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书声成为精神律动的音符 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书声!在朗朗的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在朗朗的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够感受朗读带来的快乐,以及将自己的感受和对文本的真切体验融入自己的朗读。这样的阅读就可以称得上“悦”读了!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这是新课标明确提出的阅读教学重要的教学理念。然而,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片面地理解了“以读为本”,许多课堂上的朗读过于简单化,缺乏整体性,过于注重技巧上的指导,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单一将朗读作为一种课堂呈现形式,让学生一味地读,将阅读教学倒退到那种私塾式的教学形式,整堂课都是学生捧着书,不知所云地摇头晃脑地读课文。虽然我们也能听到朗朗的书声,看到热热闹闹的场面,而实际是目标单一,功能缺失,这种“以读为本”收效甚微。我想是没有人会同意这种“以读为本”的。 如何让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让书声成为学生精神律动的音符,使教学理念转化为有效的行动策略?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吃透“两头”,一头是“文本”,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有一条指引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使学生更容易地与文本开展对话;一头是“人本”,引发学生的阅读需要,引发个性张扬,激发学生读课文的高涨热情,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只有吃透两头,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自觉地将“读”贯穿教学全过程。现结合一些实例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以飨广大同仁。一、通读感知,走进教材。我们拿到课文,毫无疑问,总是先通读一遍,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这是很自然不过的。然而以往,特别是一些公开评优课,我们很少听到教师课始就说“自由高声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的,总是想方设法地设计导语,或创设情境,或改变教学程序,出其不意地“直奔中心”等。当然,做得好,这样会使课堂更活跃,更富有创造性,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如果不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有“作秀”之嫌。假如,我们能更多地从培养学生的读的能力出发,这个阶段,不能管你怎样设计导语,你必须要给学生提供读充裕通读课文的时间,让学生借助各种阅读工具自由地、充分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中的语言信息,从每一个语言单位开始,把课文读通并初步读懂。 “请同学们自由高声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这句话,这是最朴实、最真实的话,也最能突现“以读为本”的新理念,促成学生对“读”的高度重视,养成良好的“读”的习惯。良好的“读”的习惯,还需要教师严格地培养。很多教师,在第一课时,总是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课文,自由读,指读,“开火车”轮读,对于难读的长句,教师还进行示范辅导。我觉得,花这个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为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细解悟语,深度对话 。 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所感悟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这里的“有所感悟”是指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透过内容,有所感触而领悟,包括对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等的领悟,是学生自主深入地读书后的一种自悟自得,是学生语感能力的体现。这阶段,是最能反映教师的创造力,往往是课堂教学中最精彩之处。我们教师在评课时,常是用“高潮迭起”“异彩纷呈”词来加以赞美。但教师在追求这些效应时,却往往犯这样的毛病,语言训练不扎实,忽略了学生深入地“读”使分析架空,忽视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不是教师拼命地讲解与分析,就是学生游离了课文的语言,高谈阔论。这一过程的开展,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仔细阅读,在细读的基础上,开展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这些对话反过来,又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细读,发展了学生的语感,保证学生细读的质量,细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特征。、读思结合。读与思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读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读则怠”。读书时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问题可以是教师点拨的,更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文与先前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联系起来,就能找到所学课文的异点,从而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目标明确,就读有所得,读有所悟,达到大纲所要求的“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如指导学生阅读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中“(1)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2)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道”这两句话时,先让学生大声地读,边读边理解句子的意思,提醒学生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当学生抓住了重点词“一愣、一亮、茫然、命令”而初步理解了句子后,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说:“摊主为什么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呢?“碧云为什么会露出“茫然”的神色?” “摊主为什么又要命令妹妹呢?”带着这些问题再读一读。这样,学生从思到读,从读到思,逐步体会了蕴含和表达的感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读议结合。课堂就是同学们交流的平台,读书要与讨论交流相结合,要强调师生、生生互动。当然,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少不了课堂的交流。没有交流,与文本的对话就无法开展,交流会促阅读更加深入,交流也会使学生在一些阅读误区中返回过来。教师适时点拨、导读,正确处理“自主感悟”与“价值观导向”之间的关系,肯定正确,纠正错误,平等对话,又发挥好“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这样读议结合,以议促读,以读促悟,以悟导读。例如,在苏教版第九册的24课给予是快乐的中有这样一句话:“但是,这回保罗又错了。”学生从这一句话中产生以下疑问:保罗在这件事中错了两次,错在哪儿?为什么会错?他懂得了什么?学生抓住了这一感悟点,边读边议,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中心。 、读练结合。阅读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各种训练都要以读为基础。练习并非都是要学生拿起笔来写,通过比较读、对比读、换词读、删词读等的精心设计,都是体悟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措施。笔者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时,就是这样引导学生细读的。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冰心老奶奶拣得是哪些地方?都见到些什么?”自由读文思考,在书上圈、点、画,并在同桌间讨论交流。“春光美吗?有多少语句在描写她赏春?你读后有什么疑问?”同学们很快找到疑点,作者写春光语句不多,很多地方,她都在看儿童,这些儿童甚至影响了她赏春、休息。我也调皮地甩出这样一句话:“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以后春游,千万别找有儿童的地方去。”同学们笑了,纷纷说,冰心老奶奶喜欢儿童,觉得儿童好玩,有朝气、有活力,乐意看儿童。这时,我让他们再次回到课文中来,作者从哪些地方表现出了对儿童的喜爱,从而明白冰心老奶奶的”春何在?”课堂里师生平等共同学习,在读中思议,在读中质疑释疑,在读中理解感悟,学生学得自主,学得愉悦,学得扎实。三、品读悟情,演绎情境。 有了对课文内容和作者语言特色的理解,我们就会自然地从心中产生一种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激情,有一种与作者心灵的沟通的需要,这就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实现。对课文进行品赏玩味地读,更深入地去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更进一步地升华思想,陶冶情感。这一环节的读,教师往往出于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对学生进行辅导“应该怎样读课文”,通过“渲染导情”“范读激情”,有时效果却不一定好,因为学生的感悟与教师不一定是同步,这样做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时,我们还可采用“读中悟情”、“评读促情”的办法进行辅导。如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执教一夜的工作的片断:是呀,让我们一起用自己的心走进这极其不简单的一夜。师: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坐在那一张不大的写字台前,拿出了他今天晚上要审阅的第一份文件,只见他(生齐读“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划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师:夜很静了,人们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我们的总理却依然坐在那一张不大的写字台前,审阅着他的文件,只见他(生齐读,同上。)师:夜很静很静,我们只听到了时钟上“嘀嗒嘀嗒”地走着,总理揉了揉疲倦的眼睛,又拿出了一份文件审阅起来,只见他(生齐读,同上。)师:东方发白,晨曦微露,天就要亮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拿出了今天晚上要审阅的最后一份文件,只见他(生齐读,同上。)王老师用富有诗意、充满智慧的描述性语言把学生引进了课文的故事情境中,学生真切感受到了总理的忘我工作精神。此情此景中同学们一声声充满真情的朗读,每一遍都让人内心震撼。 为了提高朗读兴趣,活跃气氛,教师还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表演性朗读。如分角色读、表演读、游戏读等。也可组织小组、女生组、男生组、全班等不同范围的齐读,有时也可配合进行录音或教师的范读。在课文情境中品读,加强感情交流,实现共同升华。四、诵读积累,迁移内化。“多美的文章,你想把它读背吗?”教师一煽动,学生跃跃欲试,这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为之喝彩。“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哪一们文豪不依赖于对语言的积累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具有具象性的特点,熟读甚至是背诵课文比系统的分析讲解更有效,更需要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学生在理解感悟基础上熟读成诵,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吸收,促进知识、情感的迁移内化,有助于读出课文,丰富情感,形成语感。指导学生朗读,既要引导学生读进去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智能节能幕墙施工简易服务协议书
- 2025年度路灯广告设备安装与维护合同
- 2025年度幼儿托管班特色课程开发合同
- 2025版期货代客理财市场分析报告合同
- 2025年度教育信息化设备采购与维护服务合同范例
- 2025版土木工程电气安装工程合同
- 2025年度户外广告投放合同协议
- 2025年新型城镇化示范项目厂房拆迁补偿协议
- 2025年事业单位借调人员管理与服务协议及绩效改进合同
- 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理论试题库(含答案)
- 2021年成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液相色谱柱使用记录
- 项目检查汇报报告(52张)课件
- 直螺纹套筒现场平行检查及记录表
- 精选芭蕾舞男女演员之间的潜规则汇总
- JJG 856-2015 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 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 J-STD-020D[1].1中文版
- 益美高引风式冷却塔特点介绍
- 1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
- 相亲相爱 简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