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环境雕塑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pdf_第1页
古代环境雕塑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pdf_第2页
古代环境雕塑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古代环境雕塑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第4 4 1 期 文化论苑 古代环境雕塑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 口兰川阳 沈阳师范渤海学院 辽宁兴城1 2 5 1 0 5 摘要 艺术是一种表现手法 是一项艺术创造 我国的雕塑历史源远流长 在汉唐时期雕塑的特点鲜明 形态栩栩如生 堪称传世经典 其中的精髓值得我们学习 总结 借鉴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以形写神 人文精神 典范 表现力 概括性 中图分类号 G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6 5 4 7 2 0 1 0 0 7 一0 1 6 7 0 2 2 0 0 8 年北京奥运会期间 在国外的一些中国的雕塑展 览越来越多 由此可见 中国雕塑在世界上是被认可和重 视的 我们从一个国家的公共环境雕塑中可以看到这个国家 的文化水平 修养 以及形象面貌 甚至是一个时代的精 神 而其他的艺术文化形式是很难替代的 一个好的环境 雕塑不但可以美化环境 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 还可能成 为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时代的变化标记 中国古代环境雕塑讲究 以形写神和天人合一 体现 的是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是丰富的艺术宝库 其中最是辉 煌的要数依就凌云山而建的乐山大佛了 它历时近一个世 纪开凿成功 是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像 它是我国古代佛 教雕像中的杰出代表 它展现出了高难度的建筑工艺 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在茂陵陪葬区的霍去病墓地 散布着各式各样的巨大 的石刻 这些石刻是我国环境雕塑石刻方面的开山之作 其中有1 2 件石刻被鉴定为国宝 这批汉代雕刻受到了古今 中外的艺术家们的高度重视和评价 在我国的古代文献中 虽然记述了秦代的宫殿和陵墓都曾安置巨大的雕塑作品 但是均以无存 在目前所见的年代最早的纪念碑式的巨石 群雕 是西汉名将霍去病墓上的石雕群像 具有 天人合一 和 以形写神 境界的大足石刻 是佛教艺术的珍贵资料 那里散布着为数众多的摩崖石刻 造像 这些闻名中外的石刻群 不但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 要组成部分 也为9 世纪末到1 3 世纪中叶世界石窟艺术写下 举足轻重的一笔 大足的石刻艺术 以展现中国唐 宋 时期的佛教造像为主 反映的是 儒 释 道三教合一的 广阔内容 题材极其丰富 更深入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生 活状况 一 环境雕塑的特征 环境雕塑具有实体性 一个好的环境雕塑不但可以美 化环境 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 还可能成为一个国家甚至 一个时代的变化标记 中国古代环境雕塑的语言精练 具 有天人合一的意象性 注重 以形写神 它的这些特点是 收稿日期 2 0 1 0 一0 4 1 2 世界所承认和尊重的 1 二 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环境雕塑 中国古代环境雕塑主要表现是在陵墓 大型的摩崖石刻 等方面 中国古代的环境雕塑一般都为佛教艺术 反映的是 佛教的思想及其发生 发展的过程 都是通过具体人的生活 形象而创造出来的 因而它不能割断与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 联系 它不像其他艺术那样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 但它却曲 折地反映了各历史时期 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景象 1 霍去病墓石刻是我国环境雕塑石刻方面的开山之作 霍去病墓石刻 是我国环境雕塑石刻方面的开山之作 是一批具有无穷艺术魅力的古代环境雕塑石雕艺术方面的珍 品 是两千多年前汉代文化遗产 是中国古代环境艺术之杰 作 石刻作品构想超凡 题材多样 富于大自然的山野 情调 意象博大深沉 特别在表现各种动物的造型上 惟妙 惟肖 生动传神 无不蕴含着饱满的生机 其姿态或腾跃 或宁息 神态万般 各具特色 风格质朴而有灵趣 凝重刚 健 恢宏含蓄 力雄风雷 气势浑厚磅礴 有着强烈的艺术 感染力 表现手法洗练 堪称我国环境雕刻艺术以写实与写 意并重之优秀范例 表现出中华民族雄厚气质 3 3 马踏匈奴不但是霍去病墓石刻的主题雕刻也是我国陵墓 雕刻作品的典范之作 马踏匈奴是整个群雕作品的主体雕 刻 它高1 6 8 米 长1 9 0 米 是一件有代表性的纪念碑式的 杰作 它以写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手法 使用一人一马对 比的形式 构成一个高低悬殊的抗衡场面 揭示出正义力量 不可摧的主题 雕刻家把马的形象刻画得坚实有力 姿态威 武 气宇轩昂 具有凛然难犯的庄重气派 战马象征西汉政 权的声威和霍去病的战功 群雕中没有出现霍去病的形象 却更加强了象征性和纪念意义 战马既警惕又安详 既善良 又含讽刺的神情 似乎在讥笑被踩的失败者 马腹下的匈奴 人 仰卧地上 左手握弓 右手持箭 双腿拳屈 作狼狈挣 扎状 蓬松零乱的须发 更显得惊慌失措 声嘶力竭 带着 既不甘心就缚 又无可奈何的表情 反衬出马的英雄气概 构图别具匠心 造型特征鲜明 这显然是用以歌颂霍去病将 军的业绩 昭示出来犯者的下场 表现技法是运用圆雕 浮 一 一一 2 0 1 0 第7 期斓 万方数据 文化论苑 总第4 4 1 期 雕以及线刻的综合方式 使作品显得朴实 浑厚 题材处理足县的大足石刻 在艺术上并不逊色 规模也宏大 完全可 得相当大胆而且巧妙 有丰富的表现力和高度的概括性 以与莫高龙门 云冈三窟相提并论 7 整个作品风格庄重雄劲 深沉浑厚 寓意深刻 耐人寻大足是石刻之乡 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我国 味 既是古代战场的缩影 也是霍去病赫赫战功的象征 雕 晚唐以后石窟艺术的代表作 塑的外轮廓准确有力 形象生动传神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宝顶山在云岗镇东北1 5 公里处 这里的石刻是宋代名僧 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是我国陵墓雕刻作品的典范之作 赵志风主持开凿的 前后历时7 0 多年 是一座造像近万尊的 霍去病墓石雕群的艺术特征在秦汉时代是非常独特的 大型佛教密宗道场 在深幽的大佛湾周围长约5 0 0 米的马蹄 主要有三个特征 其一 不拘一格 求得自然 霍去病墓石形山湾中 一幅幅精美的大型雕像面朝着我们 与山崖连成 雕的主导倾向不就范于某种各式 而是师法自然 进行典型一片 给人一种以 苍天为室 大地为纸 的直观感觉 尤 创造 其二 趋于整体 不拘小节 石刻的自然的美也体现 为壮观 8 了独特的雕刻技巧 它灵活运用圆雕 浮雕和线刻的手法 宝顶卧佛 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 全长3 1 米 按 以天然石块的形势因材施艺 许多部位直接借用石块的原佛经的说法 它应该叫释迦涅盘圣迹图 9 涅盘是佛教的 貌 其三 有形有态有性格 由熟悉动物的形状 外貌 到最高境界 指修行圆满 从生老病死以及各种欲望忧虑的苦 熟悉它的神态 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可是只有熟悉了动物的 海中解脱出来 进入 不生不死 尽善至美的理想境地 性格 才能更了解它的神态所产生的内在气质 只有在懂得这些石刻 把佛释道三家的教义阐述得生动有趣 中国 了对象的性格以后 雕塑作品的造型和手法 才会有得放的传统文化伦理道德 被刻在石上 成了一部通俗立体的教 矢 才能使造型的性格明朗化 在霍去病墓前的石雕兽群科书 1 0 这本书 揭开弘扬佛法的外衣 便是劝人向善 里 特别注意到用 型 来表现性格的特征 从形式上看的内核 去 几乎每一个作品都采用了不同的造型手法 大足石刻 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 粗犷有致而闻名中 在汉朝几百年的统治期间 通过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统 外 每一处造像之所以具有感人的魅力 都体现出作者巧妙 一 以及艺术风格与形式上的吸收 综合与演变 形成了影的设计 以及工匠熟练的技艺 大足石刻是中国古老石刻艺 响深远的汉代环境雕塑 而汉代环境雕塑在其后两千年的发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展演变的过程中仍延续了这样的一种发展变化的趋势 无论 中国古代环境雕塑具有 以形写神 和 天人合一 的 是内部的少数民族文化还是外来文化 都被一点点地吸收 意向性 体现的是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是丰富的艺术宝库 同化 综合 最终在世界领域形成了今天灿烂辉煌的华夏文它反映了佛教的思想 及佛教艺术的发生 发展的过程 具 明 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环境雕塑 都是反映了各段历史 各个 2 乐山大佛是我国古代环境雕塑佛教雕像中的杰出代阶层的人物的生活 都深人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的生活状 表况 通过中国古代环境雕塑使我中国古代雕塑的灿烂辉煌 乐山大佛是在唐朝中后期 历时近一个世纪开凿成功丰富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 也提高了我对雕塑艺术 的 是世界最大的弥勒佛像 它是我国古代佛教雕像中的杰文化的修养 使我对中国古代环境雕塑 天人合一 和 以 出代表 展现出了非常高难度的建筑工艺 被联合国教科文形写神 的境界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 激发了对祖国古代 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3 乐山大佛始凿于唐雕塑艺术的自豪 开元元年 历时九十多年才建成 相传发起修建的是僧人海 参考文献 暑翼军二竺望了 鋈竺I 冀至麓要 不竺三妻至黧堂 高慧妻嚣萎羹嚣耋思嚣耋黑嚣1 6 静 得开工资金后 又有贪婪的郡吏上门勒索 意图将之据为己 合肥二盖尊甄一 荡磊莓兹i j 乏淼乏咒4 i 4 有 海通法师面对贪官 大义凛然 自目可剜 佛财难 3 刘金敏斌论汉代石雕艺术 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得 贪官以为他不过说说罢了 一再逼迫 海通于是用刀 2 0 0 6 1 3 4 剜出了自己的双目 成就了大佛的兴修工程 4 王志杰 茂陵与霍去病墓石雕 M 晒安 三泰出版社 乐山大佛呈倚坐姿势 头部与山并列 足踏大江 双手 2 0 0 5 刍筹篡聿 籍婪术历史教程 M 陕西 人民美术出版 抚膝 大佛体态匀称 神势肃穆 依山凿成 临江危坐 社 2 0 0 3 8 1 4 6 1 4 9 乐山大佛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 仍免不了遭到各种 6 香港中国旅游编辑部 中国佛教名山胜地游 M 广东 各样的破坏 有自然的 也有人为的 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 汕头冬兰出璺 2 唑8 1 jj 3 2 1 箩 过维修 自明 清以来的数百年间 大佛饱受自然风雨侵 量1 苏凌龙门佛光 M 河南 河南人民出版社 2 0 0 5 1 蚀 以致佛身千疮百孔 面目全非 1 9 6 2 年 政府拨专款对 8 龙红论大足石窟艺术的特殊意义啪 美术 2 0 0 5 1 佛像作全面维修 1 9 8 2 年2 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2 0 一2 2 护单位乐山大佛的天人合一 法力无边是来源于佛教与儒家 9 李允翊 卢小勇 中国艺术地图 M 北京 光明日报出 的综合思想 有形大佛在乐山 无形大佛在心间 版社 0 5 长未者芝嚣古代雕塑的意象审美特征 J 雕塑 3 儒 释 道三教合一的大足石刻 2 0 0 7 3 7 1 2 我国的石窟艺术 过去人们习惯于把敦煌莫高窟 洛阳 责任编辑 邱枫 龙门石窟和大同石窟 称为我国三大石窟 其实 四川省大 豳2 0 1 0 第7 期一 一 一 一 一一 一 一 一 o 万方数据 古代环境雕塑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古代环境雕塑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 作者 兰川阳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渤海学院 辽宁 兴城 125105 刊名 理论界 英文刊名 THEORY HORIZON 年 卷 期 2010 7 参考文献 10条 参考文献 10条 1 黄文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