允许农民赎买封建义务,等等。这个纲领反映了市民阶层反对封建制度、要求政治统一的愿望,带有资产阶级的性质,但纲领未能实现。 色当战役:发生于1870年9月1日普法战争时期。法军在色当的大败和皇帝被俘,使一场非流血的革命爆发,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一个新临时政府,虽然普军仍需要与新成立的法国政府作战,但此战实际上已经决定了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及其盟军的胜利。色当战役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这次战役标志着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灭亡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更标志着日耳曼民族成为了一个整体,并以独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793年宪法: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执政时期通过的共和制宪法,也称共和元年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第一部民主的共和宪法。宪法的前言是罗伯斯庇尔主持制定的新的人权宣言,比1783年人权宣言更突出主权在民,并增加了公民各种自由权利。宪法规定法兰西式统一不可分割的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于原则。它以法律的形式宣告的君主立宪制的结束,突出主权、民主。是法国历史上最激进的一部宪法,也是当时历史条件下最进步、最民主的宪法。但由于但是的历史条件,宪法并未实行。共和八年宪法:共和八年宪法 及1799年宪法,也称“拿破仑宪法”。是为确立拿破仑统治合法地位而制定的宪法。共七章,95条。该宪法重申法规废除封建制度,实行共和制度。规定国家的最高行政权属于排名有先后顺序的三个执政:立法权属于受第一执政控制的由四院组成的议会;宪法规定年满21岁的男性法国公民均由选举权。没有涉及公民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很少提及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宪法赋予拿破仑巨大的权力,从而为其后来称帝提供了基础。人民宪章: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纲领性文件。1837年由下院六名议员和六名伦敦工人协会会员组成的一个委员会提出,并于1838年5月8日作为准备提交议会的一项法律草案在各地群众大会上公布。人民宪章包括了宪章派的下列六项要求: 1.凡年满21岁、身体健康而未被处过徒刑的男子,都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