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十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试题高 三 地理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 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 为正确显示k地的地形起伏,沿图中mn、pq线作地形剖面图,表示k点位置的正确组合是( )a、 b、 c、 d、2. 旅游通过爬山涉水,求真求质。沿ab、cd、mn、pq四条登山路线中到达k点,最符合“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悠然意境的线路是 ( )a、mk或nk b、pk或ok c、ak或bk d、ck或dk下图中,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右图为该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3. 该河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4. 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所在区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b若在河心洲下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 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p河道将慢慢变浅 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甲乙丙下图是我国中纬度地区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夏至日这一天,对旗杆影子的观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旗杆某个时刻的日影长度,其中乙、丙为此日的最长影子,甲与乙的夹角和甲与丙的夹角相等。据此回答57题。5. 甲处影子所指示的方向是a正南 b正北 c正东 d正西6. 旗杆的影子为甲时,北京时间为12时40分,此地的经度为a120e b0 c110e d130e7. 若该地昼长为14时40分,乙影子出现的时间(地方时)为a4:40 b19:20 c18 d6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读图回答89题。2012-8-24 11:15:24 上传下载附件 (71.73 kb) 8. 由图文信息可知( )a.m位于n的西北方向 b.悉尼正值少于的季节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9. 图示时刻( )a.东经10各地处于夜 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 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下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后回答1011题。10. 该岛屿可能是a台湾岛 b马达加斯加岛 c加里曼丹岛 d海南岛11. 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背风地带 b海拔较高c受沿岸寒流影响 d距海较远下图为三处区域的气候分布图(三幅图比例尺不同,),读图回答1214题。12. 图中对应气候分别相同的一组是( )a甲c,丙ab乙b,甲ac丁e,戊gd丁d,乙b13. 三幅图出现的气候类型中,在中国也有分布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甲乙 defb丁戊 fgc丁 ed丁戊 dfg14. 下列关于图中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d处气候的形成与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有关b处气候的形成主要是受地形、东南信风和暖流共同影响的结果c乙处气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信封带交替控制形成的df处气候在俄罗斯分布很广泛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区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517题。15. 下图为甲海洋的等温线图,其数值是abc,能正确反映其沿岸洋流的是 16.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山地自然带分布和雪线分布的是17. 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bm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1月份m地受下沉气流的影响d山地东侧的沙漠分布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读“某地春季某日气温垂直递减率(c/100米)时空变化图”,完成1819题。气温垂直递减率18. 当天该地几乎没有对流运动发生的时段是()a917时 b18时次日7时c17时次日9时 d19时次日6时19. 如果该地位于华北地区,这天()a大气环境质量好 b不容易有沙尘暴形成c较有可能阴雨天气 d能见度高,行车方便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21题.20. 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断层的发生 砂岩沉积 页岩沉积 岩浆的侵入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a. b. c. d. 21. 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b.花岗岩属于喷出岩, 砂岩属于沉积岩c.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我国许多古诗词中描述了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请根据图2、图3及其中的古诗回答2223题。22. 甲乙两图反映出的地理环境分别是a甲山高水阔,常绿阔叶林茂密乙河口地带,鱼米之乡b甲春寒料峭,野渡无人乙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c甲北雁南飞,叶落草枯乙一种喀斯特地貌d甲丘陵春深,溪水奔流乙水乡江南,丘陵广布23. 形成甲乙两地区域特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不同 b气候和地质作用不同 c海拔高度不同 d人类活动不同读某交通网络图,回答24-25题24. 交通通达指数是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上图甲中通达度最好的点是( )aa b.c c.d d.e25. 交通的连结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其中通常用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来计算与比较,那么上图中交通网络发达性比较正确的是( )a丙乙甲 b.甲乙丙 c.甲丙乙 d.乙丙甲下图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6.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红利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劳动力充足 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15岁以下人口比例减少, 教育投资减少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缓慢a b c d27. 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大 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减少,青壮年负担加重 人口出现负增长a b c d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和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示意图,回答2830题。28. 图中城市所处的局部地形最有可能是()a. 丘陵 b. 山地c. 高原 d. 盆地29. 从城市的发展方向判断,影响该城市空间拓展的根本因素是()a. 交通条件 b. 河流条件c. 地形条件 d. 人口分布30. 若要在a,b,c三处布局疗养院、钢铁企业、服装厂,则a,b,c三处应分别布局()a. 钢铁企业、服装厂、疗养院b. 疗养院、钢铁企业、服装厂c. 疗养院、服装厂、钢铁企业d. 钢铁企业、疗养院、服装厂第卷(非选择题,共三题,40分)二、 简答题(共3大题,共40分)31.下面甲图中pq为晨昏线,乙图是甲图中的对应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丙图中的年径流量是从乙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甲图所示区域位于 (南、北)半球,pq为 (晨、昏)线。(2分)(2)图中河流ef段的流向是 ,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分)(3)图中潜水等水位线上的数值a、b、c、d的大小关系是 ,河流cd段的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4分)(4)甲图所示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判断此时河流是否进入汛期并说明判断的依据。(4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1:2011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 575 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 149 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 137 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 237 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预计,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将达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到10亿人左右,形成1个世界级城市群,2个国际级城市群,7个国家级城市群,若干个区域性的中小城市群。材料2:材料3: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下午4时的气温差表。时间1月4月7月10月全年气温差()5.26.05.46.05.5(1)根据材料1分析,由现在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有何特点?(4分)(2)据材料2比较沿海地区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和农业产值比重下降速度,并分析这种状况会引发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4分)(3)简述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4分)(4)据材料3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原因与方向,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4分)33.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2012年10月29日,热带风暴“桑迪”生成。10月30日,加强成为飓风,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以上。截止北京时间11月2日凌晨4点,“桑迪”已经导致美国境内至少92人死亡,当地官员说,一些救援人员仍然在海滨城市进行挨家挨户的搜救,因此死亡人数可能进一步上升。分析人士表示,桑迪飓风为美国带来的经济损失可能高达500亿美元。材料二:北美受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