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二次测试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二次测试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二次测试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二次测试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二次测试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莽张高中2014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二次测试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12题。24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之职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以土地种类划分身份等级 b体现了精耕细作的农业发展状况c大司徒必须是农业技师出身 d“十有二壤”是指西周十二封国25.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 a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26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古代女子列入“闺节”“闺烈”的烈女节妇,唐朝为51人,宋朝为267人,明朝为36 000人,这种变化趋势表明( )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君主专制逐渐强化c礼教束缚渐趋强大 d夫权社会基本形成27右图是一幅残缺的历史图片,有人认为它描绘的是中国近代的情景,做出这一判断最明确的依据应该是( )a服饰 b发型c交通工具 d建筑装饰风格28剑桥中国史对中国某一历史事件作出如下评价“他们自封为儒家礼仪的卫道者,痛恨任何外国宗教或哲学的侵蚀,特别对中国教徒不举行传统仪式和不参加地方节日活动的行为感到忿恨”,这一事件应该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29大跃进期间,安徽省少数农民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1961年底,全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责任田。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领导人对此给予了极大支持,这反映了(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安徽开始 b农民自发纠正“左”倾错误 c农村经济已经出现“左”倾错误 d中央领导人一致支持安徽实行责任田30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荒诞不经,反映欧洲人早期的愚昧 b反映人文主义,是研究文艺复兴的资料c是新教教义,有助于理解欧洲宗教改革 d阐述理性学说,出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蓝鹰标志31在罗斯福新政期间,企业要获得下图中的“蓝鹰”标记,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则。下列不属于这些规则的是( )a按规定的市场分配销售产品 b保持与同类企业间产品价格稳定c规定工人生产的最低工时 d给予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 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美实行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日本实行统制市场经济,20世纪末,中俄开始实行市场经济。这主要表明(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市场经济模式 b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遇到重大挫折c经济全球化决定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d宏观调控与市场体制相结合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共识33. 晋书王恂传记载:“魏氏给公卿以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不同)。自后小人惮(害怕)役(服劳役),多乐为之,贵势之门,动有百数。又太原诸部亦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这主要表明( ) a. 两晋民族对峙严重,民族关系紧张 b. 晋代农民与地主的租佃关系得到发展c. 魏国实行赋税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d. 两晋察举选拔逐渐以士族门阀为依据34. 下图根据1895年英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编制。图片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 甲午中日战争从根本上冲击了英国侵华利益b. 英国对清朝经济贸易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c. 英国在列强侵华格局中所处地位有所下降d. 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经济侵略35. 英国学者埃德温j丁格尔以亲身经历写下中国革命记一书,他对辛亥革命的看法是:“我们不得不认识到,这不仅是一个皇帝的逊位,而且是守旧而虚假的中国文明在生机勃勃的西方文明面前的毁灭。”他在此( )a. 认为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 b. 实质认为西方的文明战胜了中国的文明c. 指出英国政治体制左右了中国革命进程 d. 用文明史观客观分析革命的结局和影响第卷 (非选择题,160分,3641为必考题,4247为选考题)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3年4月,罗斯福授意福雷斯特戴维斯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他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罗斯福相信,由于战争中英、苏、中等国都仰仗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凭着美国的实力,他可以利用战时的“大国合作”来实现其“蓝图”。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逝世,副总统杜鲁门继任总统,他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丘吉尔对战后世界结构的第一个设想是实现在英国领导下的欧洲统一,建立欧洲地区联邦。丘吉尔主张成立一个世界性组织,下面分设欧洲、美洲、太平洋地区三个委员会。英国可以通过组织经济、政治和军事联合体在欧洲委员会中起主导作用,同时还可通过英属殖民地、附属国在太平洋地区委员会中发挥作用,以此来保证其国际地位。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卷)材料二怀特计划规定建立两个国际金融机构:一个是联合国家与联系国家稳定基金,二是联合国家与联系国家复兴与开发银行。重点在于稳定基金方面。就稳定基金而言,计划规定通过各国认缴筹集资金50亿美元,包括黄金、各国本国货币与政府有价证券。基金的资金只用于向处于临时性国际收支赤字的国家提供短期贷款,即用于纠正暂时性的不平衡。关于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凯恩斯所提建议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国际清算同盟。所有的外汇都集中在各国中央银行手中,国际交易则在与国际清算银行设有黄金账户的中央银行之间结算。各国货币按清算银行发行的货币班柯(bancor)定值,班柯则按黄金定值,非经协议不得改变。王在帮霸权稳定论批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一,罗斯福的世界蓝图和丘吉尔设想战略意图和结果怎样?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该蓝图实现的有利和不利条件。(9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美国的“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在宗旨和内容上的主要异同。(10分)(3)有人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怀特计划为蓝本、凯恩斯计划为补充的战后世界经济体系,说明其理由。(6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图片中包含很多历史信 图11:北约与华约对抗的欧洲 图12:欧盟成员国构成(至2013年)比较上述两幅有关欧洲的图片,从图11、图12的变化中提取两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查各国事件向由外省督抚奏报,汇总于军机处。近年各路军报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之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王大臣领之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奕诉等:请设总理衙门等事酌拟章程六条折(1861年)材料二该衙门之设也,不仅为各国交涉而已,凡策我国之富强者,要皆于该衙门为总汇,而事较繁于六部者也。出洋大臣期满,专由该衙门请旨。海关道记名,专保该衙门章京。指拔海关税项,存储出洋公费,悉由该衙门主持。互市以来,各国公使联翩驻京,租界约章之议,皆该衙门任之。海防事起,采购战舰军械,创设电报邮政,皆该衙门主之。自各国船坚械利,耀武海滨,势不得不修船政、铁政,以资防御,迄今开办铁路,工作益繁,该衙门已设有铁路、矿务总局矣。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总理衙门设立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总理衙门职权的变化及其作用。(9分)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不仅充分论证了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状况,而且也清醒的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复杂的义利矛盾,提出了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统筹兼顾”的原则。论毛泽东、邓小平的义利观材料二 “将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的需要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而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绝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1980年8月,邓小平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讲话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毛泽东与邓小平在义利方面的相同思想。邓小平关于义利思想有哪些新发展?(8分)(2)根据以上材料,简要评价二位人物思想的积极影响。(7分)历史部分参考答案242526272829303132333435bacccbbcdbcb40. (1)罗斯福战略意图:攫取世界霸权。(1分)丘吉尔设想的核心思想:继续维护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1分)结果:英国不得不接受罗斯福的世界蓝图。(3分)有利条件:欧洲强国走向衰落;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2分)不利条件:美苏开始了冷战,苏联末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发展。(2分)(2)宗旨:“怀特计划”要把英镑排挤出“世界货币”之外,由美国凭借其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从而取得世界经济的霸权地位。(2分)“凯恩斯计划”:与美国共同分享国际金融霸权。(2分)同:两者都主张创立一个国际货币机构;在自由汇兑原则下稳定汇率。(2分)主要区别:第一、凯恩斯主张建立一个国际清算联盟(“世界中央银行”)(1分)怀特主张建立一个国际稳定基金(1分);第二、凯恩斯主张建立国际通用货币“班柯”。(1分)怀特强调美元的中心地位(1分)(3)说明: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让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4分)补充:布雷顿森林协议采纳凯恩斯的设立“国际清算同盟”作为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的补充。(2分)41、略45:答案要点:(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公使进京;外事纷繁,军机处不能及时办理。(6分)(2)变化:初设时只是临时性机构,专门处理外交事务;后来职权几乎包括所有洋务。(6分)作用:导致政府机构和权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