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东升二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二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二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二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选择1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代的是 (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2下列是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的是 ( ) 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都是争夺统治权 a b c d3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 ) 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创造了条件4公元230年,吴国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 ( ) a台湾 b海南岛 c崇明岛 d舟山群岛5下列各项中,属于刘备的政治活动是 ( )三顾茅庐联孙抗曹挟天子以令诸侯成都称帝 a. b. c. d.6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今天的 ( ) a南京 b北京 c杭州 d开封7经过六朝时期的开发,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先进的农业经济区,以下不属于先进的农业经济区的是 ( ) a巴蜀 b江汉 c江浙 d岭南9下列人物中,对促进民族融合做出重要贡献的有 ( ) 王昭君诸葛亮袁绍孝文帝 a. b. c. d.10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 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趋势 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作用 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欢异族服饰,吃异族食物 a b c d11古代历史上的民族融合过程,实质上是 ( ) a少数民族全面接受汉化的过程 b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同化过程 c内地人民和边疆人民的相互迁徙的过程 d各民族间生产和生活方式相互接近的过程二、材料解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毛玠语太祖(曹操)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织,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三国志材料三 “设使国家无有孤(曹操),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三国志注(1)材料一中与曹操有关的两个战役分别是什么?结果如何?(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3)结合材料三谈谈曹操统一北方的意义。(4)列举材料一中三个政权的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及都城。三、材料分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三 史臣曰:“江南之为国盛矣!民户繁育,将曩时一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1)图一中内迁各族建立北魏政权,努力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哪一个?(2)图二中人口大举南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两幅图说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存在着哪两个不同的方式?(4)这两种不同的内迁方式分别有什么作用?(5)江南出现材料三中所述现象的因素有哪些?对于今天西部大开发有什么借鉴意义?第四单元检测卷一、1.c 2.c 3.d 4.a 5.d 6.a 7.d 8.c 9.d 10.c 11.d二、(1)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孙刘联兵打败曹操,促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取得政治上的主动;经济上,曹操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大力恢复发展社会经济;军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