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鲜在当代中国人的美食追求中,鲜是一项极为活跃、极为重要的指标。然而在所有的滋味中,鲜又是最飘忽不定、最难以把握的。关于“鲜”,辞源的主要解释是:生鱼,新鲜,野兽,洁、善,古民族名,少。汉语大词典的主要解释是:泛指鱼类,活鱼;以鲜鱼做的鱼脍;新宰杀的鸟兽肉;新鲜食物;新鲜;味美。可见“鲜”字在规范的解释中,从未被认为是一种滋味。中国古人对味的归纳是甜、酸、苦、辣、咸。中国传统的五味中没有鲜。当然,“鲜”更不是当今人们所附会理解的那种将新鲜的鱼和羊放一起进行烹调后产生的滋味。在严格的概念意义上,“鲜”始终没有进入味的类型之中,充其量也只是对美味或风味的一种泛指,一种只可意会的表述。对“鲜”的理解上的变化,出现在近代。特别是上世纪初日本人发明了味精后,人们对“鲜”的理解出现了一个明显转折,即原先宽泛意义上的“鲜”,非味型的“鲜”,被作为味型的“鲜”所代替。当时人们认为味精在烹调中只是起到一定的增味作用,即强化食物原来的风味,可是时间一长,人们就索性将味精的味型理解为鲜味,并把所有类同、接近于味精的味都统称为鲜味。味精的出现和使用功过并存。对鲜味的确定性追求,既带来了烹饪的发展和人们饮食口味的改善,也使原本众多的美味有被“鲜味化”、同质化的危险。味精在提升食物鲜味的同时,也损伤了自然的天生丽质,它所带来的千菜一味共性化倾向,恰恰是烹饪和品味的大忌,审美的大敌。作为工业社会标准化、模式化产物的味精,从符号意义上象征着我们与农业社会的告别。随着用量越来越大,用途被不断扩大和强化,味精对富有个性的千姿百态的美味的颠覆越来越广泛而持久,而这一点却常被现代人所忽视。尽管在当今的都市里正出现一股崇尚农家菜、田园菜的饮食新潮,但在味精家族的遮蔽下,我们再也不可能尝到真正的田园风味了。1、根据文意,属于“中国传统的五味中没有鲜”的依据的一项是( )(3分)a“鲜”和“五味”相比,是最飘忽不定、最难以把握和只可意会的味型。b在一些人看来,“鲜”就是将新鲜的鱼和羊同进行烹调后产生的滋味。c从“鲜”的定义看,“鲜”最初主要泛指鱼类和新鲜,从未被作为一种味道。d在中国人的味觉感受中,“鲜”被用来泛指或描述食物所具有的美味或风味。2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甜、酸、苦、辣、咸“五味”是中国古人对滋味进行的归纳,而“鲜”则是日本民族对味型的归纳。b人们对“鲜”的认识出现在近代,从日本人发明了味精后的上世纪初起,“鲜”就成为了当代人的美食追求。c味精具有增味作用,后来人们就将味精的味型理解为鲜味,并把所有类同、接近于味精的味都统称为鲜味。d味精在烹调中可起到增味的作用,即强化食物原来的风味,使食物原来的味道“鲜味化”,从而成为美味。3依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传统五味中不包括“鲜”,反映了农耕时代的中国古人与当代人在美食上的不同追求:崇尚自然,讲究本味。b原本只是泛指美味、只可意会的“鲜”成为了一种具体的味型,说明科学技术增强了人们对滋味的感觉能力。c作为工业社会标准化、模式化产物的味精改善了人们的口味,随着其用途的不断扩大和强化,将使众口不再难调。d味精的出现和使用,再一次证明了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超越和由此而获得的进步,都必然同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47题。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声容宏伟,善敷奏。擢通政参议。成化元年,延绥总兵官房能奏追袭河套部众,有旨奖劳。复以七百里趋战非宜,且恐以侥幸启衅,请敕戒谕,帝是之。进尚书。锦衣千户陈珏者,本画工。及卒,从子锡请袭百户。复言:“袭虽先帝命,然非军功,宜勿许。”遂止。其经略宁夏,则言:“中路灵州以南,本无亭燧。东西二路,营堡辽绝,声闻不属,致敌每深入。亦请建置墩台如延绥,计为台五十有八。”其经略甘肃,则言:“洪武间建东胜卫,其西路直达宁夏,皆列烽堠。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今河套未靖,岂能遽复?然亦宜因时损益。延绥将校视他镇为少,调遣不足,请增置参将二人,统军九千,使驻要地,互相援接,实今日急务。”奏上,皆从之。 复在边建置,多合机宜。及还朝,言者谓治兵非复所长。特命白圭代之,改复工部。谨守法度,声名逾兵部。时中官请修皇城西北回廊,复议缓其役。给事中高斐亦言灾沴频仍,不宜役万人作无益。帝皆不许。中官领腾骧四卫军者,请给胖袄鞋裤。复执不可,曰:“朝廷制此,本给征行之士,使得刻日戒途,无劳缝纫。京军则岁给冬衣布棉,此成宪也,奈何渝之? ”大应法王札实巴死,中官请造寺建塔。复言:“大慈法王但建塔,未尝造寺。今不宜创此制。”乃止命建塔。复好古嗜学,守廉约,与人无城府,当官识大体。居工部十二年,会灾异,言官言其衰老,乞休。不许。居二月,汪直讽言官更劾复,乃传旨,并令致仕归。久之,卒。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五,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擢通政参议 擢:被提升b从子锡请袭百户 袭:继承c东西二路,营堡辽绝,声闻不属 属:聚集d复好古嗜学,守廉约 守:遵守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复“谨守法度”的一组是(3分)( )复以七百里趋战非宜 袭虽先帝命,然非军功,宜勿许建置墩台如延绥 不宜役万人作无益请给胖袄鞋裤,复执不可 今不宜创此制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延绥总兵官房能请求追袭河套地区,王复认为长途奔袭于己不利,且容易滋生事端,皇帝肯定并采纳了王复的意见。b王复主持甘肃军务时,认为遵从祖制军队移驻黄河确实是万全之计,但不能操之过急,还应先加强延绥建置和驻军c王复由科举步入仕选,历任刑部、工部等官职,在不同的部门都作出了业绩,任职工部十二年,声名甚至超过了兵部。d言官认为王复年老体衰,应该致仕回家,皇上没有批准。后来,汪直再率言官弹劾王复,皇上才下令王复辞官归乡。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河套未靖,岂能遽复?然亦宜因时损益。(5分) _(2)京军则岁给冬衣布棉,此成宪也,奈何渝之?(5分)_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89题。(11分)长安夜雨薛逢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注】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挂玉:喻昂贵的柴米。8本诗以“忧”贯穿全诗,结合诗句回答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5分)9首联是如何表现作者百忧缠心的?(6分)10. 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1)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2)其高下之势, , 。(3)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4)其色惨淡,烟飞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 ;其意萧条,山川寂寥。(5)丰草绿缛而争茂, 。(6)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亦何恨乎秋声?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曾有一种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2009年11月28日,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王世襄的离世,意味着中国又一位标志性文化老人的陨落。王世襄生于1914年。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是朝中大官,母亲出身书香门第。他年轻时就在燕京大学读书。王世襄虽然出身名门,拥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对书画、陶瓷这些也都较为精通,但是他更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如捉獾、养鸽、驯鹰、养狗等。然而,他的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并没有被一般人看成是学问。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可能把工作干好吗?”他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少年的“王家二少爷”养狗、玩葫芦、养鸣虫,在京城可算是小有名气。他玩过一只白鹰,是鹰中绝品,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当时一袋面粉才两块五。王世襄平生头一次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王世襄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但启功先生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曾说,王世襄先生的“玩物”是“研物”,许多被人看作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学问。王世襄曾说:人生价值不在于据有事物,而在于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为知识,有助于文化研究。即使是“雕虫小技”,王世襄都能玩出道道。他曾经出版过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等。他收藏的东西除了像家具这样的大家伙,还包括蛐蛐罐、鸽哨这样的小玩意,他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同样也都非常精深。2000年,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书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舞乐、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王世襄于1940年曾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国难频仍的年代,他们在荒野中寻找中华文明存在的久远证据,将历史传统缝合。1945年8月,日本投降。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回北平清查战乱中损失的文物。当时,许多日本和德国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盗运出境。王世襄宴请了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他得知河南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于是通过他父亲的友人找到宋子文详陈原委,最终没收了杨宁史的240件青铜器,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攻战铜壶”、“商饕餮纹大钺”等。文革时期,王世襄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文物局的“内行红卫兵”前来抄家,就此保住了大批文物。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却在晚年全部拍卖回流到社会。王世襄最终选择了“散尽”,这些宝贝也有了更多前世今生。王世襄自称“书呆子”,在“反右”已经开始的情况下,他还热情地邀约黄苗子、郁风以及漫画家张光宇来自己的四合院“芳嘉园”住。小院越来越热闹,成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城文化圈里一个不可多得的雅致场所。但由于人越来越多,王世襄便将宝物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将数十件形态、大小各异明清家具塞满狭小的空间。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以至黄苗子专为这张特殊的“大床”写了一幅对联-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横批-斯是陋室。有一件物什是王世襄始终珍藏的,那就是他与夫人用了多年的买菜的提筐。2003年,妻子去世,王世襄在怀念亡妻的诗中,深情地回忆与妻“提筐双弯梁,并行各挈一”的情景。他还说,到将来自己辞世之后,请人把这个提筐放在他们俩的墓穴中间,能与妻子“生死永相匹”。 (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文章开篇引用一些人的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b、文中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以实例说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对“玩物”投入热情,也说明了他的“杂”与“通”。c、王世襄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有意识地关注“雕虫小技”,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锦灰堆等书 都是其成就的代表作。d、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许多宝贝,却在晚年散尽收藏,这表现出他对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表现出了他豁达的性情。e、这篇人物传记以议论为主,间有记叙,展现了王世襄性格的不同侧面。(2)文章写了王世襄的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6分)(3)王世襄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能把工作干好的吗?而他对自己的评价又是: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6分) (4)这篇传记的标题是“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既概括出了王世襄的生平,又道出事理,颇有深意。请你就对“学问与乐趣”“藏与散”这两组关系的理解,任选一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选择题每题3分)12. 下列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双双殉情。在两人的灵柩前,不共戴天的两个家族最终和解。b中国好声音在赢得良好的口碑和惊人的收视率之后,计划再推第二季。四位评委各具个性的表现常常使观众忍俊不禁地笑起来。c一旦遇到什么困难,包括维权事项,请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d周国平的新作宝贝,宝贝讲述的是妞妞的妹妹啾啾的故事,读着读着,我就被这位父亲对女儿的深情打动,时不时拍案而起,连连叫好。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社会诚信的建立首先要有制度的保障,因此政府各级部门的诚信与否直接影响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又直接影响普通百姓及大学生对诚信的态度。b.文物保护总是要花钱的,商业经营如果能弥补经费的不足,减轻纳税人负担,并能更好地保护文物,那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c日前,中央电视台财经节目对我国货运情况进行了体验式调查,结果发现,运费至少三分之一被高昂的过路过桥费吸走。d在张承志的散文中,对中国当今所处的社会形态抱有很大的遗憾与批判,特别是对当今中国人奉行的犬儒主义提出了强烈的批评。1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不管海洋深度如何 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 传播到很远的距离a b c d1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用平实简洁的语言为这段文字进行总结。(5分)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啊”。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啊”。 。16. 读下面一句话,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以“溪流”或“春笋”为讯问对象,完成它的续写。(6分)我问翱翔的雄鹰:怎样才能飞得更高,看得更远?雄鹰拍打着翅膀告诉我:坚定信心,努力向上,放远眼光,让视野更加开阔!()、我问潺潺的溪水: 。()、我问破土的春笋: 。五、作文(60分)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二语文答案1c 试题分析:本题的答题区域在第二自然段,c选项的内容符合文中含义,其余各项答非所问。2c 试题分析:a项“鲜则是日本民族对味型的归纳”在原文中没有依据,属于无中生有;b项对“鲜”的认识自古就有,“人们对鲜的认识出现在近代”属于曲解文意;原文是“对鲜的理解上的变化,出现在近代”d项“强化食物原来的风味”“从而成为美味”属于臆断,那只是当时人们的一种认为。3d 试题分析: “味精在提升食物鲜味的同时,也损伤了自然的天生丽质”“味精对富有个性的千姿百态的美味的颠覆越来越广泛而持久,而这一点却常被现代人所忽视。尽管在当今的都市里正出现一股崇尚农家菜、田园菜的饮食新潮,但在味精家族的遮蔽下,我们再也不可能尝到真正的田园风味了”这些信息说明d项判断正确。a项五味与美食追求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b项“科学技术增强了人们对滋味的感觉能力”主观臆断;c项“使众口不再难调”推断绝对化4c 试题分析:c项:属:连接。5d 试题分析:都是体现王复的战略眼光,是给事中高斐的行为6d 试题分析:d项:王复自己要求致仕,汪直没有率领言官弹劾,而是指使言官弹劾7(1)现在河套地区还未安定,难道能仓促恢复?但也应该依据时间的变化而有所增减。(靖:安定;岂:难道,怎么;损:减少;益:增加;句意一分)(2)京军则每年供给冬衣的布和棉花,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变?(岁:名词作状语,每年;“此成宪也”判断句式;宪:制度;渝:改变;句意一分。)8要点:生活的艰辛;(1分)仕途的不顺;(1分)生命的衰老。(1分);结合诗句2分。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分析能力。从诗歌的颔联中可以看出诗人关心生活无着落,可以看出诗人生活的艰辛。“运落风波梦亦惊”再结合“压树早鸦飞不散”以及诗下边注解可知,诗人仕途的不顺与艰难。“白发新添四五茎。”则透露出诗人年龄渐老。诗人的愁苦忧虑,应源于以上几点。10、略11.(1)d、a试题分析:b项“从小的心思都不在学业上”错,是说明“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c项“有意识地关注雕虫小技”错;e项应是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2)在研究民俗方面,他是杂家也是通家,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不仅仅停留在“玩”的层面,还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文化发展;在抢救收藏文物方面,为保护民族文物竭尽心力,收藏广泛,最终却散尽藏宝;在为人处世方面,生活简朴,为人淡泊,待人热情,重感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藏与散。对一切藏品而言,藏是暂时的,散是必然的,藏与散是收藏过程中的一对矛盾;藏是珍爱,也是保护,但并不是个人在物质上的占有;散是对藏品进行的更合理的再分配,藏品散于社会,让更多人了解其价值,由此可以传承文化;人对喜爱的东西应该懂得珍爱,藏时竭尽心力,也应该懂得与人分享,散时散得洒脱。(观点明确2分,分析充分6分)12、a【解析】(b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忍不住笑了出来。用在这不合适。c鼎力相助:属敬辞,称赞别人的帮助,不能用于自己。不共戴天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d拍案而起,案:桌子。一拍桌子愤然站起来。形容非常愤慨。也形容对反动势力不屈服。)13c【解析】a项没有因果关系,b项“如果”应该放在“商业经营”之前,d项缺少主语14c【解析】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15、示例:人生前期因为畏难而放弃(3分),那么后来就有可能错过、失去(2分)。16、例:()怎样才能富有朝气,充满活力?河流撞击着大山告诉我:勇往直前,不断超越新的目标。()怎样才能冲破黑暗,迎接光明?春笋指着脑袋告诉我:敢于“冒尖”,才能脱颖而出。17、本题审题立意角度主要有三个,一是从妻子和丈夫关系的角度,可以写学会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二是从妻子的角度,可以写关心他人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是从丈夫的角度,可以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对方在体验中明白自己的不足要比纯粹的言语劝说或批评会更有效。总之,要围绕“换位思考”“体谅他人”“设身处地”等去写作。译文: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授予刑科给事中。声音洪亮,容貌壮美,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为通政参议。成化元年(1465),延绥总兵官房能上奏追赶袭击河套部众,皇帝降旨奖励犒劳。王复认为七百里奔赴作战不恰当,并担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争端,请敕令告诫晓谕,皇帝认为他说得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