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doc_第1页
流行病学.doc_第2页
流行病学.doc_第3页
流行病学.doc_第4页
流行病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行病学方法一、名词解释1. 疾病分布 2. 描述性研究 3病例对照研究 4定群研究/队列研究5. 病死率 6. 归因危险度 7爆发 8配对9. 配比 10. 疾病分布 11.长期变异 12. 相对危险度13.病因 14. 外对照 15.盲法 16. 流行17.散发 18. 发病密度 19.偏倚 20. 比值比二、简答题1.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有那些?2.疾病分布的描述可从那些方面进行?3.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有哪些?4.简述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5.简述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选择的要求。6.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有那些?如何控制?7.简述队列研究的优缺点?8.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9.队列研究中常见的偏倚有那些?如何控制?10.临床试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基本原则。三、论述与计算题1.试述病例对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在研究设计上有何异同?2.试述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在研究设计上有何异同?3.研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与淋巴细胞白血病关系的11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按成组配比设计重新列表并计算相应的OR值。对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例IM()IM()IM()IM()156035404.Shapiro(1979年)对口服避孕药与女性心肌梗塞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选取了234例病例,同时在医院选择了1742名符合条件的对照。其中病例组中服用口服避孕药者29例,而对照组中有135例,试评价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口服避孕药与女性心肌梗塞之间的关系。5.有人对吸烟与肺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1200名研究对象中肺癌患者占50%,调查结果发现肺癌患者和非患者中有吸烟史的比例分别为70%和40%。请根据资料列表并计算相应指标,解释计算结果。若统计分析表明P0.01,可以做出什么推论?6. 一项接触二硫化碳工人心肌梗塞的定群研究,结果如下表。 观察人数 发病数 发病率(%)接触CS2组 343 25 7.29非接触组 343 5 1.46试计算:接触二硫化碳后发生心肌梗塞的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及其意义。7.某人在150个病例和150个对照中调查了因素A与疾病M的关系,结果发现,病例和对照均有A因素暴露史的有15对;仅病例有暴露史的有60对,仅对照有暴露史的有35对。你认为,此人使用的是何种调查设计?请根据资料列表并计算相应指标。若c26.58,可以做出什么推论? 8.某地研究链球菌感染与风心病的关系,调查了风心病病人和正常对照组人群过去链球菌的感染情况,结果见下表。风心病病人正常对照组合计有链球菌感染史4951103无链球菌感染史32273302(1)该研究是何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2)计算风心病病人和正常人链球菌的感染率。(3)风心病病人和正常人链球菌的感染率有无统计学差别?(提示:x2=69.8或2=20.05(1)=3.84, 20.01(1)=6.63)(4)计算链球菌感染与风心病发病的联系强度。9.甲研究:Brinton等人1998年对绝经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选择病例2866人,对照3141人,结果病例组有1979人是绝经,对照组有868人是非绝经。乙研究:为证实非职业性环境青石棉与恶性肿瘤关系,1978年1月追踪到1995年12月,对青石棉污染区(大姚县:4543人)和无青石棉污染区(禄丰县:5626人)进行了死亡率调查,污染区肺癌死亡人数为21人,非暴露组死亡人数为12人。问: 甲、乙研究分别属于何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 甲研究与乙研究有何不同? 甲研究与乙研究分别如何分析?(写出具体步骤,不必计算结果)。四、填空题1实验研究的三要素是,。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3疾病的分布指,。4发病率指。5疾病流行的强度分为,。6流行病学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偏倚包括,。7实验设计的原则有,。8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应遵循_、_、_的原则。9队列研究是从_到_ 研究。10病例对照研究中常用 _ 来代替相对危险度。1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_。12病例对照研究是从_到_ 研究。五、选择题1计算发病率的分子是() (A)观察期间某病的新发病例数 (B)观察期间某病的现患病例数(C)观察期间之前某病的患病人数(D)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口2病例对照研究可以得到() (A)OR值 (B) RR (C) AR值 (D)以上都对3普查的优点是() (A)适于患病率低的疾病调查(B)最不容易出现漏查(C)确定调查对象简单 (D)能较快得到发病率4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某危险因素暴露史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则认为() (A)暴露与该病有因果关系 (B)暴露是该病的病因(C)该病与暴露存在统计学联系 (D)该病与暴露无统计学联系5临床试验中采用随机分组法是为了() (A)使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 (B)使试验更有代表性(C)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影响(D)平衡试验因素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作用6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该是() (A)病例组应是确诊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应是疑似患某病者(B)病例组应是确诊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也是患某病的人(C)病例与对照组均是未确诊患某病的人(D)病例组应是确诊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是未患该病的人7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病例选择时会首选新发病例, 是为了控制:、选择性偏性、失访偏性、回忆偏性、混杂偏性81983年某市乙脑发病率为1/万,该市历年来乙脑发病率一般波动在0.8/万1.1/万。判断某市1983年的发病率属于(A)散发 (B)流行 (C)大流行 (D)爆发9普查的优点是 (A)适于患病率低的疾病调查 (B)最不容易出现漏查(C)确定调查对象简单 (D)能较快得到发病率10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某危险因素暴露史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则认为 (A)暴露与该病有因果关系 (B)暴露是该病的病因 (C)该病与暴露存在统计学联系 (D)该病与暴露无统计学联系11在临床试验中,为避免心理因素带来偏倚,最主要方法是:(A)统一检测标准 (B)由一个人完成所有的结果观察 (C)育法 (D)随机抽样12预防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用何指标?(A)发病率 (B)保护率 (C)转化率 (D)效果指数13对50病例和50名对照的研究表明,两组与某可能致病因素的联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该资料可推断:、可怀疑的因素与疾病无联系、差异无临床意义、差异可能由抽样误差引起、病例与对照肯定有可比性14在怀孕期间吸烟量在一包以上的23名妇女的初生婴儿,平均体重比非吸烟妇女的初生婴儿平均体重轻200g,两者差异的显著性水平为5(0.05)这意味着:、怀孕期间吸烟不会影响胎儿的生长、两组出生体重平均数的差异不单是由于机会引起、两组出生体重平均数的差异很可能只是由于机会引起、例数太少,无法判断15下列哪一项是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以往的患病率的趋势,以便预测将来疾病的发生、分析以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分布,以便根据所研究疾病的各种因素积累的资料确立假设、从已知病例组和对照组获得暴露史和其它资料,以测量(计算)病例组中各项特征或暴露情况的相对频率、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调查某病的患病率16进行双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使对比组间人口特征和临床特征具有可比性、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使研究更合乎道德、上述都不是17是“双盲试验”的是:、试验组接受疫苗接种,对照组接受安慰剂、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哪些对象接受疫苗,哪些对象接受安慰剂、试验者和对照者都不知道观察者是同一个人18疾病大流行是指:A某病某地区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发病率的水平 B某病在某个地区其发病率短时间内突然增多,异乎寻常 C某病其罹患率超过20/1000 D某病发病率超过流行时的发病率水平 19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A.个案调查 B.爆发调查 C.前瞻性调查 D.抽样调查 20某地区在一周之内进行了一次高血压病普查,可计算当地的:A.高血压病患病率 B.高血压病罹患率 C.高血压病发病率 D.高血压病死率 21下列哪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征:A.花费较少 B.可由结果近似估计相对危险度 C.可计算发病率 D.可从无病者选对照 22在一份有关膀胱癌与吸烟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相对危险度为:A.1.89 B.22.6/10万 C.48.0 D.无法计算 23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若从全部目标人群中选择病例,则下述哪项特点是不正确的A.较难进行 B.要求该人群有完善的疾病登记 C.选择性偏倚较少 D.其结论推及该人群的可信程度较低 24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确立某因素与某病联系的强度用:A.某人群中该病发病率 B. 某人群中该病患病率 C.某因素的暴露率 D. 比值比25在临床试验中,避免主观偏倚的最主要方法是:A.统一检测标准 B. 随机抽样 C.育法 D.只使用客观指标 26儿童龋齿患病率的高低与饮水中含氟量有关,当饮水中含氟量在0.5PPm以下,人群中龋齿患病率明显上升,这种逻辑法是: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类推法 27引起流行性感冒周期性大流行的根本原因是A.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 B.免疫人口的死亡 C.大量新生儿出生 D.人群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28现况调查可以提供A、病因假设 B、因果关系 C、病因线索 D、实验证据29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前,培训调查员的最主要目的是A、提高调查员的水平 B、提高调查员的流行病学水平 C、使调查员掌握先进的诊断技术 D、统一资料收集方法30队列研究最大的优点是A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B发生偏倚的机会少 C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D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31选择性偏倚的控制重点是下列哪一项?A采用客观指标 B减少无应答率和中途退出者 C诊断标准要求统一 D要求检测或调查认真 32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A收集、整理、综合、分析 B.盲法、对照、重复、随机C.设计、操作、计算、重复 D.设计、随机、对照、分析33某地在春节期间发生数十名症状相同的不明原因疾病,经调查发现病人均有吃涮羊肉史,后证实所吃的羊肉里有旋毛虫寄生。这种逻辑法是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类推法 34有人对某机车修造厂进行职业病调查,从该厂不同工种车间的工人中各抽10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是:A、单纯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35在以下基本抽样方法中,哪一种的抽样误差最小A.系统抽样B.分层抽样C. 整群抽样D.单纯随机抽样36理论流行病学就是()A.研究流行病学思维B.研究流行病学分布C.研究流行病学原理D.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疾病的发病规律37选择一个能恰当地概括、描述定群研究基本特征的最佳答案A.调查者必须在调查开始时就分清人群和队列B.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C.调查者必须得到病例和做适当的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暴露组D.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存在的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进行分层,并能发现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38特异危险度是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比B.暴露组的发病牢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些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些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差39队列研究中,队列的成员必须A.有相同的暴露史B.有相同性别C.同年出生D.经历过同样的时期40下列哪一项是病例对照研究A.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调查某病的患病率B.在戒烟和至今仍在抽烟的男子中调查肿瘤的相对危险度C.分析以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分布,以便根据所研究疾病的各种因素积累的资料确立假设D.从已知病例组和对照组获得暴露史和其他资料,以测量病例组中各项特征或暴露情况的相对频率41对绝大多数病例对照研究而言,它们不具有A.可计算发病率B.耗资较少C.可估计相对危险度D.估计暴露史时可能出现偏倚42下面哪一个公式用于计算感染率A.(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00 B.(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同期暴露人数)100 C.(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D.(某一时期内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 43在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和对照组中进行血型分布的大样本调查,血型分为O 、A 、B 、AB型,为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血型分布的差异,需要采用A. u 检验B. t 检验C. 配对t 检验D. X2检验44疾病分布是指A、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 D、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45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 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46下列何种说法不正确A、流行病学起源于对传染病流行的研究B、流行病学研究人畜共患病 C、流行病学不研究地方病D、不传播给人类的动物性疾病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范畴47根据现况调查资料可计算出A、发病率 B、患病率 C、死亡率 D、治愈率 48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调查时样本量越大越好 B、调查时样本量小一些,可省人力物力C、调查时样本量取决于预期患病率及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 D、样本量是根据研究经费情况来确定的49一项病例对照研究,5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例,而500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例,有暴露史者的发病率为A、80% B、40% C、20% D、无法计算50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相比,最常出现的偏倚是A、回忆偏倚 B、失访偏倚 C、选择偏倚 D、混杂偏倚51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为A、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