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编号 1001 4918 2011 01 0017 24中图分类号 B844 1 文献标识码 A 颜色 形状和大小相似性与变化性对儿童归纳推理的影响 陈庆飞雷怡李红 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中 加联合儿童 心理发展研究中心 重庆 北碚400715 摘要 设计了两个实验任务 探讨了颜色 大小和形状对 68 名 8 10 岁儿童归纳推理的影响 结果发现 在相似 性任务中 当测试图片分别与两组前提图片在大小和形状 颜色 上一致时 儿童认为测试图形与大小一致图形具 有相同属性 当测试图片分别与前提图片在形状和颜色上一致时 儿童倾向于选择形状一致图形具有的属性 在 变化性任务中 当两组前提图片分别在大小和形状上变化 而测试图形与前提组图形不同时 儿童认为测试图形与 大小变化图形具有相同属性 当两组前提图片分别在颜色和大小 形状 上变化时 儿童的选择没有显著差异 这一 结果与同时变化每组前提图片的两个特征差异不显著 表明单独变化颜色 大小和形状来构成推理任务是比较合 理的 关键词 归纳推理 小学儿童 形状优势 多样性 相似性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SWU10091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770727 通讯作者 李红 E mail lihong1 swu edu cn 1引言 归纳推理是从特定的事件 事实向一般的事件 或事实推论 将知识或经验概括简约化的过程 李 红 陈安涛 冯廷勇 李富洪 龙长权 2004 近年 来 在归纳推理上探讨得最多的是归纳论断力度问 题 即要求个体判断归纳论断成立的可能性大小 提出了一些影响归纳论断力度的心理效应 如相似 性效应 多样性效应 其中 相似性效应是指 前提项与结论项在知觉 上越相似 则归纳论断力度越强 Rips 1975 如 以下两个命题 A 知更鸟有籽骨 麻雀也有籽骨 B 知更鸟有籽骨 鸵鸟也有籽骨 相比鸵鸟 知更 鸟和麻雀更相似 所以很多被试认为 A 论断比 B 论 断的力度更强 众多研究表明 前提与结论间的相 似性 对 儿 童 的 归 纳 推 理 影 响 很 大 Graham Kil breath Welder 2004 Heit Rubinstein 1994 Rips 1975 Sloutsky Lo Fisher 2001 Sloutsky Fisher 2004a 2004b Welder Graham 2001 在同样具有知觉相似性的条件下 儿童对不同的知 觉信息有着不同的选择倾向 当儿童面对具有知觉 特征 语言标签 生物或物理特征等多重信息的物体 时 他们会依据多个维度对物体进行分类和归纳推 理 Gelman 1988 Sloutsky et al 2001 Sloutsky Fisher 2004b 李富洪等 2005 龙长权等 2006 如 Sloutsky 和 Fisher 2001 给被试呈现两个前提项 和一个测试项 其中 测试项与一个前提项高相似 与另一个前提项低相似或不相似 但共享相同的语 言标签 结果发现 有语言标签时 4 5 岁儿童选 择与前提项共享语言标签的选项的比例 会随着相 似性程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而多样性效应是指 前提项越多样 归纳论断力 度越强 Heit 2000 如以下两组论断 C 猫和水 牛体内有 X 物质 袋鼠体内有 X 物质 D 奶牛和 水牛体内有 Y 物质 袋鼠体内有 Y 物质 成人被试 倾向于认为论断 C 更可能成立 因为论断 C 的 前提比论断 D 的前提更为多样 然而 儿童是否 也会表现出多样性效应 对此却有较大争论 李富 洪 李红 陈安涛 冯廷勇 龙长权 2006 陈庆飞 雷 怡 欧阳含璐 李红 2009 一种观点认为 9 岁甚 至更大儿童才能基于多样性进行推理 Gutheil Gelman 1997 Lopez Gutheil Gelman Smith 1992 Rhodes Gelman Brickman 2008 陈 庆 飞 雷怡 李红 2010 另一种观点认为 5 岁左右儿 童就能注意到前提项的多样性特点 Heit Hahn 2001 Lo Sides Rozelle 2002 Shipley Shep 71 2011 年 心理发展与教育第 1 期 person 2006 吴霞 李红 2008 对此 目前大多 数研究都采用图片作为儿童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任 务的实验材料 例如 Gutheil 和 Gelman 1997 给儿 童呈现两组前提图片 一组为多样组 如五只不同 的蝴蝶 另一组为非多样组 如五只相似的蝴蝶 并告诉儿童这两组前提图片内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 征 如翅膀上有红点或蓝点 然后问儿童另一张与 前提图片均不同的测试图片 如另一只蝴蝶 具有 哪种特征 在这些研究中 研究者们往往通过变化 颜色 大小和形状等特征来操纵实验条件 这种特征 的变化对归纳推理是否会产生影响呢 一方面 儿童的颜色 大小和形状知觉发展都较 早 如 Jones 和 Smith 1991 的研究中 先给被试呈 现具有颜色 形状和质地三个特征 如方形 蓝色 木制的 的前提项 然后呈现两个形状不同 一个颜 色不同和一个质地不同的测试项 让儿童判断测试 项与前提项是否一致 结果表明 2 3 岁的幼儿选 择形状作为归纳的依据 可见 不同的知觉信息对 于儿童的归纳推理具有不同的影响 儿童在面对具 有颜色 大小和形状等多重特征的物体时 各种特征 间可能存在某种加工优势 此外 不同特征在心理量 上的差异对多样性效应任务中多样组和非多样组之 间的差异可能也会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 以往许多研究都建立在相似性判断 和差异性判断在逻辑上相反的假设上 Mill 指出 相似性和差异性判断是相同的 相似性只是有很 少的区别 Medin Goldstone Geniner 1990 按照这种观点 用 1 6 的数字来评定狗和狼的相似 度 如果相似度是 5 那么差异度就是 2 然而 之后 的研究者发现相似性判断与差异性判断并不是简单 的对立镜像关系 当对材料分别进行相似性判断和 差异性判断时 两种判断不是相反的 Estes Has son 2004 Medin et al 1990 如果相似性判断 和差异性判断并不总是同一过程的互补性测量 那 么面对颜色 大小和形状等多重信息时 儿童分别在 基于相似性和基于差异性进行归纳推理的任务中表 现如何 两者是否存在差异 如上所述 5 岁以前的儿童就能基于相似性进 行推理 而关于儿童能否基于多样性进行推理却存 在较大争论 为确保被试能更好地理解实验任务 本研究选择在多数研究中能够表现出多样性效应的 8 10 岁儿童作为被试 为更好地探讨颜色 大小和 形状对归纳推理任务的影响 本研究设置相似性任 务 任务 1 和变化性任务 任务 2 其中 任务 2 与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研究范式相似 每组前提图 片在颜色 大小和形状中的一个特征或两个特征上 变化以形成特征之间的比较 但是 与多样性任务 中多样组内的差异大于非多样组内差异不同 任务 2 的两组前提图片在变化的特征数目上并无差异 而任务 1 则与相似性效应的研究范式相似 同时 为 了与变化性任务保持一致 每组前提图片包括三个 完全相同的图形 任务 1 考察面对颜色 大小和形 状等多重信息时 儿童在归纳推理任务中的表现如 何 任务 2 则重点考察当颜色 大小和形状中的一个 特征变化和两个特征同时变化时 儿童在归纳推理 任务中的表现如何 2方法 2 1被试 被试来自一所普通小学 其中 36 名儿童参加 任务 1 的测试 32 名儿童参加任务 2 的测试 表 1各任务中的被试年龄分布 8 岁 9 岁 10 岁总人数 任务 113 14936 任务 214 81032 总人数272219 其中 8 岁儿童 27 名 男童 13 名 女童 14 名 年 龄范围为 96 107 个月 平均年龄 M 102 44 月 SD 0 03 9 岁儿童 22 人 男女各 11 人 年龄范围为 108 119 个月 平均年龄 M 114 09 月 SD 0 04 10 岁 儿童 19 人 男童 9 名 女童 10 名 年龄范围为 120 127 个月 平均年龄 M 121 95 月 SD 0 03 2 2实验设计与材料 任务 1 共有三种条件 颜色 形状 颜色 大 小 大小 形状 每个测试包括两张前提图片和 一张测试图片 其中 每张前提图片内的三个图片完 全相同 但两张前提图片间有且仅有一个特征 颜 色 大小或形状 保持一致 而测试图片除共享两张 前提图片相同的特征外 还具有一个与两张前提图 片都不相同的特征 为便于平衡处理 每种测试条件包括 AB 两个 子任务 所以一共有 6 个测试任务 以表 2 中的颜 色 形状比较为例 大小保持不变 在颜色和形状间 做平衡 在一半被试中 两组前提图片分别为方形 红色和圆形蓝色 测试图片则一半为圆形红色 另一 半为方形蓝色 A 子任务 而在另一半被试中 两 组前提图片分别为方形蓝色和圆形红色 对应地 测 试图片一半为圆形蓝色 另一半为方形红色 B 子任 81 2011 年 心理发展与教育第 1 期 务 其他任务做类似处理 见表 2 正式实验时 先分别呈现两张前提图片 然后告 诉儿童其中一张图片后面有软糖 另一张图片后面 有硬糖 然后问儿童测试图片后面更可能有软糖还 是硬糖 以图 1 为例 一组前提图片为方形红色 4a a 是面积单位 下同 后面有一颗软糖 另一组前 提图片为圆形蓝色 4a 后面有一颗硬糖 然后呈现 一个为圆形 红色 4a 的测试图片 问儿童 这个图 片后面更可能有软糖还是硬糖 如果儿童选择软 糖 则表明他们是根据颜色 红色 特征相似进行选 择 如果儿童选择硬糖 则表明他们是根据形状 圆 形 特征相似进行选择 其他任务做类似处理 表 2任务 1 下的前提图片及测试图片 前提图片测试图片 颜色 A 方形 红色 4a 圆形 蓝色 4a 圆 方 形 红 蓝 色 4a 形状B方形 蓝色 2a圆形 红色 2a方 圆 形 红 蓝 色 2a 大小 A 圆形 蓝色 2a 圆形 红色 4a 圆形 红 蓝 色 2a 4a 颜色B方形 蓝色 2a方形 红色 4a方形 蓝 红 色 4a 2a 大小 A 圆形 红色 2a 方形 红色 4a 方 圆 形 红色 2a 4a 形状B方形 蓝色 2a圆形 蓝色 4a方 圆 形 蓝色 4a 2a 图 1任务 1 中颜色 形状比较中前提图片举例 任务 2 与任务 1 的实验过程基本相同 只是实 验材料存在如下差异 首先 每张前提图片中的三个图形在颜色 形状 和大小三个特征上变化 而测试图片在三个特征上 与两张前提图片均不相同 为了有效控制颜色 大 小和形状特征内部偏好的影响 任务 2 在任务 1 的 基础上减小前提图片中颜色 深绿 中绿 浅绿 形 状 圆 椭圆 长轴更长的椭圆 和大小 依次 1 5 倍变化 特征的变化程度 见图 2 图 3 其次 为进一步探讨操纵颜色 形状和大小变化 的有效性 三种条件还分别设置了颜色 形状和大小 特征单独变化 任务 2A 如图 2 和同时变化 任务 2B 如图 3 两种子任务 如表 3 在单独变化任务 中 每张前提图片都有且只有一个特征发生变化 但 这两个特征不相同 而同时变化任务中 两张前提图 片均有且只有一个特征保持不变 但这两个特征不 表 3任务 2 下的前提图片及测试图片 前提图片测试图片 颜色 任务 2A 形状变化 中绿 大小不变圆形 颜色变化 大小不变红色 方形 大小不同 形状任务 2B圆形 颜色变化 大小变化形状变化 中绿 大小变化蓝色 方形 大小不同 大小 任务 2A 圆形 中绿 大小变化圆形 颜色变化 大小不变红色 五边形 大小不同 颜色任务 2B形状变化 色变 大小不变形状变化 中绿 大小变化蓝色 五边形 大小不同 大小 任务 2A 圆形 中绿 大小变化形状变化 中绿 大小不变蓝色 三角形 大小不同 形状任务 2B形状变化 色变 大小不变圆形 颜色变化 大小变化红色 三角形 大小不同 相同 如果儿童在单独变化 任务 2A 和同时变化 任务 2B 条件下的选择不存在显著差异 则表明将 颜色 大小和形状特征单独抽取出来构成推理任务 是比较合理的 反之 如果两个子任务间有显著差 91 陈庆飞雷怡李红 颜色 形状和大小相似性与变化性对儿童归纳推理的影响 图 2任务 2A 中颜色 形状比较中前提图片举例 图 3任务 2B 中颜色 形状比较中前提图片举例 异 则表明这种处理有欠妥当 2 3实验程序 1 正式实验前对实验材料进行学习 并要求 被试向主试反馈所理解的内容 为保证被试能够正 确感知图形在颜色 形状和大小上的异同 对各个任 务的图形分别进行学习 以任务 1 中大小为例 先 给被试呈现圆形 4a 2a 方形 4a 2a 四个图形 问儿 童哪些图形的颜色 大小和形状上是相同的 哪些是 不同的 直到儿童能够正确回答为止 正式实验时 不再有相关的提示 2 介绍实验任务 任务 1 任务 2 的指导语 为 小朋友 你好 欢迎你参加我们的实验 下面两 组图片中各有三个相同的图形 任务 2 下面两组图 片中的三个图形可能分别在颜色 形状和大小上有变 化 这些图形虽然颜色 大小或形状不同 但它们后面 都放有一颗糖 其中一组图片 左边或右边 后面 有软糖 另一组图片 右边或左边 后面有硬糖 请你 认真观察这两组图片 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实验没 有时间限制 请你在仔细观察后做出判断 待被试理 解指导语后 主试协助被试写下年龄和性别 引导被 试开始回答第一题 为使被试能按指导语回答 每个 任务完成后主试简单重复指导语 3 记分方法为 被试在颜色 大小和形状两两 比较中做二择一的迫选 选择哪一组前提图片具有 的属性则在相应的特征 如颜色 上记 1 分 在另一 组前提图片相应的特征 如形状 大小 上记 0 分 以图 2 为例 如果被试认为测试图片与左边一组具 有相同属性 如软糖 则在颜色上记 1 分 在形状 上记 0 分 反之 如果被试认为测试图片与右边一组 具有相同属性 如硬糖 则在形状上记 1 分 在颜 色上记 0 分 3结果 3 1任务 1 结果分析 首先 为了探讨被试在两两比较中是否存在选 择倾向 分别对三种条件下被试的得分进行差异检 验 采用 2 个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 方法是 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 结果见表 4 统计结果表明 在 02 2011 年 心理发展与教育第 1 期 任务 1 的大小 颜色和大小 形状比较任务中 被 试倾向于认为测试图形具有与大小一致图形相同的 属性 而在颜色 形状比较任务中 被试倾向于选 择测试图形具有与形状一致图形相同的属性 其次 为进一步探讨哪种选择倾向更为明显 对 表 4 中颜色 形状和大小得分分别求总分发现 儿童 的选择表现出一定的选择倾向 其中 大小总分最高 M 2 92 显著高于形状总分 M 2 02 Z 2 44 p 0 05 和颜色总分 M 1 06 Z 3 79 p 0 001 形状总分高于颜色总分 Z 2 88 p 0 01 表 4任务 1 结果比较 任务特征MSDZ 形状 颜色形状 颜色 1 32 0 68 0 752 45 大小 颜色大小 颜色 1 62 0 38 0 684 02 大小 形状大小 形状 1 30 0 70 0 782 04 注 p 0 001 p 0 01 p 0 05 下同 3 2任务 2 结果分析 首先 为了检验单独变化颜色 形状或大小特征 的有效性 对任务 2 中颜色 形状和大小特征单独变 化 任务 2A 和同时变化 任务 2B 两种子任务的结 果进行差异检验 采用的是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方法是 Mann Whitney Test 下同 如表 5 所示 两种 任务下差异不显著 表明这种处理是比较合理的 表 5单独变化 任务 2A 和同时 变化 任务 2B 任务比较 任务特征MSDZ 颜色 形状颜色任务 2A0 500 510 53 任务 2B0 500 51 大小 颜色大小任务 2A0 470 51 0 84 任务 2B0 690 47 大小 形状形状任务 2A0 340 480 69 任务 2B0 280 46 其次 鉴于上述分析 把任务 2A 和任务 2B 的 得分相加 并对三种条件下被试的得分进行差异检 验 以探讨颜色 大小和形状比较中被试的选择倾向 见表 6 在任务 2 的大小 形状任务中 被试更 倾向于认为测试图形具有与大小变化组图片相同的 属性 在大小 颜色任务中 虽然儿童更多地选择 大小变化图片具有的属性 但这种差异不显著 在颜 色 形状任务中 被试的选择处于随机水平 再次 对表 6 中颜色 形状和大小求总分发现 大小总分最高 M 2 54 显著高于颜色总分 M 1 84 Z 2 46 p 0 05 和形状得分 M 1 63 Z 2 62 p 0 05 表 6任务 2 结果比较 任务特征MSDZ 颜色 形状颜色 形状 1 00 1 00 0 670 00 大小 颜色大小 颜色 1 16 0 84 0 521 67 大小 形状大小 形状 1 38 0 63 0 752 56 3 3任务 1 和任务 2 结果比较 首先 为探讨对颜色 大小和形状特征在不同推 理任务上是否存在差异 对任务 1 和变化性任务中 三种条件下的得分分别做差异检验 见表 7 结果 发现 在颜色 大小和颜色 形状两种测试上 任务 2 中颜色得分显著高于任务 1 中颜色得分 其次 对两个任务下颜色 大小和形状的总分进 行差异检验 结果发现 任务 2 中颜色总分 M 1 84 显著高于任务 1 中颜色总分 M 1 06 Z 2 46 p 0 05 上述结果 表明 虽然 8 10 岁儿童在任务 2 大小 形状比较 中也表现出根据大小变化进行选择的倾向 但与任 务 1 不同 任务 2 中被试对颜色变化的依赖程度有 所提高 颜色总分高于任务 1 对形状变化的依赖 程度有所降低 形状总分低于任务 1 这种差异进 一步表现在任务 2 大小 颜色比较中大小优势及颜 色 形状比较中形状优势均不明显 表 6 表 7两种任务条件下颜色 形状和大小得分比较 任务特征任务MSDZ 颜色 形状 颜色 形状 任务 10 68 1 32 0 75 1 99 任务 21 00 1 00 0 67 颜色 大小 颜色 大小 任务 10 38 1 62 0 68 3 42 任务 20 84 1 16 0 52 形状 大小 形状 大小 任务 10 70 1 30 0 780 52 任务 20 63 1 38 0 75 4讨论 4 1儿童面对颜色 大小和形状多重信息时的选择 优势 在任务 2 中 8 10 岁儿童在面对颜色 形状和 大小多重信息时 不论是一个特征单独变化还是两 个特征同时变化 大小变化对被试的选择有很大影 响 且存在明显的大小优势 在颜色 形状比较任务 中 颜色和形状对 8 10 岁儿童完成归纳推理任务 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 形状优势不明显 而在任 务 1 中 被试除了表现出大小优势外 还表现出一定 的形状优势 12 陈庆飞雷怡李红 颜色 形状和大小相似性与变化性对儿童归纳推理的影响 为什么在任务 1 中表现出形状优势而在任务 2 中形状优势不明显 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首先 两个任务的加工深度不同 在任务 1 中 由于每个前提图片组内的三张图片完全相同 且测 试图片与前提图片间存在相同特征的提示 此时被 试不需要注意颜色 大小和形状的变化 直接把测试 图片与两组前提图片进行比较即可 因此 涉及的 高级心理过程很少 被试可能更多基于感知觉偏好 做出选择 而在任务 2 中 每个前提组内图片涉及 颜色 大小或形状上的变化 而测试图形与前提组图 片截然不同 被试必须先知觉前提图片的变化情况 再做出判断 因此 它包括一个对颜色 大小和形状 再加工的过程 此外 颜色和形状自身的加工深度 可能有所差别 丁锦红和林仲贤 2000 研究表明 图形的形状 颜色和质地的记忆难度之间存在差异 形状最易 颜色最难 质地居中 由于任务 1 涉及 的加工过程较浅 耗费的心理资源较少 且形状最容 易记忆 颜色最难记忆 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形状优 势 而任务 2 涉及更深层次的加工 耗费的心理资源 较多 均能对颜色和形状信息有较好记忆 面对颜色 和形状信息时 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倾向 其次 相似性判断和差异性判断可能并不是同 一过程的互补性测量 以往基于相似性的理论研究 及相关模型来考察差异性的做法可能并不合理 在 本研究中 主要表现在颜色 大小和形状特征对相似 性任务和变化性任务的影响不同 如果相似性与差 异性是不同的加工过程 那么在类比过程中是否也 使用了差异性判断呢 或许人们同时运用了相似性 和差异性判断 或对于不同的材料和任务 人们有选 择地运用两种判断完成分类和推理活动 本研究虽 然不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但这可能是导致两个任 务差异的原因之一 再次 儿童缺乏必要的信息加工过程 如前所 述 任 务 2 的范式与 归纳推理多 样 性 任务类 似 Lopez 等 1992 认为 成人在评估归纳力度时执行 了两阶段加工 评估前提项与结论项间的相似性 评 估前提项之间的差异性 儿童可能只进行了第一阶 段加 工 因 此 没 有 表 现 出 多 样 性 效 应 Rhodes Brickman 和 Gelman 2008 指出 当实验材料同时存 在多样性和典型性信息时 儿童选择典型性而忽略 多样性材料 这是因为儿童只能评估前提项与结论 项间的关系 典型性 相似性 而对多个前提项之 间的关系 差异性 却很难进行加工 以上研究结 论可以解释儿童在本研究中任务 2 上的加工困难 4 2颜色 大小和形状信息对归纳推理的影响 任务 1 结果表明 物体的大小特征最为重要 且 形状特征比颜色特征在归纳推理任务中具有更加重 要的地位 形状相似是儿童早期进行归纳推理时最 先运用的一种策略 Graham et al 2004 Smith Jones Landau 1992 Welder Graham 2001 为什么本研究中大小特征最为重要 这可能与儿童 此时的认知发展水平有关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 论 8 10 岁儿童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 段儿童智慧发展最重要的表现是获得了守恒性和可 逆性的概念 本研究中大小特征可能与面积守恒的 获得有关 所以儿童在归纳推理任务中偏向于选择 大小相同 变化 的图形 基于上述研究 我们认为 儿童对物体的颜色 质地 形状与大小等信息均较敏 感 只是敏感的程度不同而已 而且各种信息的相对 重要性可能还存在年龄发展差异 任务 2 中 任务 2A 和任务 2B 这两种条件下颜 色 大小和形状得分差异不显著 这表明将颜色 形 状和大小变化单独抽取出来构成归纳推理任务是比 较合理的 这就为从单维度研究多样性效应提供了 可能 然而 以往的研究者多从颜色 大小和形状等 方面变化图片材料以构成归纳推理任务 但是 由 于颜色 大小和形状变化的重要性不尽相同 这种变 化可能会受被试感知觉偏好及加工优势的影响 此 外 颜色 大小等特征内部偏好也可能对实验任务造 成干扰 例如 葛列众 刘少英和徐伟丹 2005 的 研究发现 4 21 岁人群抽象颜色偏好顺序依次是 蓝 橙 红 黄 紫 绿 鉴于此 为了减少颜色 大小 和形状等无关因素对归纳推理的影响 在构成归纳 推理任务时 可以尝试以下两种办法 首先 对实验材料进行评定和筛选 以多样性 任务为例 考虑到相似性判断和差异性判断可能不 是镜像对称的 相似性评定和差异性评定应同时进 行 以确保多样组内部的差异确实大于非多样组 且 测试图片与两个前提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不存在显 著差异 可以分以下步骤进行 分别评定两个前 提组图片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评定测试图片与两 个前提组图片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其次 单独变化颜色 大小和形状等维度 以进 一步研究归纳推理各种心理现象的关键年龄和发展 机制 对此 人工图片可能更易于操作 如陈安涛 等 2005 选用人工图片材料 系统地变化图片之间 的相似性或差异性程度来构成多样组和非多样组 其中 每组图片在三个维度 如触须 脸形和尾部 22 2011 年 心理发展与教育第 1 期 上加以变化 每个维度有 3 个变化水平 并采用加法 原则对两个前提组间的差异进行数量化处理 研究 表明 这种处理对大学生是较为成功的 然而 这种 处理对儿童是否合适 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 5结论 1 当面对颜色 大小和形状等多重信息时 儿 童在归纳推理任务上存在明显的选择倾向 在相似 性任务中 大小优势最明显 其次是形状优势 在变 化性任务中 只表现出大小优势 形状优势不明显 2 在变化性任务中 颜色 大小和形状特征单 独变化和同时变化两种条件下差异不显著 一定程 度上表明单独将颜色 大小和形状特征抽取出来构 成归纳推理任务是较为合理的 3 儿童对颜色 大小和形状等不同特征的加 工优势对归纳推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归纳推理 的实验任务中应该试图加以控制 参考文献 Estes Z Hasson U 2004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nonalign able A critical test of the structural alignment theory of similari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 tion 30 5 1082 1092 Gelman S A 1988 The development of induction within natural kind and artifact categories Cognitive Psychology 20 1 65 95 Graham S A Kilbreath C S Welder A N 2004 Thir teen Month Olds Rely on Shared Labels and Shape Similarity for Induc tive Inferences Child Development 75 2 409 427 Gutheil G Gellman S A 1997 Children s use of sample size and diversity information within basic level categories Journal of Ex 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64 2 159 174 Heit E 2000 Properties of inductive reasoning Psychonomic Bulle tin Review 7 4 569 592 Heit E Hahn U 2001 Diversity Based Reasoning in Chil dren Cognitive Psychology 43 4 243 273 Heit E Rubinstein J 1994 Similarity and property effects in inductive reason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 2 411 422 Jones S S Smith L B 1991 Object properties and knowl edge in early lexical learning Child Development 62 3 499 516 Lo Y Sides A Rozelle J Osherson D 2002 Evidential diversity and premise probability in young children s inductive judg ment Cognitive Science 26 2 181 206 Lopez A Gelman S A Gutheil G Smith E E 1992 The development of category based induction Child Development 63 5 1070 1090 Medin D L Goldstone R L Gentner D 1990 Similarity involving attributes and relations Judgements of similarity and differ ence are not inverses Psychologycal Science 1 1 64 69 Rips L J 1975 Inductive judgments about natural categories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4 6 665 681 Rhodes M Brickman D Gelman S A 2008 Sample diver sity and premise typicality in inductive reasoning Evidence for devel opmental change Cognition 108 2 543 556 Rhodes M Gelman S A Brickman D 2008 Developmen tal changes in the consideration of sample diversity in inductive reason ing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9 1 112 143 Smith L B Jones S S Landau B 1992 Count Nouns adjectives and perceptual properties in children s novel word interpre tat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 2 273 286 Sloutsky V M Lo Y Fisher A V 2001 How much does a shared name make things similar Linguistic labels similar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ctive inference Child Development 72 6 1695 1709 Sloutsky V M Fisher A V 2004a When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decrease memory Evidence against category based induction in childre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5 8 553 558 Sloutsky V M Fisher A V 2004b Induction and Categoriza tion in Young Children A Similarity Based Model Journal of Experi 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33 2 166 188 Shipley E F Shepperson B 2006 Test sample selection by preschool children Honoring diversity Memory and Cognition 34 7 1444 1451 Welder A N Graham S A 2001 The influence of shape similarity and shared labels on infants inductive inferences about non obvious object properties Child Development 72 6 1653 1973 陈安涛 李红 冯廷勇 高雪梅 张仲明 李富洪等 2005 分段 设计条件下归纳推理的多样性效应 中国科学 C 辑 生命科学 35 3 275 283 陈庆飞 雷怡 欧阳含璐 李红 2009 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 发展及其争论 心理科学进展 17 5 901 908 陈庆飞 雷怡 李红 2010 不同概念范畴和特征类别对儿童归 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影响 心理学报 42 2 241 250 丁锦红 林仲贤 2000 图形颜色 形状及质地表征特性的研究 心理学报 32 3 253 257 葛列众 刘少英 徐伟丹 2005 抽象颜色偏好实验研究 心理 科学 28 4 849 851 李红 陈安涛 冯廷勇 李富洪 龙长权 2004 个体归纳推理能 力的发展及其机制研究展望 心理科学 27 6 1457 1459 李富洪 李红 陈安涛 冯廷勇 高雪梅 张仲明等 2005 物体 颜色与质地相似度对幼儿归纳推理的影响 心理学报 37 2 199 209 李富洪 李红 陈安涛 冯廷勇 龙长权 2006 归纳推理的多样 性效应及其机制探索 心理科学进展 14 3 360 367 龙长权 吴睿明 李红 陈安涛 冯廷勇 李富洪 2006 3 5 5 5 岁儿童在知觉相似与概念冲突情形下的归纳推理 心理学报 38 1 47 55 吴霞 李红 2008 儿童对人的行为进行推理的多样性效应 西南 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34 1 128 132 32 陈庆飞雷怡李红 颜色 形状和大小相似性与变化性对儿童归纳推理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Color Size Shap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on Children s Inductive Reasoning CHEN Qing feiLEI YiLI Hong Key Laboratory of Cogni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5年全国起重指挥作业人员Q1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Unit 1 Welcome to the unit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译林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常州工业二轮考试题型及答案
- 常德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 向量大题目及答案
- 先态生态实验题目及答案
- 曹县二年级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沧州初中联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 2025短期贷款人民币借款合同(官方范本)
- 病理科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表
-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写作素材:人物篇(墨子)
- 成人学习者数字素养的培养
- 管理会计模拟实训实验报告
- 数学知识讲座
- 新闻采访课件
- 赣县清溪中心学校早期民办、代课教师稳控应急预案
- 上市公司合规培训
- SPACEMAN(斯贝思曼)冰淇淋机 安装调试培训
- 利润分成合同
- 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