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龙舟文化运动开展的调查研究与分析摘要:龙舟竞渡源远流长,通过对市龙舟文化进行研究,论述龙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开展的龙舟比赛,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龙舟”文化品牌,推动了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旅游的交融发展,成为的一张亮丽城市文化名片。关键词: 、龙舟竞渡、龙舟文化龙舟运动起源于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浓郁的民族特色与运动的魅力决定了龙舟运动几千年的兴旺发展史。国家体委于1984年把龙舟竞渡列为全国的正式比赛项目;2010年,赛龙舟又被列入广州亚运会,标志着龙舟这一喜闻乐见的群众体育运动已登上国际性竞技舞台,是“龙舟从中国划向世界”的必然趋势。本次调查对市龙舟历史、近几年举办龙舟比赛的规模、成绩以及当地群众对龙舟活动的认同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为龙舟竞渡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 1研究对象以市沙田镇和中堂镇两个龙舟之乡的起源和发展为研究对象。1. 2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网上收集、整理有关龙舟文化的资料。(2) 实地考察法。利用笔者担任沙田镇龙舟比赛工作人员和裁判员的机会搜集相关资料(3) 逻辑分析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4)问卷调查法:问卷主要针对沙田镇的群众参与和观看龙舟竞渡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进行的调查,了解他们对龙舟文化的认同程度,采用现场发放、填写、回收的方式,因此回收率较高,在休闲湖广场共发放500份,有效回收492份,有效回收率98.4%2研究的结果与分析2. 1龙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2. 1. 1龙舟景的来历 千百年来,龙舟承传了“龙”的脉息,满载着吉祥之愿和奋进的民族精神。在百姓心目中,划龙舟增添好运,龙舟水能祛病驱邪。而珠三角河网纵横的地理优势,又让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舟船结了不解之缘,因此对龙舟自然情有独钟。而珠三角的龙舟景又各不相同,中堂龙舟景定在农历五月十三,考虑的是景场潮汐活动。景日之中龙舟活动黄金时间是中午12时至15时左右,此时景场河面宽,水速缓,利于龙舟争斗、巡游。中堂景日定下,其它镇均不能与之冲突,只能另选景日。例如沙田镇是定在农历五月十二、洪梅镇是在农历五月初三。数百年来,龙舟活动日均称为“龙舟景”,近二十年来,一些较大的龙舟活动改称为“龙舟节”。随着经济的发展,从2010年开始,市将每年6月12日至6月30日定为龙舟文化节,成为群众性的大型节庆体育活动。2. 1. 2 龙舟的流派、制造及发展 从龙舟的船型来分,数百年来珠三角地区的龙舟分两类:“大头龙”和“鸡公头”。“大头龙”龙头高高跷起,气势轩昂;长约28米,一般每舟60人左右;“鸡公头”长颈平头,古典风雅,长约45米,人数在100人以上。 “大头龙”和“鸡公头”属传统龙,符合国际竞赛标准的属标准龙,标准龙长为18.3米,额定人数为22人,是80年代初参加香港国际龙舟赛而引入的一个品种;标准龙气势不及传统龙,但船身均漆上“龙鳞”(传统龙没有)。传统龙全为男性,而标准龙有“男龙”和“女龙”,无论“传统”或“标准”,目前都尚未有“混合龙”。在几百年的龙舟制造史中,经历了手工制作和机械化制作两个时期。以前龙舟用料尺寸,师傅全凭经验和记忆,到上世纪90年代,新型的龙舟厂从设计到数字库,已使用电脑。的龙舟生产主要是在中堂镇,中堂生产龙舟,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中堂的龙舟制造业达到一个新的高峰,2006年计,中堂拥有88间龙舟制造厂。目前只有中堂有龙舟制造厂,所生产的龙舟,除供应全市外,还供应增城、博罗一带地区。2. 1. 3龙舟的风俗 划龙舟各地有其特定的风俗、礼节。龙舟的习俗,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带有较浓封建、迷信色彩的已逐渐被淘汰,仅存仪式而已。 犒船 如景、节的东道主,对参赛、参景的来舟,以饮料、水果、香烟等送之,示尊重、友好及慰劳之意。 龙船饭 龙舟竞赛参赛运动员多。以中堂景来说,常有130条以上的龙舟达8000多人到景。那么多人怎么吃饭?就吃“龙船饭”。所有兄弟、世好、宗亲之船,连凡到景的龙舟一律管饭,赏面的就来吃,整个地区都是这样。 雇划手 放“大标”由来已久,“大标”自然是重奖,重奖自然参赛者多。若“大标”夺冠,奖品丰厚,而且名气飙升 , 于是雇划手一事便应运而生。在地区最负盛名的划手是茶山的“增埗卢、刘”、麻涌漳澎、沙田的立沙(中围)、中堂马沥村等地的划手。龙舟忌讳 的传统龙舟活动中,凡女性无论年纪大小,概不上船;上船者,不管何种身份、地位,一律光脚上船;登船者,不能打雨伞,改革开放后,可带太阳帽。这些避忌,沿起于封建年代,或有迷信色彩,或是重男轻女,时至今天,只好当成一种风俗。 2. 2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内开展的龙舟比赛以及取得的成绩历年来,市各个水乡镇每年都会举办大型的龙舟比赛,其中在1997年,沙田镇成功承办第二届“炎黄杯”世界华侨华人龙舟系列赛赛区的赛事,并代表国家队夺得男女混合组的总冠军和男子队单项冠军。1998年,沙田镇受国家委派参加在马来西亚槟城举行的“第三届亚洲龙舟锦标赛”,勇夺男子250米和500米项目的亚洲冠军,同时囊括“槟城龙舟邀请赛”男子国际项目的两面金牌。1998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派遣沙田男子龙舟队参加“1998香港国际龙舟赛”,夺得冠军。1999年9月,沙田镇再次受国家委派组成中国女子龙舟队参加在英国诺丁汉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龙舟锦标赛,一举囊括女子三项比赛的世界冠军。2000年1月,沙田镇被中国龙舟协会授予全国第一个“龙舟之乡”称号;同时,沙田龙舟“同舟共济,团结拼搏,力争上游,奋勇争先”的精神,也被喻为精神。2006年,中堂镇被中国龙舟协会授予“龙舟之乡”称号。2008年,中堂的龙舟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使这项民俗活动更加持久和传承下去,2004年,中堂镇投入3000多万元兴建龙舟广场,2008年兴建了国家级龙舟赛场。2010年6月中堂镇分别荣获 “广东省龙舟文化之乡”称号和“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称号。2. 3打造“龙舟”文化品牌,促进的繁荣与稳定 目前,龙舟文化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以龙舟文化为依托,创新打造龙舟文化艺术节和生态旅游品牌,不断拓展龙舟文化的承载空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协调和指导下,开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进行大张其鼓的宣传。2. 3. 1把龙舟文化产业与城市建设融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沙田镇“水文化”纳入市“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中,打造具有“龙舟之乡”特色的“水文化”,结合“水文化”建设滨海新村。据了解,沙田境内河涌纵横交错,出门是水,水上人、水上行、水上歌、水上美食、水上风景,对沙田人来说,生活处处是“水文化”。沙田镇政府为更好地打造“水文化”品牌,邀请众多专家,为沙田“水文化”发展进行定位和整体设计。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态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滨海城市框架已初步形成。2. 3. 2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目,丰富龙舟文化的内涵为增加节日气氛,弘扬龙舟文化品牌,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作为中国第一个“龙舟之乡”沙田镇从2004年至今,水上运动、水上烟花、水上晚会三大盛事年年在沙田水上表演,独特的舞台,非凡的表演,令人叹为观止。今年的龙舟巡游活动较往年有所不同,项目设置别具新意。在文艺活动环节中,设置有裹粽子比赛、鼓乐表演、本地歌手演唱龙舟歌曲等活动。其中,首次设有裹粽子比赛,并以家庭参赛形式进行,他们以娴熟的技巧,无论是沙田特色粽还是传统粽,在他们手上均几十秒就诞生,为观众展现了一场民俗手工“盛宴”。在这方面笔者觉得(道滘)美食文化节、石龙龙舟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的茶博会、桥头的荷花文化艺术节等都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目,推动了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旅游的交融发展,丰富了龙舟文化的内涵。2. 3. 3积极发掘龙舟文化资源,宣传推广中华体育文化在重视民族传统体育在国内宣传推广的同时,还要运用多种渠道和形式,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对外宣传和国际交流。各个镇街每年都组织龙舟比赛,但规模和影响都不大。2010年首次将万江、中堂、沙田等10个镇(街)龙舟文化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下,集中宣传推介,展示传统文化,全市有10个镇(街)的188个村和社区参与“魅力新城、龙腾东江”龙舟文化活动,还邀请了湖南、广西等省市的龙舟队来莞比赛。活动既有传统的龙舟竞渡、也有裹粽子、摄影比赛、龙舟文化论坛等节目,可以说是欢度人民自已的盛大节日。此次活动邀请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龙舟队前来参加比赛,这些活动有助于形成内有凝聚力,外有吸引力的大好局面,从而促进的繁荣与稳定,提高在国际上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宣传推广中华体育文化。2. 4、群众对开展龙舟竞渡活动的参与态度对龙舟赛举办城市的群众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当地群众对龙舟竞渡这一传统民俗活动的心理认可程度和参与态度。在沙田镇的受访群众中,分别有98.9%和97.7%的群众认为“龙舟竞渡属团体项目,体现了团结一心奋勇争先的民族精神气概”,和“体现了悠远的民俗文化历史”,同时在受访者中有52%的群众认为龙舟赛还是受到“地域和时令的限制”。也有26% 的群众认为“龙舟竞渡对身体素质和物质条件有一定要求,开展成本较高”,也有14.9%的人认为龙舟赛更多体现为一种精神动员,在社会参与性和普及程度上比不上其他民俗体育项目,另有5.6%的群众(主要是中小学生和新莞人)觉得热闹,好奇而来观看龙舟赛。现场问卷数据表明,群众对龙舟活动主要持三种不同的态度:“积极型”、“淡然型”、“漠然型”三种,由此表明不同的人对于龙舟运动的认可程度是有差异的。3建议3. 1应建立“龙舟俱乐部”对于龙舟文化的发展,我们可以参考足球、篮球这样比较成熟的竞技体育项目,鼓励各镇成立“龙舟俱乐部”,或者推出龙舟明星、打造围绕龙舟主题的工艺品,用制度化、市场化来推动龙舟文化的发展。要求俱乐部配备建立成年组、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选拔组建坚持常年训练的龙舟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条件不成熟的高中、初中和小学可以先开展学会游泳、“龙文化”、龙舟运动基本知识普及等形式多样的基础活动,为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龙舟运动打好基础。3. 2龙舟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大对龙舟文化的发掘改革力度,使之向着科学化、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龙舟文化的发展中,思想观念上要逐步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管理体制上,逐步从自发型向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方向发展,逐步从民间娱乐型,逐步向科学化、社会化、产业化方向转变;在形式上由单纯的民俗体育转变为经贸、文化、体育结合的方向转化;从交流上由单一的民族活动向多民族共同参与的方向发展,并逐步走向全国和世界。龙舟文化应该朝这些方向发展,但要摆正赛事与招商的关系,不能只为招商而举办赛事,忽略龙舟本身的生命力和精彩程度。同时要尽快改变目前政府对赛事统包统销的局面,在保证赛事顺利成功举办的前提下,促进赛事的市场化和商业化,让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入龙舟文化领域;同时应注重和大力培养本地的体育赛事的组织、经营、管理人才;研究其他文化、现代媒体高度发展给龙舟赛事带来的机遇和影响。33 龙舟文化应该在全市中小学推广开展。青少年学生参与龙舟运动不仅能锻炼和发展他们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更能培养他们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团队精神,推进我市传统龙舟运动的普及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笔者所在学校借助沙田镇地域优势开展的赛龙舟,意识到赛龙舟这项传统的民族体育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开发了龙舟文化综合性拓展型教材,此教材的特色是注重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活动的机会。共有龙之威-竞技篇(笔者所上体育公开课敲锣打鼓赛龙舟)、龙之情-音乐篇(罗老师上的赛龙舟、龙之形美术篇(王老师上的龙舟小将、龙之趣-劳技篇(综合实践黄老师上的包粽子)等,各学科都开展得相当的成功。希望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政务服务办事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信号工-机车信号设备维修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热力运行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有线广播电视机务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兽医防治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下水道养护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检验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堤灌维护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假肢制作装配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电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幼儿园防蚊虫健康活动
- 渝23TJ02 丁基橡胶弹性体复合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构造 DJBT50-167
- JJG 667-2025液体容积式流量计检定规程
- 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护理讲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核桃油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投资策略报告
- QGDW10212-2019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导则
- 2025年网络营销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标签印刷品质管理制度
- 农业高级工考试题及答案
- 城市韧性建设研究-洞察及研究
- 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