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测试.docx_第1页
9.7测试.docx_第2页
9.7测试.docx_第3页
9.7测试.docx_第4页
9.7测试.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市第49中学 2018级 暑期学习作业检测(选考班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25题,每题3分)1.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力提高,开始使用金属工具 B. 井田制已彻底瓦解,封建经济的形成 C. 赋税制度重大改革,土地私有出现 D. 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2“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自元代流传下的一首民谣,表达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黄道婆杰出贡献在于()A. 棉纺织业 B. 丝纺织业 C. 麻纺织业 D. 毛纺织业3.史学家樊树志在专著晚明大变局一书中指出:江南市镇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网络”,而不是孤立的“点”。这说明()A. “苏湖熟,天下足”格局正在形成中 B. 晚明政局变化影响了江南经济地位C. 大运河航运是江南经济最大的优势 D. 专业化市镇兴起促进了区域市场化4.“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A. 商品经济的发展B. 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C. 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D. 边患问题得到解决5从右图这张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可以发现,当时的欧洲人认为世界就是欧洲、北非以及亚洲的一些地方,一片广阔陆地的尽头是万丈深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B世界各地基本处于隔绝闭塞状态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6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7.阅读下图(英格兰和威尔士农业史,剑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判断英国人口结构变化主要得益于() A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8.马克思认为“垄断是好东西,因为它是经济范畴竞争是好东西,因为它也是经济范畴。但是,不好的是垄断的现实和竞争的现实”。“垄断的现实和竞争的现实”主要是指垄断( )A局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而不是根本否定B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容易形成社会财富的寡头式占有C资本家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加紧了侵略扩张的步伐D排斥了企业竞争,干扰了经济秩序并使企业日益失去活力9.收藏家郑先生藏有“上海申新纺织厂原始合同股票”;立合同议据荣宗绵等今议定在上海陈家渡白利南路地方合创申新纺织厂,专购子花纺纱织布行销事业。共集股本银元三十万元,作为三千股订章程邀请全体股东具各向该管官厅注册,兹依公司的条例之规定,订立合同中华民国七年二月。这表明该厂。 A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意识 B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壮大C在抗日战争时期陷入困境 D新中国成立后企业性质发生了变化10.1902年2月,清政府发布上谕:各出使大臣,查取各国通行律例,咨送外务部,并著责成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慎选熟悉中西律例者,保送数员来京,听候简派,开馆编纂。1903年3月,谕令载振、袁世凯、伍廷芳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并强调要率先拟出,尽快颁行。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公司法公司律。清政府这一决策,主要是:A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B搜刮民间公司用于巨额赔款C适应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D严防民族资本主义支持民主革命11.盛宣怀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商父”。李鸿章曾形容其为“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官,左右逢源”。然而,有学者却认为其这类天才型官商的出现是中国商业发展的一个悲剧。对该学者的说法理解最准确的是 A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器物,必然失败B盛宣怀倡导的官督商办模式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官商逻辑使洋务企业过度依赖政府权力,难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D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务企业必然会受外国资本主义控制12.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13.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B.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C.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14.近代电车刚进入上海,有人作竹枝诗:“铁线纵横铁轨铺,几如地网与天罗。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肇祸多。”一时间后,有人又作诗:“人坐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电车行驶通租界,市政经营仗市民”。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西方物质文明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习俗C西方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西方物质文明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15.1928年长寿县志载:村落农民祠祭:“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黯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这一现象反映了A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 B民主革命进程彻底改变了乡村习俗C乡村传统文化渐趋没落 D近代社会生活新旧并存特点16.1874年申报刊文称赞我国当时出现的一种新事物,曰:“最是称奇一线长,跨山越海度重洋。竟能咫尺天涯路,音信飞传倏忽详。”这一新事物是指A铁路 B电报 C电话 D电影17.1931年,日本失业工人达413 000人,1932年达489 000人,加上半失业率,人数达300万,全国农家负债总额高达47亿日元,平均每户837日元。从世界经济联系的角度看,日本经济出现上述困境的原因是:( ) A.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军费开支过大B.日本国内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 C.各国加大资本输出冲击日本国内市场D.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使日本海外市场日益萎缩18.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正确是:( )A.A理论是持续时间最长并且始终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理论B.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政策C.A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复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经济滞胀的出现D.20世纪70年代以后, B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再发挥任何作用19.撒切尔夫人说:“你不能通过剥削强者来增强弱者你不能通过摧毁富人去赈济穷人你不能不断通过包揽一切来帮助那些自己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人。”其实质是:( )A.肯定了凯恩斯主义理论 B.主张国家干预要有限度C.主张扩大国有资本比重 D.完全否定政府干预经济20.曾被列宁评价为“党的最可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布哈林认为,它“并不只适应于内战的某个发展阶段,而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的正常形式”布哈林这种认识() A. 是对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反思B. 客观评价了新经济体制 C.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肯定D. 推动了新经济政策实行211927年苏联第聂伯河水电站开始动工建设。它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和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由苏联水利建设专家设计、美国水电专家小组指导。历时5年,先期5个发电机组建成投产。据此可知当时()A美苏两国由对手变成盟友B苏联推崇市场经济体制C新经济政策影响并未消失D苏联工业位居世界第二22.1962年9月,利别尔曼在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上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文章建议利用利润、奖金等经济手段推动企业的生产发展;国家下达企业的生产计划只限于产品数量和交货期限两个指标,其余完全由企业自定。这一文章的发表A. 表明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 B. 表明扩大企业自主权已为苏共中央所认可C. 推动了苏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 推动了赫鲁晓夫在全国推广玉米种植23.西方学者罗伯特在国家的作用一书中说:“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将重新安排即将到来的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每个国家的基本政治使命将是应付全球经济的离心力,这种力量正在拆散把公民联系在一起的纽带”。该观点反映出经济全球化A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B打破了贸易的国界限制C促进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D弱化了民族国家的主权24下图为载于2019年 4月环球时报的一幅漫画,题为“不平等的贸易”。漫画反映了()A 区域贸易的排他性B知识产权的垄断性C“自由贸易”的危害性D欧美之间的平等性25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最初只是由各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举行首脑会议,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这些变化说明()A全球经济治理引起了各国高度关注B经济全球化获得了迅速发展的动力C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加强D政治多极化影响经济全球化二、材料题(1题,共25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后,确立了邦联体制。中央政府无权,实际上只是一个由13个州组成的松散联合体,国家面临着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独立之初的美国社会出现动荡局面。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 材料三 1943年7月美英两国发表了各自的新的国际货币制度方案,美国的“怀特计划”建议设立总额为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稳定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国民收入和国际收支情况认缴一定的份额,各国投票权的数额取决于认缴份额的多寡1945年12月27日,“布雷顿森林协定”在美国国务院内举行签字仪式。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卷 材料四 二战后,美国努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 请回答: (1)为解决材料一中所反映的问题,美国制定并通过了哪一法律文件?(2分)由此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分)(2)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哪一具体措施?(2分)新政开创了怎样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模式?(2分)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人怀特建议的真实意图。(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 (6分)(4)根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90年代美国率先出现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4分)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美国历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ADABBBCACCD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CBDCBCCBDCA26.(1)1787年宪法。总统制共和制。 (2)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