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 8 传感器与微系统 T r a n s d u c e r a n d Mi c r o s y s t e m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2 0 1 3年 第3 2卷 第 5期 手部三模 态 图像采集 系统 的设计与 实现 苑玮琦 王黎黎 张宁宁 沈阳工业大学 视觉检测技术研 究所 辽宁 沈 阳 1 1 0 8 7 0 摘要 设计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安防 考勤等场合的非接触式手部三模态图像采集系统 解决了传统采集 系统易传染疾病和单一模态图像变形模糊导致识别率下降的问题 分析手掌静脉 掌纹及掌形成像原理 设计选择可在多光谱条件下采集的双 C C D图像传感器和镜头 并分析设计了系统补光系统 区域定位功 能和上位机界面 可一次拍摄同时获取高质量的手掌静脉 掌纹及掌形特征图像 并可融合三模态特征识 别算法进行在线识别 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实用性强 关键词 三模态图像 采集系统 图像传感器 光源 融合 中图分类号 T P 3 9 1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9 7 8 7 2 0 1 3 0 5 0 0 7 8 0 4 De s ig n a nd r e a l iz a t io n 0 f h a n d t h r e e m o da l ima g e J J aC qUl S l t l 0n S VS t em YUAN We i q i W ANG Li l i ZHANG Nin g nin g C o mp u t e r Vi s io n G r o u p S h e n y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S h e n y a n g 1 1 0 8 7 0 C h in a Ab s t r a c t A n e w n o n c o n t a c t h a n d t h r e e mo d a l ima g e a c q u is it io n s y s t e m wh ic h is s u it a b l e f o r s e c u r it y c h e c k wo r k a t t e n d a n c e is d e s ig n e d I t s o l v e s t h e p r o b l e ms o f s e n s in g d is e a s e s a n d t h e l o w r e c o g n it io n r a t e Ac c o r d in g t o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s t ic s t h e ima g e s e n s o r a n d l e n s w h ic h c a n o b t a in ima g e s u n d e r mu l t is p e c t r al a r e d e s ig n e d a n d s e l e c t e d a n d l ig h t s y s t e m r e g io n a l l o c a t io n f u n c t io n a n d u p p e r P C in t e r f a c e a y e d e s ig n e d a n d a n aly z e d T h e s y s t e m c a n o bt a in hig h qu a l it y ima g e o f p a l m v e in palm p r in t a nd p a l m s ha pe f e a t u r e I t c a n e x e c u t e o n l ine r e c o g n it io n f u s in g a l g o r i t h m o f t h r e e mo d a l f e a t u r e r e c o g n i t io n a n d h a s g o o d ma n ma c h i n e in t e r f a c e I t h a s s t r o n g p r a c t ic a b i l i t y Ke y wo r d s t h r e e mo d a l ima g e a c q u is it io n s y s t e m ima g e s e n s o r l ig h t in g s o u r c e f u s io n 0引 言 手掌皮下静脉和掌纹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唯一性 自 然状态下手掌为半握状态 特征信息不易被获取 手掌掌 形特征简单 测量量小 认证速度快 可作 为静脉和掌纹 识别的重要条件 虽然手部指纹特征也具有不变性 但指纹特征极易被窃取 与单一模态系统相比 采用手掌 静脉 掌纹和掌形3种模态相结合设计的采集系统优势互 补 降低了检测复杂度 能更好地适用于安防 考勤等要 求较高安全性的场合 并结合非接触方式采集 避免了疾 病的传染 本文设计了一种在非接触条件下采集手掌静脉 掌纹 和掌形三模态图像的采集系统 它为非接触手多模态信息 融合识别技术搭建了理想的硬件平台 分析手部三模态成像原理和特征 设计并选择能够同 时清晰获取3种模态特征的图像传感器和镜头 使三幅图 像手掌位置不发生改变 配合图像传感器采用可见光与 8 5 0n m近红外光补光系统 设计系统光源的均匀性排布和 控制电路 拍摄的三模态图像数据通过千兆网线上传到计 算机中 通过手限定区域定位功能使手掌限定在可识别的 范围内 解决了非接触式手掌位置不固定影响识别的问题 最终 对三模态图像进行融合识别 通过上位机软件实时显 示识别结果 本系统可实时快速获取手部三模态特征图像 进行身份识别 实用性强 1 系统总体硬件结构 图l为系统总体框图 此系统为非接触式采集图像 被采集者站立时水平 自然伸出手掌 即可进行采集 控制 电路主要用于光源切换和光强调整 采用可在多光谱下成 像的双 C C D摄像机 符合系统焦距 景深 视角等要求的镜 头 以及由近红外及可见光 L E D组成的系统光源 摄像 机 镜头 光源和采集箱体构成了采集环境 另外 若实验 收稿日期 2 0 1 2 一 l 1 2 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6 0 9 7 2 1 2 3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 目 2 0 0 9 2 1 0 2 1 1 0 0 0 2 辽宁省教育厅 科研项目 2 0 0 9 A 5 6 1 沈阳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 F 1 2 2 7 7 1 1 0 F 1 0 2 1 3 1 0 0 第5期 苑玮琦 等 手部三模态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 9 需要 本系统也可以单独采集任一模态的手部特征图像 y 丽 y 丽 图 1 系统总体框 图 Fi g 1 Bl o c k di a g r a m o f s y s t e m 2 手部三模态特征成像原理 计算机视觉系统中的红外光主要用于半透明等的物体 检测 而在近红外 区域内体液和软组织相对透明 7 2 0 l 1 0 0 n m波长的近红外光能够较好地透射进入皮下组织 J 而血液中的血红蛋 白对近红外光谱有较多的吸收 此时采 用对近红外光敏感度高的图像传感器就会获取到静脉图 案 掌纹 掌形特征分布在手掌表面 主要获取掌纹的纹理 特征和掌形的尺寸特征 肉眼在可见光下可观察到 因此 采用对可见光敏感度高的图像传感器 即可获取包含掌纹 掌形特征的图像 3 成像单元设计 图像传感器和镜头对成像质量起着非常关键的影响 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拍摄 3种模态特征的图像 并使成像 的分辨率 对比度 景深等能够达到系统的使用要求 3 1 光学摄像机 本系统要求的摄像机能够同时采集手掌静脉 掌纹 掌 形 3种模态特征的图像 即能够在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 段都能清晰地成像 并且 3种模态特征的图像手掌位置一 致 以便识别 时能 准确定位 简化算 法 电荷耦合器 件 c h a r g e c o u p l e d d e v i c e C C D 摄像机解析度高 灵敏度高 分 辨率高 畸变小 噪声低 能够很好地满足本设计要求 采用双 C C D多光谱摄像机 内部集成双图像传感器 图2 为本系统图像传感器光谱 对可见光和近红外都有 较好的感光特性 并且采用 1 3 i n逐行扫描传感器 有效像 素为 1 0 2 4 7 6 8 对于手掌静脉和掌纹的细微纹理特征都能 够清晰地捕获 该相机内部集成可见光和近红外 2只感光 元件和分光棱镜 如图 3 可将入射相机里的光线分离成 2路射入可见光传感器和近红外传感器 分别进行光电转 换 2片 C C D上 可 以获得 2张 角度 和视 场完 全一 致 的 图 像 因此 采用本摄像机在成像时 三模态特征可以分别 鲻 1 f t 搭 一 f Il f 图2 图像传 感器近红 外与可见光响应 曲线 Fi g 2 Re s p o n s e c u r v e o f s e n s o r i n NI R a nd v i s i b l e l i g ht 成像 互不干扰 通过对上位机软件的二次开发 实现了同 时采 集 厂 I l ccIE 图 3 双 C C D相机成像过程 Fi g 3 I ma g i n g pr o c e s s o f d u a l CCD c a me r a 3 2 镜头的计算与选择 镜头应用于多光谱成像 成像距离为 2 0 0 m m左右 并 应使手掌能够成像完整 摄像机的传感器尺寸为 1 3 i n 即4 8 mm x 6 4 m m 焦距可计算为 w D h D 百 其中 为镜头焦距 D为被摄物体距镜头的距离 和 H分别为被摄物体的宽度和高度 W和 h分别为 C C D靶面 的宽度和高度 如图4 计算得到系统镜头焦距 约为4 m m 此时修正的手掌表面距离镜头为 2 2 2 2 2 m m 图 4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 Fi g 4 S c h e m a t i c o f l e ns i ma g i n g 镜头需拍摄全整个手掌以便进行识别 即镜头的视场 角 如图5 水平和垂直视场角 0 0 由下式计算得到 0 2 a r c t a w 2 a r c t a n 2 0 2 a r c t a h 2a r c t a H 3 式中垂直视角 O h 5 8 7 6 水平视角 0 4 8 4 9 只有大 于或等于该值镜头才能使手掌全部被捕捉到 另外 为了使 3幅图像能够有相同的焦点 需选用不带红外滤光片的3 C C D 镜头 基于以上计算 选择镜头焦距为4m m 靶面大小为 1 2 i n 视角为6 4 5 x 4 9 2 能够与摄像机配套使用 a 水平视场角 b 垂直视场角 a h o r i z o n t a l fi e l d o f v i e w a n g l e b v e r t i c a l fi e l d o f v i e w a n g l e 图 5 镜头视场角计算图 Fi g 5 Ca l c u l a t i o n o f l e n s fi e l d o f v i e w a n g l e 本系统为非接触设备 被采集者手掌放置位置会有偏 差 需考察所选镜头的景深 图 6 即在手掌被 聚焦清晰 后 在该位置前面和后面也可聚焦清晰的区域大小 通过下 式计算 日 C F 4 第 5期 陈晓燕 等 基于 Z i g B e e 网络的温室节水灌溉系统设计 器节点 2 4 6不带控制节点 即只采集土壤含水量 不进行 自动灌溉调节 测试时间为早上 9 O O 一 下午 1 7 o 0 期间 每 6 0 rai n采集一次土壤湿度 设定土壤湿度范围在 6 0 一 8 O R H之间 测得的数据如表 2 表3 由表2可以看出 在 自动灌溉区域 当土壤湿度超出设 定区间时 3个控制节点均能够根据监控计算机的灌溉指 令驱动电磁阀进行灌溉 土壤湿度基本能保持在设定范围 由表 3可知 在非自动灌溉区域 土壤湿度不能很好地保持 在设定范围间 表 2 自动灌溉节点土壤湿度数据表 Ta b 2 S o il mo is t u r e da t a o f a u t o ma ti c ir Hg a fio n no de 不同时间的湿度 R H 节 点 9 0 0 l O 0 0 1 1 O 0 1 2 O 0 1 3 0 0 1 4 O 0 1 5 O 0 1 6 0 0 1 7 O 0 1 5 5 2 2 7 8 2 0 7 2 6 4 6 5 4 0 5 8 3 6 7 8 1 2 6 9 8 0 5 8 2 4 7 7 5 6 3 5 8 5 7 7 7 9 2 7 2 1 2 6 6 1 2 5 7 9 6 7 9 1 0 7 1 2 2 6 3 3 4 5 8 3 4 5 6 6 2 0 5 4 3 4 7 8 2 0 7 1 2 2 6 4 5 4 5 8 3 0 7 6 7 4 鼹 9 4 6 1 2 3 表 3 非 自动灌溉 节点土壤湿度数据表 Ta b 3 S o il mo is t u r e d a ta o f no na u t o m a ti c ir r ig a ti o n n o d e 节点 不同时间的湿度 R H 9 0 0 1 0 0 0 1 1 0 0 1 2 0 0 1 3 0 0 l 4 O O 1 5 O 0 1 6 O 0 1 7 O O 2 6 6 2 4 5 8 7 9 5 4 6 8 5 2 8 O 5 1 4 2 5 0 0 6 4 9 1 4 4 8 5 6 4 8 2 4 4 7 0 4 4 6 4 3 4 6 0 5 6 5 6 4 3 5 3 9 5 5 2 0 4 5 1 1 2 5 0 1 6 4 9 1 0 6 8 4 6 2 8 0 8 8 7 5 4 5 6 8 9 4 6 3 4 2 5 8 4 5 5 5 1 2 5 3 0 5 5 2 4 7 5 结论 1 该系统以温室的土壤湿度作为控制对象 完成了无 线传感器节点 阀门控制节点和协调器节点的软硬件开发 2 该系统实现了监测信号的实时采集 数据显示 控 上接第8 1页 图 1 5 系统采集的三模态图像 F ig l 5 Th r e e mo d a l im a g e a c q uir e d b y s y s t e m 设计一种完整的非接触式手多模态特征采集系统 能 够同时清晰获取手掌静脉 掌纹 掌形三种模态特征图像 采用带有双图像传感器的双 C C D摄像机 配合 8 5 0 4 7 0 n m 补光系统 很好地解决接触式采集方法的局限性和单一模 态采集方法的识别率受限等问题 为非接触手多模态信息 融合识别技术搭建了理想的硬件平台 参考文献 1 B mn e l l i R F ala v i g n a D P e r s o n i d e n t i fic a t i o n u s i n g m u l t ip l e C U e S J I E E E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n P A M I 1 9 9 5 9 5 5 9 6 6 制信号的输出 达到了节水灌溉的目的 并具有无需布线 低功耗 低成本 可靠性好 安装维护方便等特点 3 结合数据库技术 将 L a b V I E W 与Mic r o s o ft A c c e s s 数 据库相连 实现了对数据的存储 查询 图形显示等功能 参考文献 1 Y o u n g S a m M o o r e H a n J K h al i l ia n A h m a d e t a 1 I n s t r u m e n t a t i o n f o r v a r i a b l e r a t e l a t e r a l i r r i g a t i o n s y s t e m C 2 0 0 5 A S A E An n u I n t e r n a t io n a l Me e t in g F l o ri d a 2 0 0 5 1 7 2 0 2 李秀娟 现代化农业设施节水灌溉控制系统的研究 D 合 肥 合肥工业大学 2 0 0 7 3 韩华峰 杜克明 孙忠富 等 基于Z i g B e e 网络的温室环境远 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 J 农业工程学报 2 0 0 9 2 5 7 1 5 8 1 6 3 4 肖 德琴 古志春 冯健昭 等 稻田水分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 优化设计与试验 J 农业工程学报 2 0 1 1 2 7 2 1 7 4 1 7 9 5 高峰 俞立 张文安 等 基于茎直径变化的无线传感器 网络作物精量灌溉系统 J 农业工程学报 2 0 0 8 2 4 1 1 7 1 2 6 张瑞瑞 赵春江 陈立平 等 农田信息采集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设计 J 农业工程学报 2 0 0 9 2 5 1 1 2 1 3 2 1 8 7 李莉 张彦娥 汪懋华 现代通信技术在温室中的应用 J 农业机械学报 2 0 0 7 3 8 2 1 9 5 2 0 0 8 包长春 石瑞珍 马玉泉 等 基于 Z ig B e e 技术的农业设施测 控系统的设计 J 农业工程学报 2 0 0 7 2 3 8 1 6 0 1 6 4 作者简介 陈晓燕 1 9 7 9 一 女 四川自贡人 硕士 讲师 研究方向为嵌 入式系统 计算机控制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2 李俊 吴怀宇 李鹏飞 等 指纹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 现 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 0 0 5 2 4 1 3 8 4 2 3 Ma t c h e r S J E l w e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体家具咨询策划方案
- 安庆学校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 木材加工设备投资效果综合分析报告
- 大棚后坡维护施工方案
- 鞋厂成本管理咨询方案
- 叫花鸡营销策划方案
- 初中活动方案策划书
- 临水建筑选址规划方案设计
- 音乐培训活动招生方案策划
- 卤味零食达人营销方案
- 2025年中青班考试试题及答案
- 采购电脑管理办法细则
- 中医特色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 事故应急救援包括事故单位自救和对事故单位
- 二年级上册书法教案全册
-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课件
- 油井土地复垦方案(3篇)
- GB/T 2820.5-2025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5部分:发电机组
- 中医康复理疗管理制度
- 《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班会
- 吉兰巴雷综合症康复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