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乐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考试说明: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检测50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险衅(xn) 祚薄(zu)床蓐(r)茕茕孑立(qing)b.洗马(x) 逋慢(b) 拔擢(zhu) 终鲜兄弟(xin)c.优渥(w) 期功(q) 闵凶(mn) 逮奉圣朝(di)d.伪朝(wi) 矜悯(jn) 郎署(sh) 猥以微贱(wi)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咀嚼(jio) 上乘(chng) 锱铢必较(zhzh) 拘礼(j) b.没镞(z) 付梓(xn) 清沁肺腑(xn ) 斟酌(zhn) c.岑寂(cn) 憎恶(zng) 深恶痛嫉 (j) 胸襟(jn) d.蕴藉(yn ji) 尺牍(d) 咬文嚼字(jio) 流弊(b) 3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战战兢兢 滑稽可笑 听信谗言 下缀题名 b哀声叹气 吃荤吃素 噩梦连连 消遣娱乐 c没精打采 通霄做梦 安然无恙 令人难堪 d兴高采烈 性情孤癖 心神不定 周济穷人4、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a.鹤汀凫渚睢园绿竹东隅已逝b.落霞孤鹜命途多舛萍水相逢c.棨戟遥临躬逢胜饯逸兴传飞d.无路请缨星分翼轸青云之志5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景慕(十分敬重仰慕)惨淡经营(生意萧条)放诞(放纵不受规范)b、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弥留(指病重或将死)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c臆造(凭主观想法编造)无人问津(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缄默(闭口不说话)d宁缺毋滥(宁可缺少一些也不要随便凑数求多)杜撰(没根据地编造;虚构)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6、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b.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夕了。d.相依为命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7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 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b载欣载奔(载,义同“载歌载舞”的“载”) 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c或植杖而耘耔(耔,培苗) 景翳翳以将入(景,风景,景物)d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 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自知)8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征夫以前路 将有事于西畴 “以”、“于”都是介宾,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后置。b悟已往之不谏 恨晨光之熹微 两个“之”字都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云无心以出岫 登东皋以舒啸 两个“以”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d既窈窕以寻壑 亦崎岖而经丘 “窈窕”“崎岖”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指“幽深的河岸”“崎岖的山路”;前面省略了“循”“沿”等动词。9、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五柳先生”称之。b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文章既是社会现实的描写,也是浪漫主义精神的典范之作。c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压韵和句式比较自由。d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10、选出“故”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b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c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d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11、选出“尽”字意思不同的一项( ) a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是他乡之客。 b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则智者尽其谋。 c潦水尽而寒潭清。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d聊乘化以归尽。 食之不能尽其才。 12.选出“属”字意思不同的一项( ) a忠之属也,可以一战。b.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c有之属为之谋。 d.若属皆且为所虏。 13、选出“即”字意思不同的一项( ) a傍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项伯即入见沛公。 c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d.哙即带剑盾入军门。 14选出“且”与“且焉置土石”中的“且”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且壮士不死即已 15、“矣”可以表达陈述、感叹、疑问语气。下列句子的“矣”已被按表达的语气作了分类,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前人之述备矣。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年几何矣 则将焉用彼相矣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a/ b./ c/ d./ 16、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穷(且)益坚 若属皆(且)为所虏宾主尽东南(之)美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句与句相同,句与句不同。b.句与句相同,句与句也相同。c.句与句不同,句与句也不同。d.句与句不同,句与句相同。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b.听臣微志 听:准许c.察臣孝廉 察:考察d.形影相吊 吊:安慰1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20、下面关于“表”这种文体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是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裁,如同现代史书的大事纪年表,比如史记就有“十表”。 b.“表”是臣下向皇上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有分条陈述之意 c.“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 d.“表”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向敌对一方发的宣战书,称作“战表”。21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莫之夭阏者。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野马也,尘埃也。22下列“其”字不作代词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d奚以不知其然也。23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选出对“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理解正确的一项()a彭祖虽活了八百岁,但与冥灵、大椿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显得可悲。b是说世人只与彭祖相比,却不知道有比彭祖更高寿的冥灵、大椿,显得可悲。c世人与活了八百岁的彭祖相比,感到可悲。d是说彭祖与大椿比,感到可悲,世人与彭祖比,又感到可悲。2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题李凝幽居(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指不违背诺言。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6-30题(10分)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邻接,有人以牸牛注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尤异。(选自旧唐书良吏列传)注:牸(z)牛:雌牛。2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将异居 异居:住到别处。b.县司累政不能决 累政:多次审理。c.允济遂发蒙 发蒙:揭示原委。d.结庵守之 结庵:搭建草屋。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b.但归,不烦守也 但能回取,物必当在c.若遇盗,当来告令 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d.果得盗葱者 如言果得28、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姓怀之 称代前文的“张允济”。b.可以牛归之 称代前文的“女婿”。c.元武县司闻之 称代前文的“妻家叩头服罪”。d.结庵守之 称代前文的“葱”。2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张允济施政才能的一组是()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 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远近称之,政绩尤异。a. b. c. d.3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允济做武阳令时,十分注重用道德来教化百姓,后来武阳境内出现“路不拾遗”的局面,跟张允济的这一做法是密切相关的。b.张允济略施小计,就顺利解决了邻县一桩久拖不决的赖牛案,使得妻家不仅把赖着的牛归还了女婿,而且诚惶诚恐地表示服罪认错。c.张允济担心守在田边的老妇人会遇到强盗,就劝她回家去,让她有事报告县令,这件事体现了张允济的爱民之心。d.张允济治理武阳,政绩突出,文中对此着墨不多,可谓行文简洁而又具体生动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135题。(20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沧州牢城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那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林冲只骂的一佛出世,哪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却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嫌小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皆赖差拨照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既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患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已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视。”林冲听得呼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告道:“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差拨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见今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叫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贴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教看天王堂时,这是营中第一样省力气的勾当,早晚只烧香扫地便了。你看别的囚徒,从早起直做到晚,尚不饶他。还有一等无人情的,拨他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林冲道:“谢得照顾。”(节选自水浒传第九回,有删改)31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选文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牢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对林冲见差拨的细节描写上。b由于被高太尉陷害,林冲一进牢营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关照,却遭到差拨的辱骂和恐吓。c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给管营等的书礼拿出来。d选文通过对管营、差拨、牌头等人相互勾结欺压犯人的具体描写,形象地反映了牢营的黑暗现实。e选文借“有钱可以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现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32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4分)33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4分) 装在套子里的人(节选)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可是,他滚下楼的时候,偏巧华连卡回来了,带着两位女士。她们站在楼下,怔住了。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可怕。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啊。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就不定又会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他那揉皱的大衣,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笑,笑声在整个房间里响着:“哈哈哈!”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他没听见华连卡说什么话,他什么也没有看见。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然后他上了床,从此再也没有起过床。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我们都去送葬。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这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不知道有多少呢?34作者说,华连卡的笑声结束了别里科夫预想中的婚事,也结束了他的人间生活,华连卡的笑声对别里科究竟有什么影响?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35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四、补充名句:(10分) 1、问征夫以前路,_。2、既窈窕以寻壑,_。3、_,抚孤松而彷徨。4、_,钟鸣鼎食之家;_,青雀黄龙之舳。5、酌贪泉而觉爽,_。6、杨意不逢,_;钟期既遇,_?7、臣无祖母,_;祖母无臣,_。五、写作。(60分)饥饿是人类的大敌。饥饿感固然源于饥饿,却也未必完全因为饥饿。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年轻人还有必要体验一下饥饿吗?为什么?请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拟题目,自定中心,论点突出,论据充分,论证有力。不少于850字。长乐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半期考(必修五)试卷参考答案一、基础检测50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1、a(b项“洗马”应读“xin”,这是古代官职名,古音异读。c项“期功”应读“j”,满一年之意,不读“q”。d项“伪朝”应读“wi”。) 2、d 3、a b唉声叹气;c通宵做梦;d性情孤僻 4、c 逸兴遄飞 5、a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释义: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6、b “气息奄奄”应改为“日薄西山” 7、c景:日光、阳光。8、c“以”表修饰关系。9、b10、 a(a.原因;b.故意;c.因此;d .原先的。)11、d(a.完全;b.竭力做到;c.完;d.了结,全部用出)12、b (b.属于;其余的,类,辈) 13、c (c具有;其余的,立即,就。) 14、d (a.将;b尚且;c却;d.况且,再说。) 15、a (表叙述语气/表感叹语气/表疑问语气。)16、 c17、c察:考察和推荐。18、b(a项中“蓐”通“褥”,c项中“零丁”通“伶仃”,d项中“闵”通“悯”。)19、.d(d项“侥幸”,指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不幸的事,与现代汉语相同。a项中“告诉”当“申诉”讲,今为“说给人听”;b项中“奔驰”指“奔走效劳”,今为“快速奔跑”;c项中“辛苦”指“辛酸苦楚”,今为“劳苦”。)20、b21、dd项与题干均为“判断句”。a宾语前置;b状语后置;c定语后置句。22、b副词,表反问语气23、答案:b 。解析:a古义:真正的颜色;今义:纯正的颜色;c古义:不求名声;今义:没有名声;d古义:四季;今义:春天和秋天。24、b25、b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6-30题(10分)26、c(“发蒙”指揭开蒙在女婿头上的衣衫。)27、a(第一个“于”介词,译为“向”;第二个“于”介词,译为“在”。)28、c(应是称代前文的张允济智断赖牛案一事。)29、b(和不表明张允济的施政才能。)30、c(c项张允济劝老妇人回家,是因为他觉得葱不必看守,如果被偷,可以报告县令。)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135题。(20分) 31、答案bc解析选文第二段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林冲与差拨的对话,所以a项是正确的;选文通过第一段中“一般的罪人”与林冲的对话,以及差拨对林冲的辱骂,分别从侧面和正面揭示了管营、差拨对犯人的残忍欺压,并真实地展示了牢营的黑暗,所以d项是正确的;e项则可以通过第二段中林冲的原话得到证实;b项中“一般的罪人”并非都知道林冲被高太尉陷害,因此,该项中的因果关系不成立;c项中“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的原因不是林冲“没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给管营等的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