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基、基础及结构漫谈第一部分 地基1 地基的定义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2 地基的组成1) 持力层直接与基础接触的土层或岩层。2) 下卧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3 地基的分类1) 天然地基指在天然情况下,不必经过人工加固就可以满足建筑物要求的地基。2) 人工地基 定义 指在天然情况下不能满足建筑物要求,必须事先经过人工处理才能在其上修建建筑物的地基。 分类1 人工土基通过人工加固后的土层。2 复合地基 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增强体,由增强体和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4 地基处理的定义 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5 地基处理方法分类 地基处理分类方法很多,在这里我是根据地基处理的加固原理,对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分类。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可归纳分成以下六大类:1) 置换是用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岩土材料置换天然地基中的部分或全部软弱土或不良地基土,形成双层地基或复合地基,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的目的。2) 排水固结是指地基土体在一定荷载作用下排水固结,土体空隙比减小,抗剪强度提高,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的目的。3) 灌入固化物是向地基中灌入或拌入水泥或石灰,以及其他化学固化材料,在地基中形成复合体,以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4) 振密,挤密是指采用振动或挤密的方法,使地基土体进一步密实,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的目的。5) 加筋是在地基中设置强度高,模量大的筋材,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的目的。6 地基处理加固原理及适用范围一 置换1) 换土垫层法将软弱土或不良土开挖至一定深度,回填抗剪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的岩土材料,如砂、砾、石渣等,并分层夯实,形成双层地基。垫层能有效扩散基底压力,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本法适用于各种软弱土地基。2) 挤淤置换法通过抛石或夯击回填碎石置换淤泥,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也有采用爆破挤淤置换。本法适用于淤泥或淤泥质粘土地基。3) 褥垫法当建(构)筑物的地基一部分压缩性较小,而另一部分压缩性较大时,为了避免不均匀沉降,在压缩性较小的区域,通过换填法铺设一定厚度可压缩性的土料形成褥垫,以减少沉降差。本法适用于建(构)筑物部分坐落在基岩上,部分坐落在土上,以及类似情况。4) 砂石桩置换法利用振冲法、沉管法,或其他方法在饱和粘性土地基中成孔,在孔内填入砂石料,形成砂石桩。砂石桩置换部分地基土体,形成复合地基,以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本法适用于粘性土地基,因承载力提高幅度小,工后沉降大,已很少应用。5) 强夯置换法采用边填边强夯的方法,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体,由碎石墩、墩间土以及碎石垫层形成复合地基,以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本法适用于人工填土、砂土、粘性土和黄土、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等。6) 石灰桩法通过机械或人工成孔,在软弱地基中填入生石灰块或生石灰块加其他掺合料,通过石灰的吸水膨胀、放热以及离子交换作用,改善桩间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形成石灰桩复合地基,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本法适用于不含生活垃圾的杂填土和软粘土地基。7) EPS超轻质料填土法发泡聚苯乙烯,其重度只有土的1/501/100,并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压缩性,用作填料,可以有效地减小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作用在挡土结构上的侧压力,需要时也可置换部分地基土,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法适用于软弱地基土的填方工程。二 排水固结1) 加载预压法在地基中设置排水通道-砂垫层和竖向排水系统(通常有普通砂井、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等),以缩小土体固结排水距离,地基在预压荷载作用下,排水固结,地基产生变形,地基土强度提高。卸去预压荷载后,再建造建(构)筑物,地基承载力提高,工后沉降小。本法适用于软粘土、不含生活垃圾的杂填土、泥炭土地基等。2) 超载预压法其原理基本上与堆载预压法相同,不同之处是其预压荷载大于设计使用荷载。超载预压不仅可减少工后固结沉降,还可消除部分工后次固结沉降。本法适用于软粘土、不含生活垃圾的杂填土、泥炭土地基等。3) 真空预压法在软粘土地基中设置排水体系(同加载预压法),然后在上面形成一不透气层(覆盖不透气密封膜,或其他措施),通过对排水体系进行长时间不断抽气抽水,在地基中形成负压区,而使软粘土地基产生排水固结,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工后沉降的目的。本法适用于软粘土地基。4) 真空预压法和堆载联合使用当真空预压法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与堆载预压联合使用,两者的加固效果可以叠加。本法适用于软粘土地基。5) 电渗法在地基中形成直流电场,在电场作用下,地基土体产生排水固结,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工后沉降的目的。本法适用于软粘土地基。6) 降低地下水位法通过降低地下水位,改变地基土受力状态,其效果如堆载预压,使地基土产生排水固结,达到加固目的。本法适用于砂性土或透水性较好的软粘土层。三 灌入固化物1) 深层搅拌法利用深层搅拌机将水泥浆或水泥粉和地基土在原位搅拌形成圆柱状、格栅状或连续墙水泥土增强体,形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本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和粉土等软土地基;有机质含量较高时应通过试验,确定本法的适用性。2) 高压喷射注浆法利用高压喷射专用机械,在地基中通过高压喷射流冲切土体,用浆液置换部分土体,形成水泥土增强体。按喷射流组成形式,高压喷射注浆法有单管法、二重管法、三重管法。按施工工艺可形成定喷、摆喷和旋喷。高压喷射注浆法可形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本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当含有较多的大块石,或地下水流速较快,或有机质含量较高时,应通过试验,确定本法的适用性。3) 渗入性灌浆法在灌浆压力作用下,将浆液灌入地基中,以填充原有孔隙,改善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本法适用于中砂、粗砂、砾石地基。4) 劈裂灌浆法 在灌浆压力作用下,浆液克服地基土中初始应力和土的抗拉强度,使地基中原有的孔隙或裂隙扩张,用浆液填充新形成的裂隙和孔隙,改善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本法适用于岩基或砂、砂砾石、粘性土地基。5) 挤密灌浆法 在灌浆压力作用下,向土层中压入浓浆液,在地基中形成浆泡,挤压周围土体。通过压密和置换改善地基性能。 本法适用于可压缩性地基,排水条件较好的粘性土地基。四 振密与挤密1) 表层原位压实法采用人工或机械夯实、碾压或振动,使土体密实。本法适用于杂填土、疏松无粘性土、非饱和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等地基的浅层处理。2) 强夯法采用重量为10-40吨的夯锤从高处自由落下,地基土体在强夯的冲击力和振动力作用下密实,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本法适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3) 振冲密实法一方面依靠振冲器的振动使饱和砂层发生液化,砂颗粒重新排列,孔隙减小;另一方面依靠振冲器的水平振动力,加回填料,使砂层挤密,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并提高地基土体抗液化能力。本法适用于粘粒含量小于10%的疏松砂性土地基。4) 挤密砂石桩法采用振动沉管法等在地基中设置碎石桩,在制桩过程中,对周围土层产生挤密作用。被挤密的桩间土和密实的砂石桩形成砂石桩复合地基,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的目的。本法适用于砂土地基、非饱和粘性土地基。5) 爆破挤密法利用在地基中爆破产生的挤压力和振动力,使地基土密实,以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本法适用于饱和净砂、非饱和但经灌水饱和的砂、粉土、湿陷性黄土地基。6) 土桩、灰土桩法采用沉管法、爆扩法和冲击法在地基中设置土桩或灰土桩,在成桩过程中挤密桩间土,由挤密的桩间土和密实的土桩或灰土桩,形成土桩复合地基或灰土桩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有时是为了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本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素填土等地基。7) 夯实水泥土桩法在地基中人工成孔,然后填入水泥和土的混合物,分层夯实,形成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本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素填土等地基。8) 孔内夯扩法这是一类地基处理方法的总称。指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采用人工成孔,螺旋钻成孔,或振动沉管法成孔等方法,在地基里成孔,回填灰土、水泥土、矿渣土、碎石等填料,在孔内夯实填料,并挤密桩间土,由挤密的桩间土和夯实的填料桩,形成复合地基,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的目的。本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素填土等地基。五 加筋1) 加筋土垫层法在地基中铺设加筋材料(如土工织物、土工格栅等、金属板条等),形成加筋土垫层,以增大压力扩散角,提高地基稳定性。筋条间用无粘性土,加筋土垫层可适用于各种软弱地基。2) 树根桩法在地基中设置如树根状的微型灌注桩(直径70-250毫米),用于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本法适用于各类地基。3) 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法 在地基中设置低强度混凝土桩,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 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本法适用于各类神厚软弱地基。4) 钢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法在地基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桩,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 本法适用于各类神厚软弱地基。5) 长短桩复合地基法由长桩和短桩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小沉降。长桩和短桩可采用同一桩型,也可采用两种桩型。通常长桩采用刚度较大的桩型,短桩采用柔性桩,或采用散体材料桩。本工法适用于深厚软弱地基。7 复合地基设计桩型的合理选用1) 前言当地基承载力或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需做地基处理,复合地基方案在地基处理中用的非常普遍。如上所述,复合地基的桩型很多,不同的桩型加固机理和加固效果是不同的,实际工程中如何针对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桩型是方案选择的核心。下面就这一问题做一讨论。2) 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析 (一)复合地基承载力可用下式表示:,式中,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承载力提高值; 挤密分量; 置换分量。(二)按挤密和振密效果可将被加固土分为:(1)挤密效果好的土(如松散粉土、粉细纱);(2)可挤密土(如塑性指数较小、密度不大的粉质粘土);(3)不可挤密土(如饱和软粘土、密度大的粘土、砂土)。 (三)施工工艺可分为两大类: (1)无振动、挤密作用的施工工艺;(2)有振动、挤密作用的施工工艺(四)桩体可分为四种: (1)散体桩(如碎石桩);(2)低粘结强度桩(搅拌水泥土桩、石灰桩等); (3)中等粘结强度桩(夯实水泥土桩);(4)高粘结强度桩(CFG桩)。 从(1)到(4)桩的置换能力逐次增强。 方案选择的实质,就是根据给定土性和承载力提高幅度,选择施工工艺和桩型: (1)对无振动挤密的施工工艺: 挤密分量,承载力提高幅度唯一地取决于置换分量,即,当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提高幅度较低时,可选择散体桩或低粘结强度桩;当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提高幅度较高时,可选择中等或高粘结强度桩。 (2)对有振动挤密的施工工艺: 首先看土性:(a) 若土层为不可挤密土则有挤密分量,同样承载力提高幅度唯一地取决于置换分量,即,当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提高幅度较低时,可选择散体桩或低粘结强度桩;当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提高幅度较高时,可选择中等或高粘结强度桩。(b)若土为可挤密或挤密效果好的土先预估挤密分量(此时认为挤密分量为已知),则置换分量为,当()较小时可选择散体桩或低粘结强度桩;当()较大时,可选择中等或高粘结强度桩。3) 几种典型地基的桩型选择(一)不均匀地基桩型选择A、人工填土地基(1)压实填土地基在拟建场地遇有鱼塘、采砂坑,且鱼塘、采砂坑中有水、坑底有淤泥的时,通常应按如下方法进行回填处理:抽水清除淤泥(当淤泥无法彻底清干净时抛石挤淤)按填方工程分层回填素土夯实或碾压至设计标高。按上述程序施工后,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一般可满足多层建筑荷载的设计要求。当建筑物荷载水平较高,预估压实填土地基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进一步做地基处理时,要限定填土材料的粒径不宜过大,避免对地基处理施工带来不利影响。由于压实填土地基不存在湿陷性,也不存在欠固结状态,在压实填土地基上采用复合地基方案是可行的。当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大时,宜首选刚性桩复合地基方案。但工程经常遇到的是拟建场地中的鱼塘或砂坑是随意填起来的,既没抽水,也没清淤,填筑材料也较复杂,有素土、河卵石、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回填过程没有进行夯实或碾压。特别是建筑垃圾含有较多的大体积混凝土梁板,不论做地基处理还是做桩基,都会给施工造成很大困难。(2)以建筑垃圾(无大体积混凝土梁板、无生活垃圾)为主要成分的杂填土地基当坑底土较好、坑底标高变化不大、坑底土和填土之间无淤泥时,填土在自重下已经稳定,不存在填土湿陷问题。(a)建筑物基础全部在填土上建筑物荷载比较均匀、荷载水平不高,可选择置换率较大的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柱锤夯扩桩复合地基、复合载体桩复合地基;周围环境允许也可采用强夯或强夯置换复合地基方案。(b) 当建筑物基础一部分在填土上、一部分在强度较高的原状土上建筑物荷载比较均匀、荷载水平不高,可选用复合地基,按变形控制确定设计参数和选择桩型,使处理后的填土和原状土两部分承载力和模量基本相同,保证建筑物沉降均匀。为了有效地控制地基变形,宜选用模量较高置换能力强(中高粘结强度桩)的桩型。若建筑物荷载水平较高,坑底土和填土之间有较厚的淤泥,或基础跨填土和原状土两部分,采用复合地基方案有困难时,应采用桩基,复合载体夯扩桩对这样的填土地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列为首选方案。(3)含有大量生活垃圾的杂填土(无大体积混凝土梁板)地基由于杂填土中生活垃圾的存在,随着时间的延续,其中的有机质材料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下,发生腐烂变质并产生昭气,土体变得松散、不稳定。在这样的填土地基上采用复合地基方案是不适宜的,通常宜采用桩基。比如,北京天通院东区杂填土地基采用桩基方案;又如,中央美院杂填土地基先采用碎石桩将填土挤密,后采用复合载体桩基方案,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B、局部含淤泥、淤泥质土的不均匀地基图1为局部含淤泥的不均匀地基,除层淤泥外,其它各土层承载力和模量均较高。建筑物荷载是均匀的,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将产生不均匀变形,建筑物会发生不均匀沉降。为消除地基不均匀变形需做地基处理,当采用复合地基方案时选择什么样的桩型是很重要的。图1 局部含淤泥的不均匀地基首先讨论能否采用碎石桩或搅拌水泥土桩。碎石桩属散体桩,桩的置换能力(或称桩的效应)很弱,碎石桩靠桩间土的侧向约束传递垂直荷载,桩间土强度高,土对桩的侧向约束越好,淤泥、淤泥质土强度很低,对桩的约束作用很差,桩传递垂直荷载的能力很弱。当然,打桩后桩顶应力比桩间土表面应力大一些,即桩土应力比大于1,工程实践表明,若桩间土密度不变,靠桩的置换作用地基承载力只能提高2060。碎石桩采用振动施工工艺可挤密和振密桩间土提高地基承载力, 当碎石桩要用于挤密效果好的土,地基承载力可提高100200或更高。也就是说,碎石桩主要是用于挤密效果好的土,对不可挤密的饱和软粘土碎石桩方案加固效果很差。 对如图1所示局部含淤泥的不均匀地基,采用碎石桩加固方案,淤泥层中的桩承载力很低,淤泥又不能挤密,导致含淤泥部位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很低,而不含淤泥部位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较高。这就是说,采用碎石桩加固后的地基,仍然为不均匀地基,建筑物仍然可能发生倾斜或底板开裂。 搅拌水泥土桩属桩身强度密切与原土性状相关的桩型,桩长范围内,土分几层就有几个不同的桩体强度,如图2所示。图2 搅拌水泥土桩桩体强度变化示意图当水泥掺量相同时,土的塑性指数、含水量和空隙比越大桩体强度越低,图2的搅拌水泥土桩在层淤泥段桩体强度fcu可能小于1MPa,淤泥段的桩体处于软塑状态。原设计意图是通过搅拌桩穿过淤泥层,把荷载传到砂层,由于淤泥段桩体强度太低,荷载不能像刚性桩那样很好地传到砂层,单桩承载力和复合地基地基承载力都偏低。当图1所示的不均匀地基采用搅拌水泥土桩时,由于含淤泥部位的复合地基承载力低,而不含淤泥部位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较高,加固后的地基仍为不均匀地基,建筑物同样会发生倾斜或底板开裂。若将图2中的搅拌水泥土桩换成刚性桩(如CFG桩),由于这种桩的桩体材料与原土无关,称之为与原土性状无关的增强体。它的特点是全桩长由同一材料组成,桩体强度高、传递垂直荷载的能力强。当图1所示的不均匀地基采用刚性桩时,地基承载力和模量会有较大提高,建筑物总沉降量小,不均匀沉降会大大减小。综上所述,局部含淤泥、淤泥质土的不均匀地基,采用碎石桩或搅拌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方案,对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变形和消除不均匀地基的不均匀变形的效果是有限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和桩基对减少地基变形和消除不均匀地基的不均匀变形具有显著效果。(二)、可液化地基饱和松散粉土、粉细砂在地震荷载或其它动荷载作用下,土体会发生液化,处理可液化地基可采用强夯法,也可用桩基,但用的比较多的是碎石桩法,按施工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和振冲碎石桩。可液化土层为粉土且厚度不大,沉管打桩机施工不困难时,可选用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可液化土层为厚度较大的砂土,或可液化土层上面有承载力高的粘性土,振动沉管机施工有困难,应采用振冲碎石桩。实践表明,碎石桩法是消除地基液化的有效方法。当建筑物荷载较大而要求加固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较高,单一碎石桩复合地基方案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采用碎石桩和刚性桩(如CFG桩)组合的多桩型复合地基方案。通常,先施工碎石桩,后施工CFG桩。碎石桩主要用于消除地基液化,又使地基承载力有一定提高;CFG桩则主要用于大幅度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如图3所示。图3 多桩型复合地基示意图(三)、具有两个好的桩端持力层的地基如图4所示,当地基土有两个好的桩端持力层,分别为层砂和层卵石。若采用CFG复合地基方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规定,桩距宜为35 d(d为桩径),若桩端落在层砂时,桩较短单桩承载力较低,采用规范限定的最小桩距3d,复合地基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若桩端落在层卵石时,桩较长单桩承载力较高,采用规范限定的最大桩距5d,复合地基承载力还还远高于设计要求,过于保守、不经济。此时,可考虑将部分桩的桩端落在层砂上,另一部分桩的桩端落在层卵石上,形成长短桩复合地基。图4有两个好的桩端持力层的地基由长、短CFG桩组成的复合地基,其技术性、经济性更为合理。4) 结语由以上讨论可得到如下认识:1、 复合地基桩型选择与被加固地基的土性和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提高幅度有关。2、 填土地基能否采用复合地基取决填土材料组成、是否已消除湿陷性、和固结稳定。桩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对减少地基变形和消除不均匀地基的不均匀变形具有显著效果。若可采用复合地基,应首选刚性桩复合地基,若采用复合地基有困难时,应采用桩基。3、 用桩身强度与原土密切相关水泥土桩或碎石桩加固局部含淤泥、淤泥质土的不均匀地基,效果较差。4、 碎石桩是处理可液化地基的理想桩型,当既要消除地基液化又要求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大时,可选用碎石桩和刚性桩组合的多桩型复合地基。 第二部分 基础1 基础的定义 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2 基础的作用 “承上启下”。3 常见的基础类型1) 无筋扩展基础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且不需要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2) 扩展基础将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通过向侧边扩展成一定底面积,使作用在基底的压应力等于或小于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而基础内部的应力应同时满足材料本身的强度要求,这种起到压力扩散作用的基础称为扩展基础。扩展基础系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3) 柱下条形基础4) 柱下交叉形基础5) 筏形基础6) 箱形基础7) 桩基础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连接于桩顶端的承台组成的基础。8) 岩石锚杆基础4 桩的分类1) 按承载性状分类A 摩擦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B 端承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2) 按桩的使用功能分A 竖向抗压桩B 竖向抗拔桩C 水平受荷桩D 复合受荷桩3) 按桩身材料分A 混凝土桩a 灌注桩b 预制桩B 钢桩C组合材料桩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考点解析自考专业(行政管理)真题及一套参考答案
- 难点解析沪科版9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考研时事政治试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2024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银行风控算法创新-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云南-云南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6届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算法权力的政治批判-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福建-福建经济岗位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的基层治理理论与实践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真题
- 甘肃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外贸合伙人合同协议书
- 刑法说课课件
- 2025届高考作文押题预测(8篇)
- 市场营销测试题+答案
- 公安退赃款协议书
- 施工技术管理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研究
- 《电磁感应现象解析》课件
- 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智慧旅游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