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 3.1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doc_第1页
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 3.1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doc_第2页
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 3.1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产生。3、通过实例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4、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气体中最小。二、新知学习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声音,提出问题:你对声音有什么有价值的问题?请提出来。(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阅读课本3435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区别。 2、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3、发声物体分别是什么?4、你能不能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体验活动:利用橡皮筋、喉头、尺子、音叉进行发声实验,观察这些发声体,总结发声体的共同特征。点拨: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水花飞溅来观察,对于微小振动可以通过转换的方法观察。(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我们平时听到各种声音是怎样传入我们的耳朵的呢?举出生活中的实例。阅读课本3637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 声音传播需要的条件是什么?2、 举例说明声音是在哪种介质中传播的?3、 宇航员为什么不能直接进行交谈?说明了什么?体验活动:1、 两个同学利用土电话对话。2、 两个同学一个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另一名学生在另一端轻轻敲击桌面。点拨:1、 介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2、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而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三)声速:阅读课本38页的内容,完成下列任务、识记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总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四)回声:在空旷的房间里说话,为什么比在野外说话响亮得多?点拔:我们能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条件是原声和回声要相隔0.1s以上。根据这一条件,请同学们计算一下我们离障碍多远才能听到回声?【课堂小结】谈收获,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存在什么疑惑?【分层训练】基础过关1、声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风吹树叶哗哗响,是 在振动;笛子等管乐器发出动听的声音,是 振动产生的。2、你说话时,用手摸喉头部分,会感到声带在 ,在月球上的两个宇航员面对面站着也不能直接交谈,是因为月球上没有 。3、渔民利用电子发生器把鱼吸引到网里。表明水能 。4、雷雨天,小明看到闪电后3秒听到雷声,请你估算打雷处距小明大约 米远?5、下列能说明声音可以再水中传播的是:( )a 用光把鱼吸引到网中b 鱼被岸上说话声吓跑c 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d 在岸上听到波浪拍击海岸岩石发出的轰鸣声6、声音在那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a 空气 b 水 c 软木 d 钢管能力提升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真空不能传声b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d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振动发声 8、敲击桌面时可以听到桌面发出的声音,却很难看到桌面振动,你如何证明桌面发声时也在振动呢?介质v/(ms-1)介质v/(ms-1)水(5)1450 冰3230 水(15)1470 软橡胶(常温)40 至 50 水(20)1480 软木500 海水(25)1531 铁(棒)5200 9、 下表是10、 某些介质的声速 v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