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资料.doc_第1页
中国法制史资料.doc_第2页
中国法制史资料.doc_第3页
中国法制史资料.doc_第4页
中国法制史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内容1、重点在讲课时强调的时代2、重点时代:西周、唐、清(特别是后期)3、时代的重点内容:秦汉刑罚;唐朝法理;宋朝民事;近代宪法、民法、刑法-重点页码及内容:1、西周:P321)圜土之制(劳役刑);:属于劳役刑性质,是限制或剥夺罪犯自由并强制其从事劳役,接受改造的一种刑罚。对象:所犯的罪行没有达到五刑标准的相对较轻的犯罪者。中国古代的最早的劳役刑制度2)嘉石之制(拘役刑);限制或剥夺罪犯自由并强迫其从事短期劳役的一种轻刑对象:所犯罪行亦未达到劳役刑标准的轻罪凡人3)“三赦之法”a.年幼无知的未成年人,b.年迈体衰的耄耋老人c.有精神障碍的痴呆者三种人,除了故意杀人等重罪之外,一般犯罪可以赦免。P37契约制度:1)傅别(借贷契约);是调整债权债务关系的借贷契约在中间书写一个大“中”字,将契约一分为二,再将契约文本一分为二,由收执契约的当事人一人一份2)质剂(买卖契约)是调整商品交易关系的买卖契约,长券:(质)人口,牲畜之类的大宗交易,称为“大市”短券:(剂)普通器具,珍异之类的小宗交易称为“小市”注意区别二者P38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制下的一妻多妾制而非一夫多妻制);1)嫡长子继承制;2)“三不去”:1.“有所取无所归”2.“有更三年丧”3.“前贫贱后富贵”(旨在维护夫权至上原则和男尊女卑制度)P41诉讼制度:“讼”(财产的诉讼):当事人直接到庭告诉“狱”(刑事诉讼)当事人持诉状向官府控告起诉注意区别二者P42法官责任制度:“五过”a惟官:司法人员与涉案囚犯有同僚关系b惟反:诱使或者胁迫囚犯随意翻供或者隐瞒实情c.惟内:司法人员与涉案囚犯有亲属关系4.惟货:收受贿赂,贪赃枉法d.惟来:与案犯相互勾结,或有往来关系凡有此五过之疵,与案犯受到同样的惩罚2、春秋战国:P54法经(把握背景、要领、评论,可从每段段首总结)法经:惩治盗贼是法经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以先秦法家的“法治”“重刑”思想为指导对法经的评价:1.从法典名称来看:法经改刑为法,初步确立了法的客观规定性,使得单纯强调刑法杀戮的“刑”开始向具有规则性质的“法”的过渡。反映了法律制度由相对野蛮残酷向相对文明人道发展的进步趋势2.从法典结构来看:法经首次创立了成文法典的篇章体例结构,以惩治盗贼罪为核心,根据罪名类型,囚补程序,量刑标准等各项不同的内容分立篇目,包含了总则和分则,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的内容。3.从立法宗旨来看:为了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保护以私有制为核心的社会制度,法经首创“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刑事立法原则4.从法律内容来看:贯彻重刑主义原则总之,法经是中国古代成文法典之源,开创了中华法系独树一帜的立法先河。要指出李悝制定、为何制定:为了保护变法的成果,以法治国.3、秦朝:1)P65貲刑(财产刑)直接判处违法犯罪者缴纳一定的财务的经济处罚,无力缴纳者有时也可以以力役进行抵偿。,包括:罚金,罚物,罚役,罚力等2)P72“不孝”(秦朝也有不孝罪)但是秦朝对父权的维护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有一定限制的。相比较唐律而言轻得多。3)P78讯狱(严格限定了擅自使用刑讯逼供的行为)秦朝称案件的审理为“治狱”,审讯为“讯狱”4、汉朝:1)P84汉律六十篇构成:九章律、傍章律、越宫律、朝律2)废肉刑(明显加重了刑罚):以徒刑,笞刑和死刑代替肉刑3)P90汉宣帝正式确立亲亲相隐A.卑幼首匿尊亲长,不负刑事责任B.尊亲长首匿卑幼,除死罪上请减免以外,其他也不负刑事责任最早提出亲亲得相隐匿的是孔子。4)P108“读鞫ju”;“乞鞫”;汉朝对被告进行审讯叫做,鞫狱。读鞫:司法官在判决前要对当事人宣读判词的内容。乞鞫:如果当事人对事实部分有异议或者推翻原来的口供,司法官允许当事人请求复审。5)春秋决狱(把握背景、要领、评论)背景:春秋决狱是指统治者寻求儒家经义与法律制度相结合,推行法律儒家化的一种手段。在不能修改祖宗成法的条件下,为了稳定社会的需要,统治者便用儒家经义来纠正,补充法家之法,即通过春秋决狱的这一司法方式来对法家进行改造。5、三国两晋南北朝:1)P117北齐律(开创12篇的律典体例;首创“重罪十条”)首创名例律,进一步突出了律典总则的性质和地位,使得律典结构更加规范。开创了12篇的律典体例,代表了当时的法典编纂的最高水平,为隋唐律典所继承。2)重罪十条:即是隋唐以后“十恶”的前身,丰富了传统法律的内容。3)P118张斐对二十重罪的概念及其含义作了扼要而精确的表述4)P121“八议”入律(亲;故;贤;能;功;贵;勤;宾;)八种权贵人物在犯罪以后一般官员不得直接定罪决罚,而是必须要上报皇帝进行决议,通常减轻或者予以赦免。亲:皇室宗室亲戚故:皇帝故旧贤:有大德行的贤人君子能:政治军事方面大有才能者功:对国家有大功勋者贵:有一定级别的官爵者勤:为国家服务卓著有大勤劳者宾:前朝皇帝及后裔5)“准五服以制罪”(注意不同罪亲等不同的重轻刑区分)斩衰(3年)齐衰(1年)大功(9个月)小功(5个月)缌麻(3个月)尊长杀伤卑幼:服制越重则定罪越轻,反之加重。但是有些犯罪,如卑幼盗窃尊长财务,则恰恰相反。礼法结合的体现。6、唐朝:1)P140唐律(特点、地位、影响)特点:a.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b.重视法律c.慎罚(明德慎罚)唐律十二篇:名例律。P143死刑复审:“三覆奏”;“五覆奏”目的:为了防止皇帝本人在情绪思虑等方面的影响,死刑执行前,必须要奏报皇帝三次,五次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体现了“慎罚”的思想。2)P148区别不孝和不义不孝:告发,诅咒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世时即别籍易财,供养年老祖父母不周到,为父母服丧期间嫁娶作乐或者不穿孝服,得知父母祖父母去世不随即服丧或者祖父母父母没有去世而诈称其去世。不义:谓杀本属府主,刺吏,县令,见受业师,吏,卒杀本部五品以上的官长;即闻夫丧匿不举哀,若作乐,释服从吉改嫁。3)P150亲属容隐扩大到外祖父母、外孙、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除此之外,部曲,奴婢还可以为主隐,于此范围之外的亲属之间,虽然没有完全的容隐权,但是即使相互隐匿罪行,也不同于普通人一样治罪,而是“减凡人三等”4)P151数罪并罚一人犯重数罪,基本采用并和论罚,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A.二罪以上俱发,各罪轻重不等,以重罪论处,轻罪不论B.所犯各罪等级相同取其一C.一罪判决在先,后罪仍遵循前俩原则5)P156“保辜”制度犯罪行为发生后,根据不同的伤害方式确定不同的时限,以时限结束时被害人的身体状况作为对伤害人定罪量刑的依据。保辜的期限,以伤害的方式及伤害的程度而定。手足殴:10天其他物件:20天刀,火,热水:30天导致骨折:50天意义:使得伤害行为发生后,加害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采取积极措施,防止被害人因伤死亡。6)P165“义绝”(强制离婚)义绝:法定强制离婚出妻:丈夫强制离婚义绝条件:夫妻一方对于对方的亲属实施侵害行为,或者夫妻双方亲属之间发生侵害行为!符合义绝条件的必须离异,否则处以徒刑一年7)P167唐六典汇集了当时的关于政制,官规的各类规定,是一种具有法典性质的官修政书。全面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完善的政权管理体制和职官制度,并且进一步完善了监察制度。7、宋朝:1)P174宋刑统:中国第一个刊板印行的法律2)P182凌迟(于南宋时入律)3)P186典卖制度A一物不得两典B契约为凭C对于没有约定回赎期限的,或者约定不清的典卖制度,法律规定在三十年的期限内回赎,过期不赎。D价金交付的期限为120天,以钱的交付再以钱赎回,纸币交付的用纸币赎回,防止有人借货币贬值从中渔利。E家庭财产的典当权归家长4)P198“务限”(即“婚田入务”)每年农历十月一日到次年的正月三十日,州县官府可以受理民事诉讼,其他时间不受理目的:为了防止耽误农业生产,将这类案件限制在农闲季节这是宋代诉讼审判制度的重要的一大发展,也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法律制度的特色所在。8、辽金元:1)P211收继婚未婚男性收娶家中的寡妇为妻,但是一般禁止汉人和南人采取收继婚、2)P215中央司法机关(元朝没有大理寺) 1)大宗正府2)刑部3)宣政院4)奥鲁9、明朝:1)P223明大诰(户户一本;使用不长)朱元璋重典治国的思想的体现,主要内容为惩治贪赃官吏和地方豪强。P243申明亭(职能)由里长,老人在申明亭受理民事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若未经申明亭而赴县解决,则视为越诉。申明亭对民间争议的解决方式以调节为主10、清朝:1)P2531740大清律例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封建法典2)P271秋审制度由九卿,詹事,科道官员共同复审各级上报的斩,绞监候案件的审判制度。因为每年都在农历秋八月举行,所以叫做秋审。3)P276钦定宪法大纲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背景、内容、影响)钦定宪法大纲背景:武昌起义爆发,风暴席卷全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文件的形式把皇帝的权利和臣民的自由确定下来,开启了立宪政治的先河。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加强了对皇权的限制,同时扩大了国会的权利,清廷希望用此来挽回政治危机,结果却是事与愿违。4)P281大清现行刑律和大清新刑律草案大清现行刑律作为刑事法律改革的过渡性法典,A.删除总目B.修改刑种修改后的五刑:罚金徒刑流刑遣刑死刑C.纂修章程D.简化例文大清新刑律草案由沈家本主持下起草自然熔西方刑事古典法学派与新派的观念与原则于一体.。5)P289民事习惯调查6)P2911904年1月正式颁布钦定大清商律包括商人通例和公司律7)P298会审公廨(不止上海有)会审公廨是中国租界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中外会审的混合法庭。11、民国南京临时政府:1)P30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防止袁世凯独裁,是革命党人保证共和民主和宪政的唯一一道防线,内容:1)明确宣誓中华民国为统一的共和国2)规定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以及应尽的义务。3)采取三权分立的政府原则4)规定严格的修改程序历史意义:a.是中国近代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b确立了主权在民,平等,自由的原则,建构了三权分立的政权体制,全面树立了民主共和的法制标准,成为人民反对专制,保护民主共和的重要法律武器。c.确立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方式,为打破封建生产关系的桎梏,摆脱外国资本的压迫,推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12、民国背景政府:1)P316贿选宪法(区别两个中华民国宪法)内容和特点:中国近代宪政史上第一部正式公布的宪法,1)从条文上来看,这是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最民主的一部宪法2)名义上实施地方自治,实际上确认大小军阀的利益格局2)P322民律草案(债权编改称债编,以兼顾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3)P324平政院13、南京国民政府:A.P335中华民国宪法(与贿选宪法区别)1)依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确定国体和政体2)规定国民大会为全国最高政权机关,但是对其职权加以限制。3)形式上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但是总统权力的行使受立法院,行政院,检察院的制约4)规定人民享有广泛的宪法权力以及必要的宪法义务5)依据民生主义,规定“平均地权,节约资本”B.P339保安处分7种:感化教育处分,监护处分,禁戒处分,强制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